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维、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其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探讨HPV感染及其基因型在维、汉族妇女官颈鳞癌之间的分布是否有差异.方法:采用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的基因芯片方法分别检测30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及30例汉族官颈鳞癌组织的HPV基因型.结果:6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HPV的阳性率为95%(57/60),其中维吾尔族宫颈鳞癌HPV的阳性率为96.6%(29/30),汉族宫颈鳞癌HPV的阳性率为93.3%(2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共检测到6种HPV基因型,分别为HPV16,56,58,18,68,35,均为高危型感染;其中HPV16最常见,检出率为91.7%(55/60),其次是HPV56,21.7%(13/60);另外,60例宫颈鳞癌中共检测到HPV双基因型重复感染22例,检出率36.7%(22/60).结论:HPV感染与维、汉族妇女宫颈鳞癌关系密切,尤其以HPV16型最有关,其次为HPV56型,并存在一定数量的多亚型重复感染.HPV感染在维、汉族妇女宫颈鳞癌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汉族、维吾尔族宫颈癌及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及其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两族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244例宫颈癌及宫颈病变患者(汉族、维吾尔族各122例)的HPV基因型及分布。结果 244例患者中共检测出18种HPV亚型,其中HPV16型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中所占的比例均最高;在慢性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检测出18种HPV亚型,宫颈癌中检测出8种。随病变程度的加重,HPV亚型趋于集中,两族中趋于集中的HPV亚型为HPV16、18、52、58、53、39型,其检出率在两族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和维吾尔族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2.13%(27/122)和34.43%(4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及宫颈病变中HPV型别分布存在一定差异,维吾尔族HPV多重感染率高于汉族妇女,这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率显著高于汉族妇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炎和宫颈癌组织中CNX、HSP90、GRP94蛋白和HPV16感染在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中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PCR技术检测宫颈炎组织66例(汉族39例,维吾尔族27例)以及宫颈癌组织92例(汉族30例,维吾尔族62例)中CNX、HSP90、GRP94蛋白的表达和HPV16的感染情况。结果:CNX蛋白在维、汉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低于维、汉宫颈炎组织中阳性率表达(67.39%,86.36%)(P〈0.05)。并且,CNX蛋白的阳性率在宫颈炎组织中维吾尔族高于汉族(100%,76.92%)(P〈0.05)。HSP90和CRP94蛋白在维、汉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表达高于维、汉宫颈炎组织(77.17%,56.06%;77.17%,60.60%)(P〈0.05)。宫颈癌组织中HSP90蛋白阳性率表达维吾尔族低于汉族(74.19%,83.33%)(P〈0.05)。HPV16感染在宫颈炎及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均为维吾尔族高于汉族(P〈0.05)。通过相关性研究发现,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SP90与GRP94呈正相关性(r=0.249.P〈0.05)。HSP90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HPV16型感染在宫颈癌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r=0.361,P〈0.05)。结论:通过对CNX、HSP90、GRP94蛋白和HPV16联合检测能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中宫颈炎和宫颈癌组织中HSP90蛋白的表达和HPV16型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66例宫颈炎组织和92例宫颈癌组织中HSP90蛋白的表达和HPV16的感染情况。结果HSP90蛋白在维、汉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维、汉宫颈炎组织(77.17%,56.06%)(P<0.05);HSP90蛋白的阳性率表达在维、汉宫颈癌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汉族高于维吾尔族(83.33%,74.19%)。在HPV16型感染的宫颈癌组织中维吾尔族阳性率(58.06%)高于汉族(16.67%)(P<0.05)。HPV16型感染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宫颈炎组织(44.56%,12.12%)(P<0.05)。维、汉宫颈癌组织中HSP90的表达与HPV16型感染呈正相关性(r=0.361, P<0.05)。结论通过对HSP90蛋白和HPV16联合检测,可能作为检查宫颈癌的标志物,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食管鳞癌组织HPV的检测及其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食管鳞癌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人乳头瘤痛毒感染在食管癌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的基因芯片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140例新鲜食管鳞癌组织的HPV型别,同时对照检测8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HPV的感染率.结果:8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HPV的阳性率为95.29%(81/85),共检测到9种HPV基因型,分别为HPV16、18、45、33、58、59、73、31和56,均为高危型感染.其中HPV16最常见,检出率达72.9%(62/85),其次是HPV18为16.5%(14/85),其他7型占28.2%(24/85),HPV双重感染检出率为11.8%(10/85).而在14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未检测到任何基因型的HPV.结论:HPV感染似乎可能与高发区食管鳞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 L1 壳蛋白在维、汉族HPV阳性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 300 例,维吾尔族妇女129例:慢性宫颈炎64例(49%),CIN1 24例(19%),CIN2/3 26 例(20%),宫颈癌15例(12%);汉族妇女171例:慢性宫颈炎83例(48%),CIN1 39例(23%),CIN2/3 39例(23%),宫颈癌10例(6%)。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 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维吾尔族妇女L1的表达阳性率为:慢性宫颈炎31%(20/64),CIN1 63% (15/24),CIN2/3 27% (7/26),宫颈癌中无表达,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466,P=0.01) ,且随病变程度加重(CIN到宫颈癌),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汉族妇女L1蛋白表达阳性率:慢性宫颈炎39%(32/83),CIN1 59% (23/39),CIN2/3 26% (10/39),宫颈癌中无表达。维吾尔族妇女与汉族妇女同级别宫颈病变间L1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 HPV L1 壳蛋白在宫颈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呈下降趋势(CIN到宫颈癌),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生物标志物。HPV L1壳蛋白在维、汉族同级别宫颈病变间的表达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和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其基因型分布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方法分别检测200例宫颈癌和140例食管癌的HPV基因型,计算HPV感染率,分析HPV基因型与癌肿类型的关系。 [结果]200例宫颈癌的HPV阳性率为94.00%(188/200),共检测到9种HPV基因型,其中主要基因型为HPV16(74.00%)和HPV18(16.00%),HPV双重感染的阳性率达12.00%(24/2001。169例宫颈鳞癌的HPV阳性率为95.86%,显著高于腺癌的80.00%(x2=9.73,P〈0.01),但HPV16、18和HPV双重感染在鳞、腺癌中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在140例食管癌组织中,未检测到任何基因型别的HPV。 [结论]宫颈癌组织的HPV感染型别多样,HPV16、18为最常见类型,HPV感染更常见于宫颈鳞癌。但HPV各型别的分布与癌肿类型无关.HPV似乎与食管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维吾尔族和汉族宫颈癌机会性筛查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分型检测对1 140例患者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共438例患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评价HPV分型检测的诊断价值。 结果: 1 140例HPV总感染率为30.3%(345/1 140),检出的高危型HPV主要型别依次为HPV16、58、52、18、45型。汉族HPV52型感染率高于维吾尔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37,P=0.003)。1 140例患者中单一感染率为22.4%(255/1 140),多重感染率为6.1%(69/1 140),HPV分型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86.4%(209/242)、特异度为24.5%(48/196)、阳性预测值为58.5%(209/357)、阴性预测值为59.3%(48/81)。 结论: 维吾尔族和汉族HPV感染型别各有其自身特点,HPV分型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高发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 DNA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我国宫颈癌高发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族妇女宫颈癌发病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关系。方法 对75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采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PV-C(总的HPV)、HPV16、HPV18及HPV6/11。结果 HPV-C、HPV16、HPV18及HPV6/11在宫颈癌患者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6.7%、72.0%、12.0%、0及20.0%、10.0%、0、10.0%。HPV16在HPV阳性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为83.1%,宫颈癌患者中HPV-C、HPV16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鳞癌HPV16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而腺癌HPV18检出率明显高于鳞癌(P<0.05)。HPV总感染率及HPV16阳性率,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宫颈癌组织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PV感染与我国宫颈癌高发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病有密切相关,其中HPV16感染在其发病中起主要作用,但HPV感染对宫颈癌的进展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过程中EB病毒(Ebstein-Barr virus,EBV)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ja,CIN)Ⅰ/Ⅱ/Ⅲ和宫颈鳞癌患者福尔马林浸泡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78例,提取DNA并采用PCR方法对EBV和HPV DNA进行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EBV蛋白表达。结果:病毒DNA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炎、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患者各组HPVDNA检出率依次足2.5%、12.5%、68.0%、96.4%,EBV DNA为0、3.1%、28.0%和69.6%,其中宫颈炎组与CINⅡ~Ⅲ和宫颈癌组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宫颈炎与CINI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病理进程不仅伴随着HPV及EBVDNA阳性检出率梯度上升,而且与HPV和EBV双重感染检出率增高呈正相关(r=0.46,X~2=82.50,P0.001)。对宫颈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EBV DNA检测阳性标本中EBV蛋白阳性表达检出率为89.7%(34/39),而阴性标本中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17)。结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HPV和EBV双重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癌的发病状况,为新疆宫颈癌预防和筛查提供数据。方法 于2006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新疆于田县有性生活、16~59岁维吾尔族女性,按年龄分层入组,依次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或HPV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必要的宫颈活检。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高危型、低危型和总体HPV感染率分别为7.25%、1.59%和8.27%。CINⅡ级以上病变和宫颈癌现患率分别为1.93%和0.23%。高危型HPV在细胞学ASCUS、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和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中的比例分别为13.46%、64.71%和90.00%;高危型HPV在CINⅠ、CINⅡ、CINⅢ和ICC的比例分别为66.67%、83.33%、100.00%和100.00%。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级别增加有增高趋势,但在CINⅡ级以上病变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女性HPV感染率低于我国汉族女性,但宫颈癌现患率高于我国城市汉族女性,低于一些农村汉族女性。新疆维吾尔族女性HPV感染率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分布趋势与中国其他地区相似,但同时具有自身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陕西省榆林地区妇女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735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735例妇女人群中共检出HPV阳性者220例,总感染阳性率为29.93%(220/735),其中高危型感染阳性率为25.85%(190/735,包括多重高危感染),低危感染阳性率为2.31%(17/735);高低危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77%(13/735)。在被检测的16个高危HPV亚型中,最常见类型依次为16、58、53、52、18和51型,未检测出45型;在被检测的3种低危HPV亚型中依次为6、11、43型。HPV阳性者中单一基因型感染率23.67%(174/735),占HPV感染79.09%(174/220);单一高危型感染率为21.36%(157/735),占HPV感染71.36%(157/220),占单一感染90.23%(157/174)。多重感染率为6.26%(46/735),占HPV感染20.91%(46/220);在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为常见达4.35%(32/735),占HPV总感染14.55%(32/220)。不同年龄段妇女人群HPV感染率分别为29.41%、31.92%、31.33%、28.40%、32.65%和41.66%,各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陕西省榆林地区妇女人群宫颈HPV感染率较高,在单一感染中以16、52、58、33、51和11比较常见;在多重感染中以16、58、53、52、18和51型比较常见,综合统计则以16、52、58、53、51和18型感染比较常见。各年龄段妇女人群均有较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各亚型在广西沿海地区宫颈癌患者中的分布情况,HPV感染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复发的关系。方法:通过凯普导流杂交HPV DNA检测法,对76例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亚型的检测。结果:宫颈癌HPV总阳性率为90.8%。宫颈癌患者HPV阳性各亚型出现的频率排序为:HPV16(56.5%),HPV18、33、58各(7.2%),HPV52、53各(5.8%),HPV31(4.3%),HPV45(2.9%),HPV35、51、56、66、68各(1.4%)。HPV6(5.8%),HPV11、44、43各(1.4%)均合并在高危感染中。HPV感染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复发关联无显著性(P〉0.05),与年龄密切相关,鳞癌HPV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及其它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沿海地区妇女宫颈癌患者中以HPV16、18、33、58感染为主要型别。HPV感染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复发无明显相关性,与发病年龄、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无锡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分析HPV型别和年龄分布特征,HPV型别在宫颈病变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并探讨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无锡新区宫颈癌筛查项目初筛方法采用HPV基因分型检测,HPV检测结果阳性的受检者转诊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者再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最终诊断标准。结果:总计11322例35~64岁妇女参与了此次宫颈癌筛查,HPV结果阳性者1286例,总感染率为11.36%;癌前病变检出58例,检出率为512.28/10万;宫颈癌检出7例,检出率为61.83/10万。在总人群中,检出率前3位的型别是HPV16(2.70%)、HPV52(2.07%)和HPV58(1.93%);在宫颈病变患者中,检出率最高的型别为HPV16(47.69%),其次为HPV58(24.61%)和HPV18(9.23%)。55~59岁年龄组HPV感染率最高,为11.88%,各年龄组之间HP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63,P=0.445;45~49岁年龄组高度癌前病变(≥CINⅡ)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HPV型别在总人群与宫颈病变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除HPV16和HPV18之外,HPV58的致癌能力可能明显高于其他高危型HPV;40~59岁是宫颈癌筛查的重点人群。与以往筛查结果相比,此次试点的筛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在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的型别分布情况,为开发适宜该地区的HPV疫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的经病理确诊的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120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 DNA并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及宫颈癌( CC)中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亚型,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慢性宫颈炎或液基细胞学异常的妇女检测21种HPV基因亚型和阴道镜下宫颈定位活检,分析2481例CC和CIN患者的HPV感染情况。结果:在2481例CIN和CC患者中,HPV感染率85.0%,HPV感染与宫颈组织学结果有较强的相关性(P〈0.001,Pearson列联系数=0.648)。 CC及CINⅢ、CINⅡ患者以HPV16、18感染最多见,其次见HPV58、33、31、52、45、59、68等亚型。304例患者宫颈感染HPV16、18、58、52、33等亚型后,发生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频率增加,TCT分型与HPV分型有较弱的相关关系(P=0.002,Pearson列联系数=0.322)。细胞学结果提示HSIL、AS-CUS,宫颈组织学诊断以CC、CINIII和CINII为多,TCT分型与组织学分型也有较弱的相关性( P=0.026,Pearson列联系数=0.172)。结论:HPV16、18、58、33、52、31、45等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 CC)及癌前病变( CIN)最常见的风险因素。高危型HPV单独或混合感染宫颈后,细胞学检测HSIL、ASCUS及LSIL的发生率增加,细胞学结果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促进了CC和CIN的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7.
广西南宁地区妇女子宫颈HPV感染型别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地区妇女子宫颈HPV感染类型,研究其分布的规律。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对1250名门诊机会性筛查的妇女按自愿原则采用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HPv.DNA检测阳性者占31.36%(392/1250)。HPV-DNA亚型以低危型感染为主,感染率由高到低排列为6、11、43型;高危亚型感染率由高到低排列为16、58、52、18。HPV高危亚型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其次为单一低危亚型感染。在多重感染中以低危和高危型别的二重混合感染为主;而三重、四重感染少见。感染者年龄≤25岁者占42.35%,其次为25~34岁。结论HPV感染亚型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该检测可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以确定感染型别,有利于预测病变转归,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