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新型抗凝药物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柯永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14(4):361-367
抗凝药物在防治血栓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传统的抗凝药物如肝素需胃肠道外给药,院外使用不便。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治疗安全窗窄,需经常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也给患者使用带来不便。新型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是直接Xa因子抑制剂,具有使用方便、无需监测的优点。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其在防治血栓事件中安全、有效。本文就利伐沙班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3.
抗凝药物新焦点——Xa因子直接抑制剂利伐沙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需长期抗凝治疗疾病的处理中,迫切需要一种不必接受监测以调整剂量的安全有效的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是一种目前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口服Xa因子直接抑制剂。本品为一种理想的抗凝药物,口服、每日1次、无需监测、无需调整剂量,不受食物影响,且疗效确切。本文对其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研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裴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7(4):260-260
静脉血栓栓塞(VTE)如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抗凝治疗是防治VTE的主要方法,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LMWH)、华法林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采用华法林治疗,B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情况、出血事件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化指标.结果 A组和B组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指南》2015,(28)
目的观察和探讨利伐沙班对髋膝置换术后抗凝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髋膝置换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髋膝置换置换术后,确认无出血或者渗血时结束手术,观察组在术后8 h口服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在术后12 h,克赛(依诺肝素钠0.4 m L qd)皮下注射肝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情况,以及凝血指标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引流量、总输血量以及失血指数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PLT、APTT、PT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对照组出现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显著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应用利伐沙班能够有效预防髋膝置换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并且临床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华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5):15-18
目的 对比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抗凝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39例NVA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6例)和对照组(63例).实验组使用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完成实验占比略低于对照组,但... 相似文献
8.
9.
利伐沙班用于预防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患者卒中已有明确的推荐剂量,但亚洲不同国家/地区批准用于NVAF患者卒中预防的利伐沙班推荐剂量存在差异。而且由于缺乏高证据级别的研究数据支持,目前亚洲相关研究对NVAF患者使用低于说明书推荐的利伐沙班剂量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存在不一致。本文对亚洲NVAF患者使用利伐沙班在各指南/共识中的应用剂量推荐、亚洲人群抗凝特点和临床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合理使用利伐沙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用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肺栓塞病人46例,以随机软件进行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25例)和华法林组(21例),两组病人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利伐沙班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利伐沙班,华法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华法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对治疗前后两组病人呼吸速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D-二聚体、血浆蛋白C(PC)、血浆蛋白S(PS)、内皮素-1(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6-k-pGF1a)和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病人呼吸速率、心率、D-二聚体、PC、PS、ET-1、t-PA、TXB2均明显降低,PaO2、6-k-pGF1a和NO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病人的呼吸速率、心率、PaO2、D-二聚体、PC、PS、ET-1、t-PA、TXB2、6-k-pGF1a和NO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9,P=0.686),而利伐沙班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8,P=0.015).结论 利伐沙班对急性肺栓塞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使用方便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观察利伐沙班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抗凝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5)、观察组(n=36).对照组术后应用依诺肝素治疗,观察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引流量、总输血量、失血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利伐沙班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抗凝疗效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朱愿超赵紫楠梁良陈頔赵明张亚同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8,(4):58-61
目的:了解北京医院住院患者利伐沙班的应用情况,总结临床用药经验,为规范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北京医院治疗药物监测系统,查阅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利伐沙班的住院患者,对病例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768例,平均年龄为(72.9±12.0)岁。其中≥65岁患者占76.6%(602/786)。平均住院时间为(16.9±9.0)d。有656例(83.5%)在住院期间行手术治疗,其中接受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数量最多,占所有接受手术患者的51.4%(337/656)。利伐沙班用量在5~30 mg·d-1之间,平均(11.0±3.7)mg·d^(-1),647例患者为手术后短期服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占82.3%;139例长期服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占17.7%,其中48例本次入院首次服用,91例本次入院前已经服用。结论:利伐沙班为可口服的凝血因子Ⅹa直接抑制剂,具有剂量固定、起效快速、治疗窗宽、无需监测、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小等优点。在抗凝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用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n=25例)和华法林组(n=21例),两组患者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利伐沙班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利伐沙班,华法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华法林,治疗6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呼吸速率、心率、PaO2、D-二聚体、血浆蛋白C(PC)、血浆蛋白S(PS)、内皮素-1(ET-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6-k-pGF1a)和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患者呼吸速率、心率、D-二聚体、PC、PS、ET-1、t-PA、TXB2均明显降低,PaO2、6-k-pGF1a和NO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患者的呼吸速率、心率、PaO2、D-二聚体、PC、PS、ET-1、ET-1、t-PA、TXB2、6-k-pGF1a和NO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9,P=0.686)。而利伐沙班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78,P=0.015)。结论 利伐沙班可明显改善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指标,对急性肺栓塞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使用方便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维持期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获益-风险。方法 将PTE患者按队列法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给予利伐沙班每次15 mg,每天2次,3周后改为每次20 mg,每天1次;低剂量组给予利伐沙班每次10 mg,每天2次,3周后改为每次15 mg,每天1次,抗凝治疗时间均≥3个月。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的血清指标[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Ⅰ)]、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血尿素氮(BUN)、肌酸酐(Cr)],治疗后随访3个月,记录2组PTE复发、死亡等终点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剂量组入组42例,低剂量组入组44例。治疗3个月后,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血清D-D分别为(0.31±0.08)和(0.29±0.07)mg·L-1,NT-proBNP分别为(125.49±24.16...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利伐沙班引起血小板增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16岁男性患者,因胸腰椎骨折行手术,术后给予利伐沙班10 mg/d口服。服用前PLT 230×109/L,服用8 d后PLT升至713×109/L。停用利伐沙班,改为那曲肝素钙4 100 IU,1次/12 h皮下注射。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换药后19 d PLT降至284×109/L。 相似文献
18.
摘要: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极高,且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其预防和治疗主要针对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和溶栓等三个环节。抗血栓治疗方法的选择强调个体化原则。利伐沙班作为直接Ⅹa 因子抑制剂,不需要抗凝血酶Ⅲ 就能发挥其抗凝活性,且对凝血酶原复合物中的Ⅹa 因子无效,可作为传统抗凝剂的替代抗凝药。本文就利伐沙班治疗症状性静脉血栓疾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心血管系统血栓形成等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3例(56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27例(29髋)和低分子肝素组26例(27髋)。利伐沙班组术后每天予利伐沙班片10mg口服,持续2周;低分子肝素组每天予低分子肝素钠4100IU皮下注射,持续2周;治疗2周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组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状况,同时检测手术前后APTT、PT、PLT的各项指标并记录手术后的引流量。结果利伐沙班组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1例(3.7%),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组的4例(1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2组患者手术后14d的APTT、PT、PL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2组均无肺动脉栓塞事件或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