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不采用其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22%、0.00%,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7.78%、13.3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56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年6月—2019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研究组78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添加康复运动)。结果(1)治疗前,两组LVEF、LVEDd、A/E、6 min步行距离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不同治疗方式后,研究组LVEF、LVEDd、A/E、6 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运动疗法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以及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延迟性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个月、6个月的心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对45例AMI患者静脉溶栓失败后(TIMI O~I级)进行补救性PCI治疗(补救性PCI组),术后1个月、6个月时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并与行延迟性PCI治疗的26例AMI患者(延迟性PIC组)进行比较。结果补救性PCI组较延迟性PCI组术后1个月、6个月时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静脉溶栓失败后施行补救性PCI治疗成功率高,且至少6个月内心功能明显改善。因此,任何静脉溶栓失败的AMI患者都应该及时进行补救性PCI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延迟性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个月、6个月的心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对45例AMI患者静脉溶栓失败后(TIMI 0~Ⅰ级)进行补救性PCI治疗(补救性PCI组),术后1个月、6个月时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并与行延迟性PCI治疗的26例AMI患者(延迟性PIC组)进行比较.结果 补救性PCI组较延迟性PCI组术后1个月、6个月时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 静脉溶栓失败后施行补救性PCI治疗成功率高,且至少6个月内心功能明显改善.因此,任何静脉溶栓失败的AMI患者都应该及时进行补救性PCI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个体化康复运动对不同面积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心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186例ST段抬高型前壁心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运动方案,观察组根据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随访1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LVEF、室性心律失常、再住院率、再梗死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个体在康复运动过程中不适症状更少,动态心电图监测平均心率较慢、室性早搏较少.12周时,观察组LVEF显著高干对照组.观察组因心血管疾病的再住院率显著低干对照组.2组患者的再梗死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不同面积的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吴静霞  刘惠玲 《现代医院》2011,11(12):74-7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影响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AMI患者近期(1个月)病死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就诊时间、梗死部位、治疗方法、危险因子等的相关性,及时有效地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程序。结果女性、高龄、前壁心肌梗死、就诊时间>6 h患者近期病死率更高,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病死率较溶栓治疗组低,吸烟、高脂血症可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及时实施康复护理程序,有效预防AMI复发、降低近期病死率效果确切。结论 AMI近期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可通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控制危险因素、加强康复期护理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AMI后近期心功能不全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0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血浆BNP浓度、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定量,并记录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等项目。所有患者观察随访4周,4周时记录观察期间死亡的发生与否。结果:①AMI后急性期血BNP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②死亡组BNP、Killip分级、CK-MB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AMI后近期死亡与急性期血BNP、CK-MB浓度及Killip分级正相关。结论:血BNP在AMI后的高危患者中显著升高,与急性期心功能Killip分级显著相关,可以尝试用于AMI后心功能不全的早期判别及AMI后近期死亡危险性的早期评价。  相似文献   

9.
赵琳 《现代保健》2012,(21):130-13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入院即刻化验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组(〈6.1mmol/L)、轻中度升高组(6.1~11.0mmol/L)、高度升高组(〉11.0mmol/L),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第7、30d时的全因性死亡、心源性休克、再梗死,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轻中度血糖升高组与正常组7、30d死亡、心源性休克、再梗死,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与正常组7、30d死亡、心源性休克、再梗死/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血糖升高组及高血糖组7、30d联合终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血糖水平越高,不良b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希星 《职业与健康》2004,20(4):104-105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康复治疗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开展.资料表明,它近期可加速患者机体和心理的康复,减少诸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及CCU(冠心病监护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远期可减少梗死再发,降低病死率.本文通过对我院CCU病房近3 a年来收治的146例A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讨AMI早期活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肖璐 《中国保健》2007,15(24):53-53
目的探讨无合并症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实施住院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和传统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心脏结构、心功能、心率变异性上无显著差异;康复组较对照组卧床及住院天数短.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康复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可以缩短卧床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2.
张勇 《临床医学工程》2019,(10):1395-1396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PCI术的ACS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心输出量(CO)]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V、LVEF、LVESV及CO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DV和LVESV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LVEF和C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ACS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韩嫣 《现代养生》2024,(7):535-537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应用渐进式阶段性康复护理对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480例患者纳入研究。在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上,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0例。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渐进式阶段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心功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分钟步行测试(6MWT)]、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LVEF、LVEDD及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水平均改善,但观察组LVEF、6MWT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式阶段性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急性心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以此为基础进行联合溶栓治疗。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患者采取积极有效且专业科学的的临床治疗方法,配合全面护理,能够有效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实现患者疾病的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运动康复干预对心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该院诊治的24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12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运动康复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性指标、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心功能相关性指标SV(59.24±3.63)m L、CO(5.24±1.24)L/min、CI(3.99±0.42)min/m2、LVEF(54.29±6.2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社会限制(3.78±1.14)分、体力限制(10.01±3.43)分、症状改善(7.14±1.74)分及情绪控制(7.85±2.17)分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376.07±51.22)m比对照组(252.55±55.14)m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运动康复干预对心功能有积极影响,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其中预后情况包括住院治疗期间和出院后1年内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的发生率。方法将某院2009.01.01~2010.10.01入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0例(否认既往糖尿病史),并依据入院时空腹血糖值(FBG)情况分组。规定FBG≤5.6mmol/L为A组;5.6mmol/L﹤FBG≤7.8mmol/L为B组;7.8mmol/L﹤FBG≤11.1mmol/L为C组;FBG﹥11.1mmol/L为D组。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分别统计其发病入院系统治疗期间和病情控制后出院1年内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等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系统治疗期间和病情控制后出院1年内各组的主要MACE事件发生率随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而提高。结论空腹血糖水平越高,系统治疗期间和病情控制后出院1年内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等主要MACE事件发生率越大,提示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糖尿病已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被列为冠心病等危症。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近期和远期病死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参数、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白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A组患者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B组患者在心血管介入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心功能参数,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水平,以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血清脑钠肽水平均降低,且B组均更低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B组均更高于A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均P <0.05)。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参数,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用早期心脏康复措施效果.方法 在2018年6月—2019年9月抽取68例本院收治的行急性心肌梗死PCI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基于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 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MWT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量,减少其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