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与正常妇女血清及腹腔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异同,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2名作为研究组,正常妇女4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Sandw ichELISA)检测两组妇女血清及腹腔液中MCP-1水平。结果:血清MCP-1水平两组分别为:EM组(207±76)pg/m l,正常妇女组(148±56)pg/m l,两组间比较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腹腔液MCP-1水平两组分别为:EM组(292土98)pg/m l,正常妇女组(164±65)pg/m l,两组间比较差别亦有极显著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EM组血清与腹腔液MCP-1呈正相关(r=0.471,P=0.002),正常妇女组血清与腹腔液MCP-1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M患者血清与腹腔液MCP-1水平均显著升高,MCP-1是EM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母胎界面MCP-1表达异常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绒毛、蜕膜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异常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ERSA)的关系。方法:选取UERSA患者30例(UERSA组)以及同孕龄正常早孕妇女30例(正常早孕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两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MCP-1蛋白的含量。结果:早孕绒毛、蜕膜组织均有MCP-1mRNA的表达;UERSA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量(1.96±0.39,3.67±0.98)均较正常早孕组(1.42±0.28,1.90±0.85)显著升高(P<0.01);UERSA组血清MCP-1蛋白含量为85.74±12.31pg/ml,较正常早孕组(59.41±9.70pg/ml)显著升高(P<0.01);血清MCP-1蛋白的含量与绒毛、蜕膜组织中MCP-1mRNA的水平分别呈正相关(r=0.595,0.655)。结论MCP-1表达于早孕母胎界面,绒毛、蜕膜组织MCP-1mRNA高表达可能与UERSA的发病机制有关,提示血清MCP-1升高在胚胎停育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汪春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49-2150
目的:探讨血液、尿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变化与蛋白尿的关系及其在儿童IgA肾病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将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3例IgA肾病儿童分为大量蛋白尿组(>1.5 g)22例和小量蛋白尿组(≤1.5 g)11例,另外选取同期健康儿童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儿童血液和尿液MCP-1,对MCP-1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β2微球蛋白以及肾脏病理分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大量蛋白尿组、小量蛋白尿组和正常对照组尿液MCP-1含量分别为(138.8±58.5)pg/ml、(76.4±36.2)pg/ml、(22.6±12.1)pg/ml,血液MCP-1含量分别为(23.9±5.1)pg/ml、(19.6±4.2)pg/ml、(17.6±2.5)pg/ml,尿液MCP-1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MCP-1含量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可能在儿童IgA肾病的病理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尿液MCP-1可作为评价IgA肾病肾功能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斑块不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 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66例不同程度的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其中包括稳定型心绞痛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急性心肌梗死24例)。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MCP-1、VEGF的浓度,并作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清MCP-1为(567.54±14.31)pg/ml、VEGF为(491.01±12.06)pg/ml,对照组分别是(203.3±11.83)pg/ml、(141.28±8.67)pg/ml,冠心病组MCP-1、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冠心病各亚组、对照组各组之间的MCP-1、VEGF水平也进行了比较。MCP-1、VEGF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为r=0.888,呈正相关。结论 MCP-1、VEGF在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增加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8-异前列腺素F2α(8-Ⅰ-PGF2α)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及神经行为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2年9月~2004年7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46例早产儿,纠正胎龄为40周行NBNA评分;于生后48 h使用头颅B超对早产儿颅内监测,根据脑室内出血程度分为正常组,轻度损伤组(Ⅰ、Ⅱ级脑室内出血)及重度损伤组(Ⅲ、Ⅳ级颅内出血)。ELISA法分别检测3组间血清8-I-PGF2α。结果:上述患儿中正常组33例,NBNA评分为39.1±0.2;轻度损伤组9例,NBNA评分为37.4±1.5;重度损伤组共6例,NBNA评分为31.3±3.4(不包括放弃治疗2例病人)。轻、重度损伤组早产儿共5例囊肿样改变(轻度损伤组2例,重度损伤组3例),其中并伴有4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此5例患儿血清8-I-PGF2α。均在300 pg/m l以上。通过把8-I-PGF2α。分成<150 pg/m l、150~250 pg/m l及>250 pg/m l 3个区间,发现<150 pg/m l患儿NBNA为38.3±1.5;150~250 pg/m l患儿NBNA为34.9±2.4,>250 pg/m l患儿NBNA为30.2±3.1。3区间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98,P<0.001)。结论:早产儿严重的颅内出血患儿早期有脑脊液8-I-PGF2α。升高,早期监测8-I-PGF2α。及脑室内出血程度可能对其神经行为预后有一定的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水平,探讨其在PQ中毒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20例PQ中毒患者中毒后1、7、12、21 d时血清中MIP-1α、MCP-1及SDF-1水平,并与21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MIP-1α水平于中毒后1 d上升,7d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中毒后1、7和14 d MIP-1α水平分别为(62.6±14.2)、(101.3±21.2)、(69.8±13.8)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P-1的水平在中毒后7、14、21 d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组SDF-1水平于中毒后7和14 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P-1α、MCP-1及SDF-1通过趋化靶细胞迁移,调节细胞分化增殖等路径参与PQ中毒的发生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水平,探讨其在PQ中毒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20例PQ中毒患者中毒后1、7、12、21 d时血清中MIP-1α、MCP-1及SDF-1水平,并与21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MIP-1α水平于中毒后1 d上升,7d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中毒后1、7和14 d MIP-1α水平分别为(62.6±14.2)、(101.3±21.2)、(69.8±13.8)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P-1的水平在中毒后7、14、21 d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组SDF-1水平于中毒后7和14 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P-1α、MCP-1及SDF-1通过趋化靶细胞迁移,调节细胞分化增殖等路径参与PQ中毒的发生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水平,探讨其在PQ中毒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20例PQ中毒患者中毒后1、7、12、21 d时血清中MIP-1α、MCP-1及SDF-1水平,并与21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MIP-1α水平于中毒后1 d上升,7d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中毒后1、7和14 d MIP-1α水平分别为(62.6±14.2)、(101.3±21.2)、(69.8±13.8)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P-1的水平在中毒后7、14、21 d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组SDF-1水平于中毒后7和14 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P-1α、MCP-1及SDF-1通过趋化靶细胞迁移,调节细胞分化增殖等路径参与PQ中毒的发生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水平,探讨其在PQ中毒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20例PQ中毒患者中毒后1、7、12、21 d时血清中MIP-1α、MCP-1及SDF-1水平,并与21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MIP-1α水平于中毒后1 d上升,7d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中毒后1、7和14 d MIP-1α水平分别为(62.6±14.2)、(101.3±21.2)、(69.8±13.8)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P-1的水平在中毒后7、14、21 d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组SDF-1水平于中毒后7和14 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P-1α、MCP-1及SDF-1通过趋化靶细胞迁移,调节细胞分化增殖等路径参与PQ中毒的发生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水平,探讨其在PQ中毒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20例PQ中毒患者中毒后1、7、12、21 d时血清中MIP-1α、MCP-1及SDF-1水平,并与21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MIP-1α水平于中毒后1 d上升,7d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中毒后1、7和14 d MIP-1α水平分别为(62.6±14.2)、(101.3±21.2)、(69.8±13.8)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P-1的水平在中毒后7、14、21 d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组SDF-1水平于中毒后7和14 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P-1α、MCP-1及SDF-1通过趋化靶细胞迁移,调节细胞分化增殖等路径参与PQ中毒的发生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70只ICR雌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内膜异位组,10只小鼠只经过假手术作为对照组(A组),60只小鼠采用自体腹壁下移植的方法,制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动物模型,同时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0.5μg/kg,每3天1次共3周。3周后处死20只小鼠,检测移植物体积和病理学检查。剩余的小鼠随机分为B组(模型组,n=10),染料木黄酮组分为C组(低剂量组,0.35 mg/kg,n=10)、D组(中剂量组,3.5 mg/kg,n=10)和E组(高剂量组,35 mg/kg,n=10)。染料木黄酮组用3个不同剂量1次/d,皮下注射,共12周,A和B组用芝麻油每次0.05 ml,每天1次,共12周。第12周末,全部实验动物眼球采血后处死,检测异位病灶体积后做病理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子宫内膜抗体(antiendometrial antibody,EMA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含量。结果:本实验小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的形成率为68.3%(41/60)。C组移植物体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135.6±15.1)mm3、(61.4±9.0)mm3〕、E组〔(137.8±15.6)mm3、(11.6±3.3)mm3〕治疗前、后移植物体积比较明显减小(P<0.05),E组与D组比较移植物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A组比较血清EMAb、IL-6和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C组与B组比较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62.54±5.10)pg/ml、(29.89±3.54)pg/ml〕和E组〔(31.18±2.97)pg/ml、(19.34±2.85)pg/ml〕与B组〔(125.04±3.23)pg/ml、(49.00±5.15)pg/ml〕比较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D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自体腹壁下移植同时皮下注射雌二醇的方法制备EMs动物模型方法简单,是研究EMs较理想的动物模型。染料木黄酮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移植体有明显的退化作用,其作用可能是与雌二醇竞争性结合ER、降低雌激素水平以及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肖玲  王心  尚丽新  霍晓溪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65-5168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浆中Chemerin的含量,以探讨其在HDC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判断是否可作为HDCP一个新的预测标志物。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4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42例HDCP患者(试验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7例、重度子痫11例、妊娠期高血压14例)中的血浆Chemerin水平,同时测定受试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指标,比较两组的差异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25.0±4.3)pg/ml血浆Chemeri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9.5±3.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30.5±4.4)pg/ml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25.6±4.6)pg/ml和妊娠期高血压组(17.8±4.0)pg/ml(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中Chemerin浓度是上升的,可作为识别可能有HDCP高危风险的孕妇的一个有价值的检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对子痫前期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218例妊娠20~24周孕妇的血清BNP水平,并随访至分娩,其中25例发展为子痫前期(子痫前期组),另外193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结果: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BNP水平为(104±7)pg/ml,对照组为(32±3.2)pg/ml,两组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患者(8例)及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7例)血清BNP水平分别为(49±4.5)pg/ml和(127±8.6)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胎儿生长受限的子痫前期患者(10例)及妊娠32周前发病的子痫前期患者(5例)血清BNP水平分别为(123+7.8)pg/ml和(134+6.7)pg/ml,均明显高于未伴胎儿生长受限及妊娠32周后发病的子痫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BNP水平48.6为界值,预测子痫前期的敏感度为73%,特异度为85%,阳性预测值为57%,阴性预测值为92%。结论:血清BNP水平可作为子痫前期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张阳  汪春红  王英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351-2352
目的:探讨人类乳腺癌血清中VEGF-C和FLT-4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75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进行VEGF-C和FLT-4水平的检测。结果:乳腺癌组VEGF-C表达水平为(788.13±40.09)pg/ml,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的(317.35±43.26)pg/ml,乳腺癌组FLT-4水平为(564.39±67.06)pg/ml,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的(353.62±58.4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VEGF-C浓度为(1054.26±215.48)pg/ml,FLT-4浓度为(730.45±142.87)pg/ml,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周乳腺癌患者VEGF-C和FLT-4浓度分别为(362.41±97.65)pg/ml、(324.58±76.54)pg/ml,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VEGF-C和FLT-4水平可以辅助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严重程度与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内皮素(E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关系,探讨ECP、ET与TNF-α在儿童变应性鼻炎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急性发作期的变应性鼻炎患儿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症状与体征情况分为轻度组93例与重度组43例,另外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使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对照组、轻度组、重度组中ECP、ET与TNF-α的水平。结果:对照组、轻度组与重度组中的ECP水平分别为(12.85±1.94)pg/ml、(25.86±3.07)pg/ml、(30.82±3.25)pg/ml;ET水平分别为(53.28±10.12)pg/ml、(82.44±22.43)pg/ml、(99.28±30.16)pg/ml;TNF-α的水平分别为(18.79±4.96)pg/ml、(31.87±9.86)pg/ml、(51.26±11.14)pg/ml。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组与重度组的ECP、ET与TNF-α水平均明显偏高(P<0.05)。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的ET与TNF-α水平均偏高(P<0.05),重度组的ECP水平也高于轻度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血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IL-2、IL-10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探讨其免疫学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IL-2、IL-10含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L-2、IL-10在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局部表达。结果: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组血清中IL-2的浓度为(12.31±2.64)pg/ml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的(5.74±1.2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的浓度为(7.97±3.02)pg/ml与正常早孕组的(17.6±5.12)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IL-2比值为(0.71±0.39)与正常早孕组的比值(3.37±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两种细胞因子浓度与复发性流产组中不同流产次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在复发性流产组蜕膜细胞胞浆和绒毛滋养叶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P<0.05),IL-10在复发性流产组蜕膜细胞胞浆和绒毛滋养叶细胞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结论:IL-10有利于妊娠的顺利进行,而IL-2增多可能对妊娠有害。Th1/Th2细胞平衡向IL-2偏移时可能导致流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血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sICAM-1,sICAM-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及卵巢功能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在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成年女性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SP70、sICAM-1水平,并检测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性激素、HSP70、sICAM-1水平差异,并分析HSP70、sICAM-1与HOMA-IR及性激素水平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SP70、sICAM-1水平[(0.29±0.06)ng/ml、(425.42±15.38)ng/ml]高于对照组[(0.16±0.05)ng/ml、(158.35±10.15)ng/ml] (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及HOMA-IR[(5.96±1.01)mmol/L、(11.09±2.03)mIU/L、(2.78±0.36)]高于对照组[(4.24±0.95)mmol/L、(9.74±1.17)mIU/L、(2.09±0.42)] (P<0.05),观察组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雌二醇(Estradiol, E2 )水平[(3.98±1.03)pmol/L、(40.23±4.17)pmol/L]均低于对照组[(5.62±1.14)pmol/L、(52.38±5.43)pmol/L](P<0.05),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及睾酮(Testosterone, T)水平[(7.85±1.11)pmol/L、(3.62±0.44)nmol/L]高于对照组[(4.76±1.05)pmol/L、(2.19±0.26)nmol/L] (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OS 患者血清HSP70及sICAM-1与HOMA-IR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与血清LH、T水平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与血清FSH及E2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 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HSP70、sICAM-1水平升高,其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抵抗状态参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患者胎盘、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表达水平,探讨MCP-1在FGR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50例FGR患者为FGR组,正常晚期妊娠分娩孕妇50例为正常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孕妇胎盘、外周血MCP-1水平,并对胎盘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 FGR组胎盘光镜下见不同程度的绒毛发育不良,合体结节增多,绒毛炎,其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64.0%(32/50)vs12.0%(6/50),P0.05],其中合并绒毛炎的发生率31%(10/32);FGR组中胎盘病理异常组的胎盘MCP-1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盘MCP-1:(136.97±10.24)vs(129.76±5.67)ng/m L,P0.05],其中合并绒毛炎胎盘中MCP-1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149.76±8.67)vs(129.76±5.67)ng/m L,P0.05];而FGR组中胎盘病例异常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MCP-1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MCP-1(137.14±9.73)vs(140.16±10.34)ng/m L,P0.05]。结论 MCP-1参与了FGR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过度炎症反应,导致胎盘灌注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