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子兵法》与中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其军事思想对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与中医养生学、攻邪理论、立法遣药、药物归经说等皆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与中医学谋略思维形式初探237400安徽省霍邱县中医院刘成志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发源地,长期以来,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中国兵学和医学的发展。在兵、医两家的观念中,总是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他们在总结实践经验、创造理论...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是东汉医圣张仲景所作《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专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治疗专书,是中医划时代的经典之作。《金匮要略》全书用方170多首,用药140多味,创立了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体系,理、法、方、药独具匠心,其中的妇人三篇开创了中医妇科辨证论治的先河,共有条文45条,设方40余首,论述了妊娠、产后、杂病的辨证论治,对中医临床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周易》为我国传统文化名著之一,包括象、数、理三部分知识,是研究宇宙事物千变万化递相推演的代数学。“易”由日月组成,说明具有正反两面,乃对客观世界的高度概括。其中“变动不居”循序性发展,《系辞》解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孙子兵法》中五事原则的重要性、知己知彼的客观性、不战屈兵的上策性、奇正原则的灵活性、流动如水的易变性、用药用兵的同一性、间者成功的希望性七个方面,比照探讨了中医临证思维方法学,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喻昌的《医门法律》,在辨证论治方面有诸多创见如对中寒阴证、中风、痉病、湿热证、中暑、燥病等各病证辨证论治,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姜海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148-2149
孙子兵法是兵学圣典,中医学是传统医学瑰宝,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试图从5个方面审视医学与兵学,医道与兵道,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发现两者关系密切,互为通融,互相启发。在中医学备受质疑的今天,更加固守己道,充满自信,光大中医,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8.
谈辨证论治     
贾得道 《山西中医》1995,11(3):43-46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谈辨证论治的意义,指出辨证就是辨清病变的性质和部位;论治就是根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治疗。第二部分谈辨证论治的发展过程,指出辨证论治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医由经验医学上升到理论医学的过程。第三部分谈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首先指出了八纲辨证的不足,并重新拟定了较详的辨证纲要;其次分别按热病和杂病较系统地指出其辨证指征。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医的宏观与微观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明 《陕西中医》1989,10(8):360-361
<正> 中医学是在总结我国人民防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基础上,在我国古代先进的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古老医学中,作为完整体系保留至今,并将发扬光大的,仅有中国医学。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核心所在和一大特点。近年来,辨证论治发展较快,有人将现有的中医辨证论治形式归纳为传统诊断的辨证论治、双重诊断的辨证论治和试探证候的辨证论治。笔者概之为宏观、微观辩证论治,并对此作粗浅阐述。  相似文献   

10.
《太平圣惠方》有关辨证论治的特点和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肇勤 《河南中医》2006,26(6):80-82
《太平圣惠方》有关辨证论治的理论少、实践多。表现为总论简约,处方前后没有证候的展开和加减用药;有关辨证理论大多沿袭《内经》、《伤寒论》等著作。书中未严格区分阴虚、阳虚、血虚、津液虚,这类理论也没有形成。论虚必称虚寒、阳虚,但处方中不乏治疗血虚、阴虚者。其对疾病的归类趋于合理,处方、用药极大丰富,多为煮散,充分反映出辨证论治时代疾进的步伐。其辨证论治的方法,对于丰富中医基础理论及指导临床用药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综合征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对其相关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尚不成熟.笔者认为,痰瘀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中心环节,临床中针对痰瘀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不同发病机制分期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中医学的特点应是整体观念与辨病辨证论治,即是在辨病基础上的辨证论治。其理由有7:1、辨病辨证论治是《伤寒杂病论》的本意;2、辨病辨证论治源于《内经》;3、辨病与辨证是《诸病源候论》探求病源和归纳证候的方法;4、温病学运用和发展了辨病辨证论治;5、辨病辨证论治是临床实践的需要;6、辨病辨证论治能促进中医对病的认识;7、辨病辨证论治有助于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3.
Fitz-Hugh-Curtis综合征(FHC)系盆腔感染合并肝周围炎疾病,在妇科盆腔炎、附件炎、不孕症等疾病中可见。由于该病发病率较低,症状不典型,临床常被医生与患者所忽视,但随着诊断手段的不断增加与医者的高度重视,大部分患者得到及时诊治。为探索FHC发病规律、诊断要点以及可靠治法,参照国内外研究文献,从如何明确诊断入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在配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旨在缩短FHC疗程、提高治愈率。FHC明确诊断时常常产生一些并发症,诸如输卵管积水、梗阻,卵巢周围粘连等,且机体抗病能力处于不佳状态,对此中医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患者脉证,结合FHC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规律、用药技巧进行剖析,临床观察认为FHC与肝郁气滞、肝经湿热、痰湿瘀结、气血不和等有内在联系,分别采取疏肝解郁、理气通滞,疏肝清热、利湿化浊,化痰利湿、理气除滞,益气养血、扶正祛邪等法,并根据具体病情配合服用敏感抗生素,临床观察无论是对盆腔感染还是肝周围炎,均具有良好效果,对尽快解除患者痛苦、恢复感染器官功能,与单一西药或单一中药治疗比较,其疗效皆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这一探索成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FHC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辨证论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辨证论治”成为讨论的一个热点。有人认为无证可辨,如何辨证论治?有一位老中医居然怀疑辨证论治之价值!有人认为辨证论治应改为辨病论治。本人对此问题有如骨梗在喉,不吐不快。 辨证论治之精神,来源古远,但加以提倡宣扬,是在解放之后、中医学院成立之初,第二版中医学院教材编写之时。郭子化副部长在庐山教材会议上提出把辨证施治之精神写入教材之中。后来经时间之推移,大多数学者同意定名为“辨证论治”。这是名称提倡之由来。 辨证论治是什么?它是中医药学中临床医学的灵魂,是总的指导思想,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因较多,病情变化迅速,证型繁杂,不同的文献中证候分类差异较大。证候分类的繁杂给临床工作者治疗中风病带来极大不便。本文对以证候要素(内风、内火、痰湿、瘀血、气虚、阴虚)为切入点论治中风病的理论进行探讨,并举例论证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从三个方面对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论作了论述 ,即 :对癫痫持续状态病因病机的认识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体会。指出 ,需注意的是 ,中病即止 ,谨防过下份正。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区别现代医学及其他传统科学的一大特色.它是在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多元分析和综合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辨证思维,它抓住疾病阶段的主要矛盾--"证",来拟定治则、治法,选择治方药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肺系咳嗽一证,从辨病、辨证、辨药三方面分析其病因、病证及治疗要点。病因: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来论述咳嗽的成因特点,结合现代医学的免疫学说、神经学说、病理生理学说等方面的理论观点,依次介绍其形成因素。病证:从新感和久病两方面介绍病邪由外而内的衍变规律,累及脏腑及寒热虚实等结合病势进退来判断邪正虚实,伴见症状及辨证要点提出病情发展的三种趋势,预测病情传变规律,知变预防,知变预治。辨药:讨论治标与治本的关系,论述外感与内伤的用药特点,外感从春夏秋冬四季节气变化来分析用药特点,内伤从脏腑辨证特征潜方用药,注意兼挟证的辨识,有机化裁,尽力做到对咳嗽一证的正确认识,准确辨证和精确用药。  相似文献   

19.
周宝宽 《四川中医》2011,(11):30-31
目的:总结辨证论治盘状红斑狼疮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盘状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盘状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总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分而言之:禀赋不足,腠理不固,外感风热毒,蕴结肌肤形成风热毒聚证;真阴不足,虚热内生,上泛头面形成阴虚火旺证;肝气郁结或风热毒伤营,气血凝滞形成气滞血瘀证。结论:辨证论治盘状红斑狼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的优势。由于癫痫发作时表现各种各样,而就诊时多为休止期,表现如常人,给其辨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马融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根据西医发作类型、脑电图表现、症状、诱因、病史、体质等多方面因素辨治小儿癫痫,取得了肯定疗效。不仅为癫痫的辨证论治开拓了新思路,提高了辨治水平,而且对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