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学者们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有报道指出,哮喘的发生与人体血清中的NO,IL-1浓度有关,哮喘患者呼出气中 NO和血清中 IL-1浓度明显增高,且 NO浓度的增高可刺激 IL-1的分泌[1]。而NO是左旋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NOS)作用下产生的。并证实氨基胍胍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抑制剂,因此,推测其能通过抑制iNOS活性减少NO,IL-1的合成,抑制哮喘发作。为此,我们观察哮喘豚鼠吸入氨基胍后血清中NO,IL-1含量的变化,以期寻找一种控制哮喘发作的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介素-5(IL-5)、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一氧化氮(NO)及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在哮喘急性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血清IL-5,sIL-2R和NO水平及EOS计数进行了研究。使用ILISA法检测血清IL-5、sIL-2R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伊红粉法计数EOS。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5,sIL-2R,NO及EOS水平均明显  相似文献   

3.
陈珊  张洪 《华中医学杂志》1998,22(4):171-172
用镀铜镉还原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28例患者血清NO2-/NO3-和3‘,5‘/环化鸟苷酸(cGMP)的含量。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血清NO2/NO3和cGMP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患者血清NO2/NO3和cGMP的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4.
哮喘患儿血清——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61例哮喘患儿及2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NO、NOS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NO、NOS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NO以单纯哮喘组较哮喘并肺炎组升高更著。缓解期NO、NOS均降至正常。结论:NO、NOS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前后血清中NO的变化,探讨NO做为糖尿病诊断和疗效观察指标的意义。方法:血清NO测定采用改良Griess法,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前血清中 NO和葡萄糖浓度均高于对照组,NO水平与葡萄糖浓度呈正相关,治疗后当血糖趋于正常时,血清中NO与下沉脸血清中NO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O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测定血清NO水平可了解2型糖尿病病人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50例血清NO2^—/NO3^—含量变化及意义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镉还原原比色法测定了50列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2^-/NO3^-含量。结果显示:溃疡血清NO2^-/NO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抗溃疡治疗后其含量恢复正常。提示溃疡病患者可能存在内源性一氧化氮(NO),合成不足,溃疡病的发生可能与此有关,而患者体内NO合成水平恢复正常对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可能上仍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SAS患者血清中NO含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SAS)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预测其与SAS患者多系统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用NO3/NO2法测定SAS有并发症组(Ⅰ组)、SAS无并发症组(Ⅱ组)及对照组(Ⅲ组)睡前及醒后血清中的NO含量。结果Ⅰ组患者睡前血清中NO含量与其它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睡醒后Ⅰ组与Ⅱ、Ⅲ组相比NO含量明显增高(P<001及P<005)。结论NO是SAS患者发生各系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信息物质之一,它的生成过量将导致SAS患者明显的多系统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氧(NO)是一种活性氮氧自由基,它是在NO合成酶催化下以左旋精氨酸为底物而生成的。研究发现,在肝内,肝细胞、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等均可以精氨酸为底物合成NO,这三类细胞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了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NO...  相似文献   

9.
采用镉还原法测定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观察了ip细菌内毒素(LPS)后小鼠血清NO含量变化。通过检测NO在体内稳定的代谢产物NO2-/NO3-来表示NO的含量。用本法测定的正常昆明、ICR、BALB/c小鼠血清及肝组织内NO2-/NO3-含量分别为38.7±7.9,48.8±4.4,44.2±5.9μmol/L及64.4±2.2,79.5±12.1,73.3±29.3nmol/g;应用本法测定的正常ICR小鼠血清及肝组织内NO2-/NO3-含量与应用硝酸根还原酶试剂合法测得值基本吻合;ip1,2,3mg/kg细菌内毒素后,ICR小鼠血清的NO2-/NO3-含量分别上升至162.5±47.8,494±123.6,674.8±259.7μmol/L。表明本法测定这些生物样品中NO的含量是简便、可靠、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NO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水平与肝功能及并发症的关系。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35例肝硬化患者和27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NO含量及14例感染性和11例非感染性腹水中NO含量。结果肝硬化组NO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P〈0.001),NO水平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增加而升高。且血清白蛋白〈35g/L组的NO含量明显高于≥35g/L组(P〈0.05)。说明NO与门脉高压并发症的形成及肝储备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11.
陈丽彬 《四川医学》2014,(8):985-987
目的探讨血清SOD、ET和NO水平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检测中的重要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82例,分为重度组23例,轻、中度组59例。正常对照组为在我院体检合格的健康儿童74例。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SOD和ET,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支气管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重度组,支气管哮喘轻、中度组的血清SOD水平显著降低,血清NO和E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几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达91.46%(P〈0.05)。结论血清SOD、NO和ET可以作为诊断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几者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温志红  农生洲  胡琼燕  杜华  黄秀丽  陈芳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130-1131,1145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或CC10或CC16)、白介素-13(IL-13)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血清CCSP、IL-13水平,经治疗后于缓解期采血复查,并与2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观察。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儿童血清CCS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儿童低(P<0.01),在急性发作期尤为明显。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血清IL-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缓解期降至正常。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血清CCSP与IL-13无相关性(P>0.05)。结论:CCSP具有抗炎作用,CCSP的减少可诱导或加重哮喘儿童的呼吸道炎症。IL-13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在呼吸道炎症的形成、呼吸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哮喘患者氧化—抗氧化系统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40侧哮喘发作期病人、10例健康人和20例治疗组病人,用生化方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1秒钟用力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结果 (1)哮喘发作期患者SOD、CA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MDA含量与1秒钟用力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1).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8 P<0.001).(3)治疗组比发作组SOD、CAT活性明显增高(P<0.01).结论哮喘患者体内存在氧化-抗氧化失衡现象,它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病因致左室肥厚的QT离散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比观察各种病因引起的左室肥厚的QT离散度。方法 二维超声心动图同高血压左室最组(EH)30例,肥厚型心肌病组(HCM)15例,主动脉瓣狭窄组(AS)15例,正常组30例。比较4组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c)和校正的QT度苴度(QTcd)。结果 病理性左室肥厚三组的QTd和QTcd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HCM组和AS组且明显增大(P〈0.95,P〈0.01和P〈0.05,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口腔癌患者血中自由基在术前、术后的变化,探讨自由基与口腔癌的关系。方法 测定25例口腔癌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血中自由基的有关项目,并与30例空组比较。结果口腔癌组脂质过氧化物(LPO)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口腔癌患者术后7天测定LPO、SO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NO浓度低于术前。结论口腔癌与体内自由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的影响(34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采用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方法 将68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参加有关早期干预措施(干预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另以34名足月健康儿作为正常组。3组小儿及家长均参加定期的常规儿童保健门诊检查和指导,并均于1岁和1.5岁时评定发育商(DQ)。结果 干预组和正常组的DQ无差别(P〉0.05),两组DQ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早产儿1.5岁时的DQ均较1岁时提高(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与肺通气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24例、哮喘急性发作组23例及哮喘缓解组23例,分别采集各组患者静脉血,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NO浓度,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β水平,并分析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血清NO浓度、IL-1β水平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q检验哮喘急性发作组患者血清NO、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哮喘缓解组(P<0.05),对照组与缓解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患者血清IL-1β水平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11,-0.853;均P<0.05),但与Vmax25和Vmax50则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316,-0.299;P>0.05)。结论:血清NO、IL-1β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参与气道炎症的形成,影响肺通气功能,在哮喘缓解期参与气道炎症的维持。  相似文献   

18.
韩德春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3):281-282,285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与一氧化氮NO、cGMP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哮喘患儿47例,正常健康儿童34例为对照组。测定NO水平及cGMP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哮喘患儿血浆NO及cGMP水平在治疗前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01),其中11例重度哮喘患儿血浆NO水平较36例轻中度哮喘患儿更高(P〈0.001);治疗后血浆NO及cGMP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 哮喘发作时一氧化氮产生过多,发挥其细胞及组织毒性作用,使肺上皮细胞等损伤,从而引起和加重哮喘发病,且血浆NO水平与哮喘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PC)抗缺血再灌注(IR)心律失常的部分电生理机制。方法 以单纯的心肌缺血(阻闭家兔左冠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30min为对照,采用心外膜程控期前刺激的方法,观测PC(缺血5min,再灌注10min)后正常与缺血中心区心室肌于缺血前、血缺5,15,30min以及再灌注5,15,30min时的有效不应期(ERP)。结果 IR过程中两组正常心室肌ERP于缺血30min时均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对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 对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40例正常人 (对照组 )血清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PICP)、I型胶原羧基吡啶并啉交联肽 (ICTP)、骨钙素(BGP)、钙 (Ca)、磷 (P)等骨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ICT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1) ,PICP/ ICTP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1) ,血清 PICP、BGP较对照组降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血清 Ca、P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清 ICTP与病程呈正相关 (r=0 .474,P<0 .0 1) ,血清 PICP与 BGP呈正相关(r=0 .5 89,P<0 .0 1)。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吸收过程增加较为明显 ,造成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