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右叶癌的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4年9月我院对78例肝右叶癌行手术治疗,其中18例行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60例行开腹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一年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348.8±98.8)min,长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开放手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肝右叶癌手术难度大,但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肝右叶癌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3D打印、3D腹腔镜(3-3D技术)在肝脏肿瘤外科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5年
1月22例肝脏肿瘤患者资料,首先进行上腹部薄层CT扫描,收集CT数据,然后利用MI-3DVS软件进行三维可视化、肝脏脉管
分型、虚拟肝切除等术前规划。将三维可视化的STL文件打印3D物理模型,进行肝预切除面界定。采用3D腹腔镜进行解剖性
肝切除。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实际肝切除体积、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肝动脉按Michels分型:Ⅰ型19例,Ⅱ型2例,Ⅷ型
1例;门静脉按Cheng分型:Ⅰ型17例,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1例。肝静脉根据Nakamura分型:Ⅰ型10例,Ⅱ型7型,Ⅲ型5例。
虚拟切除肝体积490±228 ml,残肝体积885±139 ml;残肝体积与功能肝体积之比0.71±0.11。3D打印模型立体显示了肝肿瘤和脉
管的空间关系。20例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6±92 min,术中出血量284±286 ml,实际切除肝体积491±
192 ml,术后住院时间为8.6±3.7 d。结论3-3D技术有助于术前安全评估、关键解剖部位的定位、实时导航手术和解剖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1月22例肝脏肿瘤患者资料,首先进行上腹部薄层CT扫描,收集CT数据,然后利用MI-3DVS软件进行三维可视化、肝脏脉管
分型、虚拟肝切除等术前规划。将三维可视化的STL文件打印3D物理模型,进行肝预切除面界定。采用3D腹腔镜进行解剖性
肝切除。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实际肝切除体积、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肝动脉按Michels分型:Ⅰ型19例,Ⅱ型2例,Ⅷ型
1例;门静脉按Cheng分型:Ⅰ型17例,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1例。肝静脉根据Nakamura分型:Ⅰ型10例,Ⅱ型7型,Ⅲ型5例。
虚拟切除肝体积490±228 ml,残肝体积885±139 ml;残肝体积与功能肝体积之比0.71±0.11。3D打印模型立体显示了肝肿瘤和脉
管的空间关系。20例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6±92 min,术中出血量284±286 ml,实际切除肝体积491±
192 ml,术后住院时间为8.6±3.7 d。结论3-3D技术有助于术前安全评估、关键解剖部位的定位、实时导航手术和解剖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D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我院肝胆管结石病人行2D或3D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的病例资料,分析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2014年1月~2016年10月间我科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LLLS)73例.其中2D腹腔镜完成47例,3D腹腔镜完成26例,均采取我科"两步分层法"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式.两组患者资料具有可比性.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D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2D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与2D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均是肝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3D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更具优势,更适合在初学者及青年医师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行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3D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长海医院同一手术组完成的134例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组53例,2D腹腔镜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肾动脉阻断热缺血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前、术后双侧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根治性肾切除手术病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3D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93.40±45.14) vs (217.00±59.19) min,P=0.015]、肾动脉阻断热缺血时间[(23.70±6.96) vs(26.60±8.10) min,P=0.032]及经手术的患侧肾GFR下降值[(12.70士6.49) vs (15.10±6.45) mL·min-1·1.73 m-2,P=0.036)均优于2D腹腔镜组,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发生并发症患者予以保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1~32个月,无患者发生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无患者出现局部肿瘤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结论 与传统2D腹腔镜相比,行3D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肾动脉阻断热缺血时间,有助于更好地保留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方法。方法行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42例,其中行肝左外叶切除术6例,肝癌局部切除术22例,肝局限性结节性增生局部切除术11例,肝血管瘤切除术3例。结果41例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为手助式腹腔镜肝切除术,全组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平均手术时间168min,平均出血量120mL,术后48h内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平均住院8.2d,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局部复发或腹壁戳孔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肝叶切除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筛选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和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分别纳入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两组应激反应程度、肝损伤程度以及Nrf2-ARE信号通路功能。结果:T1、T2时间点时,两组应激指标、Nrf2-ARE信号通路功能无差异;T3、T4时间点时,腹腔镜组血糖、皮质醇以及血管紧张素水平较低,而胰岛素水平以及Nrf2、ARE含量较高;T4时间点时,腹腔镜组8-OhdG、PCO、CYP1A、CYP3A含量较低。结论: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有助于缓解应激反应、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失、增强Nrf2-ARE信号通路功能,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9年5月~2021年3月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前检查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术前行薄层增强CT检查后运用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指导实际手术,对照组术前只行常规增强CT检查,观察实验组术中探查血管变异、肿瘤动脉供血、肿瘤定位等情况与三维可视化重建模型符合率、根据三维模型术前拟定的结直肠癌D3根治术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方案符合率、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管意外损伤比例、淋巴结清扫数量、肛门通气时间、并发症比例、术后住院时间、腹腔总引流量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手术耗时更短(P<0.05),在术中出血量、血管意外损伤比例、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并发症比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腹腔引流量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术前清晰显示结肠形态和走向、肿瘤位置、各主要血管的解剖与变异以及癌肿供血血管,与实际手术探查符合率100%,根据三维模型术前拟定的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方案符合率100%。结论 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右半结肠癌的血管解剖和变异、以及肿瘤与供血动脉的关系,能更安全有效地从肿瘤学角度施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手术。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50例接受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肝肿瘤患者,对其作出临床评价。结果本组50例患者,原发性肝癌38例,肝炎型假肿瘤5例,肝血管肿瘤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未发生腹腔种植转移现象。结论针对肝肿瘤实施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安全系数,术后复发率较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右副肝管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遇到右副肝管的处理方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至2007年6月间,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右副肝管处理的临床资料,7例在LC中遇到的右副肝管,依其直径的大小不同,行管道结扎1例,管道插管2例和管道放置T管4例。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3~15d出院。插管和放置T管的病例术后2个月拔管,无术后的并发症。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遇到右副肝管的处理方式依右副肝管的直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适当的腹腔镜技术及对右副肝管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初步尝试经腹单孔多通道联合末端可弯3D腹腔镜行猪肾部分切除术,介绍用猪作为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动物模型的经验和体会,探讨其可行性,总结操作难点,并总结末端可弯3D腹腔镜操作特点。 方法 雄性香猪1只,全麻后取平卧位。取经右侧腹直肌切口,长约3.5 cm,依次逐层切开至腹腔后,应用Olympus单孔多通道Port建立操作通道。以14 mmHg(1 mmHg=0.133 kPa)形成气腹,进入腹腔后打开侧腹膜,游离右肾下极及肾蒂。阻断肾动脉后切除右肾下极。间断“8”字全层缝合肾脏创面,开放血流后未见明显出血。将切除的右肾脏下极装入标本袋,从原切口取出。 结果 在不增加任何额外切口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7 min,其中总阻断时间21 min(切除5 min,缝合16 min),术中出血约20 mL。无任何术中并发症。 结论 单孔多通道经腹3D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有一定难度,但手术总体安全、可行。联合末端可弯3D腹腔镜,使得手术图像立体感强,手术操作精确度高,能有效降低单孔器械“打架”及手眼协调难度。应用猪作为动物模型进行单孔多通道联合末端可弯3D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可以让外科医生有效积累手术经验及技巧。 相似文献
16.
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术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外侧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病灶位于左肝外侧叶的原发性肝细胞癌1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4例、结肠癌肝转移3例,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术。结果完全腹腔镜下行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术25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00±11)min(55~140min);术中出血量(90±15)mL(50~150mL)。肿瘤全部完整切除,无破裂,完整取出标本的边界距肿瘤切缘〉1cm,术后病理证实切端未见癌细胞残留。术后恢复顺利,无出血及胆漏,术后腹腔引流3~4d。18例肝癌术后随访(29.5±6.3)月(1~40月),未见肝内复发及手术切口肿瘤种植,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病灶位于左肝外叶患者行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4例肝内胆管结石集中于半肝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叶切除术,与同期完成的20例开腹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患者进行比较,了解术中出血、手术历时、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14例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190~420 min,平均(259±134)min;术中出血量220~1 000 ml,平均(454.5±314.2)ml;仅1例应用镇痛剂,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7-14 d带T管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2±3.4)d.开腹组20例手术时间为125~257 min,平均(178±58)min;术中出血量210~1 200 ml,平均(550.9±348.1)ml;术后切1:2感染2例、胃瘫1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9~25 d带T管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4±4.7)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显著延长(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较开腹组显著减少(P<0.05,P<0.0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完全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痛苦少,是一种良好的微创肝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腹腔镜肝切除术(LLR)与开腹肝切除术(OLR)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实施LLR 的患者20例作为 LLR 组,同期以患者年龄、性别、肝硬化程度、疾病种类、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为配对条件在 OLR 中按1∶1抽选20例作为 OLR 组。比较两组手术方式、输血例数、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LLR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 OLR 组(P <0.05)。结论LLR 在短期疗效方面优于 OLR,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前者具有良好的安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主要阐明1983~1985年应用SLG—5型肝钳行肝叶切除术13例。在需切断面的内侧夹紧肝钳就不再需要阻断第一、第二肝门和近肝段的上下腔静脉。然后切开肝包膜和肝实质。遇到管道时、钳夹、切断与结扎横断面上的血管与胆管,本组病例比以前肝叶切除术者出血少,这种SLG—5型肝钳安全可靠、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