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21,(2):135-137
目的:探讨自体血小板富集血浆(PRP)宫腔灌注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反复种植失败患者行自体血小板富集血浆宫腔灌注联合心理及常规护理共100周期。激素替代周期常规给予2次自体PRP灌注,同时联合心理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患者100周期中,胚胎着床率为20.5%,临床妊娠率为33.0%,流产率为8.0%,较以往反复移植失败患者有改善。结论:自体血小板富集血浆宫腔灌注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必不可少。PRP宫腔灌注配合心理及常规护理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腔灌注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FET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所致不孕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均于月经第8~10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卵泡直径14~18 mm时治疗组使用丹红注射液隔日进行宫腔灌注治疗,同一周期共灌注2~3次,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比较治疗后2组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类型、活产率、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周期取消率以及胚胎种植率。结果治疗组活产率、β-HCG阳性率及持续妊娠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血流类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周期取消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灌注丹红注射液可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FET后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陈苹  邢燕  岳青芬 《北方药学》2018,(2):123-124
目的:探究宫腔镜联合戊酸雌二醇在治疗流产后胚胎残留中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1例流产后胚胎残留患者信息,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宫腔镜联合戊酸雌二醇(服用21d,后10d加服黄体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后服用黄体酮,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宫腔宫颈粘连率、治愈率、术后有无感染、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评价宫腔镜联合戊酸雌二醇在治疗流产后胚胎残留中的效果.结果:本研究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术中流血量、术后出血时间、月经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在并发症方面治疗组子宫粘连率,感染率、周期性腹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宫腔镜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流产后胚胎残留疗效好,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血小板富集血浆(PRP)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宫腔灌注对反复着床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ER)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RIF患者76例,按照冻融胚胎移植前是否进行宫腔灌注,分为PRP+G-CSF灌注组(n=38)和对照组(未灌注,n=38)。记录两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化学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比较胚胎移植日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内膜血流类型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记录PRP+G-CSF组患者宫腔灌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PRP+G-CSF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化学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6.88%(30/38)、60.53%(23/38)和60.53%(23/38),高于对照组的26.56%(17/38)、31.58%(12/38)和31.58%(1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分别为4.35%(1/23)、16.67%(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内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加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对薄型子宫内膜反复种植失败(RIF)的不孕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3组,A组47例:宫腔灌注G-CSF;B组51例:宫腔灌注G-CSF加注射低分子肝素钙;C组54例:作为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治疗。比较各组间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周期取消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结果 A组、B组与C组相比子宫内膜厚度、RI、 PI、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组相比,早期流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内灌注G-CSF能明显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反复种植失败的不孕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给予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显著降低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对进入周期的HRT-FET患者,在月经3~5 d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进行内膜刺激,观察对FET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行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在月经第2~5天,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轻吸搔刮子宫内膜,吸出血及内膜组织约0.5 m L送病理。于月经第2或3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4~6 mg/d,当子宫内膜厚度≥8 mm,雌二醇≥150 g/L,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40 mg/d,口服地屈孕酮20 mg/d。内膜转化第4天胚胎复苏第3天冷冻的胚胎,复苏后再培养24 h,观察胚胎发育良好,行胚胎移植。比较两组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增殖期改变或部分分泌期改变。接受内膜刺激的患者均未出现宫腔积液及并发症。内膜刺激组胚胎着床率36.20%,临床妊娠率55.17%;对照组胚胎着床率31.67%,临床妊娠率46.67%。内膜刺激组患者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3~5 d行子宫内膜搔刮刺激,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育泡组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排卵周期结局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育泡组方联合控制性超排卵治疗)和对照组(控制性超排卵治疗)。观察及分析2组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移植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及流产率等。结果 实验组的移植率(90%)和优质胚胎数(2.98±1.1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2.57±1.12),实验组的流产率(2.8%)低于对照组(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育泡组方可以提高IVF-ET超排卵周期的胚胎移植率和优质胚胎数,辅助胚胎着床,降低流产率,有利于IVF-ET的助孕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冻融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RIF(≥3次)再次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子宫内膜准备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8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他莫昔芬联合HCG宫腔灌注,对照组患者采用来曲唑联合HCG宫腔灌注。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内膜下血流情况[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血流分型、HCG日与移植日激素[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移植日,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较促排卵前增加,且观察组患者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I、RI均较促排卵前降低,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血流A型患者占比为80.95%(85/1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96%(3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CG日与移植日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CG日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莫昔芬联合HCG治疗可有效改善RIF患者冻融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对不孕症女性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1 849个FET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分为:子宫厚度<8 mm为A组115个周期;子宫厚度8~14 mm为B组1 582个周期;子宫内膜厚度>14 mm为C组152个周期。观察3组的基础资料、实验室胚胎数据、临床结局等指标。结果 A、B、C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和实验室胚胎数据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以及活产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C 3组的早期妊娠丢失率和早产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T周期中,当子宫内膜厚度>14 mm时,不孕症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以及活产率不受影响;当子宫内膜厚度<8 mm,虽然不影响流产和早产的发生率,但会显著降低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微刺激术在治疗子宫内膜过薄不孕患者中的疗效。方法70例因子宫内膜过薄而不孕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40例。研究组于月经来潮12 h内,用一次性子宫内膜取样器对子宫内膜行微创刺激。对照组不行内膜微创刺激术。两组患者均给于雌激素及黄体酮治疗, B超检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研究组内膜厚度(8.46±1.65)mm,妊娠率23.3%,手术操作时无明显疼痛不适,无感染发生;对照组内膜厚度(6.20±0.64) mm ,妊娠率12.5%。结论一次性子宫内膜取样器对子宫内膜进行微创刺激,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宋天然  石缨  张月莲 《天津医药》2022,50(5):508-512
目的 观察移植日孕酮(P)水平对自然周期冷冻复苏胚胎(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自然周期进行内膜准备的549个FET周期,其中分裂胚组211个周期,囊胚组338个周期。按移植日P水平不同,将2组各分为4个亚组。分裂胚组为:≤10 μg/L组15例、>10~20 μg/L组84例,>20~30 μg/L组70例和>30 μg/L组42例;囊胚组为:≤15 μg/L组35例,>15~25 μg/L组135例,>25~35 μg/L组83例和>35 μg/L组85例。对各组间年龄、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排卵前卵泡直径、移植日激素水平、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分娩率、分娩活婴男女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分裂胚组平均移植胚胎数、异位妊娠率明显高于囊胚组,囊胚组移植日雌激素(E2)、P水平、妊娠率、着床率、分娩率高于分裂胚组(P<0.01),2组间年龄、内膜厚度、排卵前卵泡直径、流产率、分娩活婴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裂胚组和囊胚组中各亚组间年龄、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卵泡直径、移植日E2水平、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和分娩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然周期FET时囊胚着床率明显高于分裂胚;移植日P水平在囊胚或分裂胚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但选择移植分裂胚时应更慎重。  相似文献   

12.
马小燕 《北方药学》2016,13(11):50-51
目的:研究补佳乐配伍黄体酮胶囊配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以补佳乐配伍黄体酮胶囊辅助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宫腔恢复正常率、月经完全恢复正常率、子宫内膜厚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宫腔恢复正常率、月经完全恢复正常率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补佳乐配伍黄体酮胶囊配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稽留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其病因复杂,包括胚胎染色体、母体全身情况、免疫因素及胚胎着床内环境等诸多方面。子宫内膜、血管通透性等因素直接关系到胚胎的着床及发育。影响囊胚着床及发育的因素很多,但人血液中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少见报道。本研究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静脉血进行PG E2水平检测,以确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IVF-ET周期中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回声类型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6个IVF-ET治疗周期,HCG日经阴道B超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回声类型,按子宫内膜厚度分为5组,分别为:1组≤6mm14例、2组7~8mm158例、3组9~12mm843例、4组13~16mm564例、5组≥17mm112例;按内膜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A型1267例、B型286例、C型139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结果 (1)①五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1%、39.9%、46.7%、53.2%、51.8%(P<0.05),2、3、4、5组各组之间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其他各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胚胎着床率分别为3.2%、22.1%、29.1%、34.2%、32.8%(P<0.05),2、3、4、5组各组之间胚胎着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其他各组胚胎着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期流产率分别为0、2.6%、3.4%、3.4%、1.8%(P>0.05);④异位妊娠率分别为0、5.2%、2.3%、1.9%、0.9%(P>0.05),7~8mm的异位妊娠率高于≥9mm的异位妊娠率。(2)①A、B、C型三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8%、45.7%、41.3%(P>0.05);②胚胎着床率分别为30.3%、30.3%、26.7%(P>0.05);③早期流产率分别为3.1%、2.1%、5.1%(P>0.05),C型内膜的流产率高于A型和B型的流产率;④异位妊娠率分别为2.4%、2.1%、0.7%(P>0.05)。结论 IVF-ET临床治疗的结局与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性激素受体的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03~2012-03在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PCOS患者78例作为病例组。来我院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而要求(IVF-ET)的正常妇女3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植入窗期应用宫腔吸管取出部分内膜组织后行胚胎移植,测定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统计两组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与病例组的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上ER表达在生化妊娠组、早期流产组、未妊娠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R的表达则较正常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组的ER、PR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组中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上ER,PR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性激素受体异常表达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醋酸曲普瑞林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激素替代周期治疗患者子宫内膜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激素替代周期,观察组在激素替代周期治疗基础上使用醋酸曲普瑞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转换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厚(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内膜转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础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水平降低,孕酮(P)、泌乳素(PRL)水平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H、FSH、PRL、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曲普瑞林联合激素替代周期在胚胎着床及临床妊娠方面较单纯激素替代周期方案效果更理想,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联合方案并不会增高患者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稽留流产术后应用雌激素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在提高妊娠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慈溪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稽留流产吸刮宫术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治疗, 不采用任何药物治疗, 观察组术后予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情况及再次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在组间、交互以及时间作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29.49, F交互=14.25, F时间=146.64, 均P < 0.001), 宫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组(χ2=4.34, P < 0.05),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37%(38/43)比69.76%(30/43)]、再次妊娠率显著优于对照组[46.54%(20/43)比13.95%(6/4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5, P=0.019, χ2=10.81, P < 0.05)。结论稽留流产患者术后应用雌激素治疗, 对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显著, 对促进月经恢复、减少宫腔粘连具有积极作用, 有利于提高再次妊娠率, 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9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大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子宫彩超显示正常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周期、月经量;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子宫彩超显示正常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周期、月经量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周期、月经量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大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周期、月经量,调节月经紊乱,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再造胶囊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黄体酮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妇科再造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血清E2、P值,子宫内膜厚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中E2水平、血清P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亦比治疗前明显减轻,而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E2水平、血清P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怀孕率为50.0%,对照组的怀孕率为23.3%,观察组的怀孕率与对照组相比其明显升高(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结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临床疗效显著,受孕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激素替代内膜准备方案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胚胎移植反复种植失败的不孕症患者135例(2016年1月~2018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35例不孕症患者被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0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激素替代内膜准备方案,观察组采用GnRHa降调节激素替代内膜准备方案,比较两组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结果 (1)组间子宫内膜容受性比较,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其子宫内膜蠕动波次数低于对照组(P 0.05)。(2)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激素替代内膜准备方案,采用GnRHa降调节激素替代内膜准备方案,可有效增强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其冻融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和临床妊娠率,使其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