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外伤后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脑挫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接受外科常规药物治疗与高压氧治疗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用Barthe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5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脑外伤患者疗效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观察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颅脑外伤重症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其功能康复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ICU接诊的92例颅脑外伤重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展开护理干预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阶段式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8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 相似文献
5.
6.
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本文旨在对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1年1月~2004年12月间在本院行康复治疗的146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通过对3个高压氧治疗疗程(40 d)后患者的FMA上下肢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进行定量测定,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各项定量指标上都有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护理后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常规护理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50例,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干预期间的临床指标情况,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心理状况及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平均住院、机械通气及重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上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P <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投硬币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命名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早期康复护理后运动功能评分为(44.26±2.73)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9.21±5.330)分,抑郁情绪评分为(27.49±1.31)分,焦虑情绪评分为(27.06±1.11)分,各项评分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术后伴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运动、生活能力,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指南》2019,(27)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各53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患者实行6个月后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率(88.68%)明显高于常规组(77.36%),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83.02%)明显优于常规组(71.70%),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8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优于对照组77.02%的总有效率(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意识及肢体功能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心理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共10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形常规一般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期心理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少,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负面情况,缓解其焦虑情绪,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肢体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宦红美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09,26(7):62-62
重度颅脑损伤多伴有严重合并症,如偏瘫、失语、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等.近几年来,随着神经学科的不断发展,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水平日益提高,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存在重视抢救生命,忽视功能康复的倾向,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4):256-257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 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预后优良率为6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良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加快恢复患者的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作为颅脑损伤后一种常规辅助治疗手段,对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着和手术或药物治疗同等的重要性。笔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以观察其对患者神经、肢体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遗偏瘫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我们对1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药物治疗、预防性康复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肢早期功能恢复情况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恢复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方法将75例符合标准的患分为2组,观察组(积极康复护理)39人,对照组(随访观察)36人。分别在刚入组、3个月末、6个月末的时候利用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对两组入选患者进行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在入选患者刚入组时通过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评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6个月末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在6个月末时较3个月末时也有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康复组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步行过程左右步长差距、步行速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步行过程左右步长差距、步行速度、下肢功能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步行过程左右步长差距、步行速度、下肢功能FMA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康复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步行过程左右步长差距、步行速度、下肢功能FMA评分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康复组SF-36评分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