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紫外线(UV)灭活和热处理的EB病毒刺激培养的人脐带血B细胞产生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autoAb)的作用。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脐带血单一核细胞,L-亮氨酸甲酯去除单核细胞、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2-氨乙基硫脲溴化物处理的绵羊红细胞去除T细胞,从而获得纯化B细胞。用UV灭活和热处理EBV处理培养的B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UV灭活EBV组细胞CD5、CD3、CD4和CD8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AKautoAbIgG和IgM的产生,并与EBV转化B细胞产生的AKautoAbIgG和IgM作对比。结果细胞培养14d时,未检测到T细胞,CD5 B细胞占43%;28d时,CD5 B细胞占47%。UV灭活EBV组AKautoAbIgG18d以后各时间点有显著变化(P<0.05),AKautoAbIgM26d与其他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热处理EBV组AKautoAbIgG和IgM无明显变化(P>0.05)。EBV转化B细胞40d,AKautoAbIgG和IgM的产生与同期的UV灭活EBV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V灭活EBV有诱导AKautoAb产生的作用,而热处理EBV不能诱导抗体的产生,提示灭活EBV诱导AKautoAb产生可能是通过EBV的蛋白成分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产生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nti-keratin autoantibody,AK auto Ab)的B细胞的类群和定位。方法取SPF级C57BL/6小鼠的腹腔细胞及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ELISA方法分析培养细胞分泌AK auto Ab的水平,ELISPOT方法分析分泌AK auto Ab的细胞数。结果腹腔细胞中分泌AK auto Ab的细胞数远多于脾细胞,其分泌的抗体滴度也显著高于脾细胞。结论AK auto Ab主要来源于腹腔B细胞,B1细胞可能是产生AK auto Ab的主要细胞。  相似文献   

3.
角蛋白,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和银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作为上皮类型和分化阶段的分子标志-角蛋白,在银屑病患者表皮内明显地表现异常,并且这种异常改变不仅仅出现在皮损区域。最新研究提示屑病患者角朊细胞本身存在缺陷,它们较正常角朊细胞分化能力低下。直接以不同分子量的角蛋白作为对象的抗角蛋白自身抗体,也与银屑病有着明显的联系。有的角蛋白和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可以作为判断银屑病的病情以及疗效、治愈标准的指标。深入研究银屑病患者角蛋白、抗角蛋白自身抗体的变化对进一  相似文献   

4.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对(anti keratin autoantibody,AK auto Ab)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作用。方法:应用心得安法制备豚鼠耳廓银屑病样模型,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的正常人AKatuoAb,以肌肉注射方式给药,从组织病理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AKatuoAb组动物银现样改变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1),动物血清中可检测人到AKatuoAb。结论:提示AKatuoAb具有促进及鼠银屑病样模型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清抗角蛋白自身抗体滴度消长对皮肤烫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对家兔血清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 auto Ab)滴度低下(实验组)及滴度正常(对照组)的皮肤烫伤进行了对比观察,并对烫伤后分界性炎症、表皮修复、表皮角朊细胞胞浆AK auto Ab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损伤明显、结痂较晚,分界性炎症出现较迟、程度较轻,表皮修复迟缓、愈合较慢,而角朊细胞胞浆内IgG AK auto Ab含量较低。提示,正常滴度的血清AK auto Ab在皮肤烫伤发展及修复的过程中,可能对机体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对鳞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探讨抗角蛋白自身抗体抑制鳞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分别以 4mg/L、8mg/L、16mg/L抗角蛋白自身抗体作用于鳞癌细胞株Tca 3 6h ,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ELISA(TRAP ELISA)和非变性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鳞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TRAP ELISA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鳞癌细胞具有较高水平的端粒酶活性 (t=3 .53 7,P <0 .0 1) ,电泳结果显示鳞癌细胞PCR产物为显色较深的多个梯形条带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在浓度为 4mg/L、8mg/L、16mg/L时 ,TRAP ELISA显示鳞癌细胞株Tca端粒酶的活性显著降低 ,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r =-0 .83 58,P <0 .0 1) ,电泳结果显示梯形条带数量减少 ,信号减弱。结论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可以呈剂量依赖的抑制体外培养鳞癌细胞端粒酶的活性 ,可能在抗角蛋白自身抗体抑制鳞癌增殖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 auto Ab)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AK auto Ab作用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后,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以及提取角质形成细胞DNA作电泳特征分析。结果 AK auto Ab作用后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光镜、电镜下形态发生凋亡特有的改变,出现核固缩、染色质凝聚,并形成凋亡小体;细胞周期分析图中出现凋亡峰;DNA电泳呈有一定间隔的梯状条带。结论 AK auto Ab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具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对家兔接触性皮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为天然自身抗体 (natural autoantibody, NAA)家族的一员,抗角蛋白自身抗体( antikeratin autoantibody , AK auto Ab)广泛存在于人和多种动物体内。现已明确 NAA具有参与机体对外来损伤的非特异性防御、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抗炎等作 用 [1]。众多学者在对 AK auto Ab的研究中证实,其参与了机体和皮肤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对于维持表皮的自身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为了直接观察 AK auto Ab对皮肤病理状态的影响,明确其在体内的作用,并使 AK auto Ab的应用向临床过渡,我们对照观察了人 AK auto Ab对家兔刺激性接触性皮…  相似文献   

9.
纯化的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对培养角朊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autoAb)的研究自从其被发现以来已取得很大进展[1]。我们曾经使用间接对比法和吸附试验观察过AKautoAb对角朊细胞的作用[2],但该方法有其明显的不足,为能更客观地观察AKautoAb对角朊细胞的作用,我们应用纯化的AK...  相似文献   

10.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ntikeratinautoantibody,AkautoAb)的研究已经历了20余年的时间,对其特性、意义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对AkautoAb研究的拓展和深入,特别是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一些更深层次的认识成为可能。这一领域的研究正面临着新的希望和挑战。本文回顾在AKautoAb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前景作一展望。一、抗角蛋白自身抗体研究现状(一)AkautoAb在体内的天然存在及其意义 1970年,Krogh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