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A膜组织中原癌基因c-myb mRNA水平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经胃镜取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组织中c-myb基因rn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c-myb mRNA在正常对照和反流性食管炎组食管a膜中呈低表达(1±0.13,1.207±0.1),在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组织中呈明显的高表达((1.389±0.1;364±0.12),且从正常食管黏膜→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myb mRNA的表达呈现渐进性增强.结论 c-myb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myb mRNA的表达水平可用作监测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早期发生及干预治疗措施实施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
田书信  郑勇  火睿  赵瑾  秦江梅 《农垦医学》2009,31(5):393-395
目的:探讨Ku70在正常食管胃交界处贲门腺黏膜、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u70在40例正常食管胃交界处贲门腺黏膜、38例Barrett食管和45例食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Ku70在食管胃交界处的贲门腺、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食管腺癌组织中Ku70的表达明显高于食管胃交界处黏膜、Barrett食管(P〈0.01)。结论:KuT0蛋白可能在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反流性食管炎发展到食管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涛  龚均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2):146-149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酸性胃液或碱性肠液长期反复流入食管内 ,所造成的食管粘膜的慢性炎症。 Barrett食管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它是由于长期胃食管反流导致柱状上皮替代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的一种病理现象 ,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了分子水平。本文就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RE)、 Barrett食管(Barrett' s esophagus,BE )及食管腺癌 (Esophagealadenocarcinoma,EAC)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关基因的改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容易反复发作,同时胃食管反流病被认为是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EAC)发生的危险因素。家族研究显示GERD遗传率约为30%,COL3A1、ABAT基因与遗传风险显著相关;多种基因如IL-1基因簇、GNB3、GSTP1与GERD发生风险密切相关。TP53基因突变及EGF、MMP、CCND1、CDX2、COX-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进而促使部分个体向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发展。本文就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及发展为食管腺癌过程中分子生物学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孙林  邱梅  胥荣  李霞 《吉林医学》2011,(33):7080-7081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结果,证实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重新阅片,确诊为Barrett食管的病例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35例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Barrett食管的患者,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发现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的病例CerbB-2、P53、Ki-67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Barrett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由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的危险性在增加,因此,提高对Barrett食管的早期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食管腺癌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F-κB、PPAR-γ在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中的表达,探讨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正常食管上皮、Barrett食管黏膜及食管腺癌标本中NF-κB、PPAR-γ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F-κB蛋白阳性染色位于细胞质,PPAR-γ蛋白阳性染色位于细胞核,NF-κB蛋白和PPAR-γ蛋白在正常鳞状上皮中均几乎不表达,在BE中呈轻中度表达,表达于杯状细胞及浅层腺体上皮,但在食管腺癌中广泛呈中强表达,与正常食管及BE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在正常食管粘膜、BE及食管腺癌中的表达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食管腺癌细胞分化程度和肿瘤病理学分期与NF-κB表达相关(P<0.05);癌细胞分化程度与PPAR-γ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NF-κB与PPAR-γ在BE及食管腺癌中表达升高,说明两者的表达上调在BE及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261在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qRT-PCR检测LINC00261在中国人群正常食管鳞状上皮、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建立了以人胚胎干细胞为细胞模型.结果 在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组织标本中,LINC00261表达较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均显著上调(P<0.01);酸暴露及胆酸可诱导人胚胎干细胞LINC00261表达显著上调并抑制FOXA2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LINC00261慢病毒载体转染亦可诱导FOXA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上调FOXA2表达可阻断人胚胎干细胞在酸暴露及胆酸诱导下CDX2表达及细胞分化表型(柱状上皮标志物MUC2表达)的变化.结论 LINC00261在Barrett食管的发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FOXA2表达参与相关调控.  相似文献   

8.
王岚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720-3721
目的:研究周期蛋白B1(cyclin B1)在Barrett食道、Barrett食道合并不典型增生和食道腺癌中的表达,评定在Barrett食管中周期蛋白B1作为肿瘤进展标记物的临床价值,同时通过检测在Barrett食道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腺癌序列不同阶段该指标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周期蛋白B1,实验样本取自Barrett食管25例,其中18例合并单纯肠化(SE),7例合并不典型增生(DY),食管腺癌(CA)12例,10例正常食道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周期蛋白B1在研究组检测样本中均有高的表达率,而对照正常食管粘膜组织均无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且在SE组、DY组、CA组的组织中周期蛋白阳性细胞逐渐增多,差异显著。结论:Cy-clinBl可能作为一肿瘤进展标记物来评估患者进展为腺癌的危险性,并可能在食管腺癌进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骨形成蛋白4在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组织中骨形成蛋白4(BMP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arrett食管无不典型增生组20例,低级别不典型增生组20例、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组20例及食管腺癌组25例组织中BMP4的表达。结果:在Barrett食管无不典型增生组、低级别不典型增生组、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组及食管腺癌组中BMP4阳性率分别为15.0%,30.0%,75.0%,76.0%。食管腺癌组及Barrett食管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组中BMP4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不典型增生组及低级别不典型增生组(P均<0.05)。结论:BMP4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细胞抗原(Hep)在Barrett食管(BE)、反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Hep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10例)、反流性食管炎(12例)、BE(28例)、食管腺癌(5例)中的表达,同时观察Hep在轻度、中度、重度肠化生型BE中的阳性率.结果:Hep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0.0%,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阳性率为16.7%,在Barrett食管中的阳性率为39.2%,其中轻、中、重度肠化Barrett食管Hep阳性率分别为25%,60%,100%,伴有异型增生Barrett食管3例为阴性表达,在食管腺癌中阳性率为60%.结论:随着Barrett食管肠化生程度的加重,Hep阳性表达率增高,Hep有望成为BE上皮化生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尽管日益普遍,但其是否存在遗传因素仍不可知。本文将描述一个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高发的典型家族。该家族中的指征病例是1例被诊断为食管腺癌的76岁男子,其有Barrett食管病史。患者的两个兄弟,年龄分别为68岁和78岁,也由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还有一个67岁的弟弟在Barrett食管活检时发现严重的异常增生灶。筛查该患者的子女,都从组织学上证明有短片段的Barrett食管存在。该家族表现出对Barren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基因易感性。汇集这个家族及其他Barrett食管患者家族的资料,或许能对其进行成功地连锁分析。B…  相似文献   

12.
Barrett食管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虽然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除,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食管粘膜炎症、食管到食管腺癌的发病机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就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蒙特利尔GERD定义和分类的全球专家共识中BE也被认为是GERD的一种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GERD中约有5%~10%患者是BE,约2%~5% BE患者最终可发展为食管腺癌[1].目前研究认为,BE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近年来中国和西方国家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BE的及时诊断对预防和减少食管腺癌发生有重要的意义[2].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非常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它并发的Barrett食管(BE)、食管腺癌(EA)的发病率近年明显升高,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GERD食管炎→BE→异型增生→恶变是公认的EA发病过程,但其确切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多种基因的改变及异常表达造成食管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失常有关。本文对此系列疾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高发的肿瘤,本文介绍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全球定义及其发病机制。Barrett食管一直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这里介绍了几种内镜诊断方法和镜下分型,是研究诊断和治疗Barrett食管的最新方法。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切实可行的方法,文中介绍了3种微创治疗技术。最后,对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早期腺癌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文中提出了两种比较活跃的基因,提示了三者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s,HSPs)在人常见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消化道癌诊断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HSP27在Barrett食管(Barrett’esophageal)、食管贲门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the esophagus and Cardia)、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AG and H-IN)、胃窦腺癌、结肠息肉(Colonic polyps)、结肠腺癌(Colonic adenocarcinoma)组织中表达.结果HSP27阳性表达率在Barrett食管68.2%、食管贲门部腺癌91.7%(P<0.05);浅表性胃炎17.9%(P<0.05)、CAG and H-IN47.1%、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P<0.05);结肠息肉84%、结肠腺癌96%(P<0.05)。结论:HSP27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可作为消化道肿瘤诊断、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尹薇  刘天宇  唐毅  徐建玉  姚勇 《西部医学》2017,29(7):921-926
【摘要】 目的 研究miRNA203(miR203)在Barrett食管癌变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甲基化机制,探讨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Barrett食管癌变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经去甲基化处理前及处理后的Barrett食管、食管癌和正常食管粘膜细胞中miR203的表达水平,并检测Barrett食管、食管癌及病变邻近正常组织中miR203的表达水平;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miR203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免疫组化检测Barrett食管、食管癌以及相邻正常食管组织中K R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Barrett食管与食管癌细胞miR203表达水平相比,正常食管粘膜细胞显著减低(P=0003);经过去甲基化处理后,上述样本中miR20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43),食管癌细胞miR203表达水平较Barrett食管细胞升高的幅度更大(P=003),Barrett食管(P=0001)和食管癌(P=0000)组织miR20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相邻正常组织。 MSP结果表明,食管癌细胞和Barrett食管细胞miR203启动子经过去甲基化处理后表现为低甲基化或非甲基化表达,食管癌和Barrett食管组织miR203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于相邻病变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显示,K RAS蛋白在食管癌和Barrett食管组织中较相邻正常食管组织高,且食管癌组织较Barrett食管组织表达更高。结论 miR203表达水平在正常食管、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细胞中表达呈逐渐降低趋势,提示miR203启动子高甲基化是导致miR203表达下调的原因之一,且参与Barrett食管的癌变过程,miR203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可能成为监测和预防Barrett食管癌变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临床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Barrett食管与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关系密切,而绝大多数 Barrett 食管又与食管腺癌关系密切。严重的GERD可导致Barrett食管,如果Barrett食管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癌前异型增生,最终导致腺癌的发生。食管腺癌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增速最快的癌症之一。每年有0.12%~0.4%的患者从Barrett食管进展到食管腺癌[1-2],而其原因尚不清楚。因此,了解和评估病变风险的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总结细菌-宿主相互作用机制在诱发炎症及食管病变中的作用,尤其是脂多糖( LPS)参与炎症相关的分子途径与食管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Barrett食管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E)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近20年来,尤其在西方国家,食管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Barrett食管越来越受到关注。普遍认为,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如胃食管反流病),从正常食管发展到食管腺癌要经过Barrett食管-异型增生-腺癌3个阶段,因此对Barrett食管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高峰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0):1223-1225
Barrett食管是引发食管腺癌的高风险疾病之一,深入了解Barrett食管发展为癌症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有利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技术的革新。本文对Barrett食管遗传学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分为食管反流病与Barrett肠化生形成、食管反流病与Barrett食管患者癌发生、Barrett肠化生和食管癌相关的遗传学研究3个部分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