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病理分析。方法:对良恶性病变子宫形态,特别是子宫内膜的回声形态,血管激素水平等改变进行分析。结果:良恶性病变的宫内膜厚度无显著差异;宫内膜不均匀回声及形态,子宫层次结构等声像图特征,两者有极显著差异。良性病变的病理特点多为炎性及内分泌改变。结论:对绝经后中老年妇女阴道出血的患者应采取联合检查方法,以提高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朱长梅  苏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26(4):346-347,F003
目的: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疑有子宫内病变患者术前行腹部或阴道超声,多方位多切面扫查。术后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2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82例为良性,39例为恶性。结论:超声能检出子宫内病变,可应用超声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原因及病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不同年龄、出血量、出血方式、绝经时间及B超下子宫内膜厚度等患者中恶性病变的发生率。结果非恶性病变和恶性病变患者的出血量及出血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绝经时间及B超下子宫内膜厚度的恶性病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非恶性病变占多数,年龄〉55岁、绝经时间〉5年、B超下子宫内膜厚度〉4mm是绝经后阴道出血恶性病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96例绝经后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参数。结果:在内膜厚度、血管密度及阻力指数方面,子宫内膜癌、良性病变(各种炎症、子宫内膜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及非器质性改变(增生期子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萎缩性子宫内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厚度与血管密度具有相关性(r=0.52,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患者的内膜厚度、回声情况,血管密度、阻力指数等可准确预测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张华英  易运莲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785-2786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宫内声像图特征。方法对56例药物流产后2周仍有阴道出血的患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TVS),观察宫腔内情况。结果56例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如下稍强回声团;混合线回声团;低回声团;宫腔少量积液;宫内膜粗糙。结论TVS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患者寻找原因及临床处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菊芳  刘承东  杨彩明 《当代医学》2021,27(10):132-134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绝经后阴道出血女性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超声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腹部超声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绝经后阴道出血女性中应用的临床价值.结果 60例患者病理检查证实子宫内膜良性病变18例,子宫内膜恶性病变42例;腹部超声及阴道彩超检查用于子宫内膜良恶性疾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存在一定差异性;超声联合检查结果中,良恶性子宫内膜疾病患者PI、PSV、RI、VI等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检查漏诊15例,误诊8例;阴道彩超检查漏诊10例,误诊5例;超声联合检查误诊2例,漏诊1例;腹部超声用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29%、55.56%、61.67%,阴道彩超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19%、72.22%、75.00%,联合检查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24%、94.44%、95.00%,联合检查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单项腹部超声检查及阴道彩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声联合检查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一的超声检查方式相比,腹部超声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良恶性疾病诊断中具有更高应用价值,可作为该病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筛查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阴道流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对绝经后阴道流血妇女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阴道流血194例妇女子宫、卵巢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并与病理检查比较。结果经阴道超声测量内膜厚度〈3mm时可不做诊刮,定期进行观察;恶性内膜病与良性内膜病,在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动力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有较高诊断率,可作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及病人出血量、出血时间、年龄等与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分析病理科5年间绝经12个月以上病人的病理切片从中了解恶性病的发病率。结果根据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得出绝经后阴道出血随年龄增高恶性肿瘤增多。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多来源于子宫。查清出血原因,病理检查辨别良恶性。  相似文献   

9.
阴道B超检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的分析,确定子宫内膜病变的程度。方法选取4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诊刮术前常规行阴道B超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病灶范围,然后行诊刮术,诊刮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在48例患者中,有3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5mm,其中18例(52.9%)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14例子宫内膜厚度<5mm者,病理检查未发现1例子宫内膜癌。结论阴道B超检测子宫内膜无创痛,可作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诊刮术前的一种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0.
高源  连娟  吕永燕 《安徽医学》2017,38(7):886-888
目的 通过对腮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比较,评估超声在腮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05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75例腮腺病变患者共82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根据病灶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情况及血流特征做出经验性诊断,将超声诊断结果和最终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腮腺恶性占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0.6%、96.9%和85.7%,诊断腮腺占位的准确性91.5%.病灶的外形和边界在腮腺良、恶性病变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内部回声、病灶后方回声情况及血流特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在腮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病变的外形和边界是评判良恶性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妇女寿命的延长,宫腔镜检查技术广泛应用,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得用宫腔镜直视下了解宫颈管腔及宫内形态,发现病变依次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IUD、卵巢良性肿瘤(共占66.18%),恶性病变主要为子宫内膜癌、宫颈恶性病变、卵巢恶性肿瘤(共占33.82%),所以宫腔镜检查对宫腔病变有较高的特异性,提高确诊率,应该成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宫内病变诊断"金标准"[1],然后给予恰当的处理,以免延缓治疗,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2.
郭豪  周淑敏  郑庚唐  任小青  苏胜红 《广西医学》2012,34(9):1147-1148,1151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病理类型.方法 对17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分段诊刮和(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172例中,良性病变130例占75.58 %,交界性病变12例占6.98%,恶性病变30例占17.44%;恶性肿瘤以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为主占83.33%.30例恶性肿瘤组患者绝经时间明显长于良性病变组(P<0.05).结论 绝经后阴道流血以功能性子宫内膜病变为主,恶性肿瘤以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发生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中老年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2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华  陈文 《中国热带医学》2004,4(6):1014-1015
目的 分析引起中老年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方法 对 2 4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 4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良性病变 193例 ,占 77.82 % ;非器质性病变3 4例 ,占 13 .71% ;恶性肿瘤 2 1例 ,占 8.47%。恶性病变的比率随年龄的增加、绝经年限的延长逐渐上升 (P <0 .0 1)。 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 ,年龄越大 ,绝经年限越长 ,子宫内膜越厚 ,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B超结合宫腔镜检及诊断性刮宫有助于绝经后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接受阴道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我院对80例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的经阴道彩超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子宫萎缩性内膜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要比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患者和子宫内膜癌患者薄弱(P0.05)。各类患者的动脉阻力指数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内膜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患者的动脉阻力指数之间具有差异性(P0.05)。良性病变患者子宫萎缩性内膜炎无血流显示,恶性病变患者血流显示率较高。结论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可以使用经阴道彩超诊断,对于重叠声像图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升,给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官腔粘连诊断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对63例官腔粘连的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其子宫内膜及官腔的改变.结果 63例经手术治疗证实的官腔粘连患者声像图表现分为五型:I型:可见不规则的低回声区或低回声带,使宫内膜部分不连续,病变范围小于二分之一官腔,共15例;II型:宫内膜显示欠佳.可见多处不规则回声区,病变范围大于二分之一官腔,共16例;III型:官腔轻度积液,分离官腔内见稍高回声带与官腔前壁、后壁粘连,共24例;Ⅳ型:官腔重度积液,7例;V型:官腔积液合并宫颈管内积液,子宫峡部内膜回声显示不清,粗糙,内见部分扭曲的强回声线,宫颈外口内膜回声增强,2例.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官腔粘连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官腔积液及以上内膜不规则改变声像图是诊断官腔粘连的特异性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统计子宫内膜厚度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89例患者中, B 超诊断子宫内膜厚度<5 mm 者32例,超声显示内膜较薄,回声均匀;子宫内膜厚度(5~10) mm 者49例,超声显示内膜增厚、回声欠均匀,部分患者可见小囊腔病变,行刮诊确诊;子宫内膜厚度>10 mm 者8例,超声表明内膜明显增厚,且呈现不均匀高回声,子宫内膜形态不规则,行刮诊确诊。主要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癌(3.37%)、内膜炎性渗出(9.10%)、内膜息肉(9.10%)及宫颈糜烂(58.43%)。其中,子宫并内膜厚度≥10 mm 组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比例高于子宫内膜厚度为5~10 mm 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经阴道出血的致病原因较多,但多数患者均为良性病变。经阴道超声可通过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判断并结合病理检查确定阴道出血的原因,为子宫内膜病变的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01-107
目的分析、总结子宫内膜各病变类型的声像图特征,为超声诊断各型子宫内膜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69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69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中,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171例、子宫内膜息肉5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4例、子宫内膜癌6例、子宫内膜炎3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以内膜不同程度增厚为基础,伴内膜回声大部或局部增强、大小不同囊性结构、有无或多少不一的条形及点状血流信号的不同,为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疾病的特征性诊断及鉴别要点。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图像清晰,特征性内膜声像有利于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综合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良性病灶18例,恶性病灶9例)脾局灶性实质性声像图和血流信号特征。结果:良性病变常规二维超声以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的高回声病灶为多见,且结节多为单发;恶性病变常规二维超声以边界清晰的结节,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病灶为多见,结节多为多发。良、恶性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浅表软组织肿物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对诊断思路加以梳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18例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118例浅表软组织肿物中良性病变114例(占96.6%),恶性病变4例(占3.4%)。恶性病变较良性病变超声声像图更多表现为实性不均质低回声,形态欠规则,向毗邻组织侵犯,恶性病变肿物的长径与厚度的比值(L/T)小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内部血供多较丰富。结论:超声医师在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物时根据其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能够对多数的病变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是指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的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是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中恶性病变多为子宫内膜腺癌、宫颈癌;良性病变多为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糜烂或息肉、宫内节育器、子宫肌瘤等.还有妇女因服用雌激素或外用雌激素药物后亦可引起绝经后出血.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集妇科门诊及住院的绝经后阴道出血73例,对其病因作回顾性分析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