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医疗服务纠纷是医患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过去,分析医疗服务纠纷往往以找医院的责任和追究医务人员的过失为多,处理纠纷也常以医院一方自责而“平民心”。在医院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医疗服务纠纷不仅仅都是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责任,还有一些社会因素,如患者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文化素质等等,也会导致纠纷的产生。本文着重分析医疗服务纠纷产生的社会因素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近年来,国内各类医疗纠纷呈明显增长趋势,医疗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和公共事件不断见诸媒体,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医疗纠纷引起的医患信任危机、保护性医疗、社会及患者医疗成本增加都严重影响到了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从理论上讲,医疗纠纷包含医疗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和医患关系、医疗政策、医疗保险、药品使用、医疗行政引起的纠纷。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这其中既有社会的因素,患者的因素,也有医疗卫生行业自身的因素。而临床实习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必要手段。如何在临床实习中加强对实习生处理医患纠纷的教育,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身心健康、文化素养深厚、品德高尚的合格医学人才,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也是防止医疗差错,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医患关系失谐是转型期社会矛盾在卫生医疗行业的集中表现,本文从经济、制度、医患信息及媒体导向四大方面深刻剖析医患关系危机产生的原因,对进一步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立凤  苏敬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437-2438
目的了解2010年1月-2012年1月两年来开展主动服务与减少医患纠纷的相关性研究。为防范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1627人进行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信息。结果开展主动服务以来,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达到99.12%;医疗纠纷发生显著减少,发生率为0.24%,显著低于国家统计数字。结论主动服务能提高医患互信,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有力于患者康复,有力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树立医疗行业的行业形象。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解决医患纠纷的需要,患者的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疾病的不断出现和甘疗技术退步,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及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化都对医患纠纷的解决提出新的要求。笔者在考察现行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后得出一些结论。甘院、人民法院、立法机关出于各种需要,都将成为甘患纠纷解决机制追行优化的动力。对现行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优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医患关系失谐是转型期社会矛盾在卫生医疗行业的集中表现,本文从经济、制度、医患信息及媒体导向四大方面深刻剖析医患关系危机产生的原因,对进一步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勇  ;李志勤 《现代医院》2014,(7):110-112
近年来,基层医院医患纠纷逐年增多,通过19992013年在基层工作实践体会,发现基层医院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多个方面:基层医院改革和管理不成熟,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沟通、服务不到位,医院内部不团结、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依从性差、经济条件差并法制观念薄弱;以及社会、媒体等方面的原因。对此,应当加强基层医院的内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医患沟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基层医院良好的形象,才能有效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9.
医疗问题是近年的社会热点,而医患纠纷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医务人员、医院管理、患者及社会四个方面分析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并阐述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曾桂琼 《现代医院》2007,7(5):98-99
目的制订出防范口腔医院门诊医患纠纷的措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方法对我院2006年发生的92例医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及收费方面。结论采取医务人员端正服务态度、处处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严格遵守医疗护理规范、加强告知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的医患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门诊医务人员医学道德水准,加强医务工作者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减少或避免门诊部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加强门诊医务人员的管理,消除医患双方间的疑惑或误解,完善制度,伸张正义,奖罚分明,在改进中求发展。结果服务质量提高后,患者投诉率下降,医患纠纷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经严格的门诊管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医患矛盾,确保了门诊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浅议加强医患沟通与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也面临新的挑战。最突出的矛盾是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纠纷层出不穷.针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遭受暴力攻击愈演愈烈.医生被患者及其家属殴打侮辱致伤致残致死屡见不鲜,由医患纠纷引发的恶性刑事案件不时见诸于媒体。由此可见.医患关系已不单是医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为改善医患关系,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应从分析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与成因着手,充分认识加强医患沟通与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浅谈医疗纠纷处理中应着力把握的三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患者就医需求、医患纠纷成因、处理难点等,探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设平安医院的途径。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医学文献复习、历年案例分析等,研究医疗纠纷成因、特点和难点及处理的方法和技巧。结果医疗纠纷处理要突出难点、把握原则、加强监督,着力把握认识、处理、防范三个环节,不断增强纠纷处理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结论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患方因素,也有医方因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医疗体制不完善的因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处理各种医患矛盾,才能促进平安医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团体在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日显突出。本文结合济宁市医患维权协会调处医患纠纷的实践,探索发挥社会团体在调处医患纠纷中作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浅谈医患纠纷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枫 《医院管理论坛》2005,22(10):52-53
近几年,有关医患纠纷的投诉逐年增加,而且因医患纠纷引发的患者或其家属打砸医院,殴打及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投诉已成为社会投诉的一大热点问题。正确认识医患纠纷的原因,研讨解决的有效措施,重构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是医院管理者当前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各种因医患紧张导致的纠纷新闻屡屡见于媒体,呈现出有增无减的迹象.为此,医院和社会都需加强沟通了解,通过多种渠道、途径相互接触、沟通,减少误会误叛.其中,医院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也是一种有利于社会了解医院运作、了解医生日常工作,以及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等,并且对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树立医院形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广州市某三甲医院门诊部引进社会义工的实践经验,浅析义工服务组织管理及落实的具体做法与成效.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阐述医患纠纷和医患关系的基本定义,以及解决医患纠纷的可行性措施,结合医患纠纷实例,对如何在现代中国社会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处理医患纠纷,最大限度实现患者的医疗权利与保障医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合法权益做出了合理的建议。通过分析产生医患纠纷的原因,探讨如何构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提出完善的医疗纠纷解决办法与途径。探讨了医院结合当前医患关系实际,建立合理的医患沟通体系的途径与卫生医疗体系优化医患关系处理机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现行医患纠纷的解决机制在实际解决医患纠纷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臀患纠纷的快速增长,现行医患纠纷的解决机制的缺陷及不足日益显现出来。大量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医患矛盾的激化,医疗费用的增高,使我们不得不对现行医患纠纷的解决机制进行必要的反思。看现行医患纠纷的解决机制是否能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为此。本文拟从平衡医患关系、防范医患纠纷、促进医学发展以及能否高效、公正解决医患纠纷等四个方面设定标准来抨价现行医患纠纷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传统医学医患关系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社会的改革带动医学的变化,造成医患纠纷不断发生,医患纠纷实际是一种扭曲的病态关系,医患纠纷发生的四种病症,有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医患关系可有力地控制,和谐关系需医患互动,还需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医患关系心理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医患纠纷来源,指出医患沟通不当,患者对医学期望值过高等,是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加强医患沟通以及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医疗期望,是减少或避免医患纠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