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腹手术,近些年腹腔镜技术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国外以腹腔镜手术进行分期,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或完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选择性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已有较多报道。相关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可以切除足够数量的淋巴结,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在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生存率方面与开腹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的子宫内膜癌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行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的51例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同组医生施行的子宫内膜癌传统开腹手术6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中失血少、术后发热率低、肠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切口裂开率高于腹腔镜组,而其他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稳妥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具有完整资料的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32例患者,并与同期开腹手术32例比较,观察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和近期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45.31±276.60)ml,切除淋巴结数量(20.53±8.35)个,开腹组术中出血量(568.75±345.62)ml,切除淋巴结数量(30.41±11.17)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91±0.86)d和(2.91±1.67)d(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7.22±6.19)d和(21.72±6.84)d(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淋巴囊肿形成、切口愈合不良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无瘤生存率(P=0.629)、总生存率(P=1.000)及复发率(P=0.6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较好的手术方式,但其远期治疗效果及长期预后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各种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1970~1998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38例,将所有病例按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组,比较各种手术方式对各组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低、中危组主要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或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各种术式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高危组Ⅰa+Ⅰb期、Ⅰc期、Ⅱ期行次广泛(或广泛性)子宫切除附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单纯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相比,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O.05)。Ⅲ、Ⅳ期主要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或广泛性子宫切除附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这两种术式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Ⅰa+Ⅰb期腺癌可以单纯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或次广泛子宫切除术。Ⅰa+Ⅰb期除腺癌外其他病理类型以及Ⅰc、Ⅱ期可以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附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Ⅲ、Ⅳ期患者预后差,手术方式对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间用腹腔镜完成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2 4例作为研究组 ,随机选择同期经过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 41例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围手术期的情况和生存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情况 ,如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病理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深度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 97min ,对照组为 13 4min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平均手术出血量分别为 163和 2 59ml,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9) ;平均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分别为 13 6和19 6个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 12 %和 2 4%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 6 3和 9 6d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两组病理类型和手术病理分期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等辅助治疗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剔除失访病例后 ,两组生存率分别为 10 0 %和 97%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小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表明 ,在严格掌握指征的条件下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可行的 ,并且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值得进行多中心、前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CBM、万方、维普及CNKI等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3年9月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所有期别的子宫内膜癌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73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随访3~5年子宫内膜癌患者总生存率、复发率以及清扫盆腔淋巴结数目无明显差别。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术中出血量更少(P=0.0001),住院时间更短(P<0.00001),总并发症(P<0.00001)、术后并发症(P<0.00001)发生率更低。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开腹组(P=0.03)、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P=0.004)。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更有优势,尤其在总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重要的治疗方式。为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需制定严格的手术质量控制标准。子宫内膜癌手术质量涉及术前诊断与评估、手术方式选择及手术范围确定、无瘤手术原则、术后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手术医生培训与资质等诸多环节。文章根据国内外研究,明确各关键环节要点,总结出明确且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 ,发病率可高达 10 %~ 15 % ,它所引起的疼痛及不孕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卵巢巧克力囊肿 (巧囊 )也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附件包块。手术是内异症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手术的同时亦可明确诊断。手术的目的是减灭和消除病灶 ,减轻和消除疼痛 ,改善和促进生育 ,减少和延迟复发。内异症可分为腹膜型、卵巢型、阴道直肠隔型及盆腔外型四种。腹腔镜以其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不仅是内异症诊断的金标准 ,而且成为腹膜型及卵巢型内异症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内异症手术的指征包括 :巧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传统腹腔镜器械的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在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中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3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单孔腹腔镜手术组16例,传统腹腔镜手术组23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单孔腹腔镜手术组术中有1例右髂总静脉损...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52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方法  1999年 8月至 2 0 0 2年 7月对 37例子宫内膜癌 ,15例子宫颈癌行腹腔镜手术 ,其中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术 30例 ,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2 2例 ;对子宫内膜癌Ⅰb期G2 、G3 的 14例患者同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活检术。结果  37例子宫内膜癌全部手术成功 ,无一例出现术中并发症 ,平均手术时间 (2 2 0 4 0± 4 7 89)min ,出血量 (96 6 7±33 39)mL ,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Ⅰa期 2 0 0 0 % ,Ⅰb期 6 1 90 % ,术后 3年阴道残端复发 1例 ;15例子宫颈癌患者中 ,中转开腹 1例 ,髂外静脉损伤 2例 ,平均手术时间 (316 11± 6 3 2 4 )min ,出血量 (381 6 7± 74 0 9)mL ,平均切除淋巴结 (18 4 3± 1 6 3)粒 ,术后 1年盆腔侧壁复发 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成功率 98 0 8%。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近期效果良好 ,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我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并且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及女性生育年龄延迟,越来越多的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尚未完成生育功能而期望生育.因此,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适应证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以及文献报道等进行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适应证存在的问题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射及药物治疗。由于癌变位于宫腔进展较缓慢 ,诊断时多为临床早期 ,即病变局限于子宫 ,有手术治疗的可能。特别在 1988年FIGO对子宫内膜癌 (EC)实行手术—病理分期之后 ,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已受到妇科肿瘤学界进一步重视。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 (年龄、有无内科合并症 ) ,术前对癌变累及范围 (临床分期 )及恶性程度估计 (病理类型及分级 ) ,选择和制定治疗方案。早期患者原则上以手术治疗为主 ,按术后病理、手术分期及存在复发高危因素选用辅助治疗 ;晚期则采用放射、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1 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工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Ⅰ期子宫内膜癌54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2例,开腹手术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手术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以评价二者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如年龄、体重、婚育史、内科合并症及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量、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或取样完成的病例数、腹腔引流量等术中及术后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应注意重视相关风险评估,给予全面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腹腔镜手术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较优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Meta分析对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RS)与传统开腹手术(OS)在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而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 and 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7年4月止。收集期间公开发表的关于RS与OS在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对比的文献,由两位研究员独立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利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涉及4440例患者,其中RS 1973例,OS 246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S与OS相比,术中出血量少(MD=-168.19,95%CI-190.51~-145.87,P0.00001)、术后住院时间短(MD=-3.05,95%CI-3.43~-2.68,P0.00001)、术中输血率低(OR=0.24,95%CI 0.16~0.36,P0.00001)、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OR=0.60,95%CI 0.39~0.94,P=0.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OR=0.39,95%CI0.25~0.60,P0.0001)、总并发症发生率低(OR=0.28,95%CI 0.21~0.37,P0.00001),再入院率低(OR=0.41,95%CI 0.27~0.64,P0.0001),总生存率高(OR=2.15,95%CI 1.11~4.18,P=0.02),但手术时间延长(MD=40.72,95%CI 8.37~72.71,P=0.01)。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MD=-1.13,95%CI-2.98~0.27,P=0.23)、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数目(MD=-0.28,95%CI-2.64~2.08,P=0.82)、总淋巴结切除数目(MD=0.43,95%CI-2.32~3.18,P=0.76)、无疾病生存率(MD=1.69,95%CI 0.68~4.21,P=0.26)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RS比OS损伤小,患者恢复快,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发现肿瘤中存在干细胞,且可能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肿瘤干细胞具有高致瘤性、自我更新能力、分化潜能和放化疗抵抗性的生物学特性。同其他实体瘤一样,子宫内膜癌中同样存在着肿瘤干细胞。对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可以应用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如CD133)进行分离鉴定,此外,子宫内膜癌干细胞高表达Musashi-1和Nanog基因;还可以应用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分离鉴定,侧群细胞方法分离肿瘤干细胞突出了其功能筛选的因素即抗药性,结果更为可靠。在对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的特性研究中文献显示,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具有明显的耐化疗性和耐放疗性,而其耐内分泌治疗的特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及癌细胞播散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预后的关键。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直视、能够定位活检、弥补了超声及诊断性刮宫的不足,同时了解病变范围及宫颈受侵情况,准确性高。宫腔镜灌流介质可能造成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腹膜腔播散存有争议,但对患者的生存预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与预后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索有关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和预后临床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分析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出现并发症主要与手术操作难度有关,但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与同期开腹手术无差异;现有资料显示,内膜癌腹腔镜手术的复发率和随访结果与同期开腹手术亦均无明显差异。但内膜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要经循证医学论证,需要大样本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传统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目前研究较多的生物学因素。临床病理因素中病理分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分期、腹腔细胞学、脉管浸润等均为影响淋巴结转移、复发及生存的主要因素。各临床病理因素间常相互影响 ,且各作者报道的影响生存的临床病理因素也不尽相同。与预后有关的生物学指标 ,多是近来发现的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类固醇受体、生长因子、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与细胞增殖有关的一些指标。1 临床病理因素1.1 病理分型 病理分型中以粘液性腺癌预后最好 ,腺癌及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次之 ,而透明…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其确切病因不清。目前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有两种类型 ,一种为雌激素依赖型 (Ⅰ型子宫内膜癌 ) ,一种为非雌激素依赖型 (Ⅱ型子宫内膜癌 ) ,两型的高危因素不同。前者的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 ,多发生在内膜增生的基础上 ,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 ,分化好 ,肌层浸润浅 ,预后较好 ;后者与雌激素的刺激关系不大 ,多发生在萎缩内膜基础上 ,病理类型以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多见 ,绝经后妇女多见 ,分化差 ,容易有深肌层浸润 ,预后不良。由于Ⅰ型子宫内膜癌常见且研究较多 ,本文重点讨论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学进…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子宫内膜癌是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2 0 0 3年美国新发病例约 3 83 0 0例 ,死亡约 660 0例 [1]。大约 75%的患者为早期 (Ⅰ期 ) ,手术治疗后 5年生存率达 80 %~ 90 % [2 ]。但是 ,对于晚期 (Ⅰ期以上 ,即肿瘤病灶超出子宫体 )和复发患者 ,以及合并有高危因素的早期患者 ,需辅助放疗、化疗和 (或 )激素治疗。目前 ,较有争议的是早期患者若合并有高危因素如肿瘤低分化、深肌层浸润、特殊病理类型等是否需要辅助放疗 ;晚期和复发患者辅助化疗的一线及二线方案 ,以及子宫内膜癌患者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常用药物及临床疗效等。现就子宫内膜癌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