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二期乳房再造并带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例乳腺癌术后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二期乳房再造并带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皮瓣存活情况,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患者体位护理等。结果:患者住院12~24 d,出院时患者上肢水肿减轻,再造乳房外形满意,随访6~26个月,患者顺利康复。结论:乳腺癌术后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二期乳房再造并带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过程中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详细的出院指导和个案管理追踪随访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总结21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眼镜蛇咬伤致四肢深层溃疡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术前进行创面准备、负压封闭引流、皮瓣供区血管超声定位及心理护理;术中防止出现低体温,维持控制性低血压,做好血管吻合环节管理,预防术中动脉危象;术后做好皮瓣护理,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环,预防和及时处理皮瓣血管危象,全程规范使用敏感抗生素及指导早期康复训练。本组2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均未出现坏死或部分坏死。围手术期的精准护理是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眼镜蛇伤致四肢深层溃疡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总结36例穿支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做好预防血管危象的基础护理,提高皮瓣移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王间萍 《全科护理》2016,(20):2127-2128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老年病人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效果。[方法]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腓肠内侧穿支皮瓣、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以及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4种方式对43例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或骨外露的老年病人进行修复治疗,给予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结果]术后36例皮瓣未发生明显血管危象,全部成活,6例出现皮瓣边缘部分表浅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50%以上全层坏死经Ⅱ期缝合后愈合,供区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对应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老年病人,术前充分评估病人的病情,严格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皮瓣的血液循环情况,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血管危象,早期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使病人手术成功及皮瓣成活的关键,围术期的精心护理配合及术后早期康复指导,能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28例腓动脉主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区创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腓动脉主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修复跟腱区创面时充分分离显露穿支,旋转180°后,远、近端交换覆盖创面,但是穿支蒂部细小,易受牵拉或压迫等刺激,围手术期护理尤其重要.术前加强术前饮食、体位、排便及运动等各方面指导,注意保护皮肤,术后帮助患者取有效、舒适体位,保护皮瓣蒂部,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本组出现1例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后,全部皮瓣存活.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28例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损伤病例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健康指导、术后观察重点及护理要点,提出皮瓣移植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情况,认为早期发现血管危象,根据血管危象发生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背景:尽管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能减轻供区损伤和避免受区臃肿,但是由于分离穿支相当费时,有人认为仅限于经验丰富医生并主张保留部分肌肉组织.目的:探讨应用穿支皮瓣理念设计的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的移植方案及其修复效果.方法:纳入17例需要皮瓣移植的患者,12例背阔肌肌(皮)瓣,3例保留部分肌袖的背阔肌瓣和2例分叶背阔肌组织瓣均采用穿支皮瓣理念设计,根据胸背动脉的供血范围,皮瓣靠前设计,以供区能直接拉拢缝合为度,切取时将胸背动脉外侧支的皮穿支包含在内.必要时可再向内侧切除背阔肌肌瓣以扩大移植组织块面积,有时为了修复两个相邻部位的缺损,可切取保留部分肌袖的背阔肌瓣和以胸背动脉外侧支营养的部分背阔肌肌瓣并形成分叶背阔肌组织瓣.组织瓣切取范围12 cm×8 cm~28 cm×17 cm.观察患者皮瓣移植后成活情况、皮瓣供区和受区的外形及功能.结果与结论:皮瓣移植后1例血管危象发生,探查重新吻合血管后危象解除,所有皮瓣均成活;1例肌瓣植皮部分坏死,二期植皮修复;供区创面均直接拉拢缝合.15例患者随访3~18个月,其中2例皮瓣外形臃肿,影响穿鞋,二期行皮瓣修薄术.提示应用穿支皮瓣理念设计背阔肌瓣能有效减轻供区损伤和受区臃肿畸形,分叶背阔肌组织瓣能较好修复足底和足尖两处软组织缺损,结合穿支皮瓣理念、个性化设计不同形式的背阔肌瓣可满意修复较大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探测胸背动脉穿支移植皮瓣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拟行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31例患者,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记录胸背动脉及其穿支的走行、内径、距体表的距离,并将其标志于体表。结果 31例胸背动脉均可探及,显示率为100%,其中30例胸背动脉可探及穿支血管,1例因血管内径细窄、走行迂曲、变异,改行其他部位的皮瓣移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胸背动脉可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经济、可靠、无创并能够体表定位胸背动脉及其穿支皮瓣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足背三叶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足背三叶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多指皮肤软组织脱套性缺损患者的护理经验。本组28例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单侧足背三叶皮瓣修复,12例多指皮肤软组织脱套性缺损患者采用双侧足背三叶皮瓣修复。术前做好供区皮肤及血管准备,预防医源性损伤。术后了解三叶皮瓣第一跖背皮瓣、足外侧皮瓣、足内侧皮瓣移植在手指的相应部位,严密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早期发现血管危象,重点观察足内侧皮瓣,结合皮瓣弹性、皮温等综合判断分析;加强基础护理,排除血管危象的干扰因素。本组38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发生血管危象,经处理其中1例皮瓣2叶坏死,另1例皮瓣1叶坏死,坏死皮肤予切除经换药后行皮片植皮修复,足部供区植皮愈合良好,无溃疡,行走无疼痛不适。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创伤的护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 45例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创伤的病人进行观察与护理 ,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抗休克抢救和术野皮肤准备 ,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液循环 ,及时发现并处理动静脉危象 ,以及对慢性感染创面移植皮瓣后行特殊灌洗疗法 ,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使皮瓣成活率达 97.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移植术修复手外伤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我科自2008年2月—2010年2月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缺损的82例病人的护理,提出护理重点在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血管危象、维持有效血液循环、预防感染及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皮瓣全部成活,4例皮瓣部分边缘愈合不佳。[结论]对82例带蒂皮瓣移植术病人的术前、术后的悉心护理,病人的手功能得到最大康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张晓燕 《全科护理》2011,(3):220-221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移植术修复手外伤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我科自2008年2月—2010年2月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缺损的82例病人的护理,提出护理重点在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血管危象、维持有效血液循环、预防感染及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皮瓣全部成活,4例皮瓣部分边缘愈合不佳。[结论]对82例带蒂皮瓣移植术病人的术前、术后的悉心护理,病人的手功能得到最大康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总结4例穿支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术后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程度、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外,重视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对移植皮瓣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动脉危象与静脉危象,并给予相应处理。经治疗和护理,4例患者血管危象得到及时解除,皮瓣存活。  相似文献   

14.
高频彩超对穿支皮瓣血管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超声探测和定位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胸背动脉穿支血管、旋股外侧动脉穿支血管,探讨高频彩超在穿支血管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高频彩超对43例穿支皮瓣移植术患者行穿支血管探测,其中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36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5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2例。重点为探测各穿支血管出肌点的精确位置,并在该处体表作标记。结果43例穿支皮瓣血管均能显示,并较为精确地定位。穿支血管管径极细,平均约0.7mm;变异较大。出肌点极不恒定。结论超声能清晰显示和定位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胸背动脉穿支血管、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是目前唯一精确有效的术前检查手段,能在皮瓣血管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58例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做好有效沟通,术后做好持续负压引流、体位管理、血管危象及其他合并症的观察和护理.本组术后出现静脉危象8例,伴动脉危象2例,深部感染1例,最终3例皮瓣远端1/3坏死,2例供髂骨区感染,1例供区皮肤愈合不佳,均经清创和对症处理后治愈.  相似文献   

16.
总结20例应用改良后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皮肤护理,术后除了做好移植皮瓣的观察外,还要做好患者的舒适护理、疼痛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总结17例交腿皮瓣移植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实施心理护理、训练被动体位、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环情况、加强体位护理、断蒂试验及术后康复锻炼.17例中有2例发生血管危象,经松解处理、换药后愈合,1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18.
总结13例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皮瓣颜色、毛细血管充盈反应、组织张力、针刺出血试验结果,及时判断动脉危象与静脉危象,并给予对症处理;加强血管危象预防护理,包括改善病房环境、加强体位护理、维持有效血容量、预防皮瓣血栓形成等.13例中发生2例动脉危象、2例静脉危象,经对症处理,皮瓣均存活.  相似文献   

19.
李秀文  )  刘敏娜  )  刘惠晶  )  周健辉  ) 《全科护理》2014,(22):2079-2080
[目的]总结游离骨间背侧多叶皮瓣修复手部多指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对12例(28指)手部多指创面病人给予以骨间后动脉为血管轴心的多叶皮瓣游离修复,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常规护理、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并发症的处理、体位及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等。[结果]术后12例28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其中2例发生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后血液循环转正常,其余无短期并发症,供区、受区伤口均Ⅰ期愈合。[结论]加强游离骨间背侧多叶皮瓣修复手部多指皮肤缺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李红霞 《全科护理》2020,18(23):3057-3059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工作流程在乳腺癌切除术后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乳房重建术围术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乳腺癌切除术后再行DIEP皮瓣乳房重建术的43例病人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配合工作流程。[结果]43例病人术前一般状况良好,手术过程顺利。其中,40例病人术后皮瓣存活且切口一期愈合;3例病人术后24 h内出现静脉血管危象,经积极探查抢救后存活。所有病人出院后随访4个月至1年,未发生局部肿瘤复发、切口感染、坏死、淋巴水肿、腹壁疝、脂肪液化等并发症;重建乳房外形自然,病人均较满意。[结论]术前护士应详细评估病人病情,与术者充分沟通,熟悉手术过程及其特殊要求,制订手术合作计划;术中护士应严格执行无瘤技术,随时为下一步操作做好准备,以有效节约手术时间,防止局部肿瘤种植复发,为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保障;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切口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