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采用出院随访的方式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家庭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随机将62例患者家属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入院时就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对观察组进行为期9个月的家庭随访,而对照组则常规门诊随访。在出院前和出院后9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家属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62例患者家属家庭功能的总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出院前两组的FAD、(GQOLI-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9个月后观察组FAD、GQOLI-74(除外物质生活维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家庭功能,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共享决策干预对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64)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n=64)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共享决策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前1日、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比较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轴性症状评分、日本骨科学会颈椎评分及术后改善率的差异、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共享决策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轴性症状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颈椎评分项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颈椎评分改善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共享决策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的程度,减轻患者轴性症状,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态度和依从性和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50例,其中试验组退出5例,对照组退出7例。试验组由合作小组成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6个月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照组接受病房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态度及依从性和跌倒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及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跌倒预防的知识水平、态度以及依从性,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院外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困扰、日常活动能力及再次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按住院号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及电话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院外管理,即在出院后第1周及第1、2、3个月给予院外指导、症状评估、自我护理实施情况评估.于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对研究对象进行症状困扰测评及6 min步行试验,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因心力衰竭急诊或再次住院的相关数据.结果 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呼吸困难、疲劳、心悸、胸闷以及水肿困扰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试验组患者因心力衰竭急诊和再次住院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院外管理能够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困扰,改善运动功能状态,降低急诊就诊率和再次住院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在护理前、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价两组家庭功能情况。结果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的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在问题解决、沟通和角色因子中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情感介入和总的功能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在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介入和总的功能因子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提升其自我效能,改善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4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出院后连续3个月每周一次电话随访,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延续护理。结果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决策辅助方案在拟行乳腺癌全乳切除术联合乳房再造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召开专家会议及研究小组讨论,构建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患者决策辅助方案(以下简称患者决策辅助方案)。选取2017年10月—12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42例),2018年1月—3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试验组(39例)。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决策辅助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入院日、手术前1 d,分别使用患者决策困境量表、决策准备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评估;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使用患者决策后悔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术前1 d的决策准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决策困境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试验组焦虑抑郁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焦虑抑郁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期间,试验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决策后悔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制订的患者决策辅助方案,可提高患者术前决策准备度,降低患者决策困境水平,改善患者远期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远期的决策后悔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4月—12月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4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住院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试验组接受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患肢髌骨上缘15 cm和髌骨下缘10 cm腿围周径、尿激酶用量、溶栓天数、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穿刺处渗血及溶栓导管移位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评分。 结果 住院期间试验组患侧肢体髌骨下缘10 cm腿围周径差小于对照组、尿激酶用量及溶栓天数少于对照组、疼痛数字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试验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PT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PT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在出院后3个月的生理机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方面的得分高于出院后1个月得分,PTS评分低于出院后1个月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出院后1个月得分,PTS评分低于出院后1个月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活动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精神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于2011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出院后自愿参加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2例在院内康复基础上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系统康复,对照组49例采用院内康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社会维度、动力和精力维度得分、精神残疾与社会功能得分和家庭社会关怀指数,然后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社会维度、动力和精力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精神残疾与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家庭社会关怀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HO-DSAⅡ与SQLS得分呈正相关,APGAR得分与SQLS得分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精神康复模式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其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出院后脑梗死偏瘫恢复期的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康复组45例,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康复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给予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包括患者的用药,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等;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口头告之康复锻炼的方法等。结果:出院前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后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恢复期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断指再植出院患者手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2009年行断指再植手术的276例出院患者(试验组)施行过渡期护理模式,术后6个月统计随访到的病例数、遵医嘱定期复查的患者及随访患者的手功能评定等级,并与2008年同期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276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全部得到随访,能够定期复查者252例(91.30%),手功能恢复评定优良259例(93.84%),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过渡期护理模式为出院患者提供了不问断连续性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改善了患者的健康转归,增强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丰富环境(EE)理念的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社区居住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认知障碍(PSCIND)患者认知功能、心理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PSCIN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出院前给予常规康复宣教及定期门诊复诊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基于EE理念的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出院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s)、社会活动功能问卷(FAQ)对患者进行评定,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结果: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前(均P<0.01),且同时间点组间比较,观察组MoCA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MoCA评分较出院后1个月均明显提高(均P<0.01)。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HAD-A和HAD-D评分均明显低于出院前(均P<0.01),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HAD-A、HAD-D及FAQ评分较出院后1个月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1);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FA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HAD-A、HAD-D及FA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P300潜伏期较出院前明显缩短(均P<0.01),波幅明显增大(均P<0.01),且观察组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更短(P<0.01),波幅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基于EE理念的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可以改善PSCIND患者认知功能及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其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目标管理锻炼模式在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韧带功能重建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与试验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目标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2周、6周、9周、3个月、6个月时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与术后6周、3个月的依从性以及出院时满意度。结果在术后6周、9周、3个月、6个月时,试验组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出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目标管理与康复训练结合应用于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韧带功能恢复,提升患者主观能动性,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并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对出院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在出院时随机分成家庭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n=35),出院后家庭康复训练组给予规范康复训练,对照组自行功能训练。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1,2,3个月对2组进行评定,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法评定ADL能力。结果经过3个月家庭康复训练,2组的Barthel指数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家庭康复训练组患者的ADL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出院后家庭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订首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居家饮食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6月,便利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4级吞咽障碍的首发脑卒中患者,一病区的3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二病区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居家饮食护理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指导。出院3个月后,观察两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出院后3个月,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试验组的生活质量在进食时间、症状频率、选择食物、恐惧、心理健康、疲劳程度、心理负担、进食欲望、社会交往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语言交流、睡眠维度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进食时间、症状频率、选择食物、恐惧、心理健康、疲劳程度、心理负担、进食欲望、社会交往及睡眠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语言交流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居家饮食护理方案能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基于患者需求的鼻咽癌患者家庭延续性护理平台,并评价其效果,为鼻咽癌患者提供获取疾病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渠道,以改善其出院后生活质量和健康结局。方法 鼻咽癌患者家庭延续性护理平台包括系统管理平台和操作平台2个部分。2019年4月—6月,选取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进行初次治疗且放化疗结束出院的8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使用家庭延续性护理平台;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干预6个月后调查试验组平台使用率及满意度,并对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自我护理依从性、放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平台使用率为98%,满意度得分为(62.00±7.41)分,处于高水平;试验组自我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发生程度随时间推移较对照组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家庭延续性护理平台有助于开展科学、系统化、延伸性的护理服务,提高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家庭照顾为本的社区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康复出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出院时间的先后次序编号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要求患者按出院指导坚持以家庭照顾为本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并嘱其随诊;观察组除给予家庭照顾护理外,实行社区延续护理干预,即成立志愿护理小组,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实行每周1次的一对一人户心理、运动功能等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时的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出院3个月时: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观察组患者较出院时明显升高。对照组患者较出院时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与运动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可不断纠正脑卒中患者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与情绪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家庭远程康复护理对颅脑手术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则采取家庭远程康复护理干预。使用简式Fugl Meyer运动量表(FM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前FMA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6个月后,研究组的FMA量表评分、MMSE量表评分、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家庭远程康复护理干预利于改善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减轻颅脑损伤后遗症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联合多学科合作为主导的过渡护理模式在预防患者ICU后综合征(PIC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心理支持联合多学科合作为主导的过渡护理模式干预,并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ICS发生率、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睡眠情况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随访期结束,观察组患者PIC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个月时,两组患者简要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转出ICU时,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个月时,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焦虑抑郁量表(HAD)焦虑维度评分、HAD抑郁维度评分均低于转出ICU时,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支持联合多学科合作为主导的过渡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患者PICS的发生,同时可促进ICU患者认知状况、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具体指导下的家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患者出院时由治疗师制定详尽的家庭康复计划,并对其家属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出院后康复组患者严格按照康复计划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期间由患者家属给予协助),并定期到医院接受评估指导。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未给予上述系统家庭康复训练,仅让其自行在家进行康复训练。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运动功能、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时,2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改善,且康复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出院后6个月时,其FMA、MBI评分与出院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具体指导下的家庭康复治疗可显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