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了解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的现状,为下一步对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3—6月对广佛地区3家医院的282名肿瘤科护士,采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rommelt Attitudes Toward Care of the Dying Scale Form B,FATCOD-B)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105.40±9.9)分,总体态度偏正向,但在行为情感意愿条目得分偏低(2.25~2.78);人口学资料(婚姻、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劳动关系)以及临终关怀学习、照顾患者、当前的经历对其临终关怀态度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的意识和认知方面较正向,但是其对临终患者照顾参与行为情感意愿较低下,其结果可作为临床在职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干预及培训课程方案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深入了解神经外科ICU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与实践,为促进患者安全文化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神经外科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和组织。结果 神经外科ICU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可归纳为高度的认同与肯定和支持患者参与患者安全2个主题;对影响患者安全文化构建实践中的障碍因素可提炼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当、全员共同参与患者安全的氛围缺乏、患者安全的教育培训体系缺乏、不良事件非惩罚性上报机制的不完善和对护士的心理支持关注不足5个主题。结论 护士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构建中发挥着引导和示范作用,了解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及影响其实践行为的因素,可为制订科学、系统的患者安全文化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士家属对护士从事临床基础护理的认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干预对策。方法选取462名临床一线护士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家属对护士从事基础护理的认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在对基础护理重要性认知各条目中,462名家属的最高了解率不足20%,仅有13.85%的家属了解基础护理是护士的重要职责,97.83%的家属不了解《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内容;93.07%的家属不赞同自己的亲人从事基础护理工作;95%以上的家属希望护士从事静脉输液、氧气吸入等治疗性护理操作,而100%的家属不希望护士做协助排泄与处理大小便的工作;男性家属对护士从事基础护理的认知程度得分(45.60±7.32)分高于女性家属(39.85±5.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0,P〈0.01);与护士不同关系的家属对护士从事基础护理的认知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82,P〈0.01)。结论护士家属对护士从事临床基础护理认知偏颇,态度消极。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与广度,重视家庭对护士的教育与影响作用,关心护士家属的教育与修养,提高护士待遇,促使家属以积极的态度从正面去影响护士的职业态度,激发护士对从事基础护理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基于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对心内科护士口服给药安全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个心内科病区的3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的口服给药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采用医院安全文化调查问卷、中文版安全态度问卷、护士口服给药安全知信行水平调查表、心内科口服药物理论考核对护士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中反映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条目的同意率较前改善(P<0.05);干预后单元内护士在团队协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各维度得分及中文版安全态度问卷总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士安全给药知、信、行水平各维度得分及安全给药水平总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理论考核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的口服给药安全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单元内安全文化的建立,提高单元内护士口服给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护士对老年抑郁症的知信行量表,调查二级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老年抑郁症的知信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3月1日-5月31日选取上海4家二级综合医院80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03名护士对住院患者老年抑郁症的认知总均分为(1.863±0.683)分,态度总均分为(2.237±0.781)分,行为总均分为(2.966±0.87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知识总均分与护士的护龄正相关;态度总均分与知识总均分正相关;行为总均分与知识、态度总均分正相关。结论 二级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对老年抑郁症知识了解普遍不足,态度不够积极,行为水平亦亟待提高。应加强护士对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意识,同时,提升护士的行为水平须提升其认知和态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认知状况及存在的阻碍因素,为制订具体有效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人员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认知现状调查表于2016年9月对陕西省34所医院的735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整体认知得分为(3.74±0.48)分,在具体参与内容上,护士感知的患者现实参与方面,决策性参与(3.90±0.68)分高于照护性参与(3.89±0.70)分,并高于诉求性参与(3.55±0.93);而在护士对患者参与的支持和鼓励方面,照护性参与条目均分均高于决策性参与,并高于诉求性参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存在的障碍因素,急诊科护士认为媒体有失公正的报道和患者疾病相关的认知水平占主要因素。结论急诊科护士认为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利大于弊,建议未来应呼吁媒体客观报道,加强护患沟通,提升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能力及意愿,引导患者理性参与,充分发挥患者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过预防性评估,制定安全文化培训计划和结合针对性的护理质控安全督导,在提升执业护士对患者安全的认知,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PBL联合病例为引导(CBS)模式对护士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组织患者安全总结讨论会,针对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预防措施,护理质控办监控护理安全薄弱环节。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安全态度、安全知识理论成绩及各科室护理缺陷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后护士对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从(3.45±0.61)分提高到(4.20±0.79)分,安全相关理论成绩从(81.71±2.94)分提高到(86.88±3.90)分,每月护理缺陷事件由(8.50±1.15)起减少到(6.08±2.19)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14.161,-17.570,2.850;P<0.05)。结论通过安全文化培训、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以及无缝隙的安全督导,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程迪  胡德英  郭潇  代艺  孙丽 《护理学报》2020,27(15):69-73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方法对经历患者自杀事件护士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7月经历患者自杀事件的护士48例, 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组采用巴林特小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2组均实施干预3个月,1次/周,60 min/次。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末、3个月末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组经历患者自杀事件的护士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1个月末、3个月末,观察组经历患者自杀事件护士焦虑和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历患者自杀事件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巴林特小组方法能改善经历患者自杀事件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防护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市医院就职的30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现状量表,问卷调查手术室护士实施低体温干预现状,从自我效能、安全文化态度、认知现状、职业倦怠感、管理现状等方面对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现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安全文化态度、认知现状、管理现状、职业倦怠感、自我效能是手术室护士术中低温护干预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P 0. 05)。结论患者术中低体温防护措施制定期间需考虑安全文化态度、认知现状、职业倦怠感、管理现状及自我效能等因素,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体温平衡,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影响手术室护士低体温护理干预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我院手术室护士6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知现状、自我效能感、安全文化态度、职业倦怠、管理现状、行为现状几个方面评估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情况,确定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结果 60名护士中,职业怠倦调查量表平均得分最低,管理现状平均得分最高;不同工作年限、职称的护士除自我效能外,职业倦怠、管理现状、认知现状、行为现状、安全文化态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倦怠、管理现状、认知现状、安全文化态度为影响手术室护士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的相关因素。结论影响手术室护士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相关因素包括职业倦怠、认知现状、管理现状和安全文化态度,临床需给予相应的认知培训、信念干预和人文关怀,提高护士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的执行率,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在任职方式方面的差异性,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791名护理人员报告认知与态度进行调查。[结果]不同任职方式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报告认知、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维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式护士的报告认知与态度随学历的增高呈低-高-高的发展趋势,各学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同制护士的报告认知与态度随学历的增高也呈低-高-高的发展趋势,不同学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任职方式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不同;护理管理部门要给予合同制护士尤其低学历者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的安全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患者安全管理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7月—8月选取全国范围内40家医院的14 30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资料、安全态度、职业价值观水平、应对适应能力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临床护士安全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临床护士的安全态度总分为(122.63±20.27)分,处于中上水平;管理感知维度得分最高,团队合作维度得分最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价值观、应对适应能力、是否参加过护理安全培训、年龄、医院级别、性别、学历、工作科室、工龄以及职务是临床护士安全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我国临床护士安全态度整体水平仍有待提升,尤其在团队合作方面需要加强管理;护士的安全态度受职业价值观、应对适应能力、安全培训、学历、职务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关注不同因素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保障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2例全喉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接受常规护理外,由专职护士对其进行认知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可改善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采取积极方式应对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对居家老年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12名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认知归纳出4个主题,分别为医护人员持支持态度,医护人员起建议、督促作用,促进独居老人参与用药安全的管理,患者参与适度;干预措施方面归纳出4个主题:反复健康教育,罗列服药清单,用药监测,电话随访。结论:及时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对居家老年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态度,并总结已采取的干预措施,为保障居家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方案对护士职业获益感及职业倦怠的影响。 方法 便利选取两所规模、工资薪酬、医院环境、职业获益感水平大致相近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以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根据等比例原则,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 A 医院 128 名护士入实验组, B 医院 100 名护士入对照组。 实验组在常规业务学习的基础上连续 4 周接受每周 1 次的集体认知干预,主要形式包括专家授课和课堂互动式讨论;对照组连续 4 周参与医院组织的集中业务学习。 结果 干预 4 周后,实验组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实验组护士干预后得分均值较干预前增加 8.41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预后实验组护士职业倦怠问卷的“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低个人成就感”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基于职业认知评价及“专业自我概念中介模型”构建的认知干预方案可提高护士的职业获益感水平,缓解其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主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经历和态度。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武汉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64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告知经历:71.0%医生和50.4%护士有主动告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经历;68.3%的医生和57.1%的护士对告知结果感到满意;3.3%的医生和2.6%的护士表示主动告知对医患、护患关系有消极影响;55.2%的医生和59.3%的护士表示主动告知得到了领导支持;86.3%的医生和56.6%的护士赞成将主动告知作为一项规定。培训经历:74.3%的护士和86.3%的医生没有相关培训经历;64.5%的医生和87.1%的护士表示将来愿意参加相关培训。告知态度:对Ⅰ级事件(警告事件)、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Ⅳ级事件(隐患事件),医护人员支持主动告知的人数和比例分别为378名(67.0%)、348名(61.7%)、327名(58.0%)、219名(38.8%)。告知程度:医护人员对Ⅰ~Ⅳ级事件选择部分告知的比例和人数分别为359名(63.7%)、384名(68.1%)、330名(58.5%)、237名(42.0%)。结论 部分医护人员有过主动告知的经历且结果较好,医护人员对主动告知持支持态度,但仍有较多的医护人员有所顾虑。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关于主动告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卢苇  林润  金爽  李红  曾秀琼 《中国护理管理》2014,(11):1137-1139
目的:调查福建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发放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问卷(KASRP),调查福建省11所三级甲等医院440名临床护士的疼痛认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福建省临床护士疼痛认知水平偏低,问卷平均正确率为48.35%;接受疼痛知识继续教育不同情况的护士,其疼痛知识与态度不同(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疼痛知识缺乏,部分护士没有接受疼痛知识继续教育,应进一步加强疼痛管理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临床护士疼痛知识水平和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手术安全核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以提高医护人员手术安全核查的依从性。方法通过分析本院医护人员在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干预对策,通过宣传学习、明确责任、惩处有力等干预措施,保证手术过程中实施安全核查。比较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术安全核查依从性及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手术安全核查依从性高于干预前,患者投诉及纠纷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均P 〈 0.05)。结论手术安全核查是保证患者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提高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安全核查的依从性,降低了患者投诉及纠纷的发生率,确保了患者的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态度。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法,深度访谈10名肿瘤科护士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认知和应对。结果:总4个主题:护士对癌因性疲乏认知度不够,护士对患者疲乏不重视;护士缺乏获取缓解患者疲乏方法的知识路径,护士缺少缓解患者疲乏的规范化操作规程。结论:肿瘤科护士癌因性疲乏相关知识水平亟待提高,癌因性疲乏管理态度与护理实践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且知识技能更新困难,需进一步探寻针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将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为提升临床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遵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转化模式,结合临床现状制订策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3个外科病房的215例患者及在上述科室工作的32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及患者对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护士对审查标准的执行率。结果:干预前后,护士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79.13±13.97)、(87.37±1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1,P<0.05);干预前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4.55±2.11)、(6.52±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6,P<0.05);干预后护士对各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制定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最佳实践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可提高患者对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认知及自我管理,提高护士对最佳证据执行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