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严重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预测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导致的严重脑损伤,需要进入ICU监护的患者48例,检测其入住ICU时第3天、第5天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入ICU时及第3天、第5天时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RP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测定有助于早期预测严重急性脑卒中患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血糖治疗策略对脓毒症生物标志物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37例脓毒症高血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血糖治疗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验式血糖方法,两组血糖控制目标均为7.8~10.0 mmol/L,收集患者血液样品,采用ELISA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浓度,比色法测定血清乳酸(LAC),分别比较两组之间CRP、PCT、LAC在入ICU前,入ICU后1、3、5、7 d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方法对脓毒症高血糖患者的28 d死亡例数、总住院天数、呼吸机治疗时间、抗生素持续使用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例数及治疗期间院内感染例数的影响。结果实验组CRP、PCT、LAC浓度水平在1、3、5、7 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RP、PCT、LAC在入ICU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抗生素持续使用时间、MODS发生例数、治疗期间的院内感染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死亡例数、总住院天数、呼吸机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目标导向血糖治疗策略的应用,减少了脓毒症高血糖患者抗生素持续使用时间、MODS发生例数以及治疗期间的院内感染例数,有效缓解病情变化,改善患者预后,也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检测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的感染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一般性细菌感染38例为第1组,重症细菌感染52例为第2组,病毒感染26例为第3组。检测入院第2天、第5天3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WBC)水平。结果第1组与第2组第5天降钙素原(PCT)、CRP及WBC水平显著低于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2组第2天、第5天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第1组与第3组,第1组显著高于第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尤其重症感染患者升高更为明显,临床上可通过检测PCT水平判断患者是否合并感染,根据PCT水平升高的程度判断患者是否为重症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ICU重症感染患者诊断与病情判断上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60例ICU非感染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PCT和CRP的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清中PCT检测阳性率为96.7%,CRP检测阳性率为100%,PCT、CR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特异性较CRP高,故联合监测血清中PCT和CRP含量可作为ICU重症感染患者严重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3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入住ICU(重症监护室)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入住ICU的老年重症CAP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包括生存50例和死亡50例;选取同期未入住ICU的老年重症CAP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BNP、PCT、CRP水平及观察组入住ICU第1天和第5天血清BNP、PCT、CRP水平,比较其动态变化。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血清BNP(1622.34±10.93)pg/mL、PCT(50.54±11.43)ng/mL、CRP(81.34±10.01)n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BNP(157.32±20.01)pg/mL、PCT (4.35±1.13)ng/mL、CRP(19.38±2.13)ng/L,观察组死亡患者血清BNP、PCT、CRP明显高于生存患者,死亡患者第5天血清BNP(1924.22±10.02)pg/mL、PCT (57.30±9.02)ng/mL、CRP (88.30±12.32)ng/L与第1天血清BNP (1891.20±56.59)pg/mL、PCT(61.20±8.92)ng/mL、CRP(90.03±19.22)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BNP、PCT、CRP水平指导临床诊治,有助于判断老年患者是否需要转入ICU强化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发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胆碱酯酶(ChE)的变化,探讨其与患者伤情及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多发伤患者62例根据有无MODS发生分为MODS组(31例)与非MODS组(31例)。测定2组伤后第1、2、3、5、7、14天的PCT及CRP水平及伤后24 h内的血清ChE水平,评定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值,观察患者MODS情况。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PCT、CRP及血清ChE水平。结果多发伤患者创伤后不同时段PCT及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升高,MODS组和非MODS组PCT及CRP水平于创伤后第2天达到峰值,之后随着时间变化逐渐下降。MODS组PCT水平较非MODS组高,而CRP水平第7、14天高于非MO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hE含量健康对照组高于MODS组和非MODS组,非MODS组高于MOD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与PCT值呈正相关(r=0.625,P=0.000),而与CRP值无明显的相关性(r=0.047,P=0.718),与血清ChE值呈负相关(r=-0.935,P=0.000)。结论多发伤患者PCT及CRP水平动态变化及血清胆碱酯酶值测定可有效判断伤情,对预测继发性MODS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在肺挫伤继发肺部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患者依据有无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4例)和非感染组(36例),观察肺挫伤伤后病情变化,检测伤后当天及伤后第1天、第3天血清PCT、IL-6及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清IL-6及CRP于伤后第1天均明显升高(均P〈0.05),在第3天非感染组开始下降,而感染组则进一步升高(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在第1天开始升高(P〈0.05),在第3天进一步升高(P〈0.05)。非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与IL-6、CRP相比,PCT可作为早期诊断肺挫伤继发肺部感染敏感且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时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于判断病情轻重和是否合并感染的意义。方法:选择AP患者45例入选本研究,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5例,SAP组中有6例合并感染。分别测定患者不同时段血清PCT浓度和CRP的浓度。结果:SAP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浓度明显高于MAP组(P0.01)。SAP合并感染的患者血清PCT浓度明显高于不合并感染的患者(P0.01),SAP合并感染的患者CRP血清浓度同不合并感染患者的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对判断SAP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血清PCT对于SAP合并感染有早期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与脓毒症脑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脓毒血症患者60例(普通脓毒症组30例,脓毒症脑病组3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非脓毒血症组30例其他病区住院患者作对比研究。比较分析普通脓毒症组,非脓毒血症组以及与脓毒症脑病组间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以及APACHEⅡ评分及Glasgow评分的差别,并比较脓毒症脑病组经治疗后好转与恶化患者治疗第1天时相关指标水平。结果: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PCT、CRP水平、APACHEⅡ评分比较中,由高至低依次为脓毒症脑病组、普通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而Glasgow评分由低至高依次为脓毒症脑病组、普通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脑病组经治疗后23例好转,7例恶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时血清PCT指标,好转组血清PCT指标明显低于恶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脑病患者血清PCT、CRP水平较其他疾病存在明显上升趋势,且经治疗预后较好患者的血清PCT明显低于恶化患者,血清PCT在脓毒症脑病的诊断与预后预测中,均可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9):1202-1204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对胎膜早破宫内感染的预测效能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64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产前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其PCT、β-hCG、CRP水平,产妇分娩后留取其胎膜组织和胎盘组织,根据有无组织绒毛膜炎分为宫内非感染组(n=34)和宫内感染组(n=30),比较两组患者PCT、β-hCG、CRP水平,评估宫内感染组患者经治疗分娩1 d后的预后情况。结果宫内感染组患者血清PCT、β-hCG、CRP水平明显高于宫内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β-hCG、CRP三者联合用于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断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感染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β-hCG、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患者血清PCT、β-hCG、CRP水平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对胎膜早破宫内感染的预测效能,有利于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患者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