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从1992年1月~1998年5月,收治腕部血管、神经、肌腱切割伤58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治疗,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38例,女20例;年龄15~72岁。致伤原因:玻璃切割伤12例,刀砍伤36例,机器致伤5例,其他原因5例。血管损伤32例,其中烧动脉伤18例,尺动脉伤9例,桡、尺动脉同时受伤5例;神经损伤29例,其中桡神经9例,正中神经7例,尺神经5例,桡神经伴正中神经伤3例,桡神经伴尺神经伤5例;肌腱伤14例。血管合并肌腱伤21例,血管合并神经伤5例,肌腱伴神经伤1…  相似文献   

2.
自1981年1月以来,我院开展了吻合桡动静脉的桡神经浅支及小隐静脉或腓动静脉的腓肠神经游离移植,临床应用10例,分别为正中神经7例,尺神经3例。修复神经缺损长度平均为12.5cm。随访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5年。术后测神经生长速度平均1.4mm/d,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58例桡神经损伤患者,33例采用显微外科吻合和移植,19例神经松解,2例神经残端植入,4例肌腱转位。结果神经吻合和移植优良率93.9%,神经松解优良率89.5%,4例肌腱转位疗效均满意,2例神经残端植入者疗效均差。结论对已明确的桡神经深支应尽早手术探查修复;对于鱼尾平面的桡神经深支损伤宜采用肌腱转位。  相似文献   

4.
止血带引起的上肢神经损伤(摘要)(临床与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和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烧伤科自1967年至1981年的15年期间,在上肢切痂(或切疤)植皮2,576例的3,165例次的手术中,共发现上肢神经损伤22例,发生率为0.69%。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19~47岁。使用橡皮止血带17例,气囊止血带5例。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损伤者10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肌皮神经损伤者1例,  相似文献   

5.
王杰 《西南军医》2010,12(5):891-891
目的探讨避免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桡神经医源性损伤。方法在手术中将桡神经向后方移位然后再进行复位内固定。结果本组58例肱骨干骨折的手术未出现桡神经医源性损伤。结论手术中将桡神经向后方移位再进行复位内固定可以有效防止桡神经的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李少坤 《人民军医》2002,45(4):190-191
桡神经感觉支在经前臂中下 1/ 3交界处 ,当其穿出肱桡肌和桡侧伸腕长肌的筋膜被牵拉或挤压时即发生嵌压综合征 ,报道不多。 1994年以来 ,作者用局部封闭方法治疗 16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均为男性 ,年龄 18~ 2 0岁。训练中有腕部扭伤史 9例 ,桡侧撞击史 4例。左 2例 ,右14例。病史最长为 7个月 ,最短为 2个月。主要症状为桡侧刺痛、麻木或烧灼感 ,较为弥散 ,不能指出确切的痛点 ,且活动时加剧 ,休息时减轻。手背桡神经感觉分布区过敏或减退 ,桡神经行程Tinel征阳性。叩击桡侧中下 1/ 3交界处有较明显的麻痛点。1 2…  相似文献   

7.
臂外侧肌间隔卡压综合征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肱骨骨折后桡神经卡压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方法在防腐尸体标本上进行臂部桡神经行程观察。7例肱骨骨折治疗后迟发性桡神经卡压,行臂外侧肌间隔切开松解桡神经。根据其发病机制命名为臂外侧肌间隔卡压综合征。结果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桡神经修复后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6例,良1例。结论臂外侧肌间隔是肱骨骨折后桡神经卡压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臂外侧肌间隔切开是治疗和预防的有效方法。肱骨骨折的良好复位、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或调整好钢板位置,均能预防臂外侧肌间隔卡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不同术式神经移位至桡神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动力神经移位至桡神经不同部位疗效的差异。方法 自1997年至2000年,采用肋间神经或健侧C7神经根移位至不同部位的桡神经术,治疗全臂丛神经损伤36例,平均随访时间42.39个月,用四格表法统计,计算肌力恢复的有效率。结果 本组总有效率为56%(20/36);在恢复伸肘功能时,以神经移位至桡神经主干组和移位至肱三头肌肌支组的有效率高,分别为5/8、4/4;在恢复伸腕功能时,健侧C7神经根移位至桡神经发出肱三头肌肌支后的沟内段的有效率最高,为75%(9/12)。结论 移位至桡神经主干术和至肱三头肌肌支术的伸肘功能恢复佳;健侧C7神经根移位至桡神经沟内段术的伸腕功能恢复最好;年龄〈30岁和手术间隔时间〈12个月,有利于桡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痛性指固有神经瘤的手术方法。方法2005年2月-2011年3月,巢湖紫晨手外科医院手外科中心采用双端侧吻合治疗指固有神经瘤11例11指。术中将神经瘤彻底切除直至正常神经束,对远、近端尺桡侧指固有神经分别进行远与远、近与近端一端吻合,形成远、近2条神经弓;测量两神经弓间距,取直径相近的前臂外侧皮神经,平分为两段,分别于神经弓的尺、桡侧开窗式端侧吻合。结果随访24.5—52个月,平均(38±2.5)个月。9例指疼痛完全消失,2年后未见复发;2例指自发性疼痛消失,但仍有轻度触痛,参照Burchiel疗效评定标准:优9指,良2指;优良率100%。感觉测定指标为s3~s4级,两点分辨觉为4.5—6.5mm。结论双神经弓式双端侧吻合的方法可有效治疗痛性指固有神经瘤,消除患指疼痛、恢复指腹灵敏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高位损伤的准确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8月至2020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19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高位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例;年龄16~55岁 [(38.1 ± 12.7)岁]。左侧11例,右侧8例。患者均于外院接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14例桡神经各区的损伤,其中2例骨间背侧神经降支的损伤罕见报道。根据解剖、临床的观察研究,将桡神经分为三区,并对各区损伤的症状、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符史发  邓建业 《人民军医》1998,41(4):198-199
1980~1992年,我院对3例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病人,过早地进行了功能重建手术,造成不良后果,教训深刻。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19~21岁。臂丛神经伤、坐骨神经伤、桡神经伤各1例,分别为刀砍伤、骨盆骨折并发伤以及火药散珠弹伤。神经损伤后进行神经吻合术1例,神经松解术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d~2个月,第1次手术至功能重建术8~11个月。1.2 教训 本组3例由于过早进行了功能重建手术,致踝关节和桡腕关节融合,造成关节处于永久性固定位,丧失了正常的活动范围,使本来有机会恢复功能的肢体发生了功能障碍,而桡神经损伤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肱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在损伤及其治疗的过程中桡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作者旨在分析肱骨干骨折术后并桡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回顾临床研究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25例患者的处理方法和疗效分析。结果随访6~12个月,6个月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3例,12个月后恢复不良2例。结论术中保护桡神经非常重要,尤其需要术后防止桡神经二次损伤。  相似文献   

14.
吴小宝  马文学 《人民军医》2003,46(7):430-431
桡神经在肱骨中下 1/ 3处贴近骨干 ,肱骨骨折时容易受损伤 ,由于医疗疏忽或处理不当也可造成医源性损伤。 1995~ 2 0 0 2年 ,笔者收集了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17例。1 临床资料17例中 ,男 11例 ,女 6例 ;年龄 6~ 73岁。多因医疗疏忽、处理不当造成 :手法暴力复位 9例 ,术中牵拉 4例 ,止血带压迫 2例 ,钢板使用不当 1例 ,术后切口感染 1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垂腕、垂指 ,前臂后侧及手背桡侧感觉减弱或消失 ,前臂旋后障碍。2 讨 论桡神经为臂丛后束发出的一支粗大神经 ,起源于C5~T1,与肱深动脉一同下行向外向下 ,先经肱三头肌长头与内侧头…  相似文献   

15.
张月荣  陈硕 《西南军医》2012,14(6):820-822
目的探讨头静脉-桡神经浅支逆行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特点。方法2010年9月~2011年3月行头静脉-桡神经浅支逆行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其中1例为腕背部血管平滑肌肉瘤术后皮肤缺损。结果本组9例皮瓣完全存活,经术后3~10个月随访,皮瓣外观均较满意,感染控制且无复发,无慢性溃疡及压疮形成,手指功能良好。结论头静脉-桡神经浅支逆行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腕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血运丰富,成活面积大,手术简单,成功率高,可重建保护性感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何明章 《西南军医》2009,11(3):462-463
目的探讨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桡神经转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2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22周,平均18周。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肩关节及肘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桡神经转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愈合快、避免了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麻痹57例。除2例来治外,手术探查桡神经33例,发与完全断裂13例,进行吻合,3例神经缺损行游离神经移植。功能优良率为81.6%。保守治疗22例,优良率为68.1%。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与本组开放骨折和火器伤比例高(31.1%)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前外侧入路组(改良组)38例,传统前外侧入路组(传统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半年以上。改良组手术时间[(55.0±5.2)min]少于传统组[(83.0±5.5)min],改良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0例,少于传统组3例(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可清晰显露视野,简化钢板放置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且无需常规游离显露桡神经,可降低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病例男,23岁,因锐器伤致左拇短、长伸肌腱断裂行肌腱吻合术。术前于上臂1/3处包扎上肢电动止血带,臂丛麻醉后充气,压力300mmHg,手术时间1h。术后患者即诉左上臂疼痛,左上肢麻木、乏力,左手五指不能正常伸屈。查体:止血带捆绑平面以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所支配区域痛温触觉均明显减退,同时患手各手指屈指肌力Ⅱ级,拇指不能对掌,各手指外展内收障碍,左手腕屈伸腕肌力均Ⅰ级。诊断止血带麻痹。立即使用维生素B1100mg、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桡神经损伤后前臂屈肌腱移位术重建伸腕、伸拇及伸指功能的效果。方法:1992年10月-2005年10月,前臂屈肌腱移位术治疗不可逆桡神经损伤20例。其中桡神经损伤后缺损12例,桡神经不可逆的挫裂伤8例,均伴伸腕、伸拇及伸指功能障碍,肌力0-1级,前臂背侧肌群萎缩。肌腱移位术距神经损伤或修复时间为6个月-2年。结果:术后20例均经2-60个月随访,术后采用费起礼等〔1〕疗效评定法:优10例,良8例,手功能恢复基本满意;中2例,均为移位肌腱张力不足。结论:前壁屈肌腱移位术可作为不可逆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