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TM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9例TMA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微血管病性贫血(9/9),血小板减少(9/9),乳酸脱氢酶升高(9/9),不同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栓性微血管病(TMA)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临床确诊的TMA者,讨论该病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改变、治疗及预后。结果:起病多未发现明确诱因19例(65.5%),其他诱因:感染7例(24.1%)(上感4例、腹泻3例),妊娠分娩继发2例(6.9%),药物相关1例(3.5%)。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发病多见于秋冬季,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无明显季节性。29例TMA均出现肾脏及血液系统受损,部分患者有发热及神经精神症状。HUS肾功能损害较TTP重,TTP发热、血小板下降及神经症状较HUS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浆置换和(或)新鲜冰冻血浆治疗,6例死亡,18例存活,而5例仅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治疗者均死亡。结论:TMA的诱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HUS肾损害较明显,TTP则以血液系统受累及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浆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预后可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小儿TM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疾病类型、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效果和预后情况,总结小儿TMA的主要临床特征.结果 (1)本组20例TAM患儿肾损害中少尿、无尿和消化系统中恶心、呕吐为最常见临床表现,均占12例(60.00%),其次为水肿10例(50.00%),此外,TAM患儿还可表现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等相关临床症状;(2)Hb、RBC和PLT降低,BUN、UA、C及LDH升高及骨髓穿刺中红系增生活跃均为TAM患儿的共同特点;(3)本组20例TAM患儿中,14例患儿予血浆置换或血液透析等治疗后病情均明显好转,临床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其中2例患儿病情较前稍好转后出现头痛、抽搐及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相关临床症状,其中1例最终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另1例予相应治疗后好转,余6例行腹膜透析治疗患儿均在治疗5 ~ 12月后基本治愈.结论 TAM患儿中HUS较为多见,且HUS与TTP易混淆,容易发生误诊情况,临床医生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予以治疗,改善患儿预后情况,提高TMA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11例,总死亡率为26.8%。术前GCS 3~5分患者的死亡率为58.3%(7/12),GCS 6~8分患者的死亡率为22.2%(4/18),GCS 9~12分11例无1例死亡。对存活者6个月随访,按照ADL评分:Ⅰ级4例(13.3%),Ⅱ级7例(23.3%),Ⅲ级10例(33.3%),Ⅳ级7例(23.3%),Ⅴ级2例(6.6%)。结论术前GCS及出血部位和血肿量与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相关;根据不同的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有效控制可以明显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经皮冠状血管重建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死亡率及再入院率的发生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早期心绞痛的8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5例,随访1~7年,平均4.2年,研究经皮冠状血管重建术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随访平均4.2年,治疗组总入院率为67.4%(29/43),对照组则为93.3%(42/45,P<0.01);治疗组因心血管疾病再入院率为25.6%(11/43),对照组则为66.7%(30/45,P<0.001)。治疗组总死亡率为16.3%(7/43),对照组为24.4%(11/45)(P<0.05);治疗组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7.0%(3/43),对照组为13.3%(6/45)(P<0.01)。结论经皮冠状血管重建术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总入院率和因心血管疾病再入院率;同时能降低总死亡率和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提高HPS的诊治水平.方法 时2002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40例HP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HPS中22例(55%)与感染相关,其中EBV感染14例,7例(17.5%)与肿瘤相关,病因不明12例(30%);临床表现均符合HLH-2004诊断标准;经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化疗等联合治疗,死亡率65.2%(15/23);伴随EB病毒感染、恶性淋巴瘤的HPS预后差.结论 HPS病因复杂,预后不良;应掌握HPS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致脑栓塞的临床表现、防治方法及预后,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水平.方法:记录并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7月我科收入的65例心房颤动致脑栓塞患者的资料.结果:经过积极处理,65例患者中8例发生脑疝转至神经外科;57例神经内科治疗后10例死亡,2例要求自动离院,45例病情逐渐好转,平稳后出院,生活不能自理者14例,生活部分自理者19例,全部自理者12例.治疗期间发生下肢动脉栓塞者5例(转至血管外科),肺部感染者7例,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老年人心房颤动致脑栓塞病情危急,临床医生应给予足够重视,积极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基础病症、病原菌分布及预后情况.结果 :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萎靡且意识差,共20例(55.56%);最为常见的基础性病症为脑出血或梗塞后遗症,共21例(58.33%);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29株(49.15%);临床死亡率较高,共死亡7例(19.44%).结论 :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且患者一旦病发后症状较为严重,预后效果差,应采取多种综合治疗手段开展临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7例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7例患者药物保守治疗21例(56.76%),清宫术12例(32.43%),病灶/子宫切除术4例(10.81%),药物保守治疗者明显多于其他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药物保守治疗患者住院时间最短,病灶/子宫切除术血β-HCG恢复时间最短,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清宫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瘢痕子宫临床表现及类型多样,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情况下应尽量保留子宫,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增加痊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对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分析临床诊断及护理资料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预见性护理,60例患者痊愈出院48例(80 0%);缓解后行手术治疗7例(11 6%);死亡4例(6 7%).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可降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