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及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辽宁某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120名护理本科生,按照实习月份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叙事护理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1个月后对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进行考核,比较两组护生教学前后的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结果 所有护生均通过理论与技能考核,观察组的理论、技能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教学后,观察组护生的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及其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护理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于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习成绩、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非暴力沟通对提升医学研究生共情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2名研究生为培训对象,对其进行非暴力沟通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效果.结果:培训后,研究生共情和积极心理资本得分比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非暴力沟通培训可以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共情能力和心理资本,从而促进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背景下情景模拟工作坊教学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在校护生共情能力。方法:在我校护理学院2017级28、29班中随机抽取28班作为对照组,以常态化教学法进行护理心理学中“临床常见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部分内容教学,29班作为实验组,通过情景模拟工作坊教学法进行同一部分内容教学。结果:开展护理心理学中“临床常见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部分教学前,两组护生共情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结束后两组护生共情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疫情背景下情景模拟工作坊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在校护生的共情能力,有效提升了护生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结构化共情教育对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肝胆外科实习的60名护生,依据实习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教学,实验组施以结构化共情教育.比较两组护生教学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实验组护生理论和技能成绩较高、共情能力得分较高(P<0.05).结论:结构化共情教育在提高护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巴林特小组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培养共情和医患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习的5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级),通过杰弗逊量表和SEGUE量表筛查出在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上有不足的学生,从中随机选取60名,将其随机分为巴林特小组(实验组)和常规教学组(对照组)。实验组除了常规临床实习外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对照组仅参加常规临床实习。在巴林特小组干预后再次对两组成员进行评估,评价巴林特小组对改善医学生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级干部以及前一年理论考试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情能力方面,在常规教学实习前,两组人群在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以及共情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常规教学实习,两组人群在上述各维度均有明显提升(P均<0.05),但实验组在上述各维度提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医患沟通方面,在教学实习前,两组人群在沟通启动、信息收集、理解病人、信息给予、结束问诊以及SEGUE量表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教学实习后,两组人群在上述5个维度得分均有明显提升(P均<0.05);其中除理解病人维度外,实验组在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临床教学基础上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能进一步改善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0.
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理解与信任的桥梁,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1]。实习护生是医院里的特殊角色,既是学生,同时也是患者面前的护士,护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掌握护理知识,因此,在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临床教学不但要给护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其沟通能力,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生未来的护理工作[2]。护生必须掌握必备的沟通能力,有效地与患者进行交流、获取信息,以便于满足患者的需求。笔者就国内外护患沟通能力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医患沟通不足是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在160名临床医学生中,93.1%认为医患沟通能力重要,91.9%认为需提高自身医患沟通能力。叙事医学可培养医学生关照、倾听、诉说疾病的能力。在医学教育中引入叙事医学课程将有助于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叙事医学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74名心内科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叙事医学组(43人)和对照组(31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叙事医学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叙事医学教学。在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结果 经过教学,叙事医学组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得分为(23.79±1.94)分,对照组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得分为(22.83±1.8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叙事医学组学生的共情能力评分为(110.77±8.98)分,对照组学生的共情能力评分为(104.71±9.27)分,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叙事医学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实习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更具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3.
14.
15.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有效的医疗实务需要医生具备叙事和沟通能力。叙事逐步应用于医学实践和研究,促成了叙事研究方法与医学的结合。“叙事医学”推动了医患沟通研究的叙事转向,也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叙事能力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实现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医学教育中,应通过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带教两种途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医学叙事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其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选取505名本科实习护生,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共情能力量表和护患沟通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实习护生情绪智力量表总分为(126.77±13.12)分,共情能力量表总分(112.35±12.96)分,护患沟通能力学生调查表总分(52.55±7.45)分。护生的家庭关系、专业态度、参加活动频率是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P<0.01),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与其共情能力、情绪智力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生家庭关系越和睦、专业态度越积极、参加活动的频率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越高。护生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也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叙事医学教育对耳鼻喉科住院医师共情和沟通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至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27人开展叙事医学临床教学, 理论学习包括平行病历书写方法等7个方面的内容, 实践应用包括临床诊疗、书写平行病历等3个方面的内容。教学前、后分别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和医患沟通行为量表对学员进行评价。采用χ2检验比较教学前后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学员在开展叙事医学临床教学前、后的杰弗逊共情量表得分分别为(104.5±3.1)分和(116.5±5.4)分, 医患沟通行为量表得分分别为(136.6±5.5)分和(152.0±5.5)分,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叙事医学临床教学能有效提高耳鼻喉住培学员的共情和沟通能力, 是提升学员人文素养、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护士长共情能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情是一个人进入他人精神世界并充分理解他人的能力,高共情能力的人有利于构建和谐关系,确保工作高效率。关注共情和共情能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共情和共情能力的概念及作用,护士长增强共情能力的方法,探讨了护士长共情能力对护理管理工作的影响。促进护士长增强共情意识,提高共情能力,从而正确处理好与领导、患者、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护理团队,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构建和谐病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