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不同的手术部位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不同的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不同,不同的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不同,感染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76.6%,感染比例较高的依次有铜绿假单胞菌(17.8%)、大肠阴沟(15.0%)、肺炎克雷伯(13.1%)、大肠埃希(12.1%);革兰氏阳性菌占23.4%,感染比例较高的依次有金葡菌(9.3%)、粪肠球菌(7.4%)。头颈部感染菌主要为大肠阴沟菌、金葡菌,腹部及盆腔感染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5.9%),四肢及关节感染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9.3%)、大肠阴沟菌(7.4%)。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敏感性较高的依次有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氨曲南、头孢吡肟,耐药率较高的依次有复方新诺明、头孢噻亏、头孢西丁、哌啦西林;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敏感性较高的依次有万古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克林霉素。结论:本调查结果可为外科抗生素的选择作参考,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选择敏感性高的抗生素,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可有较大差异,应参考本地区、本医院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控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1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4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对照组94例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采用不同方式治疗两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3%,总满意率为78.7%.对照组总有效率72.3%,总满意率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多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真菌感染较少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广谱抗生素,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控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是能选择性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临床应用的抗生素品种约有350种,常用的有100多种.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做为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来贯彻执行.1 抗生素的选择1.1 抗生素的使用指征1.1.1 针对某一感染进行抗生素治疗时,必须综合分析选用最好的抗生素或协同用药:(1)感染的严重程度;(2)感染的部位;(3)病原菌最好有培养结果,或者分析可能是什么菌;(4)这种菌在本院的药敏谱资料或药敏结果;(5)病人身体情况(肝  相似文献   

4.
郭茂华 《中外医疗》2007,26(18):19-20
手术后感染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抗生素的使用作为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治疗手段,不仅能有效地减少感染,还能降低治疗费用.妇产科手术多属二类切口手术,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有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的指征.因此,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是必要的,但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正在造成耐药细菌的增加,导致新的感染不断出现,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如何在为手术期正确地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妇产科医生的研究热点.也是临床药师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妇产科手术常见感染菌及3类常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作了综述,指出对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需同时考虑需氧和厌氧菌,抗生素的选择应包含这两类菌.常规可选头孢类和甲硝唑.有认为甲硝唑可换为替硝唑,因后者胃肠道反应比甲硝唑小得多,价格也适中.围术期预防用药时间为术前30min至术后24-48h内,因为细菌在有效抗菌血药浓度很少能生存超过48h,故一般认为术后48 h未感染的切口,再继续使用抗生素已无必要.  相似文献   

5.
择期剖宫产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抗生素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择期剖宫产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抗生素的选择及其临床和药物经济学意义.方法 分析择期剖宫产术日应用以下三种抗生素的病例,共186例,按照应用抗生素种类的不同分为三组:青霉素组,头孢呋辛组,克林霉素组,统计三组手术部位感染、抗生素费用.结果 三组均无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抗生素费用:青霉素组3.96元,头孢呋辛组139.16元,克林霉素组63.9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可以选择低级别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或者低价位的二代头孢抗生素,合理选择抗生素具有临床和药物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验证臭氧在单纯阴道清洁度Ⅲ度受术者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前应用的可行性.探讨抗生素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中应用是否必要以及应用的范围.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完成.该服务站2012年11月-2014年4月选取610例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单纯阴道清洁度Ⅲ度的妇女.分成二组,观察1组(术后非用药组)309例,观察2组(术后用药组)301例.术前均以12mg/L臭氧液500ml冲洗阴道.观察1组术后不处方抗生素;观察2组术后给应用抗生素.结果 二组均无一例术后感染阳性病例.二组的2次复查指标,在自觉症状、体温、腹部体查、妇科检查、血象、妇科超声及阴道分泌物的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治疗在单纯阴道清洁度Ⅲ度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前应用能有效治疗阴道炎及预防术后感染.可以及时放置宫内节育器,扩大手术适应证.术后无需常规处方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手术患者合理应用预防性抗生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部位感染在医源性感染原因中列第二位[1],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估计每年发生约500 000例手术部位感染[2].2002年8月,美国国家医疗保健和低收入者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和国家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实施了美国国家预防手术感染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减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关于手术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在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时间上虽然已有较为一致的建议(表1),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2003年1月召开的<美国预防手术感染指南>工作组会议依据美国国家预防手术感染计划的研究结果对手术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合理应用给出了明确建议.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取宫内节育器术后不用抗生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宫内取节育器的妇女62例,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妇女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后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观察组妇女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后不用抗生素药物,对比两组妇女术后盆腔感染情况。结果:两组妇女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后盆腔感染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取宫内节育器手术是一种无菌手术,只要术前严格消毒,进行无菌操作,就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提出应对策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神经外科2003年8月至2004年12月出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细菌培养结果、药物耐药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神经外科16个月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及手术切口为主,细菌学检查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110株,居前4位的细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多,耐药情况突出,应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各种无菌操作规程,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贾艳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79-3079
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对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特别是由于抗生素长时间、大剂量及联合使用,不但对医院感染起不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还无疑会破坏宿主的自身菌群生态平衡,明显降低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由于抗生素的筛选作用,耐药菌获得大量的繁殖机会而造成感染。因此,我们在为期1个月的时间内,对我院围手术期病人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调查,目的在于通过了解我院围手术期病人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1资料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3年1月~2003年12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210株进行11种抗生素的药敏实验,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分离株中列第2位;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188/210,89.52%),和伤口(12/210,5.71%);丁胺卡那敏感率71.43%,亚胺培南为64.29%,头孢他啶为57.14%。结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可为临床抗生素治疗提供更多依据。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续桂俊  王丽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585-2586
目的 总结分析连续2年现患率调查资料,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月10日、2011年11月11日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2011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5.30%,2.8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0.8%,46.9%;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结论 根据现患率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性监测,加强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手术各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朱冰 《中外医疗》2014,(18):191-192
抗生素的更新换代提高了细菌耐药性,细菌适应了抗生素,根据患者感染部位的具体情况正确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抗生素尤为重要。该院根据近年来抗生素在急诊外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与应用经验分析抗生素在急诊外伤救治中的临床疗效,由此证实了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提高了抗生素在急诊外伤救治中的应用难度,需谨慎辨别患者受感染部位的诱因,选择针对性治疗的抗生素对患者感染部位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指导临床手术病人术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方法:分析2000.10~2001.月3在我院住院行大、中手术且资料完整病例。结果:术前应用抗生素正确者只占41.9%,不规范占28.7%,不正确占有29.4%,存在问题较大。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来看,手术前应用抗生素不规范、不正确组为多,说明术前未按规定应用抗生素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机率是高的;但正确应用抗生素者,亦有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也说明抗生素的术前应用不能替代无菌操作。结论:术前正确使用抗生素,能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15.
探讨我院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种类及耐药情况、敏感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依据,导临床合理用药.常见外科住院患者易感染细菌仍为常见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通抗生素已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少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尿培养分离出的82株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泌尿系感染的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和舒普深敏感率为100%,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均为较高.结论 泌尿系感染的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医师应根据尿培养的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科医院中春秋两季感染危险因素的情况。方法对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560例患儿中发生春秋两季感染的40例患儿进行分析统计并比较感染危险因素。统计分析患儿的春秋两季感染发生部位、感染病原菌类型、患儿年龄、季节变化、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结果在发生春秋两季感染的40例患儿中,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百分比为47.50%,消化道感染为37.50%;40例患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百分比相对较高;在所有患儿春秋两季感染因素中,有52.50%的患儿因季节变化较大,20.00%的患儿长期使用抗生素,25.00%的患儿使用免疫抑制剂,17.50%的患儿年龄低于2岁。结论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是主要感染部位,手术伤口和其他部位感染相对较为少见;在感染菌种中大肠埃氏菌最为常见,而表皮葡萄球菌相对出现较少。季节变化较大、使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都是引起春秋两季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监测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对实施手术的患者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监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方法、用药时间、手术部位感染与临床治疗效果等,将所有调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统计分析,作出诊断性结论。结果监测骨科手术382例,46例未使用抗菌药物,336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87.96%;7例手术部位感染分泌物中分别检出表皮葡萄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阴沟肠杆菌2株。Ⅲ、Ⅳ类切口感染率高于Ⅰ、Ⅱ类切口,急诊手术感染率高于非急诊手术,开放切口感染率高于闭合切口,手术前0.5~2.0h 使用抗生素感染率低于手术后使用抗生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手术时间≥3h 与<3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艳宵 《中外医疗》2012,31(24):180-181
生殖道感染是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细菌、病毒、真菌和原虫等微生物都可以引发生殖道的感染。妇产科手术部位大部分涉及到生殖道,所以对于围手术期生殖道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治妇产科围手术期生殖道感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甲医院细菌性宫内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妊娠结局.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中山市博爱医院就诊并确诊为细菌性宫内感染的17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阴道分泌物、羊水、血液等生物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和胎盘病理检查结果,查阅其妊娠结局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76例宫内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80株,其中大肠埃希氏菌80株(44.44%),无乳链球菌44株(24.44%),粪肠球菌24株(13.33%),肺炎克雷伯氏菌10株(5.56%),其他细菌22株(12.22%);对于大部分细菌而言,羊水样品检出细菌阳性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样品;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无乳链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较敏感;176例宫内感染患者中,166例(94.32%)患者的胎盘病理检查结果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发生胎膜早破者68例(38.64%).结论 尽快采集样品进行病原体培养,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积极预防胎膜早破和新生儿感染,可能对治疗细菌性宫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