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应用于胸腰椎创伤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创伤性骨折62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对比分析这62例患者的多平面重组图像(MPR)、横轴位图像、表面遮盖法三维立体重建(SSD)图像的优缺点.结果 在对于椎体部位的骨折以及脱位、轴向线的骨折、椎管狭窄、成角畸形的显示上多平面重组及表面遮盖法三维立体重建图像的显示效果较好,而在附件骨折脱位以及非轴向线上的骨折横轴位图像显示效果较好.结论 16层螺旋CT具有多平面重组图像、横轴位图像、表面遮盖法三维立体重建图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陈旧性骨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31例陈旧性骨折病例.采用MSCT平扫结合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和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see-through)诊断并与普通X线、常规CT结果对比.结果 MSCT及后处理技术正确鉴别31例.X线平片(22例)漏、误诊3例,疑似陈旧性骨折4例.常规CT(17例)计数错误2例.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弥补了传统影像学的不足,对陈旧性骨折的鉴别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P)的多层螺旋CT(MS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NP患者的CT和MRI征象.所有患者均行CT 三期动态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平扫检查,14例同时行MRI平扫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所有肿瘤单发,边界清楚,大多为类圆形,位于胰头5例、颈5例、体4例、尾7例;3例为实性肿瘤且瘤体较小,18例为较大的囊实性肿瘤;CT显示5例钙化,2例出血,5例包膜显示清楚.MRI发现1例钙化,8例出血,14例包膜显示清楚.动态增强扫描所有肿瘤均为乏血供,均无胰管扩张,较大肿瘤压迫周围结构但未见受侵.结论 SPNP具有较为典型的CT和MRI表现,MRI在SPNP特征性征象的显示方面较CT更具优势,MSCT和MRI检查对该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两者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48个椎体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MSCT扫描后,将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法(VRT)成像等后处理,分析各图像显示骨折情况的能力,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SCT各种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能够准确显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在异形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创伤性骨折病例经常规X线平片检查后,行多层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及多平面重组,并与CT轴位图像、X线平片比较。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以共同意见为准。结果23例创伤性骨折,依据CT轴位扫描及MPR、容积重建技术图像资料共发现骨折35处:常规CT轴位扫描检出34处,检出率97.1%;MPR检出35处;VR检出34处,检出率97.1%;X线平片检出骨折19处,检出率54.3%。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显示X线平片难以诊断的异形骨创伤性骨折。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后处理技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42个椎体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MSCT扫描后,全部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显示(SSD)及椎管仿真内镜(VE)等后处理,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PR结合横断位显示骨折的二维形态,作为诊断基础。MIP仅能显示椎板骨折,并对其立体形态显示较好。根据影像特点将椎板断裂形态分为纵向型、横向型、“S”型、“7”字型与反“7”字型及断裂移位型5型。SSD充分显示了骨折椎体的表面立体形态及椎体压缩程度。VE从内窥镜角度显示了椎体后移骨块及局部椎管狭窄程度。结论MSCT诊断胸腰椎爆裂骨折,以二维图像为基础,结合三维图像能全面反映骨折状况,几种方法提倡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骨密度及结构的多层螺旋CT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容积性定量CT(vQCT)技术测量的腰椎骨密度(BMD)参数区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无骨折老年妇女的能力,对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结构与正常老年妇女进行比较。方法将有骨质疏松脊椎骨折的26例老年妇女归为第1组,选择年龄与其相匹配的无脊椎骨折的30例骨质疏松妇女归为第2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56例病人腰椎L1、L2椎体行容积扫描,在横断面影像中经传统的QCT法测量L1、L2小梁骨BMD(2D-TRAB)、整体骨BMD(2D-INTGL);在经计算机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R)三维处理的影像中应用直方图功能测量L1、L2椎体整体骨BMD(3D-INTGL)、皮质骨BMD(3D-CORT)、小梁骨BMD(3D-TRAB)。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参数为腰椎正位BMD(AP-SPINE)、腰椎正位表观BMD(BMAD)。比较2组老年妇女间上述7组的BMD值。另对10例2D-TRAB正常的老年妇女在VR像中测量L1椎体中部边长为20mm的正方体内骨小梁容积比值,并与在56例妇女中随机选取的10例的数值比较。结果DXA测量中AP-SPINE、BMAD在第1组妇女为(0·796±0·170)g/cm2、(272·7±27·7)mg/cm3,与第2组妇女(0·817±0·140)g/cm2、(249·5±26·5)mg/cm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QCT中第1组的2D-TRAB为(70·4±22·2)mg/cm3、2D-INTGL为(138·3±35·1)mg/cm3、3D-INTGL为(139·4±34·9)mg/cm3、3D-CORT为(133·8±26·9)mg/cm3、3D-TRAB为(69·9±18·6)mg/cm3,比第2组数值(89·1±21·8)mg/cm3、(170·6±34·5)mg/cm3、(180·5±28·2)mg/cm3、(163·2±27·5)mg/cm3、(83·8±17·1)mg/cm3下降18%~23%。10例骨质疏松老年妇女L1椎体骨小梁容积比值为(8·12±1·96)%,明显低于正常老年妇女的(39·1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SCT中vQCT参数区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无骨折老年妇女的能力优于DXA,三维重组影像显示的骨质疏松老年妇女椎体骨小梁容积明显低于正常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踝关节处隐匿性骨折的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踝关节处隐匿性骨折患者61例,对所有患者的MS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SCT联合MRI诊断出踝关节处隐匿性骨折59例,检出率为96.7%;MRI诊断51例,检出率为83.6%,主要表现为受累骨内骨髓不规则片状...  相似文献   

9.
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VH)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就诊顺序抽取1000例腰腿痛患者,腰椎VH模式扫描患者模拟重建常规单层(SS)L3~4、L4~5、15~S1椎间盘层面.VH扫描模式参数为120 kV,210 wAs,螺距1.5,平均扫描范围97.5 mm.SS扫描模式参数为120 kV、240 mAs、扫描范围为45.0 mm.比较2种扫描模式对腰椎疾病征象显示的差异及辐射剂量的不同.对所获数据进行配对资料x2检验和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 VH扫描模式比ss扫描模式显示更多的征象,骨性椎管狭窄、椎间隙变窄、椎间盘脱出、侧隐窝狭窄、椎体病变、L5横突肥大、椎小关节方向异常、椎小关节退行性变、椎弓峡部裂、椎旁软组织异常的检出率,VH分别为11.8%(118例)、38.5%(385例)、9.3%(93例)、46.8%(468例)、31.4%(314例)、5.7%(57例)、25.4%(254例)、49.7%(497例)、9.9%(99例)、0.6%(6例),SS分别为5.6%(56例)、0、0.6%(6例)、27.9%(279例)、22.4%(224例)、1.2%(12例)、16.7%(167例)、37.2%(372例)、0.5%(5例)、0.2%(2例),2种模式下对每一种测量指标比较除椎旁软组织异常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测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SS扫描模式相比,VH扫描模式下的骨性椎管狭窄、椎间隙变窄、椎间盘脱出和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分别提高6.2%(62例)、38.5%(385例)、8.7%(87例)和9.4%(94例),只能部分显示椎小关节面及方向、侧隐窝狭窄、L5横突肥大和椎旁软组织异常.46.7%(467例)(腰骶角>35°)的患者SS扫描模式下的定位线不能与椎间盘层面一致.VH扫描模式(164.9 mGy/cm)比SS扫描模式(147.0 mGy/cm)辐射剂量稍有增加.结论 腰椎多层螺旋CT VH扫描模式比SS扫描模式可以显示更多腰椎病变征象,且不受扫描架限制,辐射剂量增加不多.  相似文献   

10.
桥小脑角肿瘤CT与MRI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肿瘤的CT与删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4例桥小脑角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10例,脑膜瘤7例,三叉神经瘤4例,表皮样囊肿2例,蛛网膜囊肿1例。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45岁。结果:各种桥小脑肿瘤均有其CT与MRI的特殊征象。结论:Cr与MRI在桥小脑角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MS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囊性肾癌患者的CT及MRI表现。结果:囊性肾癌14例,其中多房型9例,单房型5例。有壁结节者6例,无壁结节者8例;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匀者12例,囊壁光滑者2例。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明显或中度强化。结论:囊性肾癌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肾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MSCT和MRI对浸润性宫颈癌术前分期的价值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比浸润性宫颈癌在MSCT和MRI上表现差异及术前分期价值。方法:搜集有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宫颈癌82例,术前行CT检查74例,行MRI检查63例,以术后病理分期为标准,计算并比较CT、MRI对不同期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分析两组图像上肿瘤大小、阴道或穹窿侵犯、宫体侵犯以及宫旁侵犯,分别计算并比较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对≤ⅠB1期宫颈癌,CT和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7.56%、70.73%,ⅠB2~ⅡA期分别为80.49%、87.80%,≥ⅡB期分别为91.46%、82.93%。在显示肿瘤方面,MRI对≤4cm癌肿、阴道或穹窿侵犯方面的显示优于CT;CT对宫体侵犯诊断灵敏度高,对盆腔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优于MRI。结论:对≤ⅠB1和ⅠB2~ⅡA的早中期浸润性宫颈癌术前行MRI检查更有价值;而对于≥ⅡB的晚期浸润性宫颈癌行MSCT检查则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腰椎轴向负荷的CT、MR检查对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腰椎轴向负荷的CT、MR检查对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腰腿痛的患者(79例表现为坐骨神经痛,20例为下腰痛,1例为神经性跛行)分别行腰大肌放松体位(PRP)和腰椎轴向负荷仰卧位(ACE)的CT或MR检查。其中CT检查40例,MR检查60例。硬膜囊面积在ACE检查中较PRP明显减小(〉15mm^2)并降到75mm^2以下、侧隐窝和(或)椎间孔狭窄、椎间盘突出程度增加及出现滑膜囊肿为腰椎轴向负荷检查的附加信息(AVI)。结果:40例CT检查的患者中,16例发现AVI。其中硬膜囊面积减小13例,椎间盘突出程度增加7例,侧隐窝和(或)椎间孔狭窄4例,未见滑膜囊肿的病例。60例MR检查的患者中,19例发现AVI,其中硬膜囊面积减小13例,椎间盘突出程度增加10例,侧隐窝和(或)椎间孔狭窄8例,未见出现滑膜囊肿的病例。79例坐骨神经痛的患者中32例(40.5%)出现AVI,20例下腰痛的患者中2例(10.0%)出现AVI(X2=7.45,P〈0.05)。结论:与常规腰椎CT、MR方法比较,腰椎轴向负荷的CT、MR检查更能反映腰椎直立状态下的椎间盘、硬膜囊、侧隐窝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与CT对不同类型胆囊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医院收治的胆囊腺肌症患者,均行MRI与CT检查,分析不同类型胆囊腺肌症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手术病理学检查发现80例患者中局限型胆囊腺肌症26例,节段型胆囊腺肌症25例,弥漫型胆囊腺肌症29例;MRI在该三种类型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6.15%、96%、93.1%;CT诊断准确率为76.92%、76%、72.41%,MRI在各类型胆囊腺肌症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MRI与CT在胆囊腺肌增生症临床诊断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MRI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15.
颅咽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T和MRI诊断颅咽管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63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全部行CT检查,23例行MR扫描。结果肿瘤最大径2.0~9.0m,累及鞍上49例、鞍内3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11例;囊性肿瘤38例,囊实性20例,实性5例。结论依据肿瘤的CT和MRI特征,大多数颅咽管瘤能得到正确诊断,CT对诊断有困难者MRI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应用在腹部神经节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腹部神经节细胞瘤患者35例作为资料进行研究,均行CT诊断、MRI诊断,回顾性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单一结果准确性和联合诊断结果准确性,并分析腹部神经节细胞瘤影像学特征。结果单纯CT诊断腹部神经节细胞瘤准确率为77.1%,单纯MRI为82.9%,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诊断腹部神经节细胞瘤准确率为97.1%,高于单纯CT,单纯MRI(P<0.05)。结论针对腹部神经节细胞瘤采用CT与MRI联合诊断方式可进一步检出疾病,并提供更加全面、清晰的影像学资料,为治疗提供详细的依据,利于可靠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Joubert综合征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Joubert综合征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Joubert综合征患儿临床、CT和MRI资料,10例均行CT平扫,其中4例同时行MR平扫。结果 Joubert综合征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包括小脑半球间“中线裂”、“蝙蝠翼”状和“三角形”第4脑室,以及中脑水平的“磨牙征”。10例行CT检查者,均可见“中线裂”;其中9例显示“蝙蝠翼”状和“三角形”第4脑室,8例显示“磨牙征”。4例行MR检查者均显示上述征象。结论 Joubert综合征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可提供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T、MRI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着重分析误诊的病例.术前12例行CT扫描,17例行MRI检查.结果:光镜下见异位的子宫内膜与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相同,可见腺体及间质.行CT检查的12例中共误诊5例(41.6%),其中3例误诊为功能性囊肿,2例误诊为囊腺瘤.行MRI检查的17例中误诊1例(5.9%),误诊为双侧附件炎症.结论:CT、MRI可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做出较准确的诊断,MRI诊断符合率高于CT.子宫内膜异位症需与功能性囊肿伴出血、囊腺瘤、附件炎症等鉴别.仔细观察影像征象,结合痛经病史,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证实、同时具备CT和MRI影像资料的嗜铬细胞瘤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行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其中MRI检查包括常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梯度回波反相位或钆-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增强T1加权成像.对20例患者行螺旋CT增强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