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分娩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实验对象,根据孕妇的体质量指数,将所有孕妇划分为过低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对比四组孕妇的新生儿体质量和分娩方式等内容。结果肥胖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低体质量儿、巨大儿、剖宫产的发生率最高,顺产率最低,而超重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低体质量儿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最低,过低组孕妇的顺产率最高,四组孕妇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与其孕前体质量指数存在直接的联系,将BMI控制在25以下,能够显著降低巨大儿和剖宫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妊娠早期筛查空腹血糖联合体质量指数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650例来我院建立保健手册做产前检查的孕妇,650例孕妇均于孕10~12周筛查空腹血糖及体质量指数。孕24周行75 g葡萄糖OGTT实验,确诊妊娠期糖尿病者95例作为GDM组,妊娠期非糖尿病555例作为正常组,观察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及体质量指数。结果 650例孕妇确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早期空腹血糖水平及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检查空腹血糖联合体质量指数的评估对妊娠期糖尿病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方便可靠,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发现早期筛查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其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等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随着患者体质量指数的增加,其顺产率逐渐降低,而剖宫产率不断提高,但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孕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之间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肥胖组的剖宫产率则显著高于其他三组,顺产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肥胖组的巨大儿出生率也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之间都存在直接相关性,加强孕前检查,并将BMI控制在25 kg/m2以下,对于降低剖宫产率和巨大儿出生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6):87-89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GDM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照孕周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均占据100例,其中常规组孕周≥38周,实验组孕周在35~37周之间,比较两组孕妇母婴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在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感染、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早餐后2h的血糖水平相比常规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妊娠期妇女加强糖尿病的筛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给予持续的血糖控制措施,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孕周给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0年2月为研究起始时间,以2021年2月为研究结束时间,选取此时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6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用药治疗时孕周长短不同分为实践组(孕周<32周时用药)和参照组(孕周≥32周时用药),每组33例。2组患者均接受胰岛素进行治疗,以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治疗依从性、不良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2组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实践组低于参照组(P均<0.01);实践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6.97%,高于参照组的72.73%(χ2=7.543,P=0.006);实践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6.06%,低于参照组的30.30%(χ2=6.519,P=0.011);实践组患者的母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6%,低于参照组的27.27%(χ2=5.346,P=0.021)。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时不同孕期治疗的效果有所差异,在孕期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表达水平差异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106例研究对象根据ADA标准分为三组:妊娠期糖尿病组(GDM,n=50)、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GIGT,n=24)以及糖耐量正常组(NGT,n= 32)。收集各组临床、围产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isfatin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比较不同组别visfatin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体质指数(BMI)、血糖血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相关性。结果:GDM组血清visfatin水平(84.04±22.15 ng/ml)高于GIGT组(65.71±13.38 ng/ml)及NGT组(56.11±10.39 ng/ml)(F=26.562,P=0.001)。三组血清胰岛素水平也存在差异,GDM、GIGT及NGT组分别是27.91±10.31mIu/L、26.94±6.69mIu/L以及22.32±3.37mIu/L,差异有显著性(F=4.984,P=0.009)。血清visfatin水平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0.636, 0.738, 均P= 0.001);visfatin水平与孕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具有相关性。结论 妊娠妇女内脏脂肪素高水平表达增加了组织胰岛素抵抗的程度,通过影响糖脂代谢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生儿体质量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期间内接诊的行产检、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选择190例予以研究,根据体质数标准分为体质量过低组(BMI<18.5)、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及肥胖组(BMI≥25)四组,观察分析孕前体质数和新生儿体质量及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体质量过低组、正常组及超重组剖宫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肥胖组剖宫产率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较其余三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质数和新生儿体质量及妊娠结局之间具有相关性,做好孕前检查,控制BMI低于25,能够减少剖宫产与巨大儿的发生率,从而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李冰  尚丽新  肖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1947-1948
目的 分析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体质量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 对345例足月初产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体质量增加值与GDM的发病情况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低体质量组、理想体质量组、超体质量组的GDM发生率分别为2.78%、2.96%、16.04%,孕前超体质量组GDM发生率明显高于理想体质量组和低体质量组(x2=4.269、17.299,均P<0.05);孕妇不同孕期体质量增加(A组<11.0 kg、B组11.0~17.9 kg、C组18.0~24.9 kg、D组≥25.0 kg)幅度,其孕妇GDM发生率分别为0、1.75%、6.60%、11.02%,孕期体质量增加A、B、C、D组GDM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体质量增加值对于预测GDM的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注射胰岛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依据胰岛素注射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患者在孕周<32周时注射胰岛素,对照组患者在孕周>32周时注射胰岛素。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症)、剖宫产、早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33%,低于对照组的2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畸形、低血糖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情感功能、意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周<32周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临床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和孕期体质量指数(BMI)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120例GDM患者,根据孕前检测的BMI将孕妇分为低重组(BMI<18.5 kg/m2,23例)、正常组(18.5 kg/m2≤BMI<24.0 kg/m2,68例)、超重组(BMI≥24.0 kg/m2,29例).根据妊娠期B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06 ~2019-06孕妇182例,根据是否并发GDM分为GDM组54例、非GDM组128例,对孕妇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影响GDM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孕前BMI、孕前运动、睡眠质量、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15.
胡久琼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3011-3012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 BMI )及其孕期增加幅度与妊娠期糖尿病( GDM )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98例,根据孕前BMI分为瘦弱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观察不同BMI及其增幅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瘦弱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顺产率分别为54.46%(55/101)、47.66%(112/235)、24.53%(13/53)、11.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26, P<0.05),顺产率随着BMI的增大逐渐降低。瘦弱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99%(1/101)、1.70%(4/235)、5.66%(3/53)、22.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04,P<0.05)。孕前BMI较大的组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BMI较小的组;BMI增加量>6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羊水过多、低出生体质量的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组;肥胖组顺产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别,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组别。结论 GDM孕妇妊娠前BMI较大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GDM孕妇妊娠期BMI增幅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建档并住院分娩的337例PCOS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GDM分为PCOS组221例,GDM组116例。比较两组的年龄、文化程度、妊娠方式、孕产次、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早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及血生化指标等。结果 GDM组孕前BMI(25.58±4.27)kg∕m2比(23.22±3.54)kg∕m2)、孕早期HbA1c(5.277±0.301)%比(5.095±0.290)%、空腹血糖(FPG)(5.286±0.379)mmol/L比(5.006±0.330)mmol/L、均明显高于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孕前BMI[OR=1.13,95%CI:(1.05,1.20)]、孕早期HbA1c[OR=2.76,95%CI:(1.10,6.95)]、FPG[OR=6.86,95%CI:(3.19,1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是否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及先兆子痫、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方法:观察240例孕妇,120例为肥胖组(BMI≥28 kg/m2),120例为正常组(BMI为18.523.9 kg/m2)。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特点、产科和新生儿结局,统计分析相对风险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正常组孕妇比较,肥胖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风险不增加,RR=0.9[95%CI0.623.9 kg/m2)。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特点、产科和新生儿结局,统计分析相对风险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正常组孕妇比较,肥胖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风险不增加,RR=0.9[95%CI0.61.4];先兆子痫、巨大儿及妊娠期高血压相对风险分别为RR=0.7[95%CI0.21.4];先兆子痫、巨大儿及妊娠期高血压相对风险分别为RR=0.7[95%CI0.23.3],RR=1.4[95%CI 0.53.3],RR=1.4[95%CI 0.54.3]及RR=12[95%CI 1.64.3]及RR=12[95%CI 1.690.8]。结论:无代谢异常的孕前肥胖并不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及巨大儿风险,但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59例PCOS合并GDM患者,按孕前BMI分为观察组(BMI<25 kg/m2,30例)与对照组(BMI≥25 kg/m2,29例).追踪两组患者最终的妊娠结局,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