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莉  高颖昌  赵志刚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2):1685-1688
 目的介绍近年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以及增加药物经鼻吸收的方法与经鼻腔靶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性。方法结合鼻腔的生理特点,查阅国内外近年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综述。结果鼻腔给药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无损伤性、使用方便等特点,成为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鼻腔与脑部的生理联系,使鼻腔给药成为有效治疗脑部疾病的一种新途径。鼻腔给药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分子药物的促吸收和鼻黏膜纤毛毒性问题。结论鼻腔给药具有许多其他给药途径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该类制剂必将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发现和选择低毒高效的吸收促进剂、减轻或消除药物及其附加剂的纤毛毒性。  相似文献   

2.
鼻腔给药新剂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鼻腔内使用,经鼻粘膜吸收而发挥全身治疗作 用的制剂,称为鼻腔给药系统。在80年代 起,鼻腔给药剂型的研制开发日益增多,尤其 是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鼻腔给药剂型主要有 滴鼻剂、喷雾剂、粉末制剂、微球和凝胶制 剂。1 滴鼻剂[1]滴鼻剂因制备简便,是目前最常用的传统剂型。市场上有硝苯地平、硝酸甘油、安乃近等。 2 粉末制剂有人将胰岛素在水中溶解后,加入卡波姆,冷冻干燥后,加入微晶纤维素,制成粉末制剂, 鼻粘膜吸收较好。 3 喷雾制剂[2] 喷雾制剂具有比滴鼻制剂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滴鼻剂使药液沉…  相似文献   

3.
鼻腔给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中药制剂 (药条 )以鼻腔塞药方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其方法是将中药煎剂浸泡纱布条制成药条置于鼻腔 ,通过鼻粘膜快速吸收 ,达到治疗目的。经临床观察疗效优于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4.
吕莹  张栋  张超  张大方 《天津中医药》2014,31(12):766-768
<正>鼻腔给药系统(NDDS)是指在鼻腔内使用,经鼻黏膜吸收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或预防作用的一类制剂。鼻腔给药通常用来治疗常见的各种鼻腔疾病,如鼻炎、感冒等。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多,又因鼻腔给药具有透过血脑屏障的特点,近年来鼻腔给药也被用于治疗脑部疾病,靶向给药等。笔者根据最近几年鼻腔给药的国内外文献,对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鼻腔的生理结构特点鼻腔被鼻中隔分成左右两侧,每侧鼻腔又分为  相似文献   

5.
张志芬 《中草药》2005,36(12):1913-1913
《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制剂通则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类更趋合理,为我国新药研发及已上市药品的规范打下基础,鼻用制剂与耳用制剂亦做了类似的调整。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用于鼻腔给药的制剂有滴鼻剂、洗剂、喷雾剂、软膏剂、乳膏剂、散剂、粉雾剂等[1],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将直接用于鼻腔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统归为鼻用制剂,《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鼻用制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或与化学药物制成的直接用于鼻腔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2]。鼻腔给药可避免胃酸分解和肝脏首关效应,吸收快、生物利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主要对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中药经鼻腔给药可以在鼻腔起局部治疗作用,或经鼻吸收后向脑内递药发挥中枢治疗作用,还可以起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经鼻腔给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主要包括鼻用制剂国内现状、中药经鼻腔给药基础实验研究(给药途径的选择、剂型的选择、辅料的选择、体外释药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研究、脑靶向性、安全评价)、中药鼻用制剂的临床观察实例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经鼻腔给药临床疾病治疗应用和中药鼻用制剂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经鼻给药治疗脑部疾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鼻腔给药是以鼻腔作为给药部位,将中药或其制剂纳入鼻中,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给药方法,具有简、便、廉、验、捷等优点。中药鼻腔给药有通窍祛闭、宣畅气机、益气固脱的功效,尤其在患者神昏口噤的情况下,更是治疗脑部疾病的一种很好的给药途径。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药物经鼻腔给药可绕过血脑屏障而靶向脑组织,从而有效治疗脑部疾病。  相似文献   

8.
醒脑静是临床用于治疗脑中风急性期的有效药物,与注射给药相比,醒脑静鼻腔给药具有显著的脑靶向性,将醒脑静制成微乳鼻腔给药可以解决大剂量高浓度中药不同极性复方成分的载药问题并能够降低对鼻黏膜的刺激性.该研究以体积校正法,采用改良的大鼠在体鼻循环模型比较醒脑静不同制剂中有效成分栀子苷大鼠鼻腔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醒脑静滴鼻液中栀子苷吸收速率常数为(2.95±0.25)×10-3 min-1,醒脑静微乳中栀子苷吸收速率常数为(2.t6±0.21) ×10-3min-1,醒脑静不同制剂中栀子苷的大鼠鼻腔吸收符合一级速率过程,为被动吸收,醒脑静滴鼻液中栀子苷的鼻腔吸收较醒脑静微乳快,为醒脑静鼻用制剂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鼻腔给药与中医急症的中药剂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国振 《中药材》1990,13(6):43-44
中药鼻腔给药治疗急症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急症剂改应当继承和发扬该给药途径,并注意对处方进行简化、开展实验、剂型及鼻腔吸收促进剂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鼻腔给药系统研究现状及在中药复方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鼻腔黏膜的生理特征,鼻腔给药系统(NDDS)吸收的影响因素以及NDDS的剂型。报道了中药制剂鼻腔给药的优势及临床效果,指出了我国在鼻腔给药制剂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药口服给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长平 《中草药》2005,36(3):473-475
常规制剂、长效和肠溶制剂、缓控释制剂或药物输送洗头或透皮治疗系统治疗、靶向制剂是药物制剂发展的四个时代。传统中药的剂型研究也随着医药制剂的发展而得以逐步拓宽 ,从而更加符合日益发展的临床治疗的需要。口服给药是传统的、习惯的、最常用的施药途径。口服给药系统包括速释剂型、缓速释药剂型、定时释药剂型和定位释药剂型。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口服给药系统的进展进行综述。1 口服液中药口服液剂是选用合理的方法 ,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在无菌或半无菌的条件下灌注制成的一种口服液体剂型 ,是在中药汤剂、合剂基础上的改进。具有吸收…  相似文献   

12.
申宝德  沈成英  徐玲霞  朱卫丰  袁海龙 《中草药》2017,48(23):5012-5018
纳米混悬凝胶剂(NS-gel)是基于纳米混悬体系的分子凝胶剂,是将纳米混悬剂或纳米混悬剂固体化所得纳米粉末与凝胶基质及其他辅料混合均匀制成的凝胶制剂,具有纳米混悬剂和凝胶剂的双重优势。综述NS-gel的制备与评价、影响其经皮给药吸收的因素,以及其在中药经皮给药中的应用进展,并对NS-gel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NS-gel在中药经皮给药中的深入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经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鼻腔给药系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 参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 ,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鼻腔制剂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优势 ,其也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可通过加入吸收促进剂等方法促进药物鼻黏膜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结论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经鼻腔给药系统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经鼻脑靶向给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经鼻脑靶向理论及其制剂的研发现状,为开发中药鼻腔脑靶向药物提供依据。以经鼻给药、鼻腔给药、脑靶向等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文献51篇。通过解释鼻腔生理结构的特点,分析药物经鼻脑靶向转运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经鼻脑靶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实例;通过了解经鼻给药新型制剂(原位凝胶、脂质体、微球、纳米粒制剂),并结合中药鼻疗法,阐述了我国中药现有经鼻制剂的应用及开发中药脑靶向制剂的可能途径,认为中药经鼻给药脑靶向制剂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冰片对川芎嗪经鼻腔吸收入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冰片对川芎嗪经鼻腔吸收入脑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芎冰喷雾剂组、川芎喷雾剂组、芎冰灌胃剂组。给药后分别于不同的时间点断头取全脑,匀浆后以气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川芎嗪浓度。结果:与川芎喷雾剂组比较,芎冰喷雾剂组川芎嗪更迅速进入脑组织并达到峰浓度,其峰值也高于前者;与芎冰灌胃剂组相比,芎冰喷雾剂吸收迅速、分布迅速,消除迅速。结论:鼻腔给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机能不全急性期的一种速效途径;冰片提高了川芎嗪经鼻腔吸收入脑的速度,增加了脑组织中川芎嗪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16.
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概述中医鼻腔给药治疗脑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以及鼻腔给药治疗脑部疾病的中西医学理论基础;从鼻腔给药递药机制、药效、制剂等方面阐述了鼻腔给药治疗脑部疾病的研究成果.由于鼻粘膜在解剖生理上与脑部存在着独特联系,赋予鼻粘膜给药途径在脑内递药领域的独特优势,使其在脑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曾立斌  任远 《西部中医药》2007,20(12):66-68
鼻腔给药作为一种独特的给药方式,不仅仅局限于鼻腔局部疾病的治疗,通过鼻黏膜吸收发挥全身性治疗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通过分析、总结相关文献就鼻腔的生理结构及给药特点、鼻腔给药制剂及鼻腔给药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灯盏花素吸收与促进吸收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介绍灯盏花素吸收动力学与促进其吸收策略的研究进展。 方法 :分析近年相关文献,对灯盏花素及结构修饰物口服、鼻腔给药、肺部给药、经皮给药的吸收特性,以及如何促进吸收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 :水溶性和脂溶性差、MRP2的外排作用以及胃肠道的首过效应均是导致灯盏花素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重要原因。 结论 :增加水溶性或脂溶性、抑制外排以及采用微粒给药系统均能改善灯盏花素在小肠的吸收;鼻腔、肺部、经皮肤给药也是其可以选择的非侵入性全身治疗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药凝胶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胶是一类含有两组分或两组分以上的、由固液两相组成、具有半固体性质的大分子网络体系的通称。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乳剂型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称为凝胶剂。它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外用制剂,现已广泛用于缓释、控释系统,可以从口腔、鼻腔、眼粘膜、消化道粘膜、阴道、直肠、皮肤等多种途径给药,中药凝胶剂一般多为经皮或粘膜给药,目前常用于抗炎镇痛、抗病毒、止痛、  相似文献   

20.
磷酸川芎嗪的鼻腔吸收及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磷酸川芎嗪的鼻黏膜吸收特性及体内药动学。方法采用大鼠在体鼻腔重循环法研究磷酸川芎嗪的体外吸收规律,计算吸收速率常数;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一定范围内不同浓度药物的鼻黏膜吸收速率常数k无显著性差异;磷酸川芎嗪在大鼠体内的过程属于二室模型,溶液鼻腔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86.33%,凝胶剂鼻腔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77.25%。结论药物吸收呈一级动力学特征;磷酸川芎嗪鼻腔给药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