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5例DR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发病年龄11.5岁,平均病程8.9年,均为慢性起病,首发症状多从下肢肌张力障碍开始,症状有明显的昼间波动,有晨轻暮重现象。小剂量多巴制剂有显著而持久的疗效。结论本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运动障碍性疾病,小剂量多巴制剂疗效显著;对儿童期起病的肌张力障碍性患者,应考虑DRD的可能性,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认识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征,以期早期诊治,并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0例DRD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0例患者,男3例,女7例,发病年龄4~28岁,平均12岁,首发症状均为肌张力障碍,下肢起病者8例,上肢起病2例,全部病人均有晨轻暮重的现象,给予美多巴62.5~125mg/d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DRD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小剂量多巴制剂有显著、持续疗效,早期治疗效果好,需与其他肌张力障碍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例DRD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例患者,男4例,女8例,发病年龄6~30岁,平均发病年龄13岁,首发症状均为肌张力障碍,下肢起病者10例,上肢起病2例,全部病人均有晨轻暮重的现象,服用小剂量美多巴疗效显著。结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观察6例来自4个家族患者的临床表现,辅检查及对左旋多巴治疗的反应。结果:1例儿童期、2例少年期起病者,首发症状均为下肢肌张力异常、足跟着地困难;3例青年起病者表现为震颤、本例题硬;3例出现病理征阳性;6例症状均呈晨轻暮重。服用多巴制剂1-6天内有明显疗效,用药最长者(2例)达7年,未增加剂量。结论:该病临床特点较明显,多巴制剂对其有快速、显著、持续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附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加强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DRD)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对 2 8例 DR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 7例 ,女 2 1例 ,男女之比为 1∶ 3,3个月~ 16岁发病 2 2例 ,2 3~ 33岁发病 6例 ,平均病程13.5年。有家族史者 14例。均为慢性起病 ,首发症状多从下肢肌张力障碍开始 ,起病数年或十数年内缓慢发展 ,伴或不伴帕金森症表现和锥体束征 ,症状有明显的昼间波动性 ,晨轻暮重 ,长期小剂量多巴制剂有持久恒定的疗效。结论 :本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运动障碍性疾病 ,临床上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及特效的治疗方法 ,早期诊治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0年7月门诊或住院治疗且诊断明确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面对面采集临床资料并门诊或电话随访,对其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家族史、首发症状、就诊症状、诊断延误时间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共21例患者人组,男4例、女17例,平均发病年龄(7.19±3.40)岁,平均诊断延误时间(13.76±11.38)年。均以肢体肌张力障碍为首发症状,20例(95.24%)呈现晨轻暮重现象,6例(28.57%)伴帕金森样症状,2例(9.52%)伴痉挛性截瘫;经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随访18例患者,仅1例治疗后仍遗留肢体残疾;3例失访。随访期间左旋多巴/多巴丝肼平均维持剂量(175.35±113.51)mg/d,3例患者辅助应用盐酸苯海索(4.6mg/d)治疗。结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多于儿童期以肢体肌张力障碍发病,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对于儿童肌张力障碍或青年帕金森样症状患者应行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诊断性治疗,以降低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例DR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为成人起病的DRD,具备DRD的特征性临床表现.结论 DRD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特殊治疗方法,如能早期诊断,早期使用小剂量左旋多巴制剂治疗且维持用药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0年7月门诊或住院治疗且诊断明确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面对面采集临床资料并门诊或电话随访,对其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家族史、首发症状、就诊症状、诊断延误时间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共21例患者入组,男4例、女17例,平均发病年龄(7.19±3.40)岁,平均诊断延误时间(13.76±11.38)年。均以肢体肌张力障碍为首发症状,20例(95.24%)呈现晨轻暮重现象,6例(28.57%)伴帕金森样症状,2例(9.52%)伴痉挛性截瘫;经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随访l 8例患者,仅1例治疗后仍遗留肢体残疾;3例失访。随访期间左旋多巴/多巴丝肼平均维持剂量(175.35±113.51)mg/d,3例患者辅助应用盐酸苯海索(4~6 mg/d)治疗。结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多于儿童期以肢体肌张力障碍发病,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对于儿童肌张力障碍或青年帕金森样症状患者应行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诊断性治疗,以降低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加强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对近期收治的 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2例均为女性 ,发病年龄在 5~ 1 5岁之间 ,表现为最先累及下肢的肌张力不全 ,症状呈晨轻暮重。体检 :四肢肌张力均增高。肌电图提示 1例异常外 ,血生化指标 ,头颅 CT或 MRI均正常。正确诊断后并予小剂量多巴制剂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本病是以肌张力不全为首发症状 ,伴有帕金森病的表现 ,早期诊断并予小剂量多巴制剂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发病年龄较早,多见于女孩,表现为肌张力障碍或合并帕金森综合征,呈昼间波动,应用左旋多巴治疗有明显疗效。结论:对幼年起病的肌张力障碍或帕金森综合征患,应首先使用左旋多巴治疗,以筛选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使患能够保持正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