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维  樊洁  史淑萍  张维 《广西医学》2020,(2):244-245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教育对临床专业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75名临床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叙事医学教育,分别于教育前后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调查学生共情能力。结果完成教育后,学生共情量表总得分和情感护理维度得分均高于教育前(均P<0.05),但教育前后学生的观点采择和换位思考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叙事医学教育可以提高临床专业医学生的共情能力,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改善医患沟通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及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辽宁某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120名护理本科生,按照实习月份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叙事护理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1个月后对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进行考核,比较两组护生教学前后的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结果 所有护生均通过理论与技能考核,观察组的理论、技能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教学后,观察组护生的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及其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护理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于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习成绩、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其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选取505名本科实习护生,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共情能力量表和护患沟通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实习护生情绪智力量表总分为(126.77±13.12)分,共情能力量表总分(112.35±12.96)分,护患沟通能力学生调查表总分(52.55±7.45)分。护生的家庭关系、专业态度、参加活动频率是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P<0.01),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与其共情能力、情绪智力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生家庭关系越和睦、专业态度越积极、参加活动的频率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越高。护生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也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共情干预训练对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护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山东省内三所职业院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中,选取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最终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实验组进行共情干预培训,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应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JSPE-NS)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组护生共情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or P0.01)。结论共情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护生的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实习培养模式对护生综合表现、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在十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湖北医药学院2015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1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1名和实验组5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实验组采用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实习培养模式。分别在实习前及干预后2、4、8个月四个时间点采用批判性思维量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评分;并在实习前及干预后8个月对两组护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护生的批判性思维量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得分在组间效应、交互效应、时间效应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护生的综合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实习培养模式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培养可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表现、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叙事医学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74名心内科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叙事医学组(43人)和对照组(31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叙事医学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叙事医学教学。在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结果 经过教学,叙事医学组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得分为(23.79±1.94)分,对照组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得分为(22.83±1.8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叙事医学组学生的共情能力评分为(110.77±8.98)分,对照组学生的共情能力评分为(104.71±9.27)分,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叙事医学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实习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更具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不同实习阶段的人文关怀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Nkongho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29所学校318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在认知维度与勇气维度的评分均低于国际常模(P<0.01),实习后期耐心维度高于国际常模(P<0.01)。实习后期的护生人文关怀得分高于实习前期的护生(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偏低,应引起院校和教学医院的重视,加强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基于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CLT)的教学用于重症医学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学习重症医学护理的7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的护生纳入对照组(n=35),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的护生纳入观察组(n=35)。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观察组实施基于CLT的教学。比较两组护生教学结束时培训负荷(临床护生培训负荷调查量表)、共情能力[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自主学习能力(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重症医学护理专业能力[重症监护护生核心能力综合评价量表]的差异。采用SPSS 19.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教学结束时,观察组护生临床护生培训负荷调查量表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生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重症监护护生核心能力综合评价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基于CLT的教学用于重症医学护理教学中有助于减轻学习者的培训负荷,促进其共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重症医学护理专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基于共情能力培养的体验式教学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用基于共情能力培养的体验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调查问卷、理论考核等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共情量表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两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后对照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实验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结论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改善教学质量,培养护生共情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实习的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护生进科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 研究组采用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实习结束后通过人文关怀素养能力自评量表测量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行为, 通过自行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人文关怀素养能力在技能、沟通、尊重、理解和奉献5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护生在人文关怀素养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敏锐观察力、应急反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共8个方面的教学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提高人文关怀素养能力, 提高临床实践综合能力, 改善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Nursing-Mini-CEX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实习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本科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本科实习护生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护生实行传统一对一临床带教,试验组护生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Nursing-Mini-CEX教学模式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改良Nursing-Mini-CEX评估量表和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得分。结果:试验组平时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改良Nursing-Mini-CEX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中批判性思维与系统思维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Nursing-Mini-CEX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实习成绩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升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巴林特小组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培养共情和医患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习的5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级),通过杰弗逊量表和SEGUE量表筛查出在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上有不足的学生,从中随机选取60名,将其随机分为巴林特小组(实验组)和常规教学组(对照组)。实验组除了常规临床实习外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对照组仅参加常规临床实习。在巴林特小组干预后再次对两组成员进行评估,评价巴林特小组对改善医学生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级干部以及前一年理论考试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情能力方面,在常规教学实习前,两组人群在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以及共情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常规教学实习,两组人群在上述各维度均有明显提升(P均<0.05),但实验组在上述各维度提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医患沟通方面,在教学实习前,两组人群在沟通启动、信息收集、理解病人、信息给予、结束问诊以及SEGUE量表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教学实习后,两组人群在上述5个维度得分均有明显提升(P均<0.05);其中除理解病人维度外,实验组在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临床教学基础上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能进一步改善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模式)在培养临床实习护生序贯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临床护理教学方案提供依据及方法参考。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4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4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习期间试验组参加运用PBL模式的护理教学查房训练;对照组参加传统模式的护理教学查房训练,频次均为每2周一次。实验前后对两组护生均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I-CV)进行调查,比较其中四个维度:求知欲、寻找真相、分析能力和系统化能力的得分差异。结果实验前,两组在以上四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试验组在以上四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BL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实习护生序贯性思维能力,激发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三甲医院实习护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实习护生专业认同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0-12月于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生产实习的39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压力知觉量表和临床沟通量表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实习护生的专业认同得分为(83.84±10.84)分、压力感知得分为(23.43±7.13)分、沟通能力得分为(89.49±11.06)分。在专业认同感的6个维度中,专业期望条目均分最高,专业情感条目均分最低,专业技能和专业期望条目均分高于问卷平均。护生的专业认同与压力感知、沟通能力总分和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实习护生专业认同与沟通能力呈正相关(β=0.28),与压力感知呈负相关(β=—0.31),压力感知与沟通能力呈负相关(β=—0.41)。结论 三甲综合医院实习护生专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提升沟通能力是增强专业认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澄清实习对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养成的影响,探讨实习期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策略。方法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对60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实习前后差异比较。结果实习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3个维度为:总体临床沟通能力、确认患者问题、验证感受(P<0.05);实习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的维度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敏锐倾听、共同参与和传递有效信息(P>0.05)。结论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不会通过实习自然得到提升,应从护生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和针对性培养策略2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人文教育对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实习的全日制护理学本科学生49名,分为人文教育组25名与传统教育组24名;传统教育组给予“护理传统教育”干预,人文教育组在护理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实施“护理人文教育”;采用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自主学习自评量表和护生就业态度调查表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测评,且分析、比较两组各相应指标的差异。结果①人文教育组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其总分、关怀行为质量各维度得分及其总分、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及其总分,与传统教育组一一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人文教育组喜欢护理专业、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生人数及其百分比分别为22/25(88%)、24/25(96%),与传统教育组17/24(70.83%)、20/24(83.33%)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文教育可以改善本科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与质量、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认同护理专业的就业态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情绪智力、共情能力的一般特特征。方法:采用中国版情绪智力量表(ES-CQ)和大学生共情能力量表,对351名护生进行测试。结果:相关性分析,除情绪表现与感同身受无相关外,ESCQ各维度及总分与共情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t检验:在利他行为和共情总分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P〈0.001,P〈0.001);感同身受方面来自农村得分高于来自城市(P〈0.01)。F检验:不同年级护生在情绪认知、情绪表现、ESCQ总分、利他行为、换位思维及共情总分等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人口学特征可以影响护生的情绪智力和共情能力,加强对护生情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澄清实习对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养成的影响,探讨实习期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策略.方法 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对60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实习前后差异比较.结果 实习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3个维度为:总体临床沟通能力、确认患者问题、验证感受(P<0.05);实习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的维度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敏锐倾听、共同参与和传递有效信息(P>0.05).结论 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不会通过实习自然得到提升,应从护生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和针对性培养策略2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跨专业的仿真模拟教学在护理本科生骨科实习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89名在骨科轮转实习的护理本科生分为试验组(45名)和对照组(44名),试验组学生在骨科常规护理实习培训的基础上接受两次跨专业的仿真模拟教学培训,对照组学生则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实习培训,实习结束后采用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培训后跨专业学习准备总分,团队合作、职业认同得分高于其培训前得分(P<0.01),试验组护生培训后跨专业学习准备总分,团队合作、职业认同得分高于对照组培训后得分(P<0.01),对照组护生培训前后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专业的仿真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改善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跨专业学习态度,对于提高其跨专业团队合作能力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对护生共情能力培养的效果,为加强护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借助于学历分层抽样法从到院进行护理专业实习的护生中抽选30名,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护生15名,其中通过开展传统讲座等活动的方式对对照组护生进行培训,采用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对实验组护生进行培训,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培训后的共情能力。结果培训后,实验组护生在情绪共情、认知共情、语言共情、非语言共情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的应用更利于培养和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于护患关系的融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