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包括盆底肌锻炼、生物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对中重度子宫脱垂术后的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中重度子宫脱垂术后患者50例,其中将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锻炼(凯格尔运动),将2021年2—8月收治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完整的盆底康复训练-在盆底肌锻炼的基础上加生物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的肌力、盆底肌疲劳度、阴道动态压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的肌力等治疗后指标均大于对照组,阴道动态压力及盆底肌疲劳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系统盆底肌康复疗法改善盆底肌肌力和疲劳效果良好,验证了盆底康复治疗对于中重度子宫脱垂行阴式子宫全切除(加或不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盆底康复治疗良性妇科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10例良性妇科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成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盆底肌纤维的肌力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在1 h尿垫试验量、盆底肌持续收缩时间、残余尿量以及尿失禁频率对比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盆底肌疲劳度对比,术后1周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术后6个月复查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在盆底不适、盆底功能以及盆腔泌尿功能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对良性妇科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以及盆底肌疲劳度,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接收的产后盆底肌力康复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评价两组盆底肌力、盆底肌疲劳度、尿失禁程度、盆腔脱垂程度及性生活质量,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以5级为主(59.18%),显著高于对照组(28.57%)(P <0.05)。2级肌力、3级肌力、4级肌力下盆底肌疲劳度比较,观察组Ⅰ类肌纤维与Ⅱ类肌纤维的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ICI-Q-SF、POP-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45%(P <0.05)。结论 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给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进一步增强盆底肌力,减轻盆底肌疲劳度,预防和减轻尿失禁及盆腔脱垂,改善性生活质量,尤其防范产后并发症,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50例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选择产后3个月开始盆底康复训练,研究组产妇选择产后42d开始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分析比较两组盆底压力分级及康复训练前、训练后尿失禁阳性率。另外,对比两组训练前、后Ⅰ类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分级,同时对比两组尿失禁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两组盆底压力Ⅰ级、Ⅱ级、Ⅲ级、IV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康复训练前尿失禁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康复训练后研究组尿失禁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训练前后两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两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尿失禁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两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开始盆底康复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盆底肌的修复,改善盆底功能受损,预防尿失禁的发生,有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77-80
目的观察剖宫产及顺产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产后盆底肌电刺激康复治疗对其改善作用。方法 300例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n=150)和阴道顺产组(n=150),比较产后两组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率差异,比较产后6周两组间盆底肌力差异及血清松弛素(RLX)水平及产妇盆底结缔组织中胶原含量差异。选择盆底肌力3级的产妇进行产后盆底肌电刺激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差异。结果剖宫产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率、盆底肌力受损率及PFD发生率显著低于顺产组;剖宫产组阴道横断面肌力分级显著高于顺产组,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检测结果显示显示剖宫产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的肌电压高于顺产组,疲劳度则低于剖宫产组;剖宫产组血清RLX水平显著低于顺产组,产妇盆底结缔组织中胶原含量则显著高于顺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盆底肌电刺激康复治疗后,剖宫产组和顺产组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显著提升,血清RLX水平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顺产,剖宫产对盆底功能造成的损伤较小,盆底肌电刺激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PFD患者的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及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护理中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旨在进一步提升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方法于本院就诊并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筛选6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组者选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在接受治疗同时,对照组3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康复治疗后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尿失禁及脏器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护理中应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理想,盆底功能及肌肉张力改善效果确切,可降低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提升患者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5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2)和治疗组( n =63)。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治疗组:采用盆底重建手术,使用 Gynecare Prolift 骨盆底修复系统。2组患者手术1个月后,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 Phe-nix USB4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尿管留置时间、分度指示点测量和肌电活动、肌力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PFDI-20)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和尿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肌电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肌电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疗后分度指示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肌力均优于治疗前( P <0.05)。2组治疗后 PFDI-20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疗后 PFDI-20评分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盆底重建对Ⅲ、Ⅳ度脱垂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恢复时间短,复发率低,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有助于患者术后盆底组织肌力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实施盆底康复治疗对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取2018年1月~12月在某院治疗的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再给予观察组盆底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尿失禁发生率、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盆底收缩压、阴道静息压、Ⅰ类肌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更高,收缩个数更多,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在常规盆底训练的同时再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恢复盆底肌力,明显改善患者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分娩产妇,随访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4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0例。观察组患者产后6周开始接受盆底肌肉训练,采用法国PHENIX盆底康复训练系统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盆底肌肉训练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肉训练指导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治疗有效226例,有效率为94.17%,子宫脱垂治疗有效76例,有效率为90.48%,尿失禁治疗有效119例,有效率为95.97%。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治疗有效182例,有效率为75.83%,子宫治疗有效脱垂53例,有效率为60.92%,尿失禁治疗有效84例,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盆底肌力治疗有效率、子宫脱垂治疗有效率及尿失禁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手测盆底肌力为(4.04±0.35)级,盆底玉类肌纤维肌电压为(8.08±1.56)μV,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为(8.11±1.51)μV,盆底玉类肌纤维疲劳度为(-0.02±0.02)%,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为(0±0.01)%。对照组治疗后手测盆底肌力为(3.32±0.41)级,盆底玉类肌纤维肌电压为(5.05±1.24)μV,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为(5.42±1.33)μV,盆底玉类肌纤维疲劳度为(-0.04±0.02)%,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为(-0.01±0.02)%。观察组盆底肌力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力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有显著效果,对改善尿失禁与子宫脱垂情况也起到有效作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单纯盆底康复锻炼治疗,研究组产妇产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器官脱垂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张力总恢复率97.5%高于对照组的75.0%,器官脱垂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25.0%,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使用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帮助其恢复盆底肌张力,降低器官脱垂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顾文秀  钱朝秦  王伟 《河北医药》2023,(13):2009-2011+2015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肉肌力<Ⅲ级产妇的疗效及对QOL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接受治疗的产后盆底肌肉肌力<Ⅲ级产妇100例,数字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比产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理状况、盆底肌力分级情况、预后生活质量及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治疗前产妇SAS、SDS评分、盆底肌力分级情况、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肌力分级、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盆底肌力<Ⅲ级产妇应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对康复造成的影响,提高盆底肌肌力,改善预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在产后不同时机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160例2018年6月—2020年6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或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Ⅲ级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80例在产后42d~3个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80例在产后3~6个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阴道肌张力、肌电压高于对照组,夜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意膀胱容量(VMCC)、最大尿流率(RM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42 d~3个月内开展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肌纤维肌力状况和下尿路功能,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对患者产后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赖慧超  吕岚  刘琼 《江西医药》2014,(9):880-881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治疗预防曼氏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期间入住我院妇科行曼氏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将术后不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术后补充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纳入实验组,行对比研究,观察子宫脱垂的复发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住院天数比较,P均大于0.05,两者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复发率为0,对照组术后未补充后续治疗,发现有近15%的复发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术后恢复状况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盆底康复治疗预防曼氏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60例接受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护理在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围手术期中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盆底康复技术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效果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某院收住的86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生物反馈治疗仪盆底康复疗法,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经盆底功能康复技术治疗后,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情况得以改善,患者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提高,观察组患者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技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治疗中起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8,(4):252-254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产后42 d复查的160例初产妇女,按分娩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阴道分娩,观察组80例采用剖宫产分娩。两组均询问压力性尿失禁(SUI)病史,行妇科检查,手测肌力检测,盆底肌力筛查等测定脏器脱垂程度。结果:对照组SUI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各项均比观察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测肌力<3分及盆底肌筛查肌力<3级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使产后盆底功能下降,剖宫产能减少SUI、盆底肌力下降及产后盆底器官脱垂的发生率,但不能完全避免盆底功能的下降,产后均应尽早行盆底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156-158
目的观察系统化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系统化盆底康复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水平、焦虑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发生率。结果在盆底肌力水平对比中,研究组患者在手测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焦虑抑郁评分对比中,研究组患者在SAS评分和SDS评分方面均显著由于参照组,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56,P<0.05)。结论系统化盆底康复锻炼能够在产后康复训练中起到较好的应用效果,具有极佳的临床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用于产后阴道壁脱垂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产妇首先进行盆底肌力初次筛查,采用PHENIX机检测盆底Ⅰ、Ⅱ类纤维的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对存在阴道壁脱垂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55例按单盲法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根据PHENIXUSB4内置方案(脏器脱垂方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5周,对照组进行盆底肌kegel训练5周。两组患者同时进行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0%,优于对照组的74.67%(X^2=11.19,P〈0.05)。治疗组Aa点、Ap点值及POP—Q分期降低,阴道壁脱垂情况改善,盆底I类、Ⅱ类肌纤维肌力、阴道动态压力改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产后患者阴道壁脱垂情况,且无损伤,无痛苦,疗效确切,治疗效果不受阴道炎影响,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及子宫脱垂、尿失禁和性生活质量的治疗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评分1级3例,2级7例,3级32例,4级30例,5级28例.盆底肌力评估3级以上90例,占90%;对照组盆底肌力评分1级18例,2级24例,3级25例,4级20例,5级13例.盆底肌力评估3级以上58例,占58%.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脱垂、尿失禁和性生活质量的治疗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6%(96/100),对照组的满意率仅为77%(77/100),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显著,患者满意率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赵梅平  杨卫卫  仲健  薛潇 《贵州医药》2023,(12):1907-1908
目的 探究凯格尔球运动结合盆底肌肉电刺激对顺产妇盆底肌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的顺产产妇200例,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观察组于上述基础上联合凯格尔球运动,采用会阴肌力测试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及盆底功能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1级、2级、3级的比例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4级、5级比例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均升高,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功能状态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顺产产妇的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中,于常规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凯格尔球运动,对促进患者盆底肌力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