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据库管理在科室一次性医用低值耗材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消化科2008年5月—2010年4月使用的一次性低值耗材设为对照组;2010年5月—2012年4月使用的一次性低值耗材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数据库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耗材支出总金额、总件数,每日、每月核对耗时,观察耗材价格、使用流向及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低值耗材每日、每月核对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科室耗材支出降低,且可限制领用权限,使价格自动更新,流向清楚。结论应用数据库管理一次性医用低值耗材可降低科室成本,提高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脊柱外科医用低值耗材收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脊柱外科2016年7月25日~8月10日使用的医用低值耗材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9月15日~30日使用的医用低值耗材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收费模式,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模式。比较医用低值耗材收费次数、医用低值耗材收费错误次数、各自产生的费用,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医用低值耗材收费错误次数、医用低值耗材收费错误金额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细节化管理可有效减少收费差错,提高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王芳  俞雪芬   《护理与康复》2022,21(1):65-67
目的 观察电子信息系统在口腔种植类高值耗材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开发并运行种植类高值耗材管理模块,将启用信息系统前、后各1年种植手术高值耗材库存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种植类高值耗材库存周转率、订货时间、缺货次数、耗材过期数量、漏收费情况.结果 观察组周转率高于对照组.每个月订货时间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Excel云表格预警在医用低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某三甲医院2020年1-6月使用的一次性医用低值耗材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12月使用的一次性医用低值耗材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干预组采用Excel云表格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医用低值耗材支出情况、每日及每月核对耗时情况。Excel云表格时间函数和逻辑判断函数将已导入的基础数据与计算机系统实时关联,显示三级预警提醒结果并做成一览表。 结果 1、对照组182天每周耗材核对耗时120min,干预组184天每周耗材核对时间50min(t=4.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共收治患者6573例,支出医用低值耗材234215件,支出总金额为305628.5元;干预组共收治患者7032例,支出医用低值耗材217646件,支出总金额为301914.6元。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增加了13.62%,但医用低值材总支出件数减少了9.24%,支出总金额减少了9.99%。故EXCEL云表格同步预警管理在耗材管理方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站式"杂交手术高值耗材库在血管外科运行和管理模式。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对解放军总医院高值耗材库各种品牌、不同规格的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根据日常手术量设定基本库存量,备齐每日手术所需的各种导管耗材,严格做好耗材的入库、出库登记;术前与术中准确核对所需导管耗材的种类、型号、规格等,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同时每日清点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量并及时补充库存量。结果 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杂交手术室共完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100例、主动脉腔内修复术84例、颈动脉狭窄46例、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65例、下肢静脉切开取栓5例,其他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手术700余例,所有杂交手术均未出现导管耗材的缺货和支架错误植入的现象。结论严格执行杂交手术高值医用耗材库的系统化管理,是确保血管外科杂交手术顺利进行及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手术室的高值耗材的使用正确率,规范管理流程。方法通过风险评估的方式发掘医用高值耗材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问题,将信息化技术流程的优化、专业培训等方式融入高值耗材的日常管理流程,比较风险评估前后耗材使用正确率。结果与2013年1月~6月相比,2014年5月~10月高值耗材使用正确率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信息化管理来提高对术中医用高值耗材使用的准确性;降低手术室显性耗材成本,避免过度库存造成浪费;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高值耗材的熟知度,加强安全使用意识;规范术中使用物品的记帐流程,使高值耗材的管理更加精确、规范、透明;避免错误收费为患者和医院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科学管理方法。方法将2012年1-5月使用的高值耗材10 200件作为对照组,2012年6-10月使用的高值耗材12 324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Market模式管理。结果观察组每日清点费时数、耗材漏帐次数和提供耗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Market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科学管理方法。方法将2015年1~6月使用的高值耗材5218件作为对照组,2015年7~12月使用的高值耗材5980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超市收银模式管理。结果观察组每日清点费时数、耗材漏帐次数和提供耗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市收银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信息化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体系建立中的应用价值,为高效率利用医疗资源、规范医疗耗材使用提供指导建议。方法采用比较研究法,将2017年本院手术室高值耗材2000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管理,将2018年本院手术室高值耗材2000种,作为实验组,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管理,比较两组在审核时间、实物盘点时间、错误事件发生率、医生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审核时间、实物盘点时间、错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信息化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体系建立中实施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实现病人、医院和供货商三方利益共赢。[方法]针对传统介入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存在的弊端,科室运用医院自主研发的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对所有介入手术中使用的高值耗材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结果]该系统从采购、入库、使用、收费、出库、财务核销结算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实现介入高值耗材使用安全和质量控制,真正体现介入高值耗材的全流程追溯管理。[结论]介入高值耗材信息管理手段提升了医院介入高值耗材物流管理效率,高值耗材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精细化,达到了规范管理、方便临床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朱学明 《当代护士》2013,(11):146-147
总结了过程控制管理方法在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医用耗材专人管理、有计划请领入库、储存使用中实施"手术室二级库房"和"手术间分库房"管理、全面监测耗材信息和质量.认为此方法可确保耗材质优价廉,保持入库量、出库量、库存量的一致性,为科室成本核算提供了真实的数据,既降低了成本,又直接服务于临床,使高值耗材使用流通达到优化高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各种高值医用耗材在各专科手术中被大量使用,对高难度手术的开展和提高手术的安全系数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1]。由于各种新型医用高值耗材其规格、结构越来越复杂,且价格昂贵。2010年12月~2011年8月,我院手术室设立专人专职管理医用高值耗材工作,建立医用高值耗材出入库登记制度,杜绝了取用混乱的现象,既保证了手术的需要,又加强了手术费用登记的准确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鹏  郝大洁  曹二凤 《护理研究》2024,(6):1121-1124
目的:探讨模块化耗材车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急诊入院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EMI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1日—6月30日入院的11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7月1日—2023年1月31日入院的98例病人作为试验组,对照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用物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基于模块化耗材车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用物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急诊电话接入到导管室准备完成时间、病人进入导管室大门到开始穿刺时间、耗材供应及时率、耗材归位率、医生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人进入导管室大门到开始穿刺时间为(5.96±1.67)min,短于对照组[(8.05±1.28)min];试验组耗材供应及时率为88.8%,耗材归位率为91.8%,均高于对照组(耗材供应及时率为76.8%,耗材归位率为59.8%);试验组医生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模块化耗材车的使用有利于缩短急性STEMI病人导管室救治时间,提高用物准备准确率,提升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165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入院的 97 例 作为试验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入院的 68 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口腔黏膜 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愈合时间。结果 试验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口腔黏膜炎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可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缩短口腔黏膜炎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薄金华  刘春英 《天津护理》2010,18(4):231-232
手术室医用耗材管理是手术室管理的重点工作,通过利用高值医用物品清点单规范手术室高值物品管理,促进了手术室高值医用物品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医生不再携带医用物品进手术室,保证了医疗安全;各种物品取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及时查对,保证了收费的准确性;同时增强了手术室护士人人参与管理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以条形码技术为基础的全流程管理方案对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手术室6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2017年6月~2018年7月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情况,2017年6月~12月采用传统耗材管理为对照组(n=5145)。2018年1月~7月以条形码技术为基础的全流程管理方案为观察组(n=5253)。比较两组管理效果,应用前后医护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高值耗材的收费问题、条形码粘贴不规范、信息记录问题、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耗材可追溯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用后医护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条形码技术为基础的全流程管理应用于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明显,规范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对提升医疗安全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医院医联体慢性伤口云端管理模式在医联体慢性伤口患者管理中的构建和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医联体就诊慢性伤口患者90例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医联体就诊慢性伤口患者96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伤口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构建的互联网医院医联体慢性伤口云端管理模式,对10家医联体医院的患者进行全程同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患者满意度,转诊率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转诊率较对照组低,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医院医联体慢性伤口云端管理模式的实施能缩短医联体慢性伤口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率、患者满意度,提高医联体医院慢性伤口护理质量,为实现医联体医院慢性伤口同质化护理目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效果分析在脊柱外科急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1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脊柱外科常规急救管理模式,试验组采取脊柱外科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的急救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护士对脊柱外科急救知识掌握度、护士急救实践能力、急救用物准备时间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护士脊柱外科急救知识掌握度、护士急救实践能力、急救用物准备时间值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护士脊柱外科急救知识掌握度、护士急救实践能力、急救用物准备时间值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可有效规范脊柱外科急救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模式下进行新生儿母乳喂养宣教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5月和2017年3-5月两个时段我院NICU收治的88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3-5月收治419例新生儿设为对照组,2017年3-5月收治的462例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以传统模式进行母乳喂养管理,观察组通过"互联网+"模式下的"317护"平台进行母乳喂养管理,比较两组新生儿住院期间的喂养方式、母乳袋标识情况、母乳收集储存正确率以及母乳运送时间正确率。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及混合喂养率、母乳收集储存正确率、母乳袋标识正确率、运送母乳时间正确率均普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模式下进行的母乳喂养宣教管理,可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完善母乳核对制度、保证母乳喂养安全性并可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夏丹  马俊  童辉  李春  王李胜 《全科护理》2023,(27):3846-3849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住院血液透析病人非计划性下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武汉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住院血液透析病人2 305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 134例住院血液透析病人设为对照组,共行血液透析5 670次。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 171例病人为试验组,共行血液透析5 627次。对照组给予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目标管理。比较两组住院病人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病人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血液透析病人实施目标管理模式可以降低病人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