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早期肺癌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早期肺癌切除效果;手术进行的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QO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早期肺癌切除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无显著差异,但手术进行的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住院的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QO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QO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疗效肯定,可改善病情和生活质量,手术快,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方法对原发性肺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行单孔胸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三孔胸腔镜手术,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预后情况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数据对比P均0.05;研究组术后VA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后气管损伤、手术切口延期愈合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三孔胸腔镜对原发性肺癌均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且各有利弊,临床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案,从而有利于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患者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使用常规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思维导图引导疼痛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相关指标恢复情况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20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差异将其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思维导图引导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改善、自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及患者满意度、手术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肺癌患者干预前疼痛评分、自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 0.05),护理后试验组各项疼痛评分、自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肺癌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癌者(P均<0.05);试验组肺癌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肺癌者(P均<0.05)。结论 思维导图引导疼痛护理有利于促进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相关指标恢复,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联合依折麦布进行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单一的依折麦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联合使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从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变化指标、血清学指标、血脂水平指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功能评分、血管内皮功能评分以及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6个方面,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N末端脑利纳肽原、左心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变化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的水平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水平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肾上腺脑白质变性的水平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管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Ⅰb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楔形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将漯河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Ⅰb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肺楔形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应激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术后1年存活率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除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外,试验组其余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与术前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缓激肽(BK)、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水平均有所提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与术前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有所提高,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6/50),与对照组的14%(7/50)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试验组患者1年存活率、复发率分别为90.00%、28.00%,与对照组的88.00%、32.00%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g...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23例采用开胸手术治疗的同龄患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疼痛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3、5 d的血清疼痛相关指标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术后1、3、5 d的血清指标,P均<0.05,两组术后的检测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相关指标波动小于开胸手术,说明机体的疼痛应激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开放性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35例早期肺癌患者接受开放性肺段切除术治疗,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另外35例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作为本研究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研究淋巴结清除数量为(7.2±3.9)个,手术时间为(103.3±39.4)min,术中出血量为(69.3±10.4)mL,术后住院时间为(4.2±0.4)d;对照组巴结清除数量为(5.9±2.7)个,手术时间为(86.4±11.4)min,术中出血量为(72.5±13.5)mL,术后住院时间为(6.8±1.4)d;两组的淋巴结清除数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大,但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的63例老年 NSCLC 患者,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均于全麻条件下,分别行全肺切除术与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免疫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术后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和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术后 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 P ﹤0.05),且观察组术后上述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全肺切除术相比,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老年 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对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都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以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段爱花  李丹 《贵州医药》2023,(12):1977-1978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胸腔镜肺癌手术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研究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率及围术期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观察组患者对围术期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可有效提升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手术术后康复效率及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率,提升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率,是更适合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TRF)指标与围生期结局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到医院诊治的43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择同时间段内就诊的43例妊娠期正常女性纳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清SF、TRF检测。对比两组的SF、TRF水平,观察两组的围生期结局,分析血清SF、TRF与围生期结局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SF水平低于对照组,TRF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在不良围生期结局发生率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及产后出血患者的血清SF水平显著低于非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及产后出血患者,TRF水平高于非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及产后出血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围生期结局良好组的血清SF水平高于围生期结局不良组,TRF水平低于围生期结局不良组(P <0.05)。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ST水平与不良围生期结局呈正相关关系,TRF水平与不良围生期结局呈负相关关系(P <0.05)。结论 血清SF、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18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电视胸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分别对2组围手术期指标、生存情况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电视胸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胸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传统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总量及1年生存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反应蛋白在术后1,2,3d明显增加,但电视胸腔镜组CRP水平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郝延红  龚嫚 《贵州医药》2022,(8):1191-1192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两种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测定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与手术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NSCLC患者不仅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以减轻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析恩度配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加用恩度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指标水平、生存率、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癌症治疗功能总体评价量表(FACT-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恩度配合同步放化疗效果较好,患者血清指标趋于正常水平,治疗后3、5年生存率较高,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患者的整体预后结局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早期肺癌的应用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收治的9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临床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可缩短早期肺癌患者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精准定位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CA724、癌胚抗原(CEA)及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35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中男性42例, 女性25例, 年龄(58.75±6.81)岁, 肿瘤长径(1.39±0.25)cm;研究组患者中男性41例, 女性27例, 年龄(58.22±6.35)岁, 肿瘤长径(1.36±0.31)cm。对照组患者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前行3D-CTBA精准定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术前、术后7 d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指标的变化,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15.77±7.96)min]、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3.48±0.81)d]均短于对照组[(140.05±8.77)min、(4.52±0.74)d], 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保温护理对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均等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手术开始时、术中1 h、手术结束时、麻醉苏醒时)的体温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术中1 h、手术结束时、麻醉苏醒时的体温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 <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显著偏低(P <0.05)。对比术后苏醒相关指标,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寒战发生率,观察组寒战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温护理应用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低体温现象的发生,且能够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提升患者苏醒效率,降低寒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诊的9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比较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军朝  王伟 《贵州医药》2023,(3):384-385
目的 对比分析采用单操作孔完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行单操作孔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康复指标(胸管引流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操作孔完全胸腔镜手术较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虽然增加了手术时间,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率,是对患者有更高临床价值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