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虚发热一词《内经》没有提及,但在《素问·刺志论》有气虚身热一词,并指出:“气虚身热,此谓反也。”意思是说正常的情况下气实则身热,气虚则身寒,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会出现气虚身热的反常病理表现。可见气虚发热是疾病的一种特殊表现。遍查《内经》还发现一段与虚热证密切相关的论述,在《素问·调经论》中有“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虽然这里阐述的是阴虚内热之证,但从病因病机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与气虚发热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劳则耗气,可致气虚,加之谷气不盛,不能…  相似文献   

2.
<正> 贵刊1982年第7期发表张年顺等撰写的“气虚发热理论的研究进展” (以下简称“张文”)一文,有职下几点值得商榷。一、题文不符“张文”标题很明确是“气虚发热理论的研究进展”。“气虚发热”是病证名,《中医辞典》已作了解释,是“泛指脾胃气虚或脾肺气虚而致的虚热。多由饮食劳倦,内伤脾胃,以致气虚火旺,虚热内生。症见身热心烦,自汗恶寒,头痛体倦,懒于言语,动作则气喘乏力,脉洪大而虚等。治宜甘温之剂以培补中气。用补中益气汤,或用八珍汤加减。”脉因证治清清楚楚,中医界对此并无争议。有争议者乃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提到的“阴火”以及“甘温能除大热”等问题。《中医杂志》自1961年4月就这些问题发表争鸣文章,一直持续了两年多。“张文”对那时争鸣的文章基本上引用了,并专立阴火问题、甘温除热问题、补中益气汤问题进行综述。所列举的44篇文章,基本上是这些方面的内容。故用“气虚发热理论的研究进展”为题来说明“阴火”,“甘温除热”等问题的探讨是不适宜的,从根本上讲是题文不符。二、前后矛盾由于“张文”选题概念不清,必然带来前后文的矛盾。在“发热机制问题”中,认为“下流之湿闭塞其下,正好郁遏下焦阳气的升  相似文献   

3.
发热一证为外感热病的主要症状 ,《伤寒论》中记述发热尽达 116条之多 ,其中有翕翕发热 ,住来寒热 ,寒热如疟 ,时发热 ,潮热 ,身热 ,微热等。而各经病发热又有不同的特点 ,现分述如下。1 太阳病发热太阳病发热 ,时伴恶寒或恶风 ,身虽发热 ,仍自觉有洒洒寒意 ,这是太阳表证发热的特点。太阳主表 ,统摄营卫 ,营行脉中 ,卫行脉外 ,外邪侵袭 ,卫在外与邪相争故发热而恶寒 ,《伤寒论》第 2条中风证 ,第 35条伤寒证均提出了发热一证 ,而《伤寒论》第 3条更明确指出“太阳病 ,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 ,必恶寒 ,体痛 ,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 ,名曰伤寒”。…  相似文献   

4.
浅谈气虚发热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气虚发热是中医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渊源于《内经》,在《素问·调经论》中就提出“因劳倦太过,损伤脾气,气虚而生内热。”金元时代李东垣在此基础上更有发挥,著《脾胃论》,强调脾胃之气耗伤,元气不足,可以产生大热。《内经》和《脾胃论》的论述为气虚发热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现据文献所述,结合个人体会,浅谈气虚发热的病机与证治。  相似文献   

5.
李东垣"阴火"学说的理论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垣提出的“阴火论”渊源于《黄帝内经》,其病理基础主要是脾胃气虚、诸病乃生;脾胃气虚、阴火内生;谷气下流、阴火上乘,临证要掌握阴火证的特点,透过发热假象,抓住脾胃气虚的本质,治疗当以辛甘温之剂,升阳气,降阴火。  相似文献   

6.
身热不扬 ,是温病发展过程的一种热象表现 ,见于湿温病。对于其意义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注为 :“形容受湿邪阻遏的一种热象 ,其特点是体表初扪之不觉很热 ,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五版教材《中医诊断学》亦言 :“湿温潮热 :其特点是身热不扬 (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 ,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 ) ,午后热甚 ,兼见头身困重等症 ,属湿温病。因湿邪粘腻 ,湿遏热伏 ,故身热不扬 ,午后机体阳气渐衰 ,抗病能力减弱 ,故午后热甚。”两书均以触诊的感觉、体温之高低来解释“身热不扬”之涵义 ,似未能尽其内涵。笔者通过临证观察 ,湿温病初期之发热固可见…  相似文献   

7.
李蒂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17
“火与元气不两立”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论述阴火与元气相互制约关系时所提出的理论,从而使后世医家更加明确了“元气”与“火”的基本概念、“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理机制以及其在治疗上的临床意义。李东垣通过自己长期的临床观察,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理论,是他治疗内伤发热配方制剂的理论依据。东垣治疗内伤发热诸证的方剂,都是依据这一原则定出来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剂是“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补中益气汤”等,具有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气虚下陷证、气虚发热证等。  相似文献   

8.
热入血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入血室一证出自《伤寒论》 ,张仲景论述了有关热入血室证的 3种情况 ,一是经水适来热入血室证 ,原文 143条“妇人中风 ,发热恶寒 ,经水适来 ,得之七八日 ,热除而脉迟身凉 ,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谵语者 ,此为热入血室也 ,当刺期门 ,随其实而取之。”原文 145条“妇人伤寒发热 ,经水适来 ,昼日明了 ,暮则谵语 ,如见鬼状者 ,此为热入血室”。二是经水适断热入血室证 ,原文 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 ,续得寒热 ,发作有时 ,经水适断者 ,此为热入血室 ,其血必结 ,故使如疟状 ,发作有时 ,小柴胡汤主之”。三是阳明里热热入血室证 ,原文2 16条“阳明病…  相似文献   

9.
“气虚发热”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虚发热机理的认识 ,历代医家见仁见智 ,众说纷纭 ,有鉴于此 ,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 ,现结合临证体会就其病机、证治作一粗浅探讨。1 历代医家对“气虚发热”的不同认识蒲辅周认为是脾虚气陷 ,中焦虚寒 ,虚阳外越而呈热象 ;明代赵献可、汪昂以及清代王孟英认为是气虚卫外不固 ,外感邪气 ,正邪相争而发热 ;明代龚廷贤、近代秦伯未认为是脾胃虚弱 ,化源不足 ,阴血亏虚而形成阴虚或血虚发热 ;4版《中医学基础》教材认为是气虚下陷 ,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所致。李东垣则在创脾胃内伤学说的基础上 ,提出了脾胃气陷发热说 ,并释为“阴火”。但阴火…  相似文献   

10.
略论脾火     
<正> 脾火溯源脾火,《内经》早有论述,如《素问·痿论》曰:“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又曰:“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提出脾胃火热证候,主要是脾热所致。汉·张仲景对脾火(热)的病因证治提出了更具体的论述,如《金匮要略》指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还创建小建中汤治气虚发热,手足烦热;桂枝汤加减滋阴和阳,治疗杂病长期发热等。唐代王焘提出“心脾有热,常患口疮”,孙思邈《千金方》指出“舌本卷缩……邪热伤脾”。宋朝钱乙根据五脏所产生的火热证候,立泻五脏火治法,其中“泻黄散”即是专为泻脾火而设。金元时期,李东垣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的原则,提出“阴火”学  相似文献   

11.
浅论阴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柱 《江苏中医》2001,22(7):10-11
“阴火”一词首载于金元时代名 医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对“阴火”的概念,议论者甚多,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作者认为气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均属阴火范畴,其病理基础是元气不足。治疗可采用甘温除热法。  相似文献   

12.
浅论阴火     
“阴火”一词首载于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对“阴火”的概念 ,议论者甚多 ,然见仁见智 ,莫衷一是。作者认为气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均属阴火范畴 ,其病理基础是元气不足。治疗可采用甘温除热法。  相似文献   

13.
“气虚发热”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蓓蓓 《陕西中医》2005,26(6):588-590
1如何看待“气虚发热”的表现及病机1.1明·李梃在《医学入门·发热》中述:内伤劳役发热,脉虚而弱,倦怠无力,不恶寒,乃胃中真阳下陷,内生虚热,宜补中益气汤。沈金鳌在其《虚损劳瘵》篇中有如下记载:有气虚发热,必兼少气自汗,体倦心烦,……。《景岳全书》:凡因劳倦而无外感者,或身虽微热而脉见缓大无力,全不紧数;或懒言嗜卧,身常有汗,此即劳发之证。自与外感之头疼脉紧,筋骨酸痛不同。治宜补养为主,气复则愈。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由上海中医学院主编的《内科学》中也有如此描述: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热势或高或低,头晕乏力,自汗…  相似文献   

14.
李东垣氏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他在《内经》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已的临床经验,独树一帜,创立了“脾胃学说刀,成为补土派的代表。特别是他用甘温除热之法,治疗气虚发热(或曰脾虚发热)一证,颇为后人推崇。但后世对李东垣的气虚发热证的病理机转,理解有异,有所争议。笔者认为,探讨李氏气虚发热的病机,必须在李氏的学术思想基础上加以理解,若摈弃他的立论而另以其他学说探讨之,必不得要领,易成偏见。所以,本文就李氏的主要学术思想而分析气虚发热的病机。  相似文献   

15.
热入血室证名之管见热入血室之证名,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及《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  相似文献   

16.
黄疸可见于多种疾病,因其证情各异,故治之有别。非清热利湿一法所能概括。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黄疸病证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法,方、药证治体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就张仲景的治疗黄疸的八法,结合笔者临床运用体会,略述如下。一、解表退黄法《伤寒论》262条谓:“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本法适用于湿热于里,兼见外邪的发黄,症见身目俱黄,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  相似文献   

17.
甘温除大热为金元医家李东垣所创立。笔者临证应用薄有体会,仅将一得之见,聊述于下。甘温除大热的机理发热是一临床常见证候,原因可分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有寒暑湿燥火之不同;内伤有阴虚、血虚、阳虚、气虚、气血阴阳两虚以及瘀血、痰阻、积滞之异。根据“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精神,区别发热致病的原因进行辩证论治,就会取得较好疗效。甘温除大热主要针对气虚发热而用。气属阳,气虚则阳亦虚,本应恶寒,何以发热?《素问·生气通无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  相似文献   

18.
发热是外感病的主要见症之一 ,依据其程度不同 ,《伤寒论》中亦作“身热”、“烦热”、“无大热”等。最典型的发热要数太阳的翕翕发热 ,阳明的蒸蒸发热 ,少阳的往来寒热。“无大热”症应属发热程度较轻或最轻者。论中论及的条文约有 6处 ,即原文第 63条、1 62条的麻杏甘石汤证、1 69条的白虎加人参汤证、61条的干姜附子汤证、1 36条的大陷胸汤证、2 69条的“阳去入阴”证。笔者在学习《伤寒论》过程中 ,体会到仲师除重视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外 ,在症状辨证上亦有规律可循 ,值得探讨和研究 ,今以“无大热”一症为例 ,试析其症状辨证之特点。1…  相似文献   

19.
<正> 气属阳,阳虚则寒。《素问·刺志论》:“气虚者,寒也”。但到了金元李东垣却提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的气虚发热理论,和《内经》气虚则寒的认识不同,成了中医界长期争论的课题,直到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为了更好地发掘有关内伤发热的理论,特将个人所得材料分四方面进行综述。一发热机制问题内伤虚损,有阴阳气血的不同。内伤发热,也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和血虚发热的区别。对于气虚发热机制的探讨,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从气虚引起的气机升降失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伤寒论》以条文形式详细论述了热入血室的病因、病机、证侯及治法方药。如: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