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简称甲减危象),又称粘液性水肿昏迷,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重症,80%发生于60岁老年女性。该病是内分泌领域致死率最高的急症之一,过去死亡率高达60%~70%,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和急救技术的提高,死亡率降至20%~25%~([1]),现报道我院甲减危象并抢救成功1例。1病例患者,女,65岁,主因"浮肿、气短、脱发20天,加重2天"入院。2014年开始出现乏力、  相似文献   

2.
姜永青 《现代保健》2010,(31):82-83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肿块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63例术前拟诊良性病变的甲状腺肿块患者进行不离断颈前肌的改良手术.初期110例仅行甲状腺腺瘤摘除术;后期53例根据术中探查结果,32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2l例行腺叶切除术.结果 无1例发生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大出血、甲状腺危象;初期手术3例复发.结论 对甲状腺良性肿块应选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腺叶切除,慎用瘤体摘除术或腺叶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甲状腺危象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甲状腺手术后甲状腺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求治20例甲状腺危象患者于10~30 h病情逐渐稳定、甲状腺生成的T3、T4水平下降,1~2周完全恢复,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于甲状腺危象的治疗是抢救要及时果断,措施要有力,用药要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年入院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外科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没有发生术后出血、喉返神经的损伤、甲状腺危象、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治疗甲减效果肯定,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亢效果满意,术前应做到完善的检查,术中做到操作细致,以减少或避免甲低、喉返神经的损伤、甲状腺危象、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良性肿块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肿块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2例术前拟诊良性病变的甲状腺肿块改良手术方法:不离断颈前肌;初期11例仅行甲状腺腺瘤摘除术,后期51例根据术中探查结果3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21例行腺叶切除术.结果:无1例发生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大出血、甲状腺危象;初期手术2例复发.结论:对甲状腺良性肿块应选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腺叶切除,慎用瘤体摘除术或腺叶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代谢特征变化趋势.方法 选择2018—2019年溧阳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新诊断的甲减患者93例,包括临床甲减患者32例和亚临床甲减患者61例;另选甲状腺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和对照组甲状腺功能、血脂、尿酸和血糖水平.然后依据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结果将入组的93例甲减患者分为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进一步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和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甘油三酯(TG)、尿酸(SUA)、空腹血糖(FB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TSH、FT3、FT4、TG、S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LDL、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减患者SUA、TG及FBG水平高于健康人;尤其是其中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患者,SUA、TG水平进一步升高,更易于出现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良性甲状腺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收治的66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可能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66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术后共发生甲状腺危象8例.并发率为1.2%.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病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后未予镇痛、精神因素是甲状腺术后好发甲状腺危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原发病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后未予以镇痛、围手术期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能是良性甲状腺疾病虽然经过积极术前准备但仍然并发甲状腺危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2017年8月的一个上午,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甲状腺专科专家诊区挤满了前来看病的患者,年近8旬的陈如泉教授慢条斯理、全面详细地询问着患者的病情.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甲状腺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百姓的身心健康.如何更好地治疗甲状腺疾病,为患者们解除病痛?陈如泉为此已苦心钻研了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9.
1年前,张女士发现自己总是感觉饿,吃得虽多,但消瘦得很厉害,且怕热易出汗,稍有活动便感觉心慌.医院检查确诊为甲亢,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然而,经过1年药物治疗复查,却发现她似乎从"甲亢"患者变成了"甲减"(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 为何治疗后变成甲减了?甲减了又该怎么办?甲亢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分析其误诊和漏诊原因。方法:选取1994年3月-2008年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妇科和儿科的183例TS患者,平均年龄为14.5±6.2岁,随诊时间为6个月~21年。所有患者均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TPO、TgAb和/或TRAb)检测,细胞遗传学检查及骨龄测定。结果:183例患者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12例(61.2%),甲减或亚临床甲减60例(32.8%);轻度甲亢9例(4.4%),其中6例进展为原发性甲减,3例甲状腺功能已转为正常,正在随访中;另2例甲亢诊为Graves’病。TS合并甲亢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9例桥本病一过性甲亢患者:45,X0 3例,45,X0/46,XX 2例,46,Xi(Xq)3例,46,XX/46,Xi(Xq)1例;2例Graves’甲亢患者:45,X0/46,XX,46,Xi(Xq)/45,X0各1例。结论:TS患者合并甲减比甲亢更常见,如TS合并甲亢可能多为桥本病的一过性甲亢,但不能忽视Graves’病的可能。长期规律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对TS患者的甲状腺异常的及时诊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甲状腺,人类颈部正中的"小蝴蝶",虽然个头很小,但却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由于其在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甲状腺被誉为"人体发动机"。研究表明,1%~3%的妊娠期女性患有甲状腺疾病,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妊娠期间甲状腺出现问题,严重的会引起妊娠妇女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早剥等,或胎儿生长发育以及不良新生儿甲亢等,甚至分娩时出现甲亢危象。因此,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诊治被列为围产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从多方面影响卵巢轴功能,无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都可能会发生月经不规律、生殖力减退及卵泡发育停滞.该文综述结论 为甲减患者的月经失调类型偏多于月经过少或月经稀发,甲减程度重者可为月经过多或月经频发甚至功血.甲亢患者的月经失调以月经过少或月经稀发为主要类型.妇产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月经失调时应关注月经失调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正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如此神秘?上百年来各种纷争和猜想从来没断过。医学界的脑洞向来最清奇,最近,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的一位医生表示:蒙娜丽莎可能是得了甲减,因为脱发、皮肤变黄、大脖子等都符合甲减的特征。虽然这只是推测,但甲状腺疾病确实是女性的常见病。甲状腺在人体颈部正前方靠下,形状像一只大蝴蝶趴在气管上,也像是护在气管前的一面盾甲,因此称之为"甲状腺"。甲状腺是人体的内分泌腺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确定在Graves多发家系成员中,甲状腺自身免疫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并研究碘摄入量对Graves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对全部家系成员询问甲状腺疾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测定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及空腹尿碘含量.结果 Graves患者一级亲属的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1.8%、5.45%、1.8%和3.6%,这四种疾病患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均为阳性.结论 在Graves多发家系中,Graves患者一级亲属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变化,并评价其在131I治疗后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发生的关系.方法 167例Graves病患者,于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18个月分别检测血清TPOAb、TGAb水平,将患者分为抗体阳性组(72例)及抗体阴性组(95例),比较各组患者甲减的发生率.根据早发甲减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早发甲减组(64例)及非早发甲减组(103例),比较各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变化.结果 131I治疗后18个月抗体阳性组甲减发生率为19.4%(14/72),抗体阴性组甲减发生率为7.4%(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TPOAb及TGAb阳性率最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TrPOAb及TGAb阳性率均降低,其中治疗后18个月TPOAb、TGAb阳性率明显降低[15.6%(26/167)、19.8%(3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甲减组TPOAb及TGAb水平明显高于非早发甲减组[(433.2±98.4)kU/L比(211.4±76.5) kU/L;(165.7±41.6) kU/L比(89.5±21.1) kU/L,P<0.01].结论 TPOAb及TGAb是131I治疗Graves病后致早发甲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131I治疗Graves病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疗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HT)简称亚甲减患者经左甲状腺素(LT4)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及血脂的变化。方法选择自1998年11月至2002年11月首程放射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资料完整的76例鼻咽癌患者,颈部预防剂量45~60Gy,中位剂量55Gy;甲状腺受照射剂量40~60Gy,中位剂量50Gy。放射治疗后4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为对照组,36例并发SHT为亚甲减组,给予LT4口服治疗,从25μg/d开始,逐渐加量至促甲状腺激素(TSH)恢复正常,测定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包括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血清值,分别比较。结果TSH、FT3、FT4、TC、TG、HDL-C、LDL-C亚甲减组LT4治疗前与治疗后及对照组比较,除HDL-C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或0.05;亚甲减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可导致亚甲减,经口服LT4治疗后,可改善甲状腺功能及血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在老年人群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甲减”时周身各脏器都受到影响,而症状往往以某一器官或系统为主,再加上老年人“甲减”的临床表现常有许多特殊性,所以很容易“误导”医生,将“甲减”诊断为其他疾病。这种错诊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5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5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降低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无术后复发、甲减、神经损伤及甲亢危象的发生。术后并发切口内出血2例,予及时处理。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野显露、仔细的正规操作、妥善的术后处理,才能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从中选取51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患者纳入SCH组,另选取51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纳入正常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及尿酸水平。结果正常组患者血糖、血脂指标及尿酸水平均优于SC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亚临床甲减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尿酸水平均具有明确影响,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积极治疗甲减为延缓糖尿病进展的一项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并发甲状腺危象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甲状腺手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甲状腺危象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预防。结果 80例患者中10例出现甲状腺危象,发生率为12.5%。实验中,通过对甲状腺危象好发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甲状腺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年龄、疾病构成、合并心脏病、合并糖尿病等关系密切。结论甲状腺术后并发甲状腺危象的危险因素较多,患者术后应该做好并发症预防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