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献斌 《医学综述》2011,17(13):2027-2029
奥沙利铂是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胃肠道肿瘤中应用广泛,但剂量限制性周围神经毒性使其临床应用明显受限。该毒性可能与钠通道异常、铂成分积累有关,目前对该毒性尚无标准的防治方法,钙镁合剂、还原型谷胱甘肽以及谷氨酰胺等药物可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疗效不尽人意,更好的防治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是继顺铂、卡铂之后的第3代铂族金属抗肿瘤药物,单药或联合治疗多种类型肿瘤都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联合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  相似文献   

3.
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化疗有众多不良反应,末梢神经炎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被称为化疗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非药物疗法治疗CIPN的机制主要为改善神经周围的微循环和营养代谢,进而修复受损神经元细胞。运动疗法对CIPN患者的平衡功能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按摩疗法能改善手脚的冷热症状;针灸疗法能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物理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研究表明,非药物疗法对于CIPN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方法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顺铂主要用于治疗头颈部和泌尿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内耳毒性是其主要毒副作用之一,防治其毒性是耳鼻咽喉科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研究表明,一氧化氮与顺铂耳蜗毒性密切相关。现将顺铂耳蜗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上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的应用日益广泛,抗肿瘤疗效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化疗不良反应,成为肿瘤临床难治的并发症。以奥沙利铂为代表的化疗药物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peripheralneuropathy,CIPN)是目前肿瘤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时影响肢体功能、导致痛性残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使有效的治疗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电针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临床疗效。[方法] 电子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时间从2018年12月追溯至建库,对纳入文献按相关标准进行质量评估,并分别使用 RevMan 5.2 统计软件、TSA v0.9软件进行Meta 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结果] 纳入的11篇文献Meta 分析结果示:电针能降低CIPN患者Levi或NCI周围神经毒性分级[SMD=-0.69,95%CI(-1.03,-0.35)]、[SMD=-0.67,95%CI(-0.94,-0.41)]、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SMD=-2.14,95%CI(-3.27,-1.01)],提高功能状态(KPS)评分[SMD=12.20,95%CI(8.44,15.96)]、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MD=2.30,95%CI(1.33,3.26)]、四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MD=1.37,95%CI(0.62,2.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针治疗有利于缓解CIPN患者疼痛症状,控制化疗患者神经毒性的进展,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生活质量,但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孙永侠  钱和生 《安徽医学》2022,43(9):1054-1057
目的 探讨甲钴胺联合红外线照射对奥沙利铂相关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阜阳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恶性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口服甲钴胺+红外线照射,n=40)和对照组(口服甲钴胺,n=40),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IPN等级、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数字疼痛评分(NRS)。结果 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等级和NR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等级、KPS评分和NR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治疗前后KPS和NRS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周围神经病变等级分布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红外线照射可改善患者奥沙利铂治疗后的身体功能状态和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但对周围神经病变等级改善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鼻咽癌患者五年生存率的提升难度明显增加,对铂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差是主要原因,探讨耐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鼻咽癌细胞转染分为空载体对照组(空载体质粒)、线粒体肌酸激酶1A(CKMT1A)过表达组(CKMT1A过表达载体质粒),分别进行MTT法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顺铂浓度的增加,CKMT1A过表达组吸光度值下降幅度更明显(P<0.01)。根据顺铂IC50结果选取2 μmol/L顺铂处理细胞24 h后,两组细胞均表现为G0/G1期比例明显下降,S期和G2/M期比例明显增多。2 μmol/L顺铂处理细胞48 h后,CKMT1A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组(P<0.01);CKMT1A过表达组c-PARP、Bax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组,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载体对照组(P<0.05)。2 μmol/L顺铂处理细胞6 h后, CKMT1A过表达组p-STAT3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组(P<0.01)。过表达CKMT1A可通过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下调STAT3磷酸化水平,抑制靶基因表达,促进人鼻咽癌细胞株HONE1凋亡,提升对铂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紫杉类药物是乳腺癌化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单用和联合用药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其主要作用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提高患者生存率等,但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早期发现并预防紫杉类药物致周围神经病变是当前乳腺癌化疗领域的热点。本文对紫杉类药物致周围神经病变(PIPN)的机制、PIPN评估标准和最新防治策略,为临床防治药物性周围神经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日益升高,DPN的有效疗法逐渐成为的研究热点。红景天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应激、修复和保护神经功能、镇痛等药理作用,且安全性高,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具有广阔的用药前景。本文现将近年来红景天在治疗DPN方面的药理学机制与临床研究综述如下,以期为DPN的防治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中药外治预防消化道肿瘤中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07月16日,收集消化道肿瘤中有关中药外治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研究,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1项研究,共1646例患者,其中中药外治组829例,对照组817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安慰剂组相比,中药外治显著降低了周围神经毒性的总发生率(RR=0.59, 95%CI:[0.52, 0.66], P<0.00001)和严重神经毒性的发生率 (RR=0.38,95%CI:[0.31, 0.45], P<0.00001)。与西药组相比,中药外治联合西药有效预防了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RR=0.47, 95%CI:[0.32, 0.70], P=0.0002)和严重神经毒性的发生(RR=0.23,95%CI:[0.09, 0.59], P=0.002)。不论奥沙利铂使用剂量为130-135mg/m2或80-85mg/m2时,中药外治显著减轻了周围神经毒性的总发生率(RR=0.56,95%CI:[0.49, 0.64],P<0.00001)、(RR=0.57,95%CI[0.48, 0.68], P<0.00001)和严重神经毒性的发生率 (RR=0.40,95%CI:[0.31, 0.52], P<0.00001)、(RR=0.32,95%CI:[0.22, 0.46], P<0.00001)。结论 中药外治可有效预防消化道肿瘤中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且不论奥沙利铂的给药剂量是130-135mg/m2或80-85mg/m2,均不影响结果的一致性。但由于纳入分析的临床试验质量不高,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生素E在草酸铂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毒性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3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17例)接受维生素E 400mg/d治疗+化疗,B组(15例)单纯接受化疗.治疗从接受草酸铂化疗前开始口服,直至草酸铂化疗结束后的3个月.在患者完成8个周期的化疗后评估和统计1、2、3、4级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结果:A组1、2、3级的周围神经毒性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维生素E对草酸铂导致的神经毒性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可作为以草酸铂为基础的化疗病人的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针灸在治疗上具有长期安全有效等优势,已成为目前治疗本病常用方法之一,并于近些年来对于DPN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对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痛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不但引起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升高,而且带来了复杂的医疗、护理问题,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近年中医对该病研究有了不断的发展,文章将近年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促进对该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磊  邵政一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1):115-117,F00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最早,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5%~90%不等。DPN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但以感觉神经最为常见。不但引起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升高,而且带来了复杂的护理、医疗问题,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已知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近年来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显示:代谢紊乱与血管损害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认为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因素等也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药浴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以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法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周围神经毒性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5%(30/31),其中治愈率83.8% (26/31).对照组总有效率34.4%(10/29),其中治愈率24.1%(7/29).有二者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对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患者,仅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客观疗效不佳,以中药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法治疗治愈率83.8%,疗效显著,对保障化疗顺利进行有积极的意义.中药药浴是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化疗药物顺铂(CDDP)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中,槲皮素(Que)对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产生、线粒体膜电位及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 mRNA的表达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初步阐明Que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传代培养H9c2心肌细胞,分别给予Que 20,40,80μmol/L进行预处理4 h,再分别给予CDDP 20μmol/L处理24 h,观察各组细胞存活率、ROS产生、线粒体膜电位和Nrf2/HO-1 mRNA的表达。结果:Que预处理H9c2心肌细胞后,CDDP诱导的细胞毒性降低,ROS产生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回升,Nrf2/HO-1 mRNA表达上调,并具有浓度依赖性(P<0. 05)。结论:Que对CDDP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西医病名,在中医文献中论述极少.本文就祖国医学对DPN的命名、病因病机及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归纳,从而达到对DPN更进一步认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代谢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翔  刘志民 《医学综述》2006,12(1):26-2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已发现与高血糖相关的多个病理机制。近年胰岛素和C肽的作用得到重视,胰岛素和C肽缺乏能够干扰神经纤维中神经营养因子代谢并引起氧化应激,同时可能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出现的细胞凋亡有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进一步的研究将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奥沙利铂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其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纯西医组,各45例。单纯西医组应用甲钴胺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中西医结合组在单纯西医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将中药浸泡于2500 mL的水中,煎煮30 min,利用熏蒸桶使蒸汽作用于患处,熏蒸后用浸泡过药物的浴巾淋洗患处,30 min/次,1次/d,7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2.98±1.05)d]短于单纯西医组[(4.98±1.11)d](P<0.05);两组治疗前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提高(P<0.05),但中西医结合组运动传导速度[(46.56±5.03)m/s]、感觉传导速度[(52.12±5.09)m/s]高于单纯西医组[(41.25±4.76)、(47.31±6.23)m/s],治疗总有效率(95.56%)也高于单纯西医组(8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奥沙利铂周围神经病变能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传导及感觉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效果。中药熏洗治疗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适应性强、经济实惠,是一种较为理想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