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下睑缺损尤其是大于眼睑全长1/2的缺损,多半累及眼睑全层,传统的方法是以睑板前徙、睑板睑结膜瓣修复眼睑后层,再应用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前层;或者以睑板替代物修复后层,前层采用眼周的滑行、旋转皮瓣或者带蒂的皮瓣移植修复[1].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我们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下睑植片作为睑板替代物用于修复大面积下睑缺损11例,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手术方法为在上、下眼睑缘相对应部位共设计4个小几形切口形成4个睑缘瓣,上睑睑缘瓣蒂在后方为睑板一结膜组织,远端位近睫毛根部;下睑睑缘瓣蒂在前方为皮肤—眼轮匝肌组织,远端位在睑缘后侧部结膜面。瓣宽约6mm,长度不超过睫毛根部。将向下、内方翻转的上睑缘瓣与向上、外方翻转的下睑缘瓣相互  相似文献   

3.
睑缘瓣法睑缝合术马少林秦涛王源路李傅健手术方法为在上、下眼睑缘相对应部位共设计4个小形切口形成4个睑缘瓣,上睑睑缘瓣蒂在后方为睑板—结膜组织,远端位近睫毛根部;下睑睑缘瓣蒂在前方为皮肤—眼轮匝肌组织,远端位在睑缘后侧部结膜面。瓣宽约6mm,长度不超...  相似文献   

4.
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修复眼睑结膜和睑板缺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介绍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修复眼睑结膜和睑板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和3例临床实践。方法 根据解剖研究结果,设计以鼻懵基底动脉和神经为蒂的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通过眶下区皮下隧道移转到眶区,修复缺损眼睑的结膜和睑板,结果 1998年至今共治疗3例,术后软骨粘膜瓣完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血运丰富,易成活,可提供足量的组织用以修复上、下睑或上和下眼睑结膜睑板的缺损,血管神经蒂长,移转灵活,使通过常规方法不能或难以修复的眼睑缺损得以修复,供区隐蔽,无明显继发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针对不同程度眼睑全层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不同程度眼睑全层缺损患者73例73眼,其中缺损范围小于眼睑长度1/4者25眼,>1/4~1/2者17眼,>1/2者31眼,分别采用直接拉拢缝合法,滑行睑板结膜瓣转位法及对位睑板结膜瓣转位法修复眼睑全层缺损.结果 术后随访6~40月,2例因恶性肿瘤复发行眶内容剜...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眼睑血供解剖的详细观测,为应用以睑缘动脉弓为蒂的睑缘复合组织瓣修复眼睑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证明该方法是一种修复睑缘全层缺损的理想方法.方法 对15具尸体30侧眼睑进行解剖学观测,重点研究睑缘动脉弓的血供来源、走行分布、外径及吻合情况.对30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本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眼睑由内向外可分为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层、睑板层、结膜层5层.眼睑内的大部分血管互相吻合,血液循环丰富.鼻背动脉的分支和泪腺动脉的分支共同组成睑缘动脉弓和周边动脉弓,共同营养睑板前后的组织.临床30例睑缘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无明显继发畸形,外形满意.结论 以睑缘动脉弓为蒂的睑缘复合组织瓣血供可靠,用于睑缘全层缺损的修复为同类组织修复,是一种理想并且效果满意的修复睑缘缺损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一种全下睑全层缺损Ⅰ期再造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1例患者设计颊部旋转皮瓣再造下睑皮肤,鼻中隔软骨黏膜复合组织片游离移植再造下睑的结膜和睑板,完成Ⅰ期再造全下睑全层缺损.结果 11例再造下睑全部成活,除2例发生再造下睑轻度退缩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外形及功能均令人满意.结论 采用颊部旋转皮瓣覆盖皮肤,鼻中隔软骨黏膜复合组织移植片替代睑板和结膜行全下睑全层缺损再造,此术式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是全下睑全层缺损再造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一种全下睑全层缺损Ⅰ期再造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1例患者设计颊部旋转皮瓣再造下睑皮肤,鼻中隔软骨黏膜复合组织片游离移植再造下睑的结膜和睑板,完成Ⅰ期再造全下睑全层缺损.结果 11例再造下睑全部成活,除2例发生再造下睑轻度退缩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外形及功能均令人满意.结论 采用颊部旋转皮瓣覆盖皮肤,鼻中隔软骨黏膜复合组织移植片替代睑板和结膜行全下睑全层缺损再造,此术式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是全下睑全层缺损再造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一种全下睑全层缺损Ⅰ期再造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1例患者设计颊部旋转皮瓣再造下睑皮肤,鼻中隔软骨黏膜复合组织片游离移植再造下睑的结膜和睑板,完成Ⅰ期再造全下睑全层缺损.结果 11例再造下睑全部成活,除2例发生再造下睑轻度退缩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外形及功能均令人满意.结论 采用颊部旋转皮瓣覆盖皮肤,鼻中隔软骨黏膜复合组织移植片替代睑板和结膜行全下睑全层缺损再造,此术式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是全下睑全层缺损再造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睑瓣在修复眼睑全层缺损中的应用。方法以睑缘动脉弓为营养血管蒂,在眼睑全层缺损的两侧与缺损底部等高,水平向两侧设计眼睑矩形瓣;若缺损较大,外侧眼睑瓣设计线可绕过眼外眦角(距外眦角0.5cm)延伸到对侧眼睑(上或下眼睑,根据缺损是在下或上眼睑),全层切开后水平向中央缺损区推进,分层缝合修复缺损。结果20例患者应用本法修复,其中眼睑基底细胞癌4例,鳞癌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色素痣6例,外伤性缺损3例,先天性眼睑缺损2例。缺损最大水平宽度1.7cm,最小0.7cm。缺损位于上睑6例,下睑14例。所有眼睑瓣均全部成活,修复后的眼睑外形佳,睑缘平滑,睫毛生长正常。结论以睑缘动脉弓为营养血管的眼睑瓣修复眼睑全层缺损是用同类组织修复,手术一次完成,效果良好,且睑缘动脉弓恒定,眼睑瓣血供丰富,是眼睑全层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Eyelid tumors affecting the eye in general prove to be highly challenging to plastic surgeons. Reconstruction must be precisely detailed when dealing with lesions that primarily affect the skin but progressively the eyelid margin. Conjunctiva invasion damage is estimated to one-third or less in siz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damage caused on the anterior wall of the eyelid. Although serial techniques for extent and location of full-thickness eyelid reconstruction have been detailed, the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can be easily raised as an island musculocutaneous flap. The eyelid's bilaminar wall is recreated by folding the flap on itself and full-thickness eyelid reconstruction is achieved sacrificing minimal accessory tissue. The small cutaneous section in contact with the globe becomes tolerable. As no single method for full-thickness eyelid reconstruction applies to extent and location to a wide range of defects, the proposed flap is safe, reliable, and beneficial to oculoplastic surgery.  相似文献   

13.
应用扩张皮瓣修复下眼睑外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修复各种原因所致下眼睑外翻。方法利用皮肤扩张器对40例各种原因所致下眼睑外翻患者行后期整复治疗,扩张器容量最小30ml,最大150ml;扩张时间2~3个月,扩张满意后面部皮肤以局部皮瓣旋转或推进整复下眼睑外翻。结果40例患者疗效基本满意,随访2年未见复发,其中2例因皮瓣局部臃肿行修薄术,扩张皮瓣色泽及质地均接近正常皮肤。结论在下眼睑外翻的后期整复中,合理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供区切口隐蔽,而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
预构眼睑组织修复睑缺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介绍预构眼睑组织修复睑缺损的方法。方法 应用扩张后的颞浅血管额支岛状复合组织瓣(皮肤 额肌 口腔硬腭粘骨膜)转移,修复睑缺损。结果 本方法修复先天性睑缺损3例,外伤后睑缺损2例,获良好疗效。结论 预构眼睑组织修复缺损的方法是一种合理,实用的修复眼睑缺损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颞额部皮瓣修复眼睑外翻1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了手术适应证、优缺点、注意要点及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颞额部皮瓣修复眼睑外翻1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了手术适应证、优缺点、注意要点及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8.
19.
上睑眼轮匝肌肌皮瓣在修复瘢痕性下睑外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上睑眼轮匝肌肌皮瓣修复轻中度下睑外翻的方法。方法:在完成上睑皮肤松弛矫正的同时,将上睑睑板表面剥离并形成上睑眼轮匝肌肌皮瓣,转移至下睑外翻患处,2周后断蒂,上睑形成重睑。结果:17例患者实施该手术后上睑形态流畅,下睑外翻基本矫正,外观满意,随访3~6个月,无下睑外翻复发。结论:应用上睑眼轮匝肌肌皮瓣修复轻重度下睑外翻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种效果较满意的治疗外伤性下睑外翻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颞侧眼轮匝肌皮瓣矫治外伤性下睑外翻23例,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18~43岁,平均28岁,均为单侧,右侧18例,左侧5例,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结果:术后均一期愈合,下睑外翻畸形得以矫正,随访1月~2年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眼轮匝肌皮瓣矫治外伤性下睑外翻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可获得满意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