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其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64例(观察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3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免疫功能指标(IgG、CD3+、CD4+)、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IgG、CD3+以及CD4+均未出现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较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剔除上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盆腔粘连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黄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1-132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实验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肌瘤复发率和肌瘤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等优点,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方式行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范围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方式行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范围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常静 《江苏医药》2013,39(2):226-228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腹腔镜(A)组和开腹(B)组:A组经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B组实施常规开腹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但与B组比较,A组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且术后镇痛剂的使用也少于B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优势,是治疗子宫肌瘤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8):108-1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2例作为腹腔镜组,同时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聃  刘毅智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82-183,186
目的评价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80例,分为两组,各90例,开腹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问和镇痛药物使用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每组7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肌瘤大小和数量。结果 1开腹组患者肌瘤数和肌瘤大小显著大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腔镜组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和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式安全、可靠,对腹腔干扰小,而多发、巨大或剔除后复发的肌瘤应首选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9.
向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108-110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确诊为子宫肌瘤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8例和同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疗效比较无差异性。两组比较,尿频、尿潴留、月经异常、症状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腹部无切口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102例)、开腹组(5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最大肌瘤直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与开腹组对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最大肌瘤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下降,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疗效,并能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药实践》2016,(9):648-65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4例要求保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较好,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低,无明显术后并发症,但手术时间较长,临床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红安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剔除肌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1%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8,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有42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有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温、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温等方面与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创伤小、恢复快,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因此其逐渐取代了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被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6%(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但手术操作要求较开腹术更高。  相似文献   

15.
全冬群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579-3580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下子官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官肌瘤剔除术62例(腹腔镜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74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较传统经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侠、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对比小切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6)患者行小切口开腹术式进行治疗,对照组(n=36)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及住院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属于微创术式,疗效安全可靠,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小切口开腹手术治疗范围较广,治疗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3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127例和对照组126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切除子宫肌瘤。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术后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术中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对机体的损伤小,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周再  盛丽  徐玉贵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64-165
目的:探讨腹腔镜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57例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剔除术治疗者28例(腹腔镜组),传统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治疗者29例(开腹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开腹组患者相对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腹腔镜治疗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3.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5%。结论与传统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肌瘤复发率也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4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子宫肌瘤行肌瘤剔除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残留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腔镜组和开腹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相比,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排气时间较短,术后病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残留及术后复发情况。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美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尚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选择恰当的病例,术者操作熟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