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发现的直径超过1.0 cm的黏膜隆起性病变6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分析隆起病变的层次结构及性质。结果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直径>1.0 cm的病例65例,其中食管2例,胃19例,结肠44例。按照病变类型进行分类其中平滑肌瘤2例,间质瘤5例,囊肿3例,息肉47例,癌8例。息肉、恶性肿瘤患者均经黏膜切除(EMR或ESD)或外科手术病理证实,超声提示息肉病变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5.4%,超声提示恶性肿瘤病变与病理符合率100%。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能够清晰显示消化道隆起病变的起源层次,并对隆起性病变的性质判断具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对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应用内镜超声对40例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及引导治疗。结果经内镜超声检查诊断为平滑肌瘤18例(45.0%),胃间质瘤2例(5.0%),脂肪瘤2例(5.0%),胃底静脉瘤1例(2.5%),异位胰腺2例(5.0%),胃壁外压迫13例(32.5%),未见异常2例(5.0%)。胃壁外压迫性病变主要为脾脏(8/13,61.5%),其次是肝左叶、胆囊、胰腺囊肿、胰腺囊腺癌等。3例平滑肌瘤、2例脂肪瘤及2例异住胰腺经内镜下切除;3例平滑肌瘤、2例良性胃间质瘤、1例胰腺囊肿及1例胰腺囊腺癌经手术治疗。病理与内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内镜超声诊断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较为准确,能对病变的性质及起源做出诊断,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EUS)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ESD)切除胃黏膜下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胃镜检查中发现135例胃黏膜下隆起型病变,均行EUS检查,排除外压性改变、血管性病变或进展期癌变(癌变累及固有肌层、浆膜层及临近或远处转移)患者34例,对101例黏膜下肿瘤患者行ESD治疗,并将EUS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101例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57例,胃异位胰腺23例,胃脂肪瘤15例,胃神经纤维瘤3例,平滑肌瘤2例,胃癌1例.结论 EUS指导ESD治疗胃黏膜下肿瘤,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在内镜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运用超声内镜检查156例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并对其中122例分别用内镜下高频电切电凝、ESD、EMR、尼龙圈套器套扎治疗。结果食管隆起病变以平滑肌瘤最常见,占良性病变的54.9%;胃间质瘤占胃良性隆起性病变的60.5%;本组行ESD、EMR术,部分病例术中少量出血,用氩气或者钛夹即可止血。结论超声内镜为内镜微创治疗隆起性病变适应证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大部分病变可以安全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超声内镜指导下内镜微创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内镜发现的210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其结果选择不同治疗方案,其中145例采用内镜微创治疗及外科手术切除。术后定期内镜随访。结果210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胃肠道平滑肌瘤78例、间质瘤84例、脂肪瘤20例、异位胰腺19例、囊肿6例、神经内分泌瘤3例。120例采用内镜微创治疗,25例行外科手术切除。超声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性质符合率为87.6%,来源层次符合率87.6%。103例内镜术后随访1~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病变的来源及性质判断有较高准确性,且为隆起病变在内镜下选择何种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mEUS)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对71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行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根据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层次,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外科治疗或随访。结果:息肉8例,囊肿5例,异位胰腺3例,脂肪瘤4例,腔外压迫3例,黏膜下肿瘤48例,均明确了解了病变的起源层次。对部分患者行内镜下治疗、外科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4%。结论:mEUS检查能明确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大小、起源层次,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微超声探头在胃隆起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157例内镜提示的胃隆起性病灶,其中有部分病灶结合活检依然无法确诊,均使用内镜微超声探头进行检查并讨论检查结果。结果病变性质以良性病变为主,共检出符合间质瘤表现61例(位于固有肌层),其他依次为28例恶性肿瘤,27例外压性病变(其中脾脏外压9例、其他18例)、11例未发现病变、8例异位胰腺(胃窦7例)、9例血管性病变、4例息肉、4例炎症、3例消化道壁增厚以及囊肿与脂肪瘤各1例。已经通过组织学证实了其中的恶性病变及部分良性病变。结论内镜微超声探头可以贴近病变部位进行扫描从而能够清楚地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较好地提示了病变的性质,亦能准确定位胃隆起性病灶。综上所述,经内镜微超声探头对于诊断胃隆起性病灶并指导治疗,有着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中小探头超声检查(MPS)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病灶的患者130例给予小探头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并与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30例经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病灶病例,经MPS检查结果表明胃癌15例,食管癌10例,食管平滑肌瘤15例,胃平滑肌瘤15例、胃息肉25例,胃外压迫10例,异位胰腺10例,十二直肠息肉5例,未发现异常病例25例。130例患者中部分病例经手术或内镜病理检查证实。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诊断明确病例共计120例,诊断准确率为92.3%。常规内镜检查诊断明确病例共计95例,诊断准确率为73.1%,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对上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MPS)在胃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胃镜检查诊断为胃黏膜隆起性病变82例行MPS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部分行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82例胃黏膜隆起性病变中间质细胞瘤38例,其中12例来源于黏膜肌层,26例来源于固有肌层,恶性间质细胞瘤4例,脂肪瘤6例,血管瘤3例,囊肿3例,胃息肉11例,异位胰腺8例,腔外压迫9例。其中29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1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MPS对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并且在其指导下进行内镜治疗是黏膜下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纵轴超声内镜在消化道隆起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上的应用。方法:对156例消化道隆起性疾病患者进行纵轴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发现间质瘤/平滑肌瘤68例,息肉18例,囊肿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26例,异位胰腺8例,脂肪瘤9例,静脉瘤7例,外压16例,经病理证实87例。结论:超声内镜检查能清楚地显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对判断消化道隆起性疾病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病理分析超声内镜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病变,并行内镜切除或外科切除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不同检查结果选择具体术式,术后行病理检验,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对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并根据病理总结超声内镜误诊经验。结果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85.19%,常规胃镜诊断符合率为62.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诊断平滑肌瘤38例,内部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楚,其中30例起源于黏膜肌层,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间质瘤52例,≤2.0cm者表现为均匀低回声,局部可见点片状稍高回声,边界清楚。≤1.0cm者回声信号低,部分与平滑肌瘤鉴别困难。>2.0cm者,瘤体内点片状高回声稍多,具有恶性倾向者内部回声不均匀更为明显,边缘不规则,侵犯浆膜层。其中7例起源于黏膜肌层,35例起源于固有肌层,10例侵及浆膜层。脂肪瘤5例,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回声,后方常伴有声影,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均起源于黏膜下层。囊肿5例,表现为均匀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稍增强,边界清楚,起源于粘膜下层。异位胰腺8例,表现为不均匀的高回声,大部分白光下可见脐样凹陷,内部可见管状结构,边界不清楚,无明显包膜,常累及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结论超声内镜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分辨食管、胃黏膜下隆起的起源层次,术前可判断隆起病变性质,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内镜微超声探头检查对胃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电子胃镜拟诊117例胃病变.采用FujinonSP-701型超声内镜进行检查。全部病例经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部分较大胃外组织压迫病灶。在行TEMP时加用体表超声检查。结果117例中胃平滑肌瘤45例.胃外压迫14例,炎症13例,息肉10例,脂肪瘤9例,胃癌6例.胃溃疡5例,囊肿5例,异位胰腺4例,淋巴瘤2例.静脉曲张2例,平滑肌肉瘤1例,贲门失弛缓症1例。结论 TEMP对胃壁隆起性病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并分析超声内镜辅助下行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某院2017年12月~2019年4月收治的110例疑似胃粘膜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合适的内镜微创治疗方式,手术结束后为患者进行病理切片以及免疫组化的检查。结果:根据对患者进行的内镜检查结果,高频电刀治疗20例,黏膜剥离术10例,黏膜切除术20例,套扎治疗60例;术后通过超声内镜诊断,并与术后病理性质进行比较,其符合率为94.7%,来源层次符合率为95.8%。结论:根据结果显示,超声内镜辅助下行黏膜下肿瘤内镜微创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效果,其安全性也具有极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常规内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有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者入组,共120例,入组患者首先完成常规内镜检查,根据普通白光内镜下病变特点分析病变性质并完成内镜诊断,然后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对病变周围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进行观察后做出诊断,并根据黏膜像取病理组织检查,将普通白光内镜下诊断及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诊断分别与病例诊断结果相比较,观察符合率。结果 120例平坦型病变病理证实慢性炎症68例,炎症伴肠上皮化生24例,炎症伴不典型增生18例,早期胃癌10例,普通内镜下诊断总病理符合率为69.2%,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诊断总病理符合率92.5%,两种情况下总病理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诊断早期胃癌、炎症伴不典型增生、炎症伴肠上皮化生,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明显优于普通白光内镜。结论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诊断和组织病理学上较普通白光内镜有更好的一致性,且能有效提高胃平坦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诊断大肠类癌的临床价值,以及内镜微创治疗早期大肠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普通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下肿瘤,然后经内镜超声检查确诊类癌,对起源于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类癌患者29例行内镜微创治疗,直径≤1.0 cm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直径>1.0 cm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 29例均完全切除,病变直径0.6~1.8 cm,19例行EMR术治疗,10例行ESD术治疗。2例ESD术中创面出血,经热活检钳电凝止血成功,无穿孔。术后病理检查均显示为类癌。术后3个月结肠镜复查随访,所有患者创面形成瘢痕,无残留和复发。结论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EMR和ESD治疗起源于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的早期大肠类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指导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03月-2013年09月行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可疑病变42例,可疑病变包括局部黏膜粗糙不平、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首次病理检查均提示为良性病变。在普通胃镜下观察可疑病灶黏膜,记录病变的大小、范围,然后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可疑部位取活检,所有病变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结果42例患者确诊为腺癌3例(7.14%),高级别内瘤样变4例(9.53%),低级别内瘤样变11例(26.19%),慢性炎症及肠化生24例(57.14%)。结论超声内镜对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对指导治疗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祥春  李敏  汪文生  张焰平  陈刚  汪祺  陈燕 《安徽医药》2013,34(8):1179-1180
目的评价消化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食管隆起性病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22例食管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结合超声内镜和(或)胸部CT等综合评估,采用EMR治疗,并对所有切除标本行病理检查,术后3个月短期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22例患者全部经EMR切除病灶,部分术中少量出血均经电凝、热活检钳、APC或钛夹止血,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局部未见残留组织,愈合良好,局部未见狭窄、疤痕增生现象。结论 EMR是治疗食管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易于掌握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查正伟  郑吉顺  彭琼 《安徽医药》2017,21(7):1258-1261
目的 探讨微型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内镜检查提示存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54例病人行MPS检查,了解隆起性病变来源的组织层次及性质.结果 54例病人中发现60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其中食管隆起性病变17处,胃部隆起性病变34处,十二指肠病变4处,贲门1处,直肠3处,降结肠1处.起源于黏膜层病变25处,起源于黏膜肌层病变3处,起源于黏膜下层的病变15处,起源于固有肌层病变13处,腔外压迫性病变3处,全壁性病灶1处.初步诊断为息肉15处,平滑肌瘤5处,间质瘤13处,隆起糜烂2处,囊肿4处,静脉瘤3处,异位胰腺3处,脂肪瘤7处,类癌2处,血管球瘤1处,腔外压迫3处,淋巴瘤1处,Brunner′s腺增生1处.结论 MPS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定位准确,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对易于混淆的病变,MPS不能代替病理而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电子胃肠镜发现的15例胃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肿瘤,内镜超声检查和/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及性质,ESD操作步骤;黏膜下注射液体以抬高病灶,接着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之后使用hook刀或IT刀沿病灶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病变直径1.0~3.5cm,平均2.3cm,ESD手术时间30~175min,平均73 min,ESD治疗过程中创面均有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或金属钛夹止血,无术后延迟出血发生,穿孔发生率为6.7%(1/15),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作为一种内镜微创治疗,能实现较大病灶的完全剥离,为临床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也为消化道早期黏膜及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方军  杨力  向阳  赵赛菊 《江西医药》2014,(8):668-67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治疗消化道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电子胃肠镜发现的30例胃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良性肿瘤,内镜超声检查和(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及性质。 ESD操作步骤:黏膜下注射液体以抬高病灶,接着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之后使用Hook刀或IT刀沿病灶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病变直径1.0-3.5cm,平均2.3cm,ESD手术时间30-175min,平均73 min,ESD治疗过程中创面均有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或金属钛夹止血,无术后延迟出血发生,穿孔发生率为6.7%(1/15),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作为一种内镜微创治疗,能实现较大病灶的完全剥离,为临床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也为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良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