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应用V-R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网脱)54眼,其中孔源性网脱伴PVR(C3级以上)18眼,外伤玻璃体积血并牵拉网脱14眼,复发性网脱9眼,合并晶体混浊6眼,血管性并牵拉网脱3眼,后极裂孔3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并网脱1眼。结果:出院时视网膜解剖复位(完全复位及残留少量视网膜下液)44眼,术后视力提高39眼,不变9眼,下降6眼。结论:通过玻璃体手术,切除混浊屈光间质后,可根据情况联合进行视网膜复位术,为视网膜复位创造条件,促进术后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retinal surgery,VR术)联合晶体切除,超声粉碎的效果。方法对81例(81只眼)应用晶体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lenticular—vitreoretinal surgery,LVR术)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剖性成功者64只眼(79.01%),功能性成功者45只眼(55.56%);手术成功率显著降低的原因是前部增值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ve vit-reoretinopathy,PVR)(成功率42.86%,P〈0.01)和术中,术后眼内出血(成功率58.82%,P〈0.025)。结论LVR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显著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是前部PVR和术中,术后眼内出血。 相似文献
3.
4.
玻璃体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梁勇区显宁谭少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南宁530021)1996年4月至10月,我们应用玻璃体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20例(21眼)。效果尚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58例(57眼)复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激光或冷冻,惰性气体或硅油眼内充填治疗,术后密切观察随访3~24个月(平均9.6个月)。结果:玻璃体切除术后全部视网膜解剖复位,最后随访时的视网膜复位率91.2%(52/57眼)。视网膜复位眼最后视力均不同程度的提高,达0.02~0.7。并发症主要有医源必裂孔,暂时性高眼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中病变严重 ,伴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anterior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APVR)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5 7例 (5 7只眼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伴APVR患者行巩膜环扎、硅胶外加压 ,玻璃体切除 ,视网膜前膜分离、切除 ,视网膜松解性切开、切除 ,过氟化碳液体注入 ,眼内外排液及硅油眼内填充等方法综合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痊愈 45例 ,成功率 79% ;8只眼好转 ,占 14% ;4只眼失败 ,占 7%。术后视力除手术失败者外 ,均有所提高。结论 :运用各种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 ,对APVR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的提高 ,可提高部分严重、复杂性的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 ( parsplanavitrectomy ,PPV)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retinaldetach ment ,RD)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41例 41眼复杂性RD ,行三切口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中 9眼行裂孔边缘光凝 ,直视下冷疑者 11眼 ,2例晶体切除。结果 术后出院视力均优于术前 ,视网膜全部复位 3 7眼 ,下方局限性脱离 2眼 ,失败 2眼。结论 PPV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RD有较好的疗效 ,提高了复明率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9例(72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收到较好效果。解剖成功者66眼(91.7%),功能成功即视力增进者54眼(7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05年5月行VRS联合过氟化碳液体、视网膜切开和硅油填充术等技术治疗的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113例(113只眼)。结果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102只眼,部分复位5只眼,失败6只眼,总有效率94.7%。术后视力提高者81只眼(70.8%);0.01以上视力69只眼(61.6%);≥0.1视力16只眼(14.3%)。结论通过VRS联合过氟化碳液体、视网膜切开和硅油填充术等技术能重建外伤眼球,复位视网膜,并可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切除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惰性气体充填术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网脱)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切除玻璃体及牵引条索,剥除视网膜前增殖膜,用硅油或惰性气体作为玻璃体腔的填充物,将脱离的视网膜复位,提高了网脱手术的成功率。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为98例复杂网脱患者施行了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惰性气体充填术,疗效理想。现将手术室护理配合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报道36例(38眼)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病例,占同期视网膜脱离住院病例的14.8%,术后复发原因为原裂孔漏液,出现新裂孔,PVR形成,术式选择不当等。新裂孔和PVR形成是主要原因,再次手术治愈率为70.3%。应根据膜形成状态及裂孔情况正确选择术式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黄斑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分析及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118例119眼黄斑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手术后视网膜平复率及视力改善情况不一样。作者使用了睫状后长动脉后一毫米稍偏下方巩膜表面电凝及羊膜小枕外加压,乎术后治愈40眼(86.90%),视力进步33只眼(71.7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环扎巩膜外势压及眼内注气等综合疗法。结果:治疗成功率由85%提高到90%。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格子样变性致视网膜脱离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对390例视网膜格子样变性患者行特定检测和治疗观察并长期进行了随访,系统地总结了视网膜格子样变性的临床恃点及预后,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研究发现对高度近视眼主诉有细尘状漂浮物感者,或ERGb波严重受损者,以及检测发现眼赤道直径扩张、玻璃体容积增大者提示为格子样变性裂孔的最早信息,以期监护,并及早治疗;还确认了格子样变性的好发部位,特别是危害最大的牵引性裂孔,好发在变性区的后缘及两端部,这一特征为重新评价和使用光凝技术做预防性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作者改变以往对病灶区做全封闭式光凝的模式,采用针对裂孔好发部位在病灶周围做半环绕式激光光凝术,面积小,密度低,并发症少,从而提高了防治效果,长期随访仅有1.3%发生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无选择性地应用阔筋膜和硅胶带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疗效对比分析,通过近期、远期疗效观察,硅胶组均优于阔筋膜组(94.94%,35.03%,80.85%,62.06%),因此,本组说明硅胶带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环扎带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视网膜脱离经手术复位后视力恢复不好,排除了原有严重影响视力的其他并发症的的37只眼。发现其主要原因,除与术前视网膜黄斑部脱离的时间有关外,与术后黄斑部和后部视网膜有膜样生成也有密切关系。而膜的生成又与视网膜裂孔的大小、裂孔所在的位置,透热或冷凝的强度有关。裂孔大,位于颞侧中纬线或以后,或接近黄斑部,手术后视网膜前膜易于形成,致严重影响中心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除术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例(16只眼),施行玻璃体切除及空气、C3F8或硅油充填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16例患者,术后11例裂孔封闭、视网膜解剖复位,5例未愈,术后最佳视力0.05~0.2,近期治愈率达68%.结论:玻璃体手术中充分剥离黄斑前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膨胀气体及促进黄斑裂孔愈合的辅助药物的应用对提高手术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气体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价值.方法玻璃体切除联合12%~16%的非膨胀浓度C3F8气体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22例22眼,与玻璃体切除联合膨胀浓度C3F8气体治疗22例22眼作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愈均为21例;术后并发白内障两组各3例;术后高眼压非膨胀浓度组1例,膨胀浓度组9例,两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气体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疗效好、并发症少,患者术后10 d内不需低头位,可避免俯卧位所致患者心胸受压等不适. 相似文献
19.
230例视网膜脱离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了230例257只眼视网膜脱离资料,裂孔以园形、马蹄形最多,位置以颞上、颞下象限为高发区,手术失败率26.6%,其中以未见孔者最高,为43.8%。认为视网膜变性是视网膜脱离的直接原因。寻找裂孔并准确定位是视网膜脱离术前各项检查的首位。遗漏裂孔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封闭裂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维护玻璃体对视网膜的支撑是防治视网膜脱离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