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从气血亏虚、阴虚火旺、脾肾阳虚三型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气血亏虚 患者多因饮食不节,思虑劳倦过度等损伤脾胃,健运失司,气血生化无源,致气血亏虚。且脾胃损伤,升降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虚火内生而发口疮。气血不足,血运不畅,易致瘀阻。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高危足被认为是糖尿病足的早期状态,是指糖尿病患者尚未出现足部溃疡,但已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或)周围血管病变。中医学认为气血不和是糖尿病高危足发生的关键环节,其病因病机包括:气血两亏,阴损及阳,以虚为本;气滞血瘀,经脉不通,以实为标;卫气失司,营血失和,易感外邪;外邪侵袭,气血亏虚,加重病情。治疗该病的关键为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益气补血、调和阴阳以治本;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以治标;素体亏虚、不耐攻伐需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临床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脂血症与肾病、糖尿病、肝胆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对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收到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病因病理1.1 肝肾亏虚 :因先天不足、房事不节或年老体虚 ,导致肝肾亏虚 ,精血不足 ,布散失调 ,邪阻经络。1.2 脾虚失运 :因饮食不节 ,恣食肥甘 ,伤于脾胃 ,使脾虚健运失司 ,导致痰浊脂膏内生。1.3 痰瘀阻滞 :情志不舒 ,气郁血滞。痰瘀互根 ,血积日久 ,化为痰水 ;痰浊流注经络则可形成瘀血。2 辨证论治2 .1 肝肾亏虚 :症见头昏晕痛 ,健忘失眠 ,心悸耳鸣 ,腰酸…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与中医之消渴病(颇为相似),是指体内阴津暗耗,虽多饮、多食而反渐消瘦的一种病证。笔者从事临床20余年,诊治本病患者甚众,现就诊治验识,择要论之。1 辨证论治,以肾为本消渴为病,与肺、脾(胃)、肾密切相关,尤以肾的关系至为密切。盖肾阴亏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中灼脾胃,下焦不固,开合失司,故尔烦渴多饮,胃热消谷,水谷  相似文献   

5.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腹泻中医称为"泄泻",多由脾胃运化失调,大肠传导失司,湿邪内盛所致。大致分为6个证型,分别是寒湿困脾、肠道湿热、食滞胃肠、肝气郁滞、脾气亏虚和肾阳亏虚,主要病位在脾胃、大小肠,其中脾虚湿盛是其基本病机。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较薄弱,  相似文献   

6.
介绍卜献春教授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经验.卜教授认为本病多因肝血亏虚,筋脉失养,而致虚风内动,肝气犯脾,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司,痰湿内生,痰瘀互结,壅塞脉道所致,核心病机为"络虚,,"络瘀",主要从肝论治,兼活血化瘀等治法.其临证辨证论治,阴虚血瘀证予养血通络汤加减滋阴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历代医家及教科书均认为该病以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临床上以多饮、多食、多尿或消瘦乏力 ,尿糖异常 ,血糖升高为诊断指标。一般辨证分为阴虚火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型施治 ,常常仅能改善症状 ,若稍重用滋阴生津之剂 ,就酿成腹胀、纳呆、便溏或泄泻、夜尿频等症状 ;后笔者改用健脾益气法治疗 ,却多能奏效 ,故认为应打破传统“三消”辨证的局限性 ,重视从脾胃论治。1 脾虚乃糖尿病发病之本先贤所言“阴虚燥热”只是“三多一少”的成因 ,并非其病机实质。多饮多食虽为胃热津亏所致 ,但未言及胃热津亏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史文丽 《中医杂志》2003,44(6):417-417
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臧堃堂教授从医50余年,在治疗糖尿病方面颇多建树,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学习所得总结如下。1 探病机以肾虚脾虚为主,痰浊燥热为标糖尿病中医谓之“消渴”。臧师认为肾藏真精、主水,为脏腑阴液之根本。肾精亏损,水亏火旺,可致燥热内生。肾阴不足,封藏失司,则尿多而浊;肾虚精亏,津不上承,水亏火旺,可上炎于肺,肺燥则口干舌燥;上炎于胃,胃热则消谷善饥。因此,肾阴亏虚乃为本病的根本。《仁斋直指方·消渴》曾云:“肾水不竭,安有所消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维生素B1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肠胀气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20例,采用维生素B1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结果:痊愈16例,有效4例,100%有效。结论:术后气血亏虚,脾胃受损,加之精神因素致使肝气犯胃,肝胃气滞使脾胃升降失司;术后尿潴留多为气血亏虚、膀胱气化失司所致。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中医辨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瑞彬 《河南中医》2003,23(9):66-67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 ,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代医学除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外 ,尚无特效措施。笔者依据中医理论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 ,心有所得 ,现介绍如下。1 气阴两虚 ,损及肝肾症见口干多饮 ,尿频量多 ,头晕腰酸 ,神疲乏力 ,口燥咽干 ,视物不清 ,或见四肢麻木疼痛 ,舌质暗红 ,苔白少津 ,脉弦细数。本型为DN早期 ,多以气阴不足之消渴症状为主 ,病久不愈 ,损及肝肾 ,致肝肾阴精亏损。肾主水 ,司开合 ,肾阴久亏 ,耗伤肾气 ,开合失司 ,故尿多尿频 ;肝肾同源 ,肾阴既虚 ,损及肝阴 ,肝肾阴虚 ,精血不能上承 ,头目失养 ,…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有伴发贫血,中医辨证主要与心脾肾三脏相关。心气、心血亏虚,气阳两虚,水液失于温化,留聚体内形成水饮;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加之脾虚失于统血,血不循经溢出脉外,加重了血虚之证;肾虚精髓不充,精血无以化生,肾脏失司,水液泛滥。因此治疗上应注重益气温阳,健脾补肾。  相似文献   

12.
消渴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 [病因病机] 消渴的病因病机约有三方面。1.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或辛燥刺激性食物,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化燥耗津,则发为消渴。2.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消烁肺胃阴津而为消渴。3.劳欲过度:素体阴虚,复因房事不节,劳伤过度,损耗阴精,致肾虚精亏,虚火内生,上蒸肺胃,而发为消渴。  相似文献   

13.
姜树民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发生多与素体亏虚、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有关。发病之本主要为脾虚不运,湿热和瘀血为关键致病因素。基本病机概括为脾失健运,中焦湿热壅滞,枢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司。治疗以为健脾和胃,清热利湿为原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消渴(糖尿病) 乔某,女,59岁。1979年5月16日诊:忠者三月前发生口干,饮水量略增,尿频,渐至乏力,自汗盗汗,气短,消瘦。曾按肺结核治疗效不著,故来求诊。察患者形瘦骨立,全身乏困,气短声低,进食减少,余症如前,脉细两尺弱,舌淡苔白。X线胸片示无异常病变。查血糖346mg%,尿糖(+++),诊断为糖尿病。患者不愿服西药,故用中药治疗。辨证属消渴病下消证,缘患者肾气亏虚,真阴真阳俱不足,津不上承,下元不固,因而多饮多尿,火不暖土,脾失健运,故食纳反减,先后天俱亏,故形体日渐羸弱。  相似文献   

15.
健脾补肾法治疗老年性糖尿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虽有多饮、多食等虚热证候,但其根源责之于肾的精气亏虚,且瘀血作祟。笔者在临床治疗中以健脾补肾为本,活血化瘀贯穿其治疗始终,治疗老年性糖尿病3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彭超  顾勤 《河南中医》2008,28(5):83-85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的慢性合并症,因胃动力低下,临床常表现为嗳气,厌食、恶心,呕吐,餐后饱胀等症状。DGP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对其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传统中医虽无此病名,但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古代论述,仍属于"消渴"、"痞满"、"呕吐"等范畴,病位主要在胃,涉及肝脾。病因虽多,但脾气亏虚、阴液亏耗、运化失司乃发病之本,湿阻、瘀血、气滞、痰阻食滞为标,本虚标实为其病机特点。目前,中医治疗本病,或以辨证治疗为主,或运用古方加减,或以自拟方加减治疗,或用针灸、针药结合,治疗多从补虚泻实着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相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以60-70岁的年龄段多见。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无临床表现,在确诊为糖尿病时,长时间的糖尿病并发症经常已存在。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主要特征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老年患者本身禀赋及素体已弱,如果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劳欲过度等,容易引起肺燥胃热、肝肾阴亏而发生。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杂谈     
糖尿病的临床主要特征为多饮、多食、多尿。根据“三多一少”主症 ,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畴 ,《外台秘要》早已率先揭示尿甜是其特异性病征。但消渴仅为糖尿病之外候 ,就症状而言 ,尚包括现今之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症等病 ;而 型糖尿病又未必有“三多”见症。故在诊断上应作相关检查以助辨病 ,在治疗上当遵循中医有关消渴病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过食甘肥、情志刺激、素体亏虚 (或房室过度 ) ,或过用温燥、金石类药物等所致 ,而禀赋不足 ,实是发病的重要内因。其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 ,而以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两者又互为…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肠病是糖尿病诸多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属中医学"消渴""泄泻"范畴,恩师张玉琴教授认为糖尿病肠病的病机多为脾虚湿盛和脾肾阳虚。消渴日久,正气虚衰,脾胃羸弱,脾胃升清降浊混乱,或日久迁绵不愈,气阴两伤,阴损及阳,脾气亏虚而运化水湿无力,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布散失司,水谷滞于肠,泌清别浊无力,混杂而下并发泄泻。本文在查阅及研究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张玉琴教授治疗糖尿病肠病的经验和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于素体阴虚,复因病久失治,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所致,其病机主要为阴虚血瘀,病理可概括为虚和瘀,虚为气阴亏虚,瘀为瘀血阻络,因虚致瘀,虚瘀错杂,以虚为本,以瘀为标,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始终。滋阴润燥、活血通络为其治疗大法,活血通络是治疗的基本法则,临床多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阻络证及肝肾亏虚证等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