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诊断cN_0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新手段,采用蓝色染料定位法、核素示踪法定位前哨淋巴结,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查,可较精确地预测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该技术成功率达到 95%~100%,敏感度达到80%,阴性预测率达到100%,这对医生决定是否对患者进行选择性颈清扫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舌鳞癌无临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处理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目的 通过分析无临床淋巴结转移舌癌患者的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在颈部各区的分布,显示舌活动部癌的淋巴结转移并指导无临床淋巴结转移的舌癌的选择性颈淋巴管清扫的区域。方法 回顾分析28例舌部癌颈部无临床淋巴结转移而选择性全颈淋巴结清扫和挽救性淋巴 结清扫术的病例,分析手术后病理阳性淋巴结在颈部各区的分布。结果 病理证实单个淋巴结转移13例,其中颌下及颏下区转移2例,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8例、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皮抑素(endostatin)对人舌鳞癌肿瘤(squamous cell carcinoma)的颈淋巴转移的影响,并对内皮抑素抑制脉管生成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应用Tca83舌鳞癌细胞系建立裸鼠舌癌原位移植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处理组与对照组,A组为对照组,处理组分为B、C两组,分别给予A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B组皮下注射内皮抑素10mg/kg/d;C组皮下注射内皮抑素20mg/kg/d。每日注射药物一次,连续给予两周后处死所有动物,采取肿瘤及淋巴结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采用HE染色及CK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舌癌动物模型肿瘤淋巴转移特点,采用LYVE-1免疫组化染色法标记病灶中的淋巴管来计数其在病灶当中的密度,采用VEGF-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VEGF-C的表达情况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 1高剂量组裸鼠较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淋巴转移率低,C组为0%,B组为20%,A组为50%,P<0.05。高剂量内皮抑素对肿瘤淋巴转移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计算各组标本微淋巴管密度,A组为6.2±0.92个/视野,B组为4.0±1.05个/视野,C组为2.2±0.92个/视野,P<0.01。表明内皮抑素对肿瘤淋巴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且随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2A组VEGF-C阳性率为80%;B组VEGF-C阳性率为40%;C组VEGF-C阳性率为20%,P<0.02。高剂量内皮抑素可以下调肿瘤细胞VEGF-C的表达。结论 1肿瘤淋巴管生成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剂量内皮抑素可以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淋巴转移。2内皮抑素可能是通过下调细胞VEGF-C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4.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诊断cN0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新手段,采用蓝色染料定位法、棱素示踪法定位前哨淋巴结,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查,可较精确地预测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该技术成功率达到95%-100%,敏感度达到80%,阴性预测率达到100%,这对医生决定是否对患者进行选择性颈清扫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前哨淋巴结(SLN)的同位素显像(SPECT)在老年口腔鳞癌颈部隐匿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检测淋巴转移阴性的老年患者20例,肿瘤旁粘膜下注射99Tcm标记的右旋糖酐(DX)术前淋巴显像定位SLN,对SLN和非SLN采用连续病理切片行常规病理检测,对比SLN和非SLN淋巴结转移数据。结果:同位素淋巴显像法检测出17例口腔鳞癌的SLN共计36枚,平均2.3枚,SLN检测转移阳性5例,其中1例同时伴NSLN转移.未发现单独的NSLN转移。结论:同位素显像(SPECT)对前哨淋巴结(SLN)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前哨淋巴结(SLN)的检测结果可真实反映cN0期老年口腔鳞癌隐匿转移中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前哨淋巴结与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评估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 ,颈淋巴结阴性(N0 )者增多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着颈部隐匿性转移 ,而这必将发展成临床可见的转移 ,且随着淋巴分期的增长治愈率逐步下降。如何用简便的方法准确检测出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情况 ,既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又不错失手术时机 ,已成为肿瘤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目前对于前哨淋巴结 (sentinelnodeSN)及其活检技术 (SNbiopsySNB)的研究为此提供了新的方法。一、SN的提出及确认方法194 8年Randal[1] 曾提示了淋巴引流区域中某些淋巴结可预测肿瘤区域扩散的理论。 …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临床早期舌体鳞癌患者的回顾研究,探讨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和严密观察2种治疗方式的合理应用.方法 收集132例cN0早期舌体鳞癌病例,根据颈部处理方案分为颈清组(71例)和观察组(61例),统计分析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结果 颈清组和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7.3%、83.4%.颈清组T1、T2病例的3年生存...  相似文献   

8.
舌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前哨淋巴结 (sentinelnode ,SN)活检能否准确评价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状况及其适应范围。方法 使用术前核素扫描法和术中亚甲蓝示踪法对临床N0 (cN0 )舌癌 2 0例和临床N (cN )舌癌 5例进行SN示踪 ,对比SN和颈清扫标本石蜡切片病理结果。结果 全组 2 5例检出SN 2 4例 ,检出率为 96 % ,共 5 3个 ,平均每例 2 2个 ;cN0 组 2 0例全部检出SN并准确评价颈淋巴结转移状况 ;cN 组 5例中检出SN 4例 ,4例中cN 颈部 5侧 ,其中有 4侧检出SN ,2侧为假阴性 ,cN0颈部 3侧中 2侧检出SN ,均为SN pN 。结论 核素扫描法和生物染料法结合能有效地对舌癌进行SN示踪 ;SN活检能准确地评价cN0 舌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 ;能否用于评价cN 病例的cN0 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临床早期舌体鳞癌患者的回顾研究,探讨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和严密观察2种治疗方式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132例cN0早期舌体鳞癌病例,根据颈部处理方案分为颈清组(71例)和观察组(61例),统计分析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结果颈清组和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7.3%、83.4%。颈清组T1、T2病例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83.3%,观察组T1、T2病例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9.6%和58.3%。T2以3.0 cm为界,观察组T2b生存曲线较T2a下降趋势明显。低分化病例的生存曲线较高分化和中分化显著下降。结论T1期的cN0舌体鳞癌颈部可严密观察;小于3.0 cm的T2病例仍可采用严密观察,如果病理分化差可考虑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大于3.0 cm的T2病例应采用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0.
舌鳞癌颈淋巴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舌鳞癌颈巴结转移的规律及临床治疗的关系。方法:对96例舌鳞癌根治性颈清扫标本的转移性淋巴结在颈部的分布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理阳性的总发生率52.1%。N0,N1,N2,N3的Ⅳ区、Ⅴ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5.0%,30.0%,31.3%。病理证实仅有I区或Ⅱ区淋巴结转移,而无Ⅲ区淋巴结转移时,Ⅳ区、Ⅴ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2%,有Ⅲ区淋巴结转移时,Ⅳ区、Ⅴ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7.7%。结论:对于N0和N1的舌鳞癌患者可行肩胛舌骨上清扫,N2和N3的舌鳞癌者应行根治性清扫。行肩胛舌骨上清扫时,行Ⅲ区淋巴结冰冻切片检查,根据结果决定是否同时清扫Ⅳ区、Ⅴ区。  相似文献   

11.
舌鳞状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影响舌鳞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在预测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以106例舌鳞癌患者原始资料为基础,取病灶最大直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方式及组织学恶性度分级为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原发灶直径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颈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意义;而浸润方式及组织学恶性度分级与颈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舌鳞癌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是浸润方式及组织学恶性度分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病例口腔鳞癌的隐匿性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Cn0病例颈部的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患侧全颈淋巴清扫的194例Cn0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Cn0口腔鳞癌总体隐匿性转移率为38.1%(74/194),转移灶最常累及Ⅰ~Ⅲ区,Ⅳ区转移率仅为1.5%(3/194),未见Ⅴ区转移. 110例Cn0舌癌中, 6例表现为转移灶直接累及Ⅲ区的跳跃性转移,未见Ⅳ区跳跃性转移;T3、T4期舌癌多表现为累及多个颈部分区的"弥散性"转移.结论 Cn0口腔鳞癌具有较高的隐匿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适合行选择性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特异性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舌鳞癌颈部淋巴结微转移情况,比较其与免疫组化和HE染色标记转移灶的精确度。方法:用量子点荧光探针、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3种方法检测39例舌鳞癌患者的586枚颈淋巴结标本,分析其微小转移灶检出率。结果:量子点荧光探针、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检测颈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分别是33.33%(13/39例)、25.64%(10/39例)和10.26%(4/39例),量子点免疫荧光法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量子点探针荧光检测技术可应用于舌鳞癌颈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一种准确、实用的口腔鳞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方法。方法 术前运用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技术对30例cN0期口腔鳞癌患者的SLN进行定位,术中对定位的SLN活检,术后比较SLN与颈淋巴清扫的病理结果。结果 全组病例中,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对SLN定位的准确度为100%, 8例患者的前哨淋巴结和颈清扫淋巴结病理结果证实有癌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评价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为100%。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技术可以在术前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客观评价cN0期口腔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5.
舌癌颈淋巴结微转移灶的免疫组化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S-P微波法对阴性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率。方法:采用S-P微波法,对30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既往报告为阴性的152个淋巴结的石蜡标本再作切片,并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阳性淋巴结作为对照。结果:30例患者152个阴性淋巴结,经CK(AE1/AE3)单克隆抗体标记后,在4例(1313%)患者中共7个淋巴结(416%)内CK(AE1/AE3)单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癌细胞呈单个或呈簇状散在于淋巴结内,淋巴结结构完好。检出的4例患者,高分化及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各2例,其中2例术前已发现颈部有肿大淋巴结,7个微转移之淋巴结中,颌下区2,颈深上4,颈深中1。正常淋巴结呈阴性反应。结论:舌癌患者的阴性淋巴结中,仍有一定数量的微转移灶发生,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发现与诊断微转移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不同浸润方式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Yamamoto的浸润方式分型法,对 200例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口腔鳞癌患者进行组织学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 鳞癌的浸润方式与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01)。Ⅰ型~Ⅳd型浸润方式相对应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5·9%、14·3%、63·0% 和82·9%。在80例Ⅲ~Ⅳd型浸润方式的转移患者中,Ⅳd型浸润方式常伴随N2期转移(P<0·05),而Ⅲ型和Ⅳc 型浸润方式则更常伴有N1期转移(P<0·05)。Ⅳc型浸润有41·2%的Ⅰ级平面和79·4%的Ⅰ~Ⅱ级平面转移机率,而Ⅳd型浸润的转移平面较为弥散,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的口腔鳞癌浸润方式有着截然不同的颈淋巴结转移机率、转移分期和转移平面。对口腔鳞癌原发灶肿瘤-宿主边缘浸润方式的分型研究,有助于判断口腔鳞癌的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情况,提供临床治疗方案设计和预后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HOTAIR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究HOTAIR与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9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以及其对应的19例癌旁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检测HOTAIR在癌组织、癌旁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把结果与患者的TNM分期进行关联比较,并进一步通过构建沉默HOTAIR表达的CAL27、SCC9细胞系,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19对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26.3%显示出HOTAI的高表达(P=0.016 9<0.05),且高表达者均为具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而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HOTAIR呈现低表达(P<0.001),通过RNA干扰技术降低HOTAIR在CAL27及SCC9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细胞侵袭(P<0.001)和迁移能力(P<0.001)受到了抑制。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促进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 5 -氟尿嘧啶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它的抗癌机理。方法 :应用MTT法、双层琼脂培养法、倒置显微镜观察、HE染色观察、透射电镜观察研究细胞用药前后的生长增殖活性和大体及超微结构变化 ,用免疫组化法、TRAP -PCR -ELISA法研究细胞用药前后部分癌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5 -氟尿嘧啶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 ,对细胞大体形态和超微结构有明显的改变 ,下调c -myc、bac - 2的表达 ,抑制端粒酶活性且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用 876ng/ml5 -氟尿嘧啶处理舌癌细胞后 12h、2 4h、4 8h、72h、96h端粒酶活性分别为 0 .76± 0 .0 3、0 .4 5± 0 .0 6、0 .32± 0 .0 5、0 .14± 0 .0 2 ,阴性 )。结论 :5 -氟尿嘧啶可以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其转移复发倾向 ,还可以作用于线粒体 ,在下调c -myc、bac - 2表达的同时抑制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灶未过中线口腔癌的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为口腔癌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12月口腔癌238例,对年龄、性别、病程、原发灶部位、CT分期、颈清术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腔癌对侧颈淋巴结转移在T3/T4期、中低分化、同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明显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理分级为口腔癌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在肿瘤未过中线时,如果T3/T4期、同侧颈淋巴结明确有转移、病理分级为中低分化等因素中出现两者或以上,为改善预后及提高患者治愈率,则有必要考虑同期行对侧颈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2(TIMP-1,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形式以及其活性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检测30例口腔鳞癌组织,口腔鳞癌转移细胞系GNM和人舌鳞癌细胞系TSCCa MMP-2,9和TIMP-1,2的表达;应用胶质酶谱法(zomography)分析上述标本MMP-2,9的活性以及应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两细胞系侵袭力的差异。结果:MMP-2,9和TIMP-1,2 mRNA 在肿瘤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有表达;有转移鳞癌组织MMP-2,9,以及TIMP-1,2阳性率均高于无转移患者(P<0105), GNMMMP-2,9阳性率高于TSCCa;MMP-2,9活性在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105);GNM条件培养上清液中 MMP-2,9活性以及体外侵袭力均高于TSCCa。结论:MMP-2,9在口腔鳞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TIMP-1,2表达上升可能是肿瘤细胞与间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