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及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CHD)的高危因素及彩色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适应证。方法 彩色超声仪检查 2 780例孕妇 ,回顾分析胎儿CHD发病的高危因素 ;比较高危、低危孕妇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结果 孕妇孕期上呼吸道感染、高龄、先兆流产、早孕期接触X线等是胎儿CHD发病的高危因素。高危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 6 81% ,低危组发病率为 1 5 4 % ,两组胎儿CHD发病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存在高危因素 ,对高危孕妇常规及适时地进行胎儿心脏超声产前诊断 ,及早发现复杂性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可减少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超多普勒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HP77020Ac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对临床疑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152例进行检查,检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1例.结果:本组检出的3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室间隔缺损(VSD)居首位,共10例,占32.3%.其次为动脉导管未闭(PDA)8例和房间隔缺损(ASD)5例,分别占25.8%和16.1%.结论:彩超多普勒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案选择和术后评价提供了一种无创而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黎新艳 《广西医学》2010,32(7):862-865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占我国新生儿发病率的8‰~12‰,其中复杂的、难治的、出生易死亡的占20%,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随着超声诊断仪分辨率的不断提高,CHD产前超声诊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严重、复杂CHD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1998年7月~2007年10月,我们采用右腋下直切手术口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ASD、VSD1036例,占同期ASD、VSD手术的64.3%(1036/1611).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左右室流出道、胎儿四腔心及三血管切面的四切面法观察胎儿心脏内部结构,以排查先天性心脏病。结果:经产前超声检查,2 277例胎儿心脏发育良好(余23例显示不良),其中诊断为CHD的胎儿53例,引产尸检或新生儿超声检查确诊47例,误诊6例,诊断准确率为88.7%;漏诊4例。产前超声检查对CHD的诊断敏感性为82.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采用产前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准确率高等特点,对于早期发现CHD及优生优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国外调查资料提示,CHD的发病率在存活产婴儿中为4.05%~12.3%[2],如未经治疗,约1/3的患儿在生后一个月内因病情严重和复杂畸形而夭折。近年来小儿CHD的诊治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CHD的手术治疗已成为CHD患儿根治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CHD患  相似文献   

7.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HD)之一,约占CHD的25.0%,其发病率女多于男,两者之比约占3∶1。自从1938年Gross和Hubbcud成功完成了第1例PDA开胸结扎术以来,外科手术曾一直是临床治疗PDA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心血管疾病,中国新生儿发病率约8‰,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约占50%,CCHD即患者存在一个以上的心血管病理解剖改变或几种心血管畸形并存.本文作者对曾在本院心研所心脏超声科检查诊断的620例各年龄段CCH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在C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2009年石柱县少年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病率。方法对重庆市石柱县的6个乡镇及县城的16个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共12 014名3~15岁少年儿童进行了健康体检及CHD初筛,筛查出有心脏杂音者进一步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筛查CHD患儿。结果有心脏杂音者217例(18.06‰),其中患有各型CHD 70例(占心脏杂音者32.26%),总人群各型CHD患病率为5.83‰。其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检出率位居前3位,分别为16例(22.86%)、9例(12.86%)和9例(12.86%);不同年龄段CHD的检出率有所不同,3~5岁年幼儿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9~15岁年长儿童。结论对少年儿童进行CHD普查是发现及彻底根治CHD、降低CHD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莹 《微创医学》2003,22(6):867-868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儿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可有多种并发症.我科2000年以来收治CHD86例(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发病率约为0.7%~0.8%,其特征为心脏腔室或血管异常交通或连接,引起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不同的结局.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继发病变,肺动脉高压是许多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不恰当的左向右分流增加了肺血管血流的流速和剪切力,引起肺血管的损伤,肺血管的重构导致肺血管抵抗和肺血管疾病.15%的CHD患者会发展到肺血管疾病,甚至艾森曼格综合征合并继发性慢性缺氧.心脏外科治疗对PHD早期患者能有很大作用,但是手术时机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影响小儿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为8‰~12‰。近年来,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我科于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对75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了介入治疗封堵术,手术成功率100%,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讨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取方式,从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抽取100例纳入到研讨范围中,回顾研讨临床病历资料,患儿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到范围中。结果:100例患儿接受心动超声检查后,27例为卵圆孔未闭,占比为27%;PDA共15例,占比为15%;CHD共34例,占比为34%,其中包含单纯性VSD共10例,占比为10%,VSD合并卵圆孔未闭合共12例,占比为12%,单纯性ASD共5例,占比为5%,ASD合并卵圆孔未闭合共7例,占比为7%;ASD合并PDA共12例,占比为12%;三尖瓣闭锁不全共12例,占比为12%。结论:临床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可考虑采用超声心动图方式进行检查,可明显提升此疾病诊断准确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TAPVC)属于少见先天性心脏病(CHD),占先天性心脏病1%~5%,其中心上型(Ⅰ型)肺静脉异位回流(STAPVC)是最常见的.自1995年至2007年,我院共完成12例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心血管外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CHD)心血管畸形已成为CHD的重要治疗手段,大多患儿可根治畸形,取得满意效果。但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治疗由于技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国内只有少数大的心血管中心开展此类手术。为挽救患儿生命,减少并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宁波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患病率及分型,为完善宁波市新生儿CHD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体系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双指标筛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宁波市10个县市区出生的59390例新生儿进行监测。结果完成双指标筛查登记的58437名新生儿中,有1672例新生儿双指标筛查阳性,筛查阳性率2.86%,完成心脏超声检查3939例,确诊CHD 449例,宁波市新生儿总体CHD患病率为7.6‰。常见的CHD亚型为房间隔缺损(70.16%)、室间隔缺损(50.56%)、动脉导管未闭(48.33%)。双指标筛查阳性新生儿的CHD检出率显著高于双指标筛查阴性新生儿(P<0.05),心脏生理变化占比显著低于双指标筛查阴性新生儿(P<0.05),早期检出占比显著高于双指标筛查阴性新生儿(P<0.05)。结论宁波市新生儿CHD整体患病率较低。双指标筛查是早期筛查新生儿CHD一项经济、可靠且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缺陷疾病之一。我国CHD发病率高达8‰~12‰,现存CHD患者约200万例,每年新增患者15~20万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CH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CHD危害极大,与其他先天性缺陷病一样,是胎儿婴儿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约1/5的CHD属复杂难治类型,给家庭、社会带来沉  相似文献   

18.
黎翠容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8):144-146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CHD)孕产妇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对策。方法对在我院引产及分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47例孕产妇进行自设问卷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主要表现为CHD知识需求、帮助需求、情感心理需求,其中知识需求最低为85%,帮助需求最低为85%,情感心理需求最低为89%。结论通过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满足CHD孕产妇的各种需求,产妇及其家人能够遵医嘱,既促进优生优育、降低CHD胎儿的发生及出生率,也保证了孕产妇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达到最佳的护理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血清miR-133a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到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CHD患儿作为CHD组,另选6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RT-PCR检测血清miR-133a水平,建立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33a联合LVEF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CHD组血清miR-133a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133a和LVEF呈负相关(r=-0.238,P=0.024);miR-133a、LVEF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AUC分别为0.788、0.717,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83,高于单一检测指标(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测CHD患儿LVEF明显偏低,而血清miR-133a水平明显较高,两者联合对诊断CHD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床边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1000例,依不同孕周将患儿分为早产儿(≤37周)545例,足月儿(37周)455例,对所有患儿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估床旁超声心动图监测对于早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次实验入住NICU患儿1000例,心脏异常情况发生率为85.20%;其中CHD患儿占18.54%。足月新生儿动脉导管闭合异常、CHD及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显著低于早产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新生儿心脏房室间隔缺损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两类CHD,足月与早产新生儿不同类型CHD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测,对早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鉴别诊断,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新生儿死亡风险,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