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检查(EUS),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和磁共振成像胆胰管造影(MRCP)在可疑胆总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可疑病例共93例。93例病例全部经内镜超声检查(EUS),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和磁共振成像胆胰管造影(MRCP)方法进行诊断,前瞻性研究三项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EUS对胆总管结石检出的灵敏性为83.8%,特异性73.7%;ERCP对胆总管结石检出的灵敏性为89.2%,特异性84.2%;MRCP对胆总管结石敏感性为93.2%,特异性100%。联合两种以上诊断方法,可大幅提高胆总管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论 MRCP无论在胆总管结石可疑患者检出的特异性或灵敏性上,都显著高于另EUS和ERCP方法,显示MRCP在诊断胆总管结石可疑患者具有较大的临床优势。胆总管结石可疑患者首先可行MRCP筛查,阴性者可进一步实施ERCP或EUS检查确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对其采用腹部CT和(或)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分析腹部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25例患者采取腹部CT检查,诊断为结石的患者有13例,检出率为52.00%;60例患者全部采取了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为结石患者50例,检出率为83.33%。对比这两种检查方法 ,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的检出率要显著高于腹部CT的检出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中,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腹部CT的检出率,且准确率更高,相对于腹部CT而言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王全帮  季鹏  杨艳  袁晓毅  汪欣 《安徽医药》2015,19(9):1714-1717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综合检查技术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搜集胆总管结石患者56例,调取其磁共振、CT及B超检查报告及图片,统计三者检出率,利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差异性;统计三者检出、未检出结石直径数据,综合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优劣并分析原因。结果 MRCP综合组,CT组,B超组诊断胆总管结石检出率分别为98.2%、77.1%、46.5%,卡方检验显示三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RCP综合组、CT组及B超组检出结石直径分别为(1.17±0.68)、(1.37±0.60)、(1.38±0.63)cm,方差分析显示三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CP综合检查技术诊断胆总管结石检出率显著优于B超及CT,但检出小结石能力三者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对Philips-Gyroscan T5-NT0.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成像的,经手术证实的208例胆系结石患者的MRCP图像进行分析,并与B超进行比较。结果 MRCP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79.8%,MRCP结合原始图像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93.5%,MRCP结合原始图像单纯MRCP及B超对胆系结石总准确率比较,χ2检验,P值均<0.01。结论 MRCP结合原始图像对胆系结石具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尤其对胆总管(包括肝总管)结石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应首选B超或CT,MRCP可作为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部CT检查、B超检查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技术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当中的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腹部CT检查、B超检查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技术检测,比较分析不同的检测方法具体诊断效果。结果应用腹部CT检查与磁共振胰胆管的成像技术检出率相比B超的检测率均显著更高;磁共振胰胆管的成像技术检出率对比要行腹部CT检查的检测率明显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腹部CT检查与B超检查的检出率不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胰胆管的成像技术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其检测后诊断的结果显著优于应用腹部CT检查与B超检查,该方法值得在临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1.5T磁共振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MRCP和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采用B超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和特异性分别为81.32%、72.00%和84.00%,而采用磁共振MRCP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和特异性分别为92.67%、91.33%和94.00%,显然后者明显优于前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MRCP对胆总管结石进行临床诊断效果更好,可获得良好的灵敏度、准确率和特异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检查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91例患者均行B型超声、CT及超声内镜检查,部分行ERCP检查.并将超声内镜及超声内镜联合ERCP与B型超声、CT、ERCP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内镜、ERCP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94.5%(86/91)、90.2%(74/91).超声内镜诊断胆总管结石及慢性胰腺炎的准确率为100%,超声内镜联合ERCP检奁对结石及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00%、97%.结论 超声内镜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的诊断率高于腹部B型超声、CT及ERCP,联合ERCP对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指导规范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急性期后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经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98例,急性期后进行MRCP检查。结果 98例患者中急性期后进行MRCP检查胆总管未见结石9例(9.18%)。9例患者未予探查胆总管,经相应治疗后随访3个月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经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急性期后进行MRCP检查对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系结石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 016年12月经临床证实的70例胆道系统结石患者为研完对象,均接受常规腹部CT扫描和MRCP检查,以临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影像检查对胆系结石的诊断效果。结果 70例胆系结石患者MRCP诊断检出率94.29%(66/70)较CT诊断75.71%(53/7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证实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分别为34、17、19例,MRCP对结石部位诊断准确率91.43%(64/70)较CT诊断72.86%(51/70)高,其中MRCP对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P对本组<1 cm结石诊断准确率85.37%(35/41)较CT诊断58.54%(24/4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CT相较,MRCP对胆系结石的检出、病变部位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对直径<1 cm的结石诊断效果明显,可作为临床诊断胆系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对肝外胆管结石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B超及腹部CT实施诊断所获取的结果。方法随机在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肝外胆管结石诊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B超及腹部CT检查,将三种检查方法的结石检出率实施对比分析。结果针对0.5~1.0 mm的结石,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均高于B超检查,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检查在1.1~3.0 mm以及超过3 mm时的结石检出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B超检查仍是首选方式,主要用于疾病的初步判断,通过利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可进一步使漏诊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在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前对不明原因胆总管扩张的诊断价值。方法 60 例不明原因胆总管扩张患者, 经腹部超声(TUS)、 CT 和(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提示胆总管扩张、 可疑胆胰病变但原因不明, ERCP 术前行 EUS 检查诊断, 并以 ERCP、 手术病理及随访确诊的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经 ERCP 确诊为胆总管下端结石者 39 例, EUS 诊断 38 例, 另 1 例 EUS 诊为胆总管下端肿瘤。ERCP 及手术病理确诊为胆总管下端肿瘤 10 例、 胆管内乳头状瘤 2 例、 壶腹部肿瘤 2 例; EUS 诊断结果分别为 11 例、 0 例及 3 例, 其中 1 例确诊为胆总管下端结石者 EUS 提示为胆总管下端肿瘤, 2 例确诊为胆管内乳头状瘤患者 EUS 将其中 1 例诊断为炎性狭窄, 另 1 例诊断为壶腹部肿瘤。术后随访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 7 例, EUS 诊断结果为 8 例, 其中 1 例术后随访并经 ERCP 病理确诊为胆管内乳头状瘤。诊断正确率 95% (57/60)。结论 EUS 对不明原因胆总管扩张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特别是能提高胆总管下端结石确诊率, 高于 MRCP 检查, 并能指导选择性地进行 ERCP, 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12.
孟令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26-227
目的探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16例,对比患者B超、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测对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结果相比B超,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均显著提高(P<0.05);核磁胰胆管成像相比CT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直径在8mm以下的肝外胆管结石,与B超相比,CT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与CT相比,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讨论B超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的检查中检出率较低,但由于较高的特异性与价格优势,仍可作为肝胆异常检测的首选,如果伴有其他明显肝外胆管结石的症状,需以ERCP或MRCP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胰胆管像(MRCP)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MRI及MRCP检查,并经过病理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MRI、MRCP检查后,所有的患者均显示存在胆总管结石,诊断的正确率为100%。结论 MRI、MRCP的图像质量较高,不需要应用造影剂,没有发现相关的并发症,故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诊断安全、可靠。MRCP联合MRI可提高患者的胆总管结石的判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应用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40例肝外胆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均分别接受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方法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腹部CT检查对于肝外胆结石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61.43%(86/140),疑似检出率为8.57%(12/140),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于肝外胆结石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72.86%(102/140),疑似检出率为4.28%(6/140),由此可见,腹部CT检查对于肝外胆结石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且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用于肝外胆结石的临床检查与诊断,相比传统的腹部CT检查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阳性检出率,同时,其对于阴性结石检查和诊断的敏感性也相对较高,操作方法更加简单易行,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科军  陈旭峰  周建飞  蔡惠东 《河北医药》2011,33(12):1821-1822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在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前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8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或反复腹痛等病史的患者,经腹部B超、CT检查提示胆总管扩张,可疑胆总管病变,术前行EUS检查诊断,并经ERCP确认。结果28例患者确诊胆总管结石并行EST取石术25例,确诊胆道肿瘤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1例。结论EUS能提高胆总管结石确诊率,指导ERCP,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腹部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肝外胆管结石阳性检出率高于腹部CT、B超,而CT检出率高于B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检测直径<8 mm的肝外胆管结石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高于腹部CT、B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部CT和B超的检出率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测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高于腹部CT、B超,具有更高的临床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17.
72例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方法比较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评价超声、CT、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行超声、CT、ERCP检查确诊后,经内镜行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超声检查72例患者显示明确为胆总管结石46例,诊断准确率为63.89%(46/72);CT检查48例患者显示明确为胆总管结石41例,诊断准确率为85.41%(41/48);72例行ERCP显示明确为胆总管结石68例,诊断准确率为94.44%(68/72)。72例行EST并取石,取石成功70例,成功率为97.22%(70/72)。ES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6/72)。结论ERCP对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EST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赵明  陈峡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69-3370
目的评价低声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囊、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疑有胆系结石的198例患者行MRCP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与手术和B超结查对照分析.结果低场强MRCP对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2.4%(98/119)和100%(88/88).MRCP对明囊结石的检出率低于B超(P<0.01);MRCP对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P<0.01).结论低场强MRCP检查能提供满足诊断要求的影像图像.低场强MRCP是较理想的诊断胆管结石的检查方法,低场强MRCP对胆囊结石的诊断需结合超声检查才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9.
王丽萍  孙军  吴前芝  王薇 《江苏医药》2006,32(10):929-931,F0005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结合常规磁共振(MR)对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恶性胆道梗阻病例的MRCP.常规MR图像。结果梗阻部位分别为肝门部以上胆管,胰头上方胆总管水平,胰内段胆总管水平。所有病例均显示胆管扩张。梗阻末端胆管形态分别为乳头状、尖锥状、鸟嘴状、环状。常规MR图像可直接显示病变部位异常软组织信号,部分可见转移征象。MRCP定位准确率88%,定性准确率64%,MRCP结合常规MR定位准确率97%,定性准确率82%。结论MRCP结合常规MR检查明显提高恶性胆道梗阻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胆道系统结石的MRCP及超声系统诊断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系统和MRCP在胆道结石诊断中的准确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研究本院2008年至今收治胆道系统结石病患139例超声和MRCP检查的结果。结果 MRCP明确诊断胆囊结石符合86例(100%),胆总管结石34例(97.1%),胆囊合并胆管结石18例(100%),另有1例胆总管结石漏诊,结石扫查诊断率可达99%;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结石85例(99%),漏诊1例,胆总管结石31例(88.5%),漏诊4例、误诊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17例(94.4%),漏诊1例。结论 MRCP与超声CT检查比较成像清晰准确率高,可将两者做最优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