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妇晚孕期阴道B族链球菌(GBS)定植和新生儿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于本院建立围产保健档案并进行分娩的孕妇7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孕妇定植阳性对新生儿GBS感染的影响以及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高危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750例妊娠妇女,GBS细菌培养阳性共60例,阳性率为8.00%;GBS阳性组发生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羊水污染、产后出血各项妊娠不良结局均高于GBS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并发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8.33%,窒息15.00%,感染31.67%,高于GBS阴性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0.43%、窒息1.01%、感染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胎儿窘迫、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晚孕期阴道GBS定植提高孕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造成新生儿感染,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晚期B族链球菌(GBS)筛查在新生儿早发型感染预防方面的应用价值,为降低新生儿早发型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将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诊的200例妊娠晚期孕妇(孕35~37周)纳入研究,依据接诊顺序分为GBS筛查干预组(GBS筛查并对阳性者治疗干预)与未筛查组(不进行GBS筛查),各组均为100例,分析两组孕妇新生儿GBS败血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早产、胎膜早破等发生情况。结果GBS筛查干预组阳性检出率为15.00%(15/100),GBS筛查干预组新生儿GBS败血症发生率为1.00%,小于未筛查组9.00%,且GBS筛查干预组患者病情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筛查干预组早产、胎膜早破等总体发生率为3.00%,小于未筛查组的11.00%(P<0.05)。结论孕晚期注重B族链球菌筛查与干预,能够较好地预防新生儿早发型感染,减少新生儿早发型感染发生率,对预防早产、胎膜早破等问题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探讨B超监测与米非司酮口服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要求终止妊娠孕妇6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对照A组孕妇全程B超监测,对照B组孕妇术后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孕妇B超监测联合米非司酮口服。统计三组孕妇人工流产不全发生率、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失调、月经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孕妇人工流产不全0例(0.00%),明显低于对照A组[6例(2.86%)]和对照B组[7例(3.33%)],差异显著(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平均阴道出血时间[(6.12±2.13)天]明显短于对照A组[(10.34±3.03)天]和对照B组[(8.24±2.67)天],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月经恢复时间[(29.89±3.13)天]与对照A组[(30.05±3.12)天]和对照B组[(29.97±3.05)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月经不调6例(2.86%),明显低于对照A组[26例(12.38%)]和对照B组[31例(14.76%)],对照A组与对照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B超监测联合米非司酮口服可以更精准地对孕囊、胎盘、是否存在宫内残留组织进行定位,降低人工流产不全发生率,更加彻底地将胎盘剥离,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快,尽可能地保留孕妇良好的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联合抗生素对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阳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纳入研究单双顺序,将本院284例GBS阳性孕妇分为微抗联合组(142例)和单抗生素组(142例)。分娩前,单抗生素组予以青霉素(500万单位/次,每周3次)静脉滴注,微抗联合组在单抗生素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4粒/次,2次/d)。观察两组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及新生儿脐血炎性指标差异。结果微抗联合组胎膜早破率、宫内感染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败血症率、新生儿脑膜炎率、新生儿黄疸率均低于单抗生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抗联合组新生儿脐血的PCT、IL-6、CRP均低于单抗生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抗生素预防治疗在改善GBS阳性产妇妊娠结局及婴儿结局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6.
将2011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孕产妇中出现畸形胎儿的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产前B超诊断过程,调查研究产妇产前B超诊断率,分析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研究诊断胎儿畸形中B超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我院严重畸形儿产期B超诊断率为86.4%。在肢体短小的新生儿B超诊断率为2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身体系统畸形多见于神经系统,占75%。通过B超对无脑畸形儿、脊柱裂的诊断比较早,一般在孕妇孕16~20周就能够确诊。导致胎儿畸形的主要原因为孕妇羊水量异常、梅毒、癫痫等疾病。B超检查能够有效的发现孕妇所怀胎儿的畸形情况,降低畸形儿出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实践效果,可以在临床实际中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产前B超检查的孕妇1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孕妇产前检查的结果与胎儿的分娩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结果经产前B超诊断共发现脐带绕颈胎儿244例,分娩时确定发生脐带绕颈胎儿249例,诊断准确率为98.0%。脐带绕颈一周、两周、三周的诊断准确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高,在胎儿分娩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3 053例产妇,产前进行B超检查,发现43例畸形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引产后证实B超诊断正确40例,3例漏误诊,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3.0%,漏误诊率为7.0%。结论 B超应用于胎儿畸形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孕妇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O型血孕妇ABO血型高滴度抗体阳性率和A抗原B抗原致孕妇血清高滴度抗体比较。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436例孕妇产前抗A(B)Ig G检测结果A抗原B抗原致孕妇血清高滴度抗体比较和A型B型患儿发病情况比较。结果 A抗原225份,阳性143份,阳性率63.6%;B抗原211份,阳性105份,阳性率49.8%,两者例数相当,x2=8.44;41例新生儿溶血性患者经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游离和抗原放散试验证明,A、B血型间患儿发生新生儿溶血机率相等。由ABO引发发生新生儿溶血为主总占68%,ABO以外HDN占32%。结论孕妇血清高滴度抗AIg G抗体和抗BIg G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滴度抗体是导致HDN发生的主要因素;新生儿溶血性病的发生率在ABO血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3例术前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超检查且术后经病理确诊患有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患者中异位妊娠40例(54.79%)、卵巢肿瘤蒂扭转16例(21.92%)、黄体囊肿破裂12例(16.44%)、急性盆腔炎5例(6.85%)。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检查妇科急腹症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囊肿破裂、急性盆腔炎的准确率分别高于经腹B超、经阴道B超。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检查妇科急腹症总诊断准确率为94.52%,明显高于经腹B超的73.97%和经阴道B超的84.9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经腹或经阴道B超检查比较,联合应用腹部B超与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可提高妇产科急腹症检出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先兆流产94例孕妇使用地屈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先兆流产孕妇中选取1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94例。A组使用地屈孕酮治疗,B组使用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孕妇流产情况、继续妊娠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孕妇的保胎成功率93.62%,高于B组孕妇81.91%,A组孕妇流产率6.38%,低于B组孕妇18.09%,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先兆流产孕妇使用地屈孕酮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孕妇先兆流产情况,提升其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是真核细胞内继组蛋白之后含量最为丰富的一组染色质蛋白质,维持核小体稳定、在DNA重组、复制、修复及基因转录中起重要作用。代表性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protein,HMGB1)具有三个结构域A Box、B Box、C-tail。B Box引起炎性反应,A Box具有拮抗B Box的功能,C-tail可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影响与DNA的亲和力。HMGBl几乎组成性地表达于所有细胞,胞核中HMGB1可通过乙酰化"主动分泌",但主要在凋亡或坏死后以"被动方式"释放至细胞外。细胞外HMGB1主要与细胞外受体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等结合,活化相应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D的表达;还可促进纤溶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化,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细胞内HMGB1则作为转录因子调控下游靶基因,重塑染色质结构。血液肿瘤如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存在HMGB1的高表达,并可能与血液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肿瘤细胞生长耐药等有关。血液肿瘤HMGB1的表达情况及其效应有待于深入研究,并可能成为部分血液肿瘤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以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畸形为主的先天性缺陷的产前筛查的意义。方法:利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血清AFP和Free-βhCG,结合孕妇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提供的风险计算软件,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畸形的风险率,并与B超、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新生儿检查对照。结果:筛查出高危孕妇551例,确诊21-三体3例,18-三体1例,神经管畸形4例。结论:对孕中期妇女进行产前筛查是非常必要的,对降低缺陷儿的出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70例产妇中44例选择剖宫产作为生产方式(试验组A),26例选择阴道生产(试验组B)。选取同期入院的非瘢痕子宫首次剖宫产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对7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的分娩方式和母婴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再和对照组孕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A在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发热、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在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发热、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B和对照组在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肺不张等患病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尽量推荐产妇选择自然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生产,最终能够有效确保母婴临床安全性,成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就中期妊娠引产中,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的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意外受孕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给予A组大剂量的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B组则接受小剂量药物治疗。对两组的引产效果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A组孕妇的宫缩开始时间、排胎时间、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不良反应例数均显著小于B组,而宫颈的成熟度、引产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中期妊娠引产时,采用大剂量的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可极大程度上减少孕妇的引产时间,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充分保障了孕妇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阴道B超与腹部B超睚异位妊娠诊断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B超检查方式分为阴道B超组和腹部B超组,其中阴道B超组采取阴道B超诊断,腹部B超组采取腹部B超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阴道B超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分别为96.67%、3.33%、0.00%;腹部B超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分别为76.67%、16.67%、6.67%、阴道B超组明显优于腹部B超组(P0.05)。结论采取阴道B超和腹部B超进行异位妊娠诊断均有较好的临床意义,而阴道B超诊断准确率较高,漏诊率与误诊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超在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可疑患有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入院患儿共45例进行B超检查,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幽门形态结构,同时需要测量门管长径、直径及幽门肌厚度,并将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5例患儿超声检查测量各经线均达到了可以确诊为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指标,经B超术前检查所得结果与手术结果之间进行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特异性较高,操作简单,并且无创,更易于被患儿及家属接受,可作为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对ABO溶血病早期诊断中无创胎儿血型产前诊断的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在本院行产前检查的100例O型血孕妇对其血清抗Ig G或抗A、B效价的检测结果、妊娠结局进行分析,采取外周血的胎儿DNA检测其ABO血型,并评价其在ABO溶血病的应用价值。结果 100例O型孕妇血患者中,其ABO溶血病高风险者30例,占30.00%,对30例高风险孕妇行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随访,其胎儿血型对应孕妇抗A或B的患者24例,占比80.00%。对其新生儿血型及抗体检测的高风险孕妇的ABO溶血病的发病率进行分析,其抗体效价越高,则ABO溶血病的发病率越高。结论 ABO溶血病早期诊断中无创胎儿血型产前诊断的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黄芪治疗胎儿脐血流升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6月收治的孕27~37周胎儿脐血流S/D升高的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孕妇26例,对照组孕妇34例。治疗组给予丹参16 ml+黄芪20 ml静滴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乳酸林格氏液500 ml+维生素C 2.0 g治疗,以7 d为1个治疗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孕妇进行B超复查,复查胎儿脐血流S/D,并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了解胎儿脐血流S/D升高的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及新生儿的不同结局。结果两组孕妇经丹参黄芪注射液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新生儿的出生胎龄、体重、出生1 min Apgar评分及围生儿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可见,两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黄芪对于孕期脐血流升高治疗并无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