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临床特点及手术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骨科1973年7月至2001年7月14例手术治疗的PHPT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PHPT患者多为女性,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ALP)、24h尿钙及超声检查有利于确诊,手术成功后患者主诉及症状逐渐好转,血清钙、ALP值下降。结论:常规生化、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PHPT患者,手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的手术步骤进行甲状腺手术,观察组(45例)行改良甲状腺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值及血清钙值.结果 两组术后24 h血清PTH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钙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甲状腺手术方式能更好的保护甲状旁腺,减少对甲状旁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经外科治疗后出现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升高伴正常血钙(normocalcemic parathormone elevation,NPE) 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该病的诊治能力,完善PHPT患者的术后管理。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PHPT且术后6个月内出现NPE的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转归,并进行相关文献总结。结果: 临床特点:9例患者中6例为中老年女性,3例为男性。除1例为无症状性PHPT,其余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肾结石及恶心、乏力。实验室检查:就诊时均血钙升高[(3.33±0.48) mmol/L],血磷降低[0.76 (0.74,0.78) mmol/L],24 h尿钙升高[8.1 (7.8,12.0) mmol/24 h],全片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明显升高[(546.1±257.7) ng/L],维生素D缺乏[25羟维生素D3水平(21.0±5.7) nmol/L],骨源性碱性磷酸酶[7例41.3 (38.6,68.4) μg/L,2例>90 μg/L]及N端中段骨钙素(>71.4 μg/L)明显升高,2例患者存在肾功能异常。影像学检查:7例骨质疏松,3例患者肾脏超声见肾结石。所有患者甲状旁腺影像学检查均发现明确病灶, 其中2例为多发病灶,7例为单发病灶。治疗及转归:2例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其余患者予甲状旁腺微波热消融治疗;术后1个月患者均出现PTH升高[(255.0±101.4) ng/L],血钙正常,甲状旁腺超声未发现复发病灶。给予钙剂及维生素D联合治疗至术后6个月,PTH均显著下降,术后血钙水平始终正常。结论: PHPT术后发生NPE与术前PTH高水平、维生素D缺乏及肾功能受损可能相关,但并不意味着PHPT的复发或者存在残余病灶;术后充足的钙剂及维生素D的补充可能使患者获益;应规范对PHPT患者的术后随访,以预防和治疗术后NPE。  相似文献   

4.
目的甲状旁腺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 isonitrile, MIBI)SPECT/CT显像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的重要定位诊断方法,在PHPT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但该诊疗设备尚不普及且对专业人员要求较高。本研究探索联合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血清校正钙(corrected calcium, corrected Ca)和血清磷(phosphorus, P)水平在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甲状旁腺占位中的价值,为PHPT的诊断提供更普遍实用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疑似PHPT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后,收集103名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血常规、生化指标、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糖脂代谢相关指标、骨转换相关指标及甲状旁腺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依据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MIBI阳性组和MIBI阴性组。分析生化指标与甲状旁腺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相关性以及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H、校正钙和磷单一指标和三者联合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甲状旁腺占位的价值。应用Logistic分析判别得出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的预测模型。结果MIBI阳性组患者的血清PTH(P=0.022)、校正钙(P<0.001)水平明显高于MIBI阴性组,磷(P=0.020)水平明显低于MIBI阴性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血清PTH(P=0.021)、校正钙(P<0.001)与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结果呈正相关,磷(P=0.025)与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结果呈负相关。将患者血清PTH、校正钙和磷作为自变量,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作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校正钙为99mTc-MIBI SPECT/CT阳性显像的独立影响因素(OR: 21.96,95%CI: 2.829~170.530,P=0.003)。PTH、校正钙、磷联合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8(95%CI: 0.651~0.845)。结论联合血清PTH、校正钙和磷水平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筛选拟行99mTc-MIBI SPECT/CT显像的患者,对PHPT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8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PHPT发病年龄为15~75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误诊率高.8例患者术前诊断均结合超声、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和CT等检查.所有患者血清钙升高和甲状旁腺素(PTH)检查均增高.8例PHPT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手术方式以直接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为主.术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钙、PTH值明显下降.手术后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超声和放射性核素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可作为首选的定位诊断方法,定性诊断主要依靠血钙和甲状旁腺素升高.定位明确的甲状旁腺腺瘤可行单侧探查;要注意术后低钙血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活性纳米碳对行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肿瘤病人甲状旁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甲状腺癌病人102例,随机选择52例术中先注射纳米碳混悬液于甲状腺内,后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观察组),另外50例仅做常规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术后3 d检测病人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钙水平,并比较2组正常、低PTH以及低血钙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切除的组织标本中有甲状旁腺病人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病人亦少于对照组(P<0.05),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PTH和血钙降低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血清PTH平均水平、血钙正常的病人血清PTH水平以及血钙降低的病人血清PT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钙平均水平和血清PTH降低病人的血钙水平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状腺肿瘤病人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应用活性纳米碳可对甲状旁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显像在高甲状旁腺素(PTH)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对73例手术确诊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行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必要时行全身显像、CT、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测患者术前PTH、血清钙、磷离子浓度以及术后血清钙、磷离子浓度,其中60例患者检测术后1周内PTH水平。 结果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29例,其中27例病理证实甲状旁腺瘤28处,99Tcm-MIBI显像阳性病灶27处(诊断敏感性为96.4%,27/28);另2例患者病理证实甲状旁腺增生病灶共3处,99Tcm-MIBI显像阳性病灶1处(诊断敏感性为33.3%,1/3);99Tcm-MIBI显像对PHPT总的诊断敏感性为90.3%(28/31)。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44例,病理确诊甲状旁腺组织增生154处,99Tcm-MIBI发现118处浓聚病灶,诊断敏感性为76.6%(118/154)。大部分甲状旁腺瘤放射性浓聚程度高于甲状旁腺增生组织。PHPT以高钙低磷血症为主,SHPT往往血钙升高不明显,但血磷升高明显。患者术后1周内可见PTH不同程度降低。 结论 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对甲状旁腺瘤的诊断敏感性高于甲状旁腺增生组织;该检查方法能够对功能异常的甲状旁腺组织进行术前定位,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王滟  张劲松  缪刚  李淼  周雁  张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4392-4396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PHPT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8—2015年北京医院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病房、骨质疏松症门诊确诊的PHPT患者687例,根据血钙(SCa)水平分组,SCa>2.54 mmol/L者作为1组(348例),SCa为2.03~2.54 mmol/L者作为2组(339例);根据年龄分组,≤50岁为A组(93例),51~60岁为B组(191例),61~70岁为C组(173例),≥71岁为D组(230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未发现病变组(345例)、腺瘤组(320例)、腺癌组(8例)、其他病变组(14例)。收集一般资料、合并症、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情况,检查甲状旁腺病变情况,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H)、SCa、血磷(SP)、血肌酐(Scr)、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FPG)、尿钙(UCa)、尿磷(UP)。结果 1组与2组甲状腺病变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肾结石、骨折、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所占比例均高于2组(P<0.05)。B组骨折所占比例低于A组(P<0.05);C组骨质疏松症所占比例高于A组(P<0.05);C、D组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所占比例低于B组,腺瘤所占比例均低于A、B组(P<0.05);D组男性、骨折所占比例均高于B、C组(P<0.05)。腺瘤组年龄、骨质疏松症所占比例、SP、Scr水平均低于未发现病变组,骨折所占比例、SCa均高于未发现病变组(P<0.05);腺癌组年龄、SP均低于未发现病变组、腺瘤组,肾结石、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发现病变组,SCa高于未发现病变组、腺瘤组(P<0.05);其他病变组骨质疏松症所占比例低于未发现病变组,肾结石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现病变组、腺瘤组,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现病变组,SCa均低于未发现病变组、腺瘤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PTH、SCa、SP是PHPT患者甲状旁腺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HPT以甲状旁腺瘤最常见,但无病变的PHPT病例亦增多,临床医师需提高对PHPT的认识,常规检测PTH、SCa及颈部超声,尽早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超声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的诊断价值及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尿毒症患者进行甲状旁腺的超声检查,并测定血清PTH、钙、磷水平.结果:55例中52例患者(94%)测到增大的甲状旁腺64枚,其中测及2枚以上者11例(20%).多枚甲状旁腺患者,甲状旁腺体积、血清PTH及磷水平均较单枚患者明显增加(P<0.01),上述指标随病程的延长变化更加明显;但血清钙水平并无明显变化.结论:尿毒症甲状旁腺的大小与血清PTH及磷水平存在一定关系.超声对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甲状旁腺肿大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测定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意义。方法2004年1月—2009年11月11例PHPT患者行微创甲状旁腺手术,分别测定麻醉后手术前、病变甲状旁腺切除后10 min、术后第1天、术后7天、术后6个月的血PTH水平,并检测血钙及血磷的变化情况。结果11例患者甲状旁腺病变切除后10 min血PTH较术前下降>50%,证实高功能甲状旁腺组织全部切除。10例患者术后6月复查血钙、血磷均正常,9例PTH正常,1例略升高。结论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微创手术中,PTH测定是确定是否全部切除病变甲状旁腺组织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壮骨补肾汤联合西那卡塞治疗血液透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PT)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8例血液透析HP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西那卡塞、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钙(Ca)、磷(P)代谢、PTH、骨代谢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a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两组P水平、钙磷乘积(Ca×P)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PTH、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口服壮骨补肾汤联合西那卡塞治疗血液透析HPT患者疗效较优,能较好地改善Ca、P及骨代谢,降低PTH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铁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MHD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铁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尿酸、钙、磷、PTH、C-反应蛋白(CRP)水平。保持随访至2021年5月,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并对影响MHD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130例MHD患者死亡51例,存活79例。生存组年龄、透析时间、CRP、铁蛋白、肌酐、尿酸、磷、PTH水平低于死亡组,钙水平高于死亡组(均P<0.05)。不同铁蛋白、钙、磷、PTH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高铁蛋白、低钙、高磷、高PTH、高CRP水平是MH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钙、磷、PTH水平与MHD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MH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1例长期在我院定期输血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进行血清钙、磷及PTH水平测定,并与正常儿童对照。同时观察患儿PTH与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钙水平较正常对照儿童显著降低[(2.25±0.13 )mmol/L vs(2.38±0.04)mmol/L,P<0.05],血清磷和P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儿血清PTH轻度增高,另46例正常。相关分析显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PTH水平与血清钙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17,P<0.05),与血清铁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5),血清钙与骨碱性磷酸酶呈显著负相关(r=-0.422,P<0.01)。结论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甲状旁腺功能基本正常,部分患儿血清PTH轻度增高可能与血钙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分析27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的血清镁浓度,了解其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997年~2007年该院收治的PHPT患者27例.利用SPSS软件对血镁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HPT患者入院时40.70%在低镁血症.与血镁正常的PHPT患者相比,低镁者血PTH水平和尿镁/尿钙比值显著增高,尿钙排出减少,骨骼受累明显增多.手术治疗的16例PHPT患者中,术前低镁者术后100%仍有低血镁,且术后血镁水平进一步降低,而术前血镁正常的患者中75%术后发生低镁血症.术前血镁水平不同的2组患者术后血钙磷的变化也存在显著不同.结论 PHPT伴发低镁血症并不少见.术前伴发低血镁提示PHPT的病情可能更严重.术后需通过积极监测血钙磷镁水平的变化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彩色多普勒测量其甲状旁腺体积,并同时检测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钙、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等骨代谢指标。结果1)根据血清iPTH结果1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高iPTH组(血清iPTH>300ng/L)84例(47.7%),正常iPTH组(血清iPTH150~300ng/L)32例(18.2%),低iPTH组(血清iPTH<150ng/L)60例(34.1%)。2)1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60例伴有甲状旁腺体积增大(34.1%),其中高iPTH组有48例(57.1%)、正常iPTH组4例(12.5%)、低iPTH组8例(13.3%)。高iPTH组患者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iPTH组和低iPTH组(P<0.05)。高PTH组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程度亦明显高于正常PTH组和低PTH组(P<0.05)。3)甲状旁腺体积增大与透析龄≥5年、不规律服用活性维生素D3制剂的比例、血磷和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液滤过次数<2次/月和血钙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甲状旁腺激素高分泌组。透析龄、不规律服用活性维生素D3制剂、血iPTH是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水平和PTH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HHD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CHD组行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钙、磷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HHD组透析后血磷、i PTH下降较CHD明显(P0.05和P0.01),6个月后HHD组患者血清钙水平较前稳定,血磷和i PTH水平下降且比CHD组低(P0.01);CHD组血清钙、血磷和i PTH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有效降低血磷、血清PTH水平,稳定血钙。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术中行甲状旁腺原位保留与甲状旁腺即刻自体移植(甲状旁腺组织碎屑囊袋肌肉种植法与甲状旁腺组织匀浆注射法)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甲状腺全切术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A组(甲状旁腺原位保留组,97例)、B组(甲状旁腺组织碎屑囊袋肌肉种植组,34例)、C组(甲状旁腺组织匀浆注射组,45例)。比较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30天血Ca~(2+)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A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C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B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C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0天,C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状旁腺组织即刻匀浆注射自体移植有助于减少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上尿路结石患者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潍坊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2月~2016年3月的上尿路结石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复发情况分为结石组与复发性结石组,随机选取在本院查体的50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检测血清钙、磷、PTH、CT水平,计算PTH/CT值.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复发性结石组与结石组的PTH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PTH高于结石组(P<0.05);两组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与结石组PTH/CT值高于对照组,复发组PTH/CT值高于结石组.结论: PTH与CT的变化是引起上尿路结石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PTH/CT值增高可能与上尿路结石的发生及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9.
边拜  王立  才琴 《新疆医学》2009,39(1):78-79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多而使骨组织缺钙,导致血钙升高、尿钙排除增加、尿磷增加、血磷降低,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人骨质疏松、泌尿系结石形成、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病变等一种疾病。我院自1989年2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21例,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的52例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1 d、3 d、7 d、1个月、3个月)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期未发现复发病例。术后3例患者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49例患者术后血钙、血磷、i PTH、ALP均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所有患者骨痛、皮肤瘙痒、失眠、肌无力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1例患者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9例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经积极口服及静脉补充钙剂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尿毒症SHPT安全、有效,能迅速降低SHPT患者高水平的i PTH,改善钙磷代谢紊乱,同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