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曾滔  刘秋嫦 《广州医药》2020,51(3):133-135
目的探讨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中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作用。方法以2016年8月—2018年8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中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组4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静吸复合麻醉方式,实验组采取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另外统计不良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对照组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中心率、氧饱和度、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和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在中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研究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6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与对照组(实施静吸复合麻醉),每组30例.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睁眼时间、对手术疼痛的回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术后睁眼时间为(20.36±2.58)min,能够回忆其手术疼痛感的例数为1例(3.33%);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4%,术后睁眼时间为(30.59±1.58)min,能够回忆其手术疼痛感的例数为6例(2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脑动脉瘤手术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的预后,使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颅脑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为寻求麻醉安全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全凭静脉麻醉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静吸复合麻醉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清IL-6、肾上腺素(ADR)、去甲肾上腺素(NADR)的浓度变化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术中、术后24 h均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对照组上升较观察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在术中、术后24 h均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P〈0.05),对照组上升较观察组明显(P〈0.05);对照组术中、术后24 h血清ADR、NADR浓度升高(P〈0.05),观察组术中血清ADR、NADR浓度有所下降,术后24 h升高(P〈0.05);两组患者BIS在术中较麻醉前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5.47±2.27)min]、拔管时间[(8.92±2.14)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5.81±5.95)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苏醒时间[(8.97±2.51)min]、拔管时间[(13.45±4.93)min]、定向力恢复时间[(24.14±7.25)min],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7.31%)(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中比较,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创伤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更少,拔管期更加平稳,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诊治的小儿手术患儿150例,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观察组患儿则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诱导前、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心率(HR)、动脉压(MAP)、定向力恢复时间、插管时间及血氧饱和度(SpO2)波动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诱导前、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动脉压等指标相应波动幅度相比于对照组,均小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拔管、定向力恢复及苏醒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短于后者且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观察组在插管时间及意识消失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则均长于后者且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手术患儿,对其全凭静脉麻醉操作,见效快且作用迅速;然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则在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方面更加凸显,其作用更为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且高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博  苏娜 《吉林医学》2022,(2):512-513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5月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采用瑞芬太尼与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的25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25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9,(8):1038-1041
目的:观察对比丙泊酚、七氟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I~Ⅲ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R组)和七氟醚组(SR组)各40例。PR组给予全凭静脉诱导与术中维持,SR组给予静吸复合诱导与维持,两组患者均通过BIS值监测麻醉深度(BIS值维持在40~60)。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改变;两组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两组患者拔管后10 min镇静躁动评分(RSAS)和疼痛评分(VAS)。结果:SR组患者术中静脉全麻药物(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使用总量明显少于PR组患者(P<0.05),SR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PR组患者(P<0.05),SR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P<0.05)。SR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都短于PR组患者(P<0.05)。结论:两组麻醉方式都能满足手术需求。七氟醚组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老年骨科手术中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行内固定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分析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SBP、DBP在血压最低时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BP在切皮及血压最低时较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在切皮及血压最高时较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中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效果更好,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并分析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10例需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患儿。观察组患儿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麻醉方案,对照组患儿采用瑞芬太尼及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方案。分别对患儿经不同方式麻醉后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起始至切皮时间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对两组患儿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苏醒的平均时间为(7.1±3.2)min,对照组患儿苏醒的平均时间为(16.4±3.5)min,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起始至切皮的平均时间为(11.1±2.1)min,对照组患儿麻醉起始至切皮的平均时间为(10.1±2.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发生恶心呕吐和术后烦躁的患者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方法应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和烦躁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中效果。方法:选取86例颅脑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观察,并对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切皮时、切硬脑膜时及术后24 h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切皮时、切硬脑膜时及术后24 h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手术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且患者苏醒时间较短,麻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围术期垂体瘤的血流动力学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转归,现通过比较全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垂体瘤手术的麻醉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熵指数在静吸复合麻醉中对于意识水平变化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ASAⅠ~Ⅱ级妇科患者静吸复合麻醉下30例行子宫切除术,20例行附件肿物切除术。麻醉诱导:咪唑安定2 mg,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0.5μg/kg,罗库溴胺0.6 mg/kg;麻醉维持:丙泊酚6 mg/(kg·h),维持异氟醚1.5MAC吸入,间断静脉注射顺苯阿曲库胺,麻醉全过程监测熵指数,根据熵指数数据变化追加舒芬太尼。观察基础值、意识消失时、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意识恢复即刻、意识恢复后3 min的熵指数(Entropy):反应熵RE(Response entropy)和状态熵SE(State entropy)。结果诱导后RE、SE、RE-SE同时下降(P<0.01);术毕意识恢复前逐渐升高,在意识恢复即刻之后逐渐接近基础值,RE变化较明显。结论熵指数尤其是反应熵对于监测全麻期间意识水平及麻醉深度敏感、有效,从而指导麻醉用药,所以熵指数的应用有非常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程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87-87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两种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0年7月经我院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74例,均为女性,随机分为两组,即全凭静脉麻醉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每组37例。全凭静脉麻醉组:异丙酚1mg/kg+氯胺酮1mg/kg+异丙酚复合液;静吸复合麻醉组: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2mg/kg行静脉诱导。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麻醉后MAP、HR均有所下降,静吸复合麻醉组下降更为明显;全凭静脉麻醉组MAP及HR升高较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全凭静脉麻醉组趋于平稳;但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麻醉方法效果较好,但全凭静脉麻醉更趋平稳,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共13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患儿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65例患儿行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观察组患儿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安全有效,镇痛效果好,术后苏醒快,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范永斌 《甘肃医药》2012,(8):589-591
目的:研究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择期LC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50例和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5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10min、气腹毕和术毕的HR、SBP、DBP、和SpO2及停止麻醉至拔管的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结果:A组气腹后10minHR(96.8±13.5)次/min、SBP(142.5±14.3)mmHg、DBP(93.0±14.3)mmHg均高于麻醉诱导前(82.3±12.5)次/min、(129.0±21.7)mmHg、(77.3±13.5)mmHg(t=2.897,t=2.351,t=2.411,P<0.05);B组气腹后10minHR(84.0±11.0)次/min、气腹毕(76.3±9.0)次/min,低于A组(96.8±13.5)次/min及(84.1±11.0)次/min(t=2.411,t=2.398,P>0.05);B组患者术毕睁眼时间(6.5±1.5)min、拔管时间(11.5±1.4)min、术后恶心呕吐3例、术后8hVAS值(2.8±1.1)分均低于A组(10.5±2.8)min、(25.2±9.5)min、12例、(5.4±2.1)分(t=2.797,t=2.451,t=2.511,t=2.411,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和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各34例。对照组以丙泊酚、芬太尼、咪唑安定、氯化琥珀胆碱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以异氟醚作麻醉维持;观察组以瑞芬太尼代替芬太尼诱导,以瑞芬太尼、丙泊酚作麻醉维持,其余用药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室后、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前、术毕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变化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后心率低于对照组、术毕心率高于对照组,诱导后、插管后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下行LC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前诱导更平稳,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4~10岁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与静吸复合组(I—E组)。麻醉诱导后,P—R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I—E组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根据生命体征调整丙泊酚、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及安氟醚的吸入浓度,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与I—E组相比,P—R组术中MAP下降明显(P〈0.01),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对语言命令反应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P〈0.01)。结论与I—E组相比,P—R组术中生命体征控制平稳,术后清醒迅速、完全、平稳,拔管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TIVA)中患者出现知晓的情况,为临床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126例即将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凭组63例患者采用凭静脉麻醉,静吸组63例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知晓情况、术后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及拔管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均无知晓,但全凭组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全凭组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较静吸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较之静吸复合麻醉具有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询问两组患者均表示无术中知晓,但观察患者体动发生率结果判定,全凭静脉对于防止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