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减压理念的居家干预平台在乳腺癌术后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某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8例,应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正念减压理念的居家护理平台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延续护理中,基于正念减压理念的居家护理平台效果更好,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 9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化的生活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占2.22%,对照组8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占1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小宫颈癌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程瑾璇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30-131,13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给予积极性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性临床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各指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P<0.05);观察组护理后PT、TT、APTT、Fg、IN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知识宣教、术后运动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措施等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运动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组和2组,各44例,对比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患者下肢肿胀、疼痛及皮肤色泽改变情况、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速度对比无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速度对比,1组患者显著好于2组(P <0.05),且1组患者下肢肿胀、疼痛及皮肤色泽改变情况和DVT发生率显著低于2组(P <0.05),同时1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2组(P <0.05),除此之外,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及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的评分对比中,1组显著好于2组(P <0.05)。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在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皮肤色泽改善上也有一定帮助,并且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和抑郁症状,因而可以在患者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肠癌手术以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的手术及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炎性反应情况、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等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都明显更短(P <0.05)。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69%(3/39),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38.46%(15/39)](P <0.05)。术前,两组患者的IL-6和CRP等指标无差异(P> 0.05);术后24 h和术后72 h,观察组的IL-6和CRP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无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更好(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在预防宫颈癌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患者300例,“随机取样法”分为基础组(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实行常规护理,n=150)、目标组(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实行目标管理,n=1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管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及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管理后目标组SF-36评分高于基础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基础组;SAS、SDS及VAS评分低于基础组;目标组满意率为97.33%高于基础组的92.00%,目标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3%低于基础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目标管理可改善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减轻疼痛、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使用术中护理进行预防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对恶性肿瘤疾病患者172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8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术中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手术时间,出血量,补液量,输血量等指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7.62±1.47)天、对照组是(9.46±1.92)天,研究组的DVT发生率是7%,对照组是15.1%,两组的结果从在统计学差异性(P=0.036)。研究组1到天的DVT发生率是2.3%,对照组是9.4%,说明术后3天内研究组比对照组的DVT要低(P=0.041), 3到7天和7天后的DVT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术中护理可以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当作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的疼痛发生率、下肢肿胀度、住院时间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疼痛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也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肿胀度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明显,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预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腹部外科术患者12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并分析其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5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腹部外科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具有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前来我院接受下肢骨折术治疗的16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B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A组术后采用综合护理,术后4周观察干预效果。结果:A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25%低于B组的11.25%,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B组的15.00%,护理满意评分及健康教育知识评分、下肢活动能力评分、平衡能力评分、步行能力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0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护理,其中40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列为观察组,其余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有效率及术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总有效率为85%,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且术后2d、7d及14d的VAS评分也比对照组更低,表明疼痛感减弱,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ICU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患者100例,采取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50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对照组患者50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共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0%,对照组共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0%.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甲状腺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2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各51例。参考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一般性护理,研究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干预,统计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术后不同时间术后NRS评分、不良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 <0.05)。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评分以及生理、心理、角色功能、社交/家庭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不良心理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P <0.05),且研究组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评分以及生理、心理、角色功能、社交/家庭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 <0.05);研究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考组(P <0.05);术后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NRS评分均持续下降(P <0.05),且各时间点研究组NRS评分均低于参考组(P <0.05)。结论 甲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干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观察组)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并与采用常规预防与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1d、术后3d及术后7d的D-二聚体和P-选择素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1、0.85、0.74,均P>0.05);观察组术后3d和术后7d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21、3.35,均P<0.05).观察组在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4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6例,其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P<0.05).结论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效果。方法所选的下肢骨折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下肢骨折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深静脉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短于后者(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系统的围生期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肿痛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较好预防脑梗死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患者124例。常规护理62例作为对照组,综合护理6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发生率、术后1周凝血功能指标数据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质和D-二聚体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下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形成,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