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子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8):1224
静脉穿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治疗与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如方法不当,可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在工作中我们将常规的以左手拇指压住静脉的固定手法加以改进,有效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头皮静脉输液是1周岁左右患儿治疗和抢救的主要途径,临床应用极其广泛,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保证输液质量。我们根据护理学结合临床实际自2004年1月至今对头皮静脉穿刺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进行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手背静脉穿刺新手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层医院中,静脉输液是为病人提供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提倡以病人为中心,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新形势下,在治疗中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就成为护理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在笔者数十年的工作经验中,发现传统的握拳法用于手背静脉穿刺存在一些缺陷:血管充盈不理想,患者易紧张,操作者不顺手,进针时有夹针感。而改用拢手法进行穿刺,使静脉血管最大程度充盈,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还舒缓患者的紧张心理,从而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多年,经常要进行反复的静脉穿刺,常常会碰到一些诸如肥胖、“老病号”等患儿的静脉较滑、不固定、弹性差,特别是分布在手腕部的头静脉、手背部的贵要静脉、以及大隐静脉等等,我们发现对这些静脉用常规的穿刺方法往往“捕捉”不到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经过不断的总结,我们采取“两端固定法”,在穿刺静脉的上下方各增加一个固定点进行穿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病例选择:年龄3个月~14岁;病种: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脱水除外);穿刺部位:四肢外周静脉;总例数:300例;材料:均采用江苏康友医用器械有限公… 相似文献
6.
两种静脉穿刺持针手法的临床运用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因静脉穿刺术给患者造成的疼痛反应,本文对右手拇指、食指上下持针法和前后拇指、食指持针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发现:拇指、食指上下持针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真皮内痛觉神经的刺激,以至加重了患者在接受静脉穿刺术的疼痛感,而拇指、食指前后持针法,则可有效避免因拇指、食指上下持针法给患者造成的不良痛觉反应。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治疗中,许多长期住院的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使药液渗出至组织间隙而发生肿痛,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同时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因此,我们对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将传统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采取静脉穿刺成功后将头皮针针头斜面向下固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化验取血最常用的技术操作 ,对进针技术要求较高 ,其穿刺方式、进针多少为宜已有同行观察探讨 ,但拔针手法常被忽略。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拔针手法是否得当 ,可直接影响病人的疼痛感受及皮下瘀血的发生。经对需静脉取血化验人员 2 0 0例采用不同拔针手法比较 ,分析如下。1 样本选择与方法1.1 样本选择 为了便于观察 ,选择神志清醒、精神正常、无血液病、无贫血、凝血功能正常的新入学体检学员共 2 0 0例 ,年龄最大 2 5岁 ,最小 18岁。1.2 操作方法1.2 .1 选用无菌、无热原一次性 5 ml注射器、7号无菌无钩针头 ,常… 相似文献
10.
头皮静脉输液是1周岁左右患儿治疗和抢救的主要途径,临床应用广泛,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保证输液质量,我们根据基础护理学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自2001年1月对头皮静脉输液穿刺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进行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根据多年临床护理经验将静脉穿刺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现分述如下 :一、常用静脉穿刺手法1.下压穿刺法 (压刺法 ) 选择弹性好无瘢痕、走向直的远端静脉扎紧止血带、经无菌消毒以后 ,左手拇指下压绷紧皮肤 ,右手持针使针尖与静脉处于同一直线上 ,如用眼睛瞄视针头尖在静脉上方。以 2 0°~ 2 5°角度迅速进针 ,见有回血再略进针 1~ 1.5cm ,然后固定。使用此方法可使针尖直接刺入血管 ,较少刺激皮层中痛觉纤维 ,患者仅感短暂疼痛。另外此法进针时针尖走行方向下肌纤维、静脉血管走向… 相似文献
12.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也是临床给药的主要方法之一.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它不仅保证了治疗药物的及时有效应用,而且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临床护士对于一般的静脉,做到一针见血并不难,但对于慢性病多、皮肤松弛、皮下组织少、血管脆性大、弹性下降、长期输液的患者,手背静脉因反复穿刺,损伤非常大,使用手指两侧的小静脉反而成功率较高,但需要掌握一定的穿刺技巧及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静脉条件差 ,可穿刺静脉较少 ,不适宜应用静脉留置针头穿刺的患儿 ,经过 1年临床实践 ,我门应用静脉输液针头 ,采用稳妥的固定方法 ,维持静脉通路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科住院新生儿 18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改进方法组 )及传统方法组和留置针固定方法组 ,每组 6 0例 ,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血管充盈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1.2 固定方法 面积略大于静脉留置针透气粘贴膜的面积 ,利于穿刺成功后粘贴。以所选血管为中心 ,以 0 .5 %碘伏消毒液消 2次 ,再以 75 %酒精消 2次 ,面积同备皮面积。待干后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穿刺的技巧,固定方法的改进,提高静脉输液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做好静脉穿刺前的准备工作,按不同年龄段选择静脉穿刺部位,改进静脉穿刺的技巧和固定方法。结果: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选择好静脉,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妥善固定,就能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16.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静脉给药的重要途径,穿刺后往往由于胶布固定不妥,而造成针头滑出血管外或穿破血管而导致穿刺失败。为减少由于胶布固定引起的穿刺失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近年来我科通过胶布固定方法的改进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既患者减轻了痛苦,又为合理用药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深受医护人员特别是患儿家长的欢迎。但由于危重新生儿大多24小时连续输液、又因手短而小,固定起来比较困难,且患儿躁动,自制力差等原因,造成的夹板易滑脱、留置针脱管、堵管、静脉炎,意外拔掉等现象增加。通过固定方法的改进,采用弹力绷带用于患儿手部固定,尤其适用于颅内出血、头皮静脉穿刺困难及循环功能差(下肢输液起效慢而小)的患儿。结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基本、最广泛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对护理质量的检验。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类血管的特点,灵活掌握穿刺技巧,提高其成功率,并将疼痛减至最小。现将本人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在小儿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门诊输液室所收治并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穿刺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利用固定带进行辅助穿刺.对比2组患儿的穿刺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穿刺总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穿刺总成功率(84.4%);实验组患儿对穿刺护理各项指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儿的穿刺时间(8.4±1.1)min明显低于常规组患儿的穿刺时间(15.4±3.5)min.以上所有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在护理当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升穿刺成功率、舒适度,降低患儿的疼痛感、恐惧感、穿刺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静脉给药是最好的途径之一。但由于老年人静脉穿刺困难,不易固定且容易滑脱,给病人增加痛苦,同时加大工作量。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笔者对静脉穿刺困难病人30例进行静脉逆向穿刺,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