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突发性聋的听力损失和前庭损害对其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30例突发性聋患者行纯音听力检查及前庭功能系列检查,比较突发性耳聋听力下降程度和类型与眩晕和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的关系、前庭损害类型和程度、以及听力预后与眩晕和前庭损害的关系。得出(1)具有前庭损害的患者91%为中、重度聋,82%为平坦型和斜坡型听力损害。半规管麻痹者听力损害全部为中、重度聋,图型为平坦或斜坡型。(2)冷热试验(CP)值63%、低频谐波加速试验(SHAT)66%、重心平衡仪试验(VSRZ)36%呈现异常,以SHAT较为敏感;(3)突聋听力预后与是否伴有眩晕、前庭损害以及损害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状况,探讨前庭功能与突聋预后的关系。方法 运用视频眼震图(video—nystagmograpy,VNG)技术检查50例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结果 眼视动系统检查出现一项或以上异常共17例(34%);变位试验诊断为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3例(6%);温度试验单侧减弱23例(46%),伴优势偏向15例(30%)。无固视抑制失败。前庭功能与突发聋预后关系:伴发眩晕与否,其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单侧半规管功能受损者高频及重度听力损失高于半规管功能正常者,其预后亦差,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功能检查对突发性聋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突聋伴前庭功能损害者其高频或重度听力损失发生率高于突聋且前庭功能正常组,预后亦差。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听力损伤与前庭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180例突发性聋患者分为突发性聋伴眩晕组和不伴眩晕组,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纯音听力测试、耳蜗电图以及前庭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听力和前庭损伤的发病规律。结果 180例突发性聋患者,年龄分布11~76岁,中位年龄45.00岁,其中男性106例(58.89%),女性74例(41.11%),男女性别比为1.43:1。①突发性聋伴眩晕的发生率为38.33%,女性患者中伴眩晕组(50.72%)明显高于不伴眩晕组(35.14%);②听力曲线特点为全聋型曲线(38.67%)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听力损失程度以极重度聋(62.67%)为主;③66例伴眩晕的患者行前庭功能检查,58例(87.88%)出现外半规管功能下降,3例(4.55%)有优势偏向等中枢指标异常,5例(7.58%)功能正常,患者出现听力损失与前庭功能同侧损伤的发生率为65.15%,两者具有统计学一致性,不同性别间异常率无差异;④伴眩晕组合并有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颈椎病)者33.33%,不伴眩晕组合并慢性病者28.83%,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伴眩晕的突发性聋发生率较高,约占1/3;听力损失以极重度聋为主且以全聋型听力曲线居多;耳蜗功能与前庭功能多同时受累,同侧损伤者占2/3。  相似文献   

4.
眩晕及前庭功能障碍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王锡温1傅向军1董韶昱1收集1987~1995年资料完整的突发性聋患者45例,均进行了眼震电图、纯音测听检查,以了解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眩晕症状及听力恢复过程三者之关系,现就我们的统计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电图对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3年2月~2017年12月收纳的500例突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眩晕分为眩晕组(180例)和非眩晕组(3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纯音听力测试、视频眼震电图(videonystagmograph,VNG)检测等,比较眩晕组和非眩晕组患者纯音测听和视频眼震电图检测结果,同时统计患者平坦型、全聋型、低频型、中频型、高频型的听力曲线例数及冷热试验的前庭功能评价结果,并比较组间差异。患者根据视频眼震电图和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对应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眩晕组患者的前庭功能正常比例(48.9%)显著低于非眩晕组(83.8%)(P<0.05);听力学结果显示听力损失严重者比例(67.2%)显著高于非眩晕组(28.1%),轻度患者比例(8.3%)明显低于非眩晕组(40.0%)(P均<0.05);②患者的听力曲线主要有平坦型108例,其中前庭功能异常15例(13.9%);全聋型78例,其中前庭功能异常34例;低频型100例,其中前庭功能异常28例(28.0%);中频型94例,其中前庭功能异常25例(26.6%);高频型120例,其中前庭功能异常42例(35.0%)。表明全聋型曲线前庭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听力曲线患者,冷热试验结果表明前庭功能异常的主要表现为半规管轻瘫;③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其中眩晕组患者显效率26.7%(48/180)、有效率28.9%(52/180)及总有效率55.6%(100/180)明显低于非眩晕组的38.1%(122/320)、45.6%(146/320)及83.7%(268/320)(P均<0.05)。结论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受到明显损伤,采用视频眼震电图进行前庭功能检测对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病情评估、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患者在耳蜗受损的同时前庭功能受损的范围及客观评价方法,探讨不同听力损伤曲线类型突聋患者前庭功能损伤的差异。方法 选取60例 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单侧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为实验组,其中低频下降型11例,平坦下降型15例,高频下降型18例,全聋型16例。健康自愿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冷热试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及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检测,分析前庭功能受损状况,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对照组冷热试验异常阳性率10.3%;oVEMP异常阳性率26.7%;cVEMP异常阳性率16.7%。实验组冷热试验异常阳性率68.3%;oVEMP异常阳性率60.3%;cVEMP异常阳性率43.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vHIT异常阳性率13.3%,实验组异常阳性率5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聋型及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前庭功能异常阳性率比平坦下降型及高频下降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坦下降型及高频下降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在耳蜗受损同时可以伴有前庭功能不同范围受损。结合冷热试验、oVEMP、cVEMP及vHIT等相关检查可对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进行有效评估。全聋型及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前庭功能损伤的发生率较平坦下降型及高频下降型高。平坦下降型和高频下降型患者比较,前庭功能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眩晕与突发性聋预后的关系,对1972~1990年的1313名发作2周以内的单耳突发性聋患者进行了研究。男716人,女597人。年龄6~79岁。其中伴眩晕者392人(29.9%),无眩晕者915人(697%),不明者6人,将患者听力曲线分为5种类型;高频听力损失型;低频听力损失型;平坦型;深度听力损失型;其它。结果发现:伴眩晕者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无眩晕组。眩晕在深度聋组发生率最高(692%),其次是高频聋组(43.3%),这两类患者在<14岁年龄组比率较高。?65岁年龄组患者平坦型听力曲线多见。此外,按听力曲线分类研究后还发现:平坦型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患者平衡障碍的损伤特征。方法 本研究收集自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并确诊单侧急性以及亚急性突发性聋患者105名。对患者行纯音听阈测试、冷热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以评估患者听力-前庭功能,通过感觉整合测试(SOT)评估其平衡功能。结果 1)本研究105名患者中,轻度听力损失17例,前庭功能损伤(23.53%,4/17);中度听力损失18例,前庭功能损伤(38.39%,7/18);重度听力损失28例,前庭功能损伤(64.29%,18/28);极重度听力损失42例,前庭功能损伤(66.67%,28/42)。2)105名突发性聋患者的SOT结果显示,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VES_LAT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组(c2=12.09,P=0.002)。3)93名突发性聋患者的患侧耳PTA与主观DHI评分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P<0.001, r=0.71)。结论 突发性聋会导致患者眩晕及平衡障碍,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冠状方向的稳定性显著低于其他听力损失患者。患者的主观眩晕程度与听力损失的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在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将52例单耳突发性聋伴眩晕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完善纯音测听、前庭功能检查(冷热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head impulsive test,VHIT)、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两组患者根据不同类型听力曲线进行相应药物治疗,同时研究组进行前庭康复治疗,通过DHI量表评估眩晕改善情况。结果 52例突发性聋伴眩晕,34.62%为轻中度听力下降,65.38%为重度及极重度听力下降;71.15%患者有半规管功能减弱;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同组内分别与治疗前比较(t 研究组=18.42,t 对照组=11.55,P 均<0.05);治疗4周时,两组患者同组内分别与治疗2周时比较(t 研究组=6.34,t 对照组=6.76,P 均<0.05)。两组间治疗2周时比较(t =6.07,P <0.05)和两组间治疗4周时比较(t =12.14,P <0.05)DHI评分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突发性聋伴眩晕的听力损失以重度及极重度为主;前庭功能可表现为正常或减退;前庭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加快眩晕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耳聋的纯音听力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耳聋的纯音听力测试分析柴玉明1詹志荣1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发原因未明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往往在瞬间或数小时内听力急剧下降,大部分达到重度聋或全聋,可伴有耳鸣或眩晕,听力损害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为了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下降程度与听力图状况,近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与前庭症状及前庭功能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前庭症状,以及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和冷热试验结果,观察这些患者的听力结果与前庭症状及前庭功能的关系。 结果 在52例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中,有前庭症状、前庭功能异常的全聋型患者与无前庭症状者、功能正常者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VEMP、cVEMP、vHIT和冷热试验四项结果异常的全聋型患者显示出更低的治疗总有效率,oVEMP、cVEMP、vHIT和冷热试验正常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有更高的听力恢复数值。 结论 有前庭症状、前庭功能异常的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较差,oVEMP、cVEMP、vHIT和冷热试验正常的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有更好的听力恢复。前庭功能异常提示突发性聋患者的内耳病变范围较大、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患者眩晕、前庭功能的状况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61例突聋患者治疗前的听力、有否眩晕及前庭功能的状况等七项参数与治疗后的听力结果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参数与突聋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均显示突聋的预后与治疗前的听力显著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突聋的预后与治疗前的听力及眩晕显著相关(P〈0.01);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前庭功能正常与否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否眩晕仅在前庭功能异常时与突聋的预后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前庭功能正常时有否眩晕与突聋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 突聋患者的听力损失越重,预后则越差;前庭功能正常与否对突聋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而有无眩晕仅在前庭功能异常时对突聋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听力损失的程度与前庭功能及有无眩晕无关,眩晕与前庭功能也无关,突聋伴发的眩晕不一定是前庭损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 检查,探讨前庭功能与突聋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8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查,从听力曲线类型、伴随症状、疗效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听力曲线类型分组,VAT结果组间无统计学差异(α=0.05, χ2=3.6475,P=0.3021);按突聋有无伴随症状分组,VAT结果组间无统计学差异(α=0.05,χ2=0.3119, P=0.5765);按突聋疗效分组,VAT结果组间有统计学差异(α=0.05,χ2=8.4207,P=0.0381).结论 突聋患者听力曲线类型及伴随症状的产生与前庭功能无关,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对判定突聋疗效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突发性聋患者诊治过程中运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和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技术进行半规管功能检测,探讨两种方法在突发性耳聋预后评估中作用的差异性.方法 对23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庭功能检查(VAT,CT)及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听性脑干反应);用Stata 4.0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分别按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听力曲线类型及是否伴眩晕进行分组,用R×C联表对各计数因素行卡方检验.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自旋转试验和冷热试验在突发性聋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无差异.有无眩晕仅在前庭功能异常时对突聋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突聋伴发的眩晕不一定是前庭损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有眩晕及无眩晕突聋的纯音听力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病程2周内的特发性突聋109例的有眩晕及无眩晕两组病人的听力损失类型及预后。发现;女性合并眩晕多于男性,有眩晕病人平均年龄高于无眩晕病人。109例中深度耳聋型占41例,平坦听力损失型31例,高频听力损失型25例,低频听力损失型9例,中应听力损失碟型3例。109例中突聋有眩晕者占4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患者的内耳膜迷路是否积水,及其与听力曲线类型、耳闷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发病2周内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20例(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各5例),测量所有被试内听道核磁影像片上内耳前庭区及耳蜗内淋巴间隙值,并行耳闷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单侧突发性聋患者的受检耳包括左、右耳各10例,其中8例(40%,8/20)伴有耳闷症状,不同类型突发性聋的耳闷发生率依次为低频型(80%,4/5)高于平坦型(40%,2/5)、全聋型(40%,2/5)和高频型(0,0/5),其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受检耳前庭部内淋巴积水,余均未见积水表现;突发性聋分型与患侧前庭区、耳蜗区内淋巴比值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频型患者更易出现耳闷症状且耳闷程度与内淋巴积水具有相关性(r=0.622,P<0.05)。结论 突发性聋患者存在内淋巴积水,尤其是低频下降型,耳闷程度越重提示内淋巴积水程度可能越重。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丹参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聋是耳科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颇多,我院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治疗突发性聋,通过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一、一般资料:突发性聋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4O~60岁发病占34例。左侧穷聋26例,右侧突聋15例,双侧突聋10例,伴耳鸣着45例,伴眩晕者4例。治疗前检查:全聋者8例,高音聋34例,低音聋9例;听力曲线呈平坦型者29例,下坡型者14例;余8例骨导干各频率全消失;38例以语言频率计(500~2000Hz)听力损失超过50分贝。治疗方法:复方丹参20毫升溶于10%萄葡糖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损失类型及其疗效。方法将80例(91耳)耳聋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3组:儿童组、青中年组、老年组,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听力损失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儿童组、青中年组、老年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0%(12/16)、75.86%(22/29)、78.26%(36/46),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频率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分别为低频型96.00%(24/25),高频型53.33%(16/30),平坦、全聋型77.78%(28/36),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低中频型的疗效最好,平坦型及全聋型其次,高频型的疗效最差,临床上可依据听力损失类型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研究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8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确诊并治疗的68例(71耳)儿童突发性聋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年龄、性别、患耳侧别、初诊时间、纯音听阈及听力曲线类型、是否伴有耳鸣和眩晕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本组68例儿童突发性聋患者中,听力曲线类型低频下降型38.2%,高频下降型13.2%,平坦型25%,全聋型23.5%。各型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分别为低频下降型84.6%,高频下降型55.6%,平坦型64.7%,全聋型31.2%。伴有耳鸣者48例(70.6%),伴发眩晕者16例(23.5%)。经系统治疗痊愈11例(16.2%),总有效率63.2%。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听力曲线类型和初诊时间是两个独立影响儿童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 本组儿童突发性聋中伴发耳鸣者占多数,治疗总有效率与成人突发性聋相当。儿童突发性聋预后与听力曲线类型和初诊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探讨前庭功能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59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根据前庭功能结果探讨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5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治疗前共进行了183项前庭功能检查,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异常的突聋患者显示出更低的治疗总有效率;oVEMP和cVEMP正常的突聋患者受损频率听力提高更明显。冷热试验(Caloric Test)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的正常与否对突聋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受损听力的提高无影响。cVEMP和oVEMP都异常的患者治疗无效率比仅其中一项异常的患者高,受损听力恢复程度也比仅其中一项异常的患者差。 结论 oVEMP和cVEMP异常的突聋患者疗效较差,oVEMP和cVEMP正常的突聋患者有更好的听力恢复。oVEMP和cVEMP功能可能是预测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前庭功能异常提示突发性聋患者的内耳病变范围较大、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