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1986年以来,我们对蝇幼虫的捕食性昆虫进行了调查,共发现7种较为常见、分布较广的鞘翅目昆虫:1、大隐翅虫,2、大眼隐翅虫,3、阎甲虫,4、扁葬甲虫,5、白腹皮蠹,6、玫瑰皮蠹,7、赤足郭公虫.在室内对这7种捕食性昆虫捕食蝇幼虫的食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前5种食量较大,其中大隐翅虫一天最多可捕食家蝇三令幼虫48只,大眼隐翅虫为17只,阎甲虫为14只,扁葬甲虫为36只。除捕食外,这些昆虫还可大量咬残,咬死蝇类幼虫。作者认为,以上捕食性昆虫是蝇类生物防治中不可忽视的天敌类群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 大眼隐翅虫(Dianous sp)隶属于大眼隐翅虫亚科(Steninae),为蝇类幼虫的一种重要捕食性灭敌。对其生物学特性以及捕食作用的研究有助于蝇类生物防治的开展。作者于1984年3月至1985年7月对山西分布的大眼隐翅虫生物学特性及其捕食蝇类幼虫的作用进行了室内外的观察研究,现报告予后。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介绍了大眼隐翅虫(Dianous spp)在山西的地里分布,活动场所,季节活动以及捕食蝇类的种类,生活史阶段以及捕食行为与捕食量等,提示该隐翅虫对蝇类幼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常见蝇类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蝇类生物防治包括利用致病性微生物、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与竞争性生物等防治蝇类。中国的蝇类生物防治虽在30~50年代就有研究,但真正的研究是从80年代才开始。研究比较突出的,是利用苏云金杆菌 H—9、蝇虫霉防治家蝇幼虫与成虫等;在捕食性天敌研究方面,建立了巨螫螨与大隐翅虫的实验种群,对其生活史,捕食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在蝇蛹寄生性天敌研究方面,建立了四种蛹寄生蜂的实验种群,对其生物学、生态学、行为以及与宿主的关系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文中并对我国蝇类生物防治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 丽蝇蛹集金小蜂切触角试验结果表明该蜂触角与寻找、辨别寄主蝇蛹等直接相关。对蝇种与虫态选择结果表明最适寄主为丝光绿蝇与巨尾阿丽蝇,最适的寄主阶段2—3日龄蛹,光线等环境因素对寄生活动具有一定影响,并对生活史,寿命以及产卵过程等  相似文献   

6.
<正> 东方实蝇蛹俑小蜂 Spalangia eudius 在山西可从4种蝇蛹内羽化出,每只蝇蛹羽化出一头蜂。成蜂6月出现,11月底消失,7~9月较多。主要活动于畜禽养殖场等堆粪场所。适宜宿主为家蝇、厩腐蝇与丝光绿蝇的1~2日龄蛹。该蜂以触角寻找宿主、辨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丝光绿蝇抗菌物质的诱导初步研究。方法丝光绿蝇三龄幼虫,采用超声波处理后24h提取其血淋巴,采用大肠杆菌作指示菌,作抑菌试验,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活力大小。结果丝光绿蝇三龄幼虫每160只约提取血淋巴0.5ml,超声波诱导后24h取血淋巴,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活力。结论超声波诱导丝光绿蝇后,其体内产生了抗菌物质。  相似文献   

8.
丝光绿蝇幼虫饲料改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比较两种幼虫饲料对室内饲养丝光绿蝇的影响。方法 将丝光绿蝇分成两组,以两种人工配制的幼虫饲料进行室内饲养,一种幼虫饲料不加鱼粉,改进的饲料中添加鱼粉,对室内饲养的两组丝光绿蝇第二代部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添加鱼粉组丝光绿蝇室内第二代蛹羽化率与不加鱼粉组元显著性差异,添加鱼粉组蛹重、蛹长、成蝇头宽、产卵次数等指标显著大于不加鱼粉组。结论 添加鱼粉的幼虫饲料有利于丝光绿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丝光绿蝇饲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丝光绿蝇的室内饲养,观察其驯化以及饲养的生物学。方法采用煮熟的鲢鱼引诱丝光绿蝇产卵,收集其卵块,置于室内采用人工配制饲料进行驯化饲养。结果丝光绿蝇第1代从卵发育至成蝇需14天,其中三龄期约5天,蛹期约6天。成蝇产卵前期约7天,卵散产。第2代从卵发育至成蝇约需13天,其中三龄期约4天,蛹期约6天。结论丝光绿蝇室内驯养在温度26℃~31℃,相对湿度75%条件下,从卵到蝇历期为13~14天,驯养初期,其生物学与自然条件下相比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不同饲料对丝光绳绿蝇蛹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比较丝光绿蝇不同饲养方法和不同世代蛹重及其随采蛹发育天数的变化关系,并建立丝光绿绳蛹期发育的数学模型。方法:用两种幼虫饲料分别对丝光绿蝇进行室内连续培养,分别对两组其中的第4和第5代蝇蛹进行连续测重,采用SPSS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曲线拟合。结果:丝光绿蝇采用幼虫饲料I饲养的室内第4代、第5代蛹初重分别显性大于幼虫饲料Ⅱ饲养的室内第4代、第5代蛹初重,而不同代的差异无统计学显性意义。各组蛹重均随蛹发育天数增加而下降,头两天蛹重急剧下降,后几天蛹重减少趋于平缓,不同发育天数的平均蛹重与三次曲线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结论:丝光绿蝇采用幼虫饲料I室内饲养效果可能好于幼虫饲料Ⅱ,而幼虫饲料对丝光绿蝇室内饲养后期的各代间蛹重无显性影响,三次曲线回归方程:y=0.028421-0.002496t 0.000751t^2-0.000079t^3可能反映了平均蛹重(Y)与发育天数(t)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西省景德镇地区结膜吸吮线虫(Tc)病流行因素.方法以生理盐水冲洗法检查犬眼感染Tc的情况.同时用发酵碎水果诱捕法,进行冈田绕眼果蝇(Ao)调查,并行实验室饲养、繁殖.将其果蝇经断水、禁食后,用Tc初产蚴进行喂饲感染果蝇,观察其易感性.结果检查家犬12只,全部为阴性.捕获Ao 223只,解剖镜检全部阴性.实验室繁殖的第2代Ao于感染后,在319只Ao中,查出阳性58只(18.18%);取Ao口器内的感染期幼虫52条,接种实验犬双眼,从中检得成虫24条,占接种蚴虫数的46.15%.结论江西省景德镇地区不是Tc病流行区,但存在其传播媒介Ao,且对Tc明显易感.  相似文献   

12.
用蚴龄20d、40d 和60d 的幼虫,分别感染了3~4个月的小白鼠,每鼠经左腹部感染幼虫300条。在感染24h,3组幼虫均移行至肺脏,但在70d 后肺部仍有幼虫;自感染9d 后蚴龄20d 先移行至小肠,于11d 后蚴龄40d 和蚴龄60d 亦达小肠;感染24h 至70d 各部位组织均可检出未发育的Ⅲ期幼虫。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对东方实蝇蛹俑小蜂早期发育各阶段历期及其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卵期历时1天,幼虫期历时较长,一般在8天左右,幼虫排便后进入蛹期,蛹期历时需8天,而后羽化为成虫,破蝇蛹而出。整个发育过程在恒温28℃条件下需至少17天。  相似文献   

14.
用200p■p■m 六磷胺(Hempa)水溶液浸泡Ⅳ龄大劣按蚊幼虫,取24小时后雄性蛹,在两个实验地区的孳生地或附近定点羽化释放,三批共释放不育雄蚊15,482只,结果证明先以223杀虫剂先行喷洒后再释放不育雄蚊的效果较单纯释放不育雄蚊为优,有10.8%的捕获雌蚊所产的卵完全不育,平均卵的孵化率从释放前的84.8%下降为26.2%,与对照组比较,x~2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x~2=10.70 p>0.05)。两个实验点均未发生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15.
对溴氰菊酯敏感和抗性淡色库蚊幼虫、蛹和成虫酯酶IEF图谱表明:幼虫pI5.53和5.62带,蛹pI5.62带,成虫pI5.62带和6.34带较敏感品系相应酶带明显为深和/或宽,提示以上增强酶带可能与抗性有关。其中pI5.62带在幼虫、蛹和成虫期活性均明显增高,推测该酶带可能是整个生活史主要抗性相关酯酶。pI5.53和pI6.34带则分别为幼虫和成虫期特异性抗性相关酯酶。本抗性品系的抗性水平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6.
郑州地区夏季丝光绿蝇生长发育规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夏季丝光绿蝇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该地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依据。方法:在郑州地区夏季,以人肝组织作为诱饵和培养物,观察丝光绿蝇的卵、蛆和蛹的变化。结果:在郑州地区夏季,丝光绿蝇首先飞临培养物产卵,卵经9h孵化出幼蛆,在孵出后的48h内蝇蛆长度一生长时间曲线呈近似的“S”形。幼蛆出生后72h变蛹,240h变蝇。结论:郑州地区夏季丝光绿蝇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为郑州地区推断人体死亡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安汶巨蚊生物学的实验室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观察并研究了安汶巨蚊(Toxorhynchites amboinensis)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该蚊发育历期:卵2天幼虫11—12天、蛹期5天。该蚊幼虫每天捕食35条白纹伊蚊(Ae.albopictus)幼虫;随食量减少该蚊幼虫期延长,最长可达80天:成蚊羽化后第八天产卵,平均每天产11粒;雌蚊寿命40天,雄蛇95天;雌雄性比例为1:1.5(♀:♂1:1.5)。  相似文献   

18.
Fu T  Yang PZ  Huang XK  Zheng HL  Zhou HY  Zhong HH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8):1615-1618
目的 观察眼部炎症时前房注射抗原后GATA 3表达的变化以及对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 5 μl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IRBP) ( 10g/L)注射至SD大鼠前房诱导ACAID的动物模型 ,于前房注射IRBP前 4d( - 4d组 )、2 4h( - 2 4h组 )、0h( 0h组 )以及前房注射IRBP后 3d( 3d组 )、7d( 7d组 )从足底注射 2 0 0 μg伤寒杆菌内毒素 (LPS)。各组于前房注射IRBP后第 8天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4 (IL 4 )水平 ,以监测ACAID的形成 ,并取脾组织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 ,检测GATA 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 ,进行半定量分析。每组 6只 ,每个样品实验重复 3次。结果  - 2 4h组和 0h组LPS注射后 2 4h眼部炎症到达高峰 ,前房注射IRBP 8d后血清中测不出IL 4 ,GATA 3基因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增加 ;- 4d组LPS注射 4d后眼部炎症消退 ,此时前房注射IRBP ,8d后血清中IL 4水平显著升高( 10 4pg/ml± 3 4pg/ml,P <0 0 1) ,GATA 3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 ;3d组前房注射IRBP 8d后血清中未测出IL 4 ,GATA 3基因和蛋白表达无增加 ;7d组前房注射IRBP 8d后血清中IL 4升高 ( 10 0pg/ml± 2 5pg/ml,P <0 0 1) ,GATA 3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LPS诱导眼部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