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且趋于年青化。根据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有多种,如药物治疗、子宫切除或部分子宫组织切除、宫腔镜子宫内膜去除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所以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应该个体化,尤其对于生育期的要求保留子宫的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2.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向子宫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如果侵入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周围的肌纤维聚合成结节称为子宫肌腺瘤,其特征是子宫肌层中出现了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有其周同的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有子宫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早在1908年已经描述过此病,但至今仍缺乏好的治疗方法。我院在2005年5月~2006年8月共为73例患者行子宫腺肌病病灶部分切除,术后进行随访,以探讨这种手术能否改善该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8例子宫动脉栓塞术治子宫腺肌病的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2年,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45例患者痛经症状完全缓解,5例再次妊娠,保留子宫的53例患者中44例患者的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作为临床治疗该病的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4.
龙金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84-1685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为妇科常见病之一.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现将359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性痛经是子宫腺肌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的疼痛使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所致的继发性贫血,亦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该病传统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为寻找一种既能解除临床症状又能保留子宫及其功能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3月将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应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有望成为替代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理想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冬菊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9):41-41,43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s技术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结果TUAE治疗12个月后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4.8%。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周围平滑肌呈不同程度增生的一种良性病变。多与子宫内膜异位同时发生,此时表现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类似,并且有一定比例的内异症发生组织学改变,成为癌瘤[1]。然而子宫腺肌病有时因无典型症状而术前诊断率不高,且至今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1 病因及发病机理 目前对该病的病因及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并非单一因素所效,而是多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2]。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成果土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保留子宫的子宫肌腺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38例子宫肌腺病患者行子宫内膜切除后行口服孕三烯酮治疗与单纯口服孕三烯酮疗效的比较,随访12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量改变、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差异显著.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肌腺病是一种中青年患者乐于接受的、疗效显著的、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细胞向子宫肌层良性浸润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普遍认为其发生与高雌孕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相关[1]。子宫腺肌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经量增多及不孕。经阴道超声是初步筛查的理想方法[2],磁共振成像(MRI)是国内外公认无创检查子宫腺肌病的"金标准"。有研究表明,其敏感性约为94.5%,特异性为100%[3]。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法中公认有效的是子宫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内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病人132例行保留子宫内膜手术,其中局限性子宫腺肌病灶挖除及子宫腺肌瘤挖除术27例,占20.45%,切除子宫体大部分组织,保留子宫峡部以上2-2.5cm子宫内膜者105例,占79.55%。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2.55min,术中出血平均80.40ml。术后所有病例接受随访。131例在术后痛经症状完全消失,月经量减少。1例术后2年再次出现经期下腹痛,但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1例于手术后14个月妊娠,足月剖宫产-男孩,发育正常。结论:保留子宫内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好,术后不易复发,而且保留子宫内分泌功能及子宫内膜制裁万籁 脱落,维持病人生理、心理平衡,预防生殖道感染,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钟芩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185-186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或MRI诊断为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采用Seldinger’s技术完成双侧子宫动脉选择插管,照影证实后,用平阳霉素+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 20例患者经治疗后痛经明显减轻,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廖娟 《贵州医药》2015,(4):370-372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肌层生长所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具有雌激素依赖性[1]。异位的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出血、机化,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以进行性痛经、月经量过多为主要表现[2],严重影响广大妇女身心健康。本文就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3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达60%.60例患者50例行子宫切除术,10例行改良的子宫部分切除.所有患者症状均消失,术后复发2例.结论 治疗应视患者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而定,子宫腺肌病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4.
邵国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37-1837
子宫腺肌病为子宫内膜基底层直接向肌层浸润而引起的严重痛经等一系列症候群,常因保守治疗无效而将子宫切除,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属妇科疑难病之一。笔者运用中医理论从肝着手治疗子宫腺肌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亚宁  陈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4,(20):3084-3086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发于30∽50岁育龄期女性,该病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最初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以根治性治疗为主,如子宫切除术,但随着子宫腺肌病发病群体的年轻化及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保留生育能力或保留生殖器官的要求也逐渐增多,近年来,在该病的保守性治疗方面取得一些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邢风琴  余香格  刘爱民 《河北医药》2012,34(21):3339-3340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病,以痛经和不孕为特征。多年来认为手术切除子宫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显然不妥。近年来,随着UAE的广泛开展及中医中药的应用,为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UAE联合中药"溯源追本汤"随证加减调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疾病,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该病多发生于26~51岁经产妇.约50%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1].临床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经期延长、月经量多.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存在于子宫肌层中,伴随周围肌层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和增生[1]。是育龄女性常见良性而难治的疾病,约有70%的患者会出现临床症状[2],以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经量增多引起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严重则导致患者的不能正常生活及工作。虽然子宫切除手术可以治愈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或传统开腹手术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因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或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后痛经和月经量的改变、合并不孕症的患者术后妊娠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和(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较单纯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发生几率高,痛经程度较重;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不孕症发生机率较高,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不孕症发生机率较低。术后30岁以上患者痛经缓解明显(痛经缓解率30~40岁组和40岁组分别为92.20%和81.80%)及月经量改善明显(月经量改变率30~40岁组和40岁组分别为45.16%和33.33%),术后疗效较好。30岁以下患者症状改善稍差(痛经缓解率为53.80%,月经量改变率为5.88%),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19.58%)。手术对提高不孕症患者妊娠率有显著效果,且年龄越大,妊娠率提高越明显,呈上升趋势。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能较好改善患者症状,术后复发率较低,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用于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弥漫性子宫腺肌病为27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病为13例,合并卵巢内膜异位症12例.结论 子宫腺肌病是内膜腺体细胞及间质细胞向肌层侵蚀,伴随着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符合率较高,且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