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简化的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采用枸橼酸抗凝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置换液采用含钙置换液,静脉端无需泵入钙,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滤器使用寿命。结果 40例患者共行连续性血液净化1 316.30 h,滤器平均使用寿命为45.38 h。治疗后外周血尿素、肌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酸碱度、HCO3-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外周血游离钙离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枸橼酸抗凝安全有效,出血风险小,含钙置换液简化了枸橼酸抗凝的流程。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究重症高危出血患儿血液净化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重症高危出血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行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各项抗凝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在SCr、BUN、K+等有效性指标比较中,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APTT、PT、TT、INR、血小板数量等安全性指标比较中,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重症高危出血患儿血液净化过程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相比传统低分子肝素抗凝或无抗凝血液透析, 局部枸橼酸抗凝(RCA)效果满意、出血并发症降低、透析器有效寿命延长、毒素清除增多, 是理想的抗凝剂, 近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目前RCA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一线抗凝方案,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也逐渐获得广泛临床应用。此外, 陆续有报道RCA成功应用于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血液净化操作。本文梳理了RCA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RCA的进一步扩展应用提供对策思路, 提高血液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白科  党红星  符跃强  周昉  刘成军 《重庆医学》2017,(30):4200-4203
目的 探讨透析泵泵注枸橼酸在儿童局部枸橼酸抗凝(RCA)连续性血液滤过(CHF)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49例行RCA-CHF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组20例行RCA-CHF治疗;改良组29例(以透析泵泵注枸橼酸)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模式下行RCA-CHF治疗.观察输液泵气泡报警、采血不良、出凝血等不良事件,滤器寿命及枸橼酸抗凝常见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气泡报警、滤器寿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中,Na+、iCa2+、TCa2+/iCa2++及HCO3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改良组与传统组Na+、iCa2+、TCa2+/iCa2+及HCO3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析泵代替枸橼酸泵的改良技术可以更安全有效地用于儿童RCA-CHF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枸橼酸体外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素组)23例和观察组(枸橼酸钠组)23例,后将两组的滤器使用时间、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滤器前后2、4、6、8h全血活化凝血时间、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Ca2+、pH、碱剩余、HCO3-、K+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滤器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优于对照组,滤器后2、4、6、8h全血活化凝血时间长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肌酐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两组的Ca2+、pH、碱剩余、HCO3-、K+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枸橼酸体外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综合效果较受肯定,安全性较高,综合优势优于肝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对比同步枸橼酸抗凝与无肝素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合并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同步枸橼酸抗凝,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肝素抗凝治疗,对比应用情况及护理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滤器寿命和管道寿命都明显长于对照组,更换管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WBACT 滤后较滤前延长时间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均有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枸橼酸抗凝的效果肯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同步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洛  刁永书  陈志文  林丽 《西部医学》2012,24(2):391-39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高危出血患者采用同步枸橼酸抗凝与无肝素抗凝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21例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0例采用同步枸橼酸抗凝,行血液净化23例次;B组11例采用无肝素抗凝,行血液净化21例次,监测全血活化凝血时间(WBACT)和PH值、碱剩余(BE)、滤器和管路等指标,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在治疗中怎样对护理问题进行观察及处理。结果 A组患者滤后WBACT较滤前明显延长,而治疗前后WBACT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滤后与滤前WBACT的延长时间,A组WBACT在2、4及6h的延长时间均明显大于B组(P<0.05);而A组较B组管路使用寿命较长,更换频次较低,肌酐下降率较高(P<0.05),治疗后无碱中毒出现。结论同步枸橼酸抗凝对患者全身凝血状态无明显影响,不加重出血倾向,管路中抗凝效果好,节约了医疗耗材,适用于高危出血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用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来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抗凝方法。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患者10例,用局部枸橼酸抗凝共行CVVH治疗35例次,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血清钠及碳酸氢根变化。结果治疗中体外ACT时间较治疗前延长(169.3±12.6 vs 107.6±16.7 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钠(141.2±6.7vs 135.8±7.5 mmol/L,P>0.05)、碳酸氢根浓度(25.2±3.1 vs 22.4±5.1 mmol/L,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行CVVH治疗对系统凝血功能无影响,无明显副作用。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行CVVH治疗时简单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连续血液净化时抗凝剂枸橼酸及肝素疗效的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Medline,OVI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抗凝时枸橼酸和肝素作为对比的临床研究;对检索的研究进行筛查和质量评估;提取研究的数据资料;采用Revman5.3.5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应用GRADE pro3.6.1对Meta分析结果的质量进行证据评价评分。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包括964例连续血液净化患者,其中枸橼酸组475例,肝素组48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凝血人数枸橼酸组小于肝素组[OR=0.34,95%CI(0.17,0.70),P=0.003],死亡人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0,95%CI(0.68,1.20),P=0.48],不良反应人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9,95%CI(0.20,1.75),P=0.34],发生出血人数枸橼酸组小于肝素组[OR=0.24,95%CI(0.13,0.41),P<0.00001]。Meta分析结果的GRADE pro证据评价评分显示,发生凝血人数为高质量,死亡人数为中等质量,不良反应人数为中等质量,发生出血人数为高质量。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抗凝时枸橼酸较肝素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52例脓毒血症的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技术,记录血液净化前及治疗后48 h后血肌酐、血清钙的数值,并且对比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分值.结果 血肌酐在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体内血钙浓度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APACHEⅡ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48 h期间没有出现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出血事件.结论 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用于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时,采取病情观察、舒适护理、管路维护、抗凝措施及并发症的处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可以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达到有效抗凝,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RCA)在高原危重患儿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科接受CRRT治疗的80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局部枸橼酸钠抗凝组(RCA组)和普通肝素钠抗凝组(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记录滤器的使用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监测血气分析指标中血清钠(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酸碱度(pH)、体外游离钙(IC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对照组较RCA组明显延长,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RCA组,滤器使用寿命低于RCA组(P<0.05)。结论:RCA应用于危重症患儿CRRT中,可减少患儿出血的风险,增加生物相容性,延长滤器的使用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CRRT)危重症高危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危重症高危出血患者45例,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高危出血风险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152例行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伴高出血风险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 A组(68例)采用肝素钠抗凝法, B组(84例) 采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法。观察两组滤器、静脉壶的凝血情况,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滤器前后全血活化凝血时间及 电解质等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滤器和静脉壶凝血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降低 (P<0.05),且患者新发出血和原有 出血加重发生率也大大下降;A组滤器后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在治疗后各时间点较治疗前延长 (P<0.05),而B组滤器后的ACT浓度在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 pH,Na+,HCO3 –,Ca2+浓度均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可取得良 好的局部抗凝效果,出血风险低,是高危出血风险患者理想的体外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滤器发生凝血的多种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不同病因而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患者15例次,在透析开始10 min~4 h发生不同程度的凝血,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滤器凝血由多因素组成。结论:重视个体化抗凝,通过不同干预方法可有效延长滤器使用时间,保证CBP治疗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体外循环术后行 CRRT 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低分子肝素组21例,RCA 组12例。监测两组患者平均CRRT 血流量、置换液流量、净超滤量、滤器及管道平均使用时间、CRRT 前后肌酐水平、CRRT 24~72 h 后血小板计数、术后2次开胸止血率,CRRT 后活化凝血时间(ACT)值、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pH 值、iC2+及 Na+水平。结果低分子肝素组的平均 CRRT 血流量显著大于 RCA 组,RCA 组的滤器及管道平均使用时间长于低分子肝素组(P <0.05)。低分子肝素组术后48 h 及72 h 血小板计数低于 RCA 组,CRRT 后平均 ACT 及 APTT、术后引流量大于 RCA 组(P <0.05)。结论体外循环术后局部枸橼酸抗凝 CRRT 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替代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8-11
目的 分析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对患者血乳酸水平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11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 h、24 h、36 h 的血乳酸水平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 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 Ⅱ、SOFA 分值、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两组治疗12 h、24 h、36 h 血乳酸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TNF-α、IL-6、hs-CRP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APACHE Ⅱ和SOFA 分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死亡率为3.64%,均低于对照组的23.64%、1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血液净化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能降低患者血乳酸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关于脓毒症患儿采用连续血液净化(CBP)技术治疗的疗效分析和研究,以及采用CBP对患儿外周细胞因子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30例确诊为脓毒症的患儿采取脓毒症患儿采用CBP技术,采用ELISA技术来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IL-6、IL-8、IL-10的含量,在检察CBP的前后,在治疗前后1、3、7、13 h分别采取静脉血并检验,并且测量HCO3-的含量、BUN含量、Cr含量、K+含量的浓度并比较。在治疗前后1、3、7、13 h分别采取静脉血并检验。结果所有的患儿在脓毒症患儿采用连续血液净化(CBP)技术治疗之后,K+的浓度含量均有下降,其中IL-8在治疗后的3 h的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含量,(P〈0.05),在统计学中有意义。结论脓毒症患儿采取连续血液净化(CBP)技术治疗可以是血液中的毒性因子的含量得以下降,对患儿的脓毒症治疗有效,可以改善患儿的血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