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性眩晕与中医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关节、肌肉、韧带病变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症状。其临床表现特点是发作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头痛、情绪异常等颈椎病的症状 ,眩晕与颈部活动有关 ,对颈部合理治疗后可减轻或消失。1 分型根据临床经验和研究 ,我们将颈性眩晕分为典型性颈性眩晕和非典型性颈性眩晕。1.1 典型性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1)眩晕伴颈肩痛或其它颈部疾患症状 ;(2 )眩晕的发生与颈椎活动有关 ,且呈间断性发作 ,并有明显的方位性 ;(3)临床检查可有颈椎病体征或X线的颈椎异常表现 ;(4 )排除内科及五官科疾患。1.2 非典型性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1)眩…  相似文献   

2.
颈性眩晕的影像学改变与病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患者的影像学改变与病因关系。[方法]对90例临床诊断为颈性眩晕患者的颈椎X线、CT、MRI/MR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椎动脉供血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90例X线检查提示:颈性眩晕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异常81例,占90.0%;钩椎关节增生67例,占74.4%;寰枢间隙不对称(差值〉1 mm)77例,占85.6%;颈椎失稳59例,占65.6%;对其中46例X线片示寰枢间隙左右不等者作颈椎CT三维重建,显示寰椎的侧移和旋转者41例,占89.1%(41/46)。84例MRI检查提示:明显的椎动脉孔左右不等、边缘欠整者61例,占72.6%(61/84)。[结论]颈性眩晕的病因多与寰枢椎侧移及颈椎失稳有关,其发病机制是寰椎侧移和向前或后旋转扭曲、牵拉引起椎动脉迂曲或受压,或颈椎失稳刺激椎动脉及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引起反应性椎动脉痉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临床上常见 ,但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 ,我们对本院 2 0 0 4年 4月至 8月间收治的 5 0例VBI患者进行颈部彩超检查 ,其中 30例行颈部MRA检查 ,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以明确VBI的病因诊断。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2 8例 ,女 2例。年龄 39岁~ 86岁 ,平均年龄 6 4 .8岁 ;病程 5d~ 14d ,平均 10d。均经头颅MRI排除椎动脉的骨源性机械压迫所致的VBI。VBI诊断标准[1~ 3 ] :①眩晕为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感或不稳感 ,多因头位和 /或体位改变后诱发。②眩晕同时至少有 1种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的其他症状…  相似文献   

4.
90例老年眩晕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德智 《新疆医学》2001,31(3):189-190
目的:探讨老年眩晕症的病因及其机理,方法:选择90例老年眩晕患者,对疑有引起眩晕的相关性疾病分别进行脑血流图、脑眩彩超、前庭功能检查、眼震图图及X线摄片等检查。结果:老年眩晕症的病因依次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高血压,颈椎病、脑萎缩等。结论:老年眩晕症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病因复杂,病种繁多,对老年眩晕症患者应进行多方面的相关检查,确定病因后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5.
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 ,中老年人多与动脉硬化、高血压病、颈椎病等相关。 2 0 0 1~ 2 0 0 2年 ,我院应用舒血宁 (银杏叶提取物 )注射治疗中老年人眩晕5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中男 31例 ,女 2 2例 ;年龄 5 3~ 77岁 ,平均 6 3.5岁。其中急性起病 2 8例 ,缓慢起病 2 5例 ,既往有眩晕史 19例 ,首次发病 34例。1 2 诊断 所有患者均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收入院治疗 ,经内科全面查体及心电图、脑电图、X线颈椎正侧位片、血糖、血脂、血流变等辅助检查。其中头颅CT检查 36例 ,经颅多普勒 (TCD…  相似文献   

6.
20071065老年眩晕病因与临床特征275例分析/杨迎艳…∥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7).-671~673回顾以眩晕就诊的273例中,中枢性117例、颈性57例、混合性75例、其他26例。结果:针对性做TCD、头颅CT、MRI、颈椎X线片检查的确诊率各53.9%、66.7%、80%、96.2%。确诊后予病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缓解及消失267例,未缓解8例(均为混合性)。认为老年眩晕病因较复杂,详询病史、体检,早期合理使用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十分重要,常规做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等检查,对诊断有一定意义。表3参6(陈志)20071066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干预措施及效果/杨桂梅…∥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7).-661~663选择老年脑卒中后发生抑郁障碍的64例分为A组19例单服舍曲林治疗;B组45例服舍曲林同A组,用时予心理放松干预措施,用蔡雄鑫等编的录音磁带指导其“自我放松术”qd,30min/次;心理支持由医师或亲属鼓励其尽快建立康复信心;到康复训练室进行器械训练。结果:经3w训练后B组45例仅1例尚存轻度抑郁,余抑郁均被消除,疗效显著优于A组。认为系统心理-康复临床干预措施对消除...  相似文献   

7.
以眩晕发作为唯一表现的纯脑干梗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对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纯脑干梗死的认识。方法 分析3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以发作性眩晕为表现的患者临床特点、颈椎片、经颅多普勒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0岁。6例每日发作1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小时;24例为每日反复发作≥5次,每次发作持续5~20分钟,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MRI检查前全部患者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头颅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干梗死。结论对于单纯表现为发作性眩晕,特别是年龄>60岁的患者,眩晕每日反复发作≥5次或每次持续时间>1小时,要高度怀疑脑干梗死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龚雪兰 《求医问药》2014,(3X):139-140
目的:探讨并分析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为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我中心收治的100例老年心率失常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其病因与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的关系。结果:老年心率失常与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其病情发作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结论: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包括房性早搏、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其病因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压和肺心病等。  相似文献   

9.
58例中老年人突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祝芬 《河北医学》2001,7(12):1103-1104
突发性耳聋属感音性耳聋的一种。比较常见 ,表现多为单侧性不明原因的突然耳鸣 ,听力减退 ,往往瞬间或数小时内达到重度或全聋的程度 ,部分患者伴有眩晕。中老年患者治疗后 ,有效率不高。而此病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本院 (1991~ 1999年间 )住院的 5 8例中老年患者预后疗效 ,结合青年对照组突聋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病史 :病因不明 ,既往听力正常。经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及ABR检查证实为感音神经性聋。符合中华医学会上海会议 (1996 )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标…  相似文献   

10.
1996年6月~1999年3月,我们运用补阳还五汤伍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6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性37例,女性25例;年龄在58~74岁间;病程3个月~8年,一般1~5年。各病例均有体位性反复发作性眩晕,3例有视物旋转,9例眩晕发作时伴有恶心欲吐,6例发作时有短暂性意识丧失,13例伴有肢体发麻,26例患有高血压,均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62例均做脑血流图和颈椎X片检查。脑血流图示血管弹性减退或双侧供血不对称或波幅明显降低;颈椎X片示椎体退行性增生改变或颈椎弯曲变异。  相似文献   

11.
咽异感症26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咽异感症的病因。方法: 对咽异感症患者行常规耳鼻咽喉科检查,并根据病情选择性做消化道钡餐、内镜、鼻内镜或鼻窦CT、颈椎X线片、颈部B超、心电图、茎突X线片、甲状腺功能检查等。针对病因行相应治疗。结果: 268例咽异感症患者中咽部及周围组织疾病133例,全身系统性疾病102例,非器质性疾病33例。全身病因中消化系统疾病91例,包括胃食管反流性疾病57例。颈椎骨质增生10例。咽部及周围组织疾病中甲状腺疾病13例:甲状腺腺瘤9例,甲状腺囊腺瘤4例。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85.65%。结论: 咽异感症的病因较多,应重视胃食管反流病、甲状腺疾病及颈椎病与咽易感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丁宁 《黑龙江医学》2003,27(2):126-126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病因较为复杂 ,以往由于对眩晕的病因缺乏检测指标 ,因而对眩晕的病理学诊断困难 ,影响了眩晕的治愈效果。为此 ,我们应用经颅多普勒 (TCD)仪及脑电地形图 (BEAM)仪对眩晕患者进行检测 ,旨在探讨眩晕的病因。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以眩晕发作和反复眩晕发作为对象 ,共 14 0例 ,其中 ,男性 6 0例 ,女性 80例。年龄 2 3~ 70岁。受检对象与年龄性别分布见表 1。表 1 眩晕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40岁 41~ 60 >60岁合计男 30 1 2 1 860女 391 3 2 880合计 692 5 46 1 4 01 2 方法1 2 1 TCD检查 :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德英 《右江医学》2001,29(1):16-16
颈性眩晕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主要由颈椎病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造成脑干缺血而导致患者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 ,或空间位象的自我体会错误 ,产生临床症状。既往的治疗主要采用理疗、推拿、牵引、血管扩张药等 ,但效果不理想(1,2 ) 。近几年来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应用利多卡因和刺五加治疗老年颈性眩晕 2 1例 ,效果显著。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系 1 995~ 2 0 0 0年来住院的老年患者 ,其中男 1 4例 ,女 7例 ,年龄 6 1~ 83岁。病程短者 3个月 ,长者 6年 ,所有患者均经颈椎X线正侧位片证实为颈椎病 ,表现为发作性眩…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2月至 2 0 0 3年 1月 ,我院内科收治美尼尔病 6 4例 ,均采用利多卡因与东莨菪碱联合治疗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美尼尔病 6 4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4 0例 ,年龄 2 2岁~ 6 8岁 ,平均年龄 4 3岁。病程数小时至 5 d,均有发作性眩晕 ,感音性听力减退及耳鸣 ;严重时 ,视物旋转或摇晃 ,浮沉感 ,伴恶心、呕吐 35例 ;听力减退 (多为一侧 ) 13例 ;伴有耳鸣 2 3例。眩晕常于翻身或转动头部而加剧 ,患者常保持闭目卧床以缓解不适。眩晕发作往往随听力障碍的进展而逐渐减少 ,至完全耳聋时 ,迷路功能消失 ,发作…  相似文献   

15.
椎 -基底动脉 (VB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型眩晕是常见的神经科症状 ,其发作突然 ,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 ,持续时间短 ,恢复快 ,不留后遗症 ,可反复发作。近年来经颅多普勒 (TCD)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和意义已被临床证实。现将我院 98例临床确诊为VBA性TIA眩晕患者TCD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患者 98例 ,男 5 2例 ,女 46例 ,年龄 3 5~ 75岁 ,平均 5 3岁 ,病程 2d~ 2 4年。诊断标准[1 ] :①眩晕发作时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②行走不稳 ,面部和四肢麻木感或无力。③视力模糊 ,短暂失明和复视等。④…  相似文献   

1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l)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其临床表现消失快 ,不少患者就诊时已处于发作的间歇期 ,不易观测到阳性体征 ,给VBI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我科于 1999年 - 2 0 0 0年对临床诊断为VBI的 33例患者同时行BAEP与TCD检查 ,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临床诊断为VBI的患者 33例 ,男 2 3例 ,女 10例 ,年龄 2 3- 80岁 ,平均 5 3岁 ,病程 4天至2 7年 ,大多为数月至数年 ,VBI的诊断标准为[1] ①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 (和 )体位变动诱发 ;②眩晕同时…  相似文献   

1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临床十分常见 ,本文对 62例临床上确诊的VBI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2例病人 ,男性 2 8例 ,女性 34例 ,年龄 4 1~ 72岁 ,平均 58岁 ,病程 1月~ 2 0年。诊断标准[1] :⑴眩晕为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感 ,多因头位和 /或体位改变诱发 ;⑵眩晕同时至少尚有一种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的其他症状 ,如眼症 (黑朦、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 )、耳内疼痛 ,肢体麻木或无力 ,猝倒昏厥等 ;⑶有轻微的脑干损害体征 ,如角膜和 /或咽反射的减…  相似文献   

18.
盘晓荣 《广西医学》2003,25(11):2239-2240
眩晕系指人体对自身和空间位置关系的错觉〔1〕,临床常见的病因有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椎病及美尼尔氏病等。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十分常见 ,我科于 1996年至 2 0 0 2年采用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老年性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33例 ,取得较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3例病人中 ,男 2 0例 ,女 13例 ,其中老年前期 (4 5~ 5 9岁 ) 17例 ,老年期 (6 0~ 70岁 ) 16例。病程最长者 8年 ,最短 4个月。1 2 主要体征及辅助检查 :本组病例均有体位性反复发作性眩晕 ,发作期间有头重、行走不稳的 18例 ;有恶心、呕吐的 2 …  相似文献   

19.
颈性眩晕病是颈椎退行性变 ,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不稳 ,压迫椎动脉或刺激其周围的交感神经网导致椎基底动脉有效血容量减少 ,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眩晕病。临床上分持续性眩晕和发作性眩晕 ,前者是指眩晕症状在患病期间持续存在 ,常伴有耳鸣、恶心、呕吐或头痛 ,体位改变症状不缓解 ,在任何体位时都眩晕 ,后者是指在某一颈部特殊体位时发生眩晕 ,有四种体位即伸位、颈屈位、侧屈位、旋转位 ;我们对 6 0例颈性眩晕病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进行分析 ,对病因治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患者 ,男性 2 6例 ,女性 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中导致老年人眩晕发作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老年眩晕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患者的眩晕发病年龄以60~70岁多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在108例眩晕患者中,周围性眩晕36例,中枢性眩晕65例,非系统性眩晕7例。老年眩晕症以中枢性眩晕为主,心脑血管病是主要病因,其中最常见病因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结论:老年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确定病因,全面检查,多科联合诊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